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全神貫注
教學目的:
1、將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重點)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第第2小節,體會“全神貫注”的含義。(重點)
3、結合文中描寫,領悟并學習羅丹做事專注、投入的精神。(難點)
教學過程預設:
一、課前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一段文字資料,指名讀,你覺得這是怎樣一個人?
他5歲上學,開始成績中上,后來成績越來越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譏笑,有時還被罰站,9歲被迫轉學,他沒有考上大學。
2、再出示一段文字資料,學生默讀,這又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法國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這兩段話介紹的是同一個人,此時你有疑問嗎?
4、你也有這樣的疑問,你們有這樣的疑問嗎?其實,他就是羅丹。出示圖片板書羅丹。學了今天的課文,全神貫注,就找到答案了。咱們把課題寫一寫。誰會讀,誰也會讀?讀題目。好,咱們就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請你自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二、再讀課文,初知大意
1、孩子們讀得真是全神貫注啊,這些詞語肯定難不倒大家。讀詞語。
2、好,詞語過關了,那么這篇課文寫了什么事?誰能用上課題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你真厲害,把那么長的文章,竟能用一句話把它概括。)誰也會說一說?
3、像這樣,在課題的前后補上一些內容,連成一句話,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我們以后也可以試著用用。
三、圍繞專題,重點研讀
1、他是怎樣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塑像的?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他非常全神貫注,請你用心地默讀課文,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邊用鉛筆寫上你的理解或感受。
2、研讀,品悟重點句
預設一: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1)指名讀。從這句話中你都讀出了些什么?
(2)引導學生體會:(盡可能引導,但不強求一定要體會得很全面很深刻)
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說明羅丹在仔細觀察塑像
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羅丹一定是在為怎樣修改想著最佳方案。
預設二: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越來越激動。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他在緊張地工作
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很投入,忘記了時間
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羅丹在為每一點改進而興奮
預設三: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1)自由讀,說說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羅丹的全神貫注?
他像喝醉了灑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看出他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對著女像癡癡微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羅丹終于修改好了作品,他在欣賞著自己的創作成果,享受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