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短暫的四十分鐘就要結(jié)束了。最后,請同學們踏著搭石,離開教室。再一次回味劉章家鄉(xiāng)那淳樸的民風和美好的民情吧!
同學們踏著搭石離開教室。(配樂《愛》)
全課結(jié)束。
最后處理也很獨特。搭石在學生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人們的善美深深的感染了每個學生。最后讓學生踏著“搭石”,離開教室,用自己的行動去體驗、去表現(xiàn)那種人性美,可謂是獨具匠心的設(shè)計。
綜述:這是一篇以愛為主題的文章,教育學生從平凡的小事中去感受美。文章以一個小山村的搭石為背景,描寫了村民的人性美。教者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按著“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體驗美——表達美”的閱讀思路,層層遞進地展開教學。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研讀課文,通過對話交流方式深度解讀文本,體驗文本的價值,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性的語言富有詩意,評價性的語言富有激勵,提問不瑣碎,追問不盲目,歸納不牽強。教師很好的把握了語文教學的要義,重視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體驗,同時加強文本與生活的聯(lián)系,既重語言的訓練,又重情感的升華,張馳有度,節(jié)奏明快,進展有序。情境美,文字美,語言美、想象美,音樂美,朗讀美……構(gòu)成可整個課堂教學的和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