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蘇教版)
(三)分清角色關系,展開交際過程
口語交際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一種雙向互動的話語交流。交際中主客體是隨時變換的,所以,交際者要及時調整自己聽說應對的角色位置與活動方式。要讓學生分別充當不同的角色身份,學會換位思考,及時調整話語內容和表達方式。該傾聽時,除了認真聽取對方的話語,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內容之外,還要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對方的動作表情、手勢體態等非話語的內容表達,隨時注意對方的態度變化和話題轉換,認真揣摩其真實意圖;該應對時,隨時注意靈活應對,及時有效地發出反饋信息,進行言語溝通?傊瑧M量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獲取多種角色體驗,全面提高交際能力,豐富交際經驗。
(四)注意策略手段,提高交際效益
要增強環境意識,活用交際方式,善于利用交際環境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大家知道,學校、課堂所能提供的交際場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模擬自然、社會或家庭的小環境。要讓學生明白表達方式必須與所處的交際場合和環境相匹配,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場合和情境,決定采取或使用哪些輔助手段。此外,還要增強對象意識,必須尊重對方,處處為對方著想。要注意交際對象的年齡、身份、心理特征等,以便根據不同對象,考慮選擇與組織語言。交際時,除了要考慮怎樣把話說得簡捷明快之外,還包括適當控制音量,使用體態語言,注意文明禮貌和態度等,以期收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五)善于總結反思,積極吸納建構
古人說得好,“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谡Z交際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為孩子拓展更為廣闊的、自主參與口語交際的空間。為此建議:
第一,盡量拓展小學生習得規范口語的渠道。如讓他們多聽廣播、多看電視、多聽發音標準的錄音磁帶等。
第二,盡力搭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舞臺,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設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比如,請小學生主持集體活動,組織他們參加演講、討論、辯論,讓他們充當小記者、小導游等?傊,凡能讓小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教師、家長以及其他的成人絕不要包辦代替,使他們真正成為實地進行口語交際的主人。
第三,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課堂教學本身便是師生之間的言語交往過程。在平時教學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出現的毛病或問題進行必要的及時矯正。不光語文老師,所有的任課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做口語交際的表率和“語言的醫生”。
第四,要積極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口語交際的氛圍(包括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的社會),讓小學生勇于、樂于、善于與人進行交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五、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
這一冊共七篇習作,它們分別是:
《習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創設一個節日。寫清楚創設這一節日的基本理由,想象別人會怎樣度過這一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