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
教學目的:1.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予以珍惜的道理。2.了解人物特點,展開聯想,體會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了解故事情節,體會兒子“受不了啦”的心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008年1 1月 日上午第一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枚一元的硬幣,說說看到它你想起了什么?
2、出示一枚金幣,導入課題,介紹文中的金幣指的是外國的一種貨幣.
3、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同桌互相檢查摘錄筆記完成情況
2、指名讀詞語,正音:懶惰 兩俄里 筋疲力盡 省吃儉用 掙錢 逛逛 熊熊大火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口頭填表格
次數 金幣來源 父親的做法 兒子的反應
一
二
三
5、學生看表格質疑,教師提煉主要問題并板書。
(1)父親為什么要把金幣扔進火爐?
(2)媽媽為什么要給兒子金幣?
(3)兒子為什么前兩次只是笑著走開了,而最后一次卻“受不了 啦”?
......
三、引導學文。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兒子為什么前兩次只是笑著走開了,而最后一次卻“受不了啦”?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重點指導通過朗讀理解兒子“受不了”的原因)
(1)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中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道:
* 通過理解“跑”“抓”“大聲叫”等詞語體會兒子的心情,并指導朗讀。
(2)“爸爸,你瘋啦!我替人家當牛做馬,整整干了一個星期的苦差使,才掙來這枚金幣!而你,卻把它扔進火爐里去燒!”
* 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當牛做馬”“整整”“苦差使”“!”等體會這枚金幣的來之不易, 從而進一步體會兒子的“受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兩個自然段,讀出兒子的傷心和憤慨。(通過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師范讀等形式加深理解)
四、拓展升華。
1、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你可以對文中的父親、 母親,也可以對文中的兒子,還可以對同學沒們說。(指名說)
2、現在再看到這枚一元硬幣你又會想到什么呢?
五、布置作業。
★分角色朗讀課文。 ★續寫課文。 ★想一想:今后該怎樣支配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