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搭石》課堂導學設計
設計理念:針對《搭石》這篇景美、文美、意境深遠的課文,采用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對文本的“咬文嚼字”,力求在嚼在經典之處,運用“根據語境判別多音字的讀音”、“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語體會畫面的美并讀出畫面的意境”、“改編詩歌提升朗讀積累語言”“讀文句想畫面品意境悟情感”等方法進行課堂教學。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結合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鄉親們走搭石的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突破重點:
充分使用白板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共鳴。并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中,再現鄉親們走搭石的情景,從而深入體會、感悟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突破難點:
在對課文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從課文描述的情景走向生活中的場景,挖掘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彩色粉筆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出示情境圖,師旁述)同學們請看,這就是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村莊。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2、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師:我知道謝老師已經帶著大家預習了課文,我想問問大家,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了怎樣的印象?
生1: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師:不錯,這種渡小溪的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方便。
生2:搭石一塊接一塊地鋪在水里,我覺得很美。
生3:搭石就是一塊塊小小的石頭。
師:初讀課后,大家能有這么多的感悟,真了不起,那么在作家劉章爺爺的心里搭石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103頁快速的瀏覽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這段里有一句話寫出了作者對搭石的印象,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來,讀一讀.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相機板書)找得真準,全班一起來讀讀吧(全班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三、重點精讀,品味美。
師:想不想一起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著劉章爺爺,跟隨著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幅怎樣的畫面?
(生自由讀、圈劃,2分鐘左右)
(一)品味“擺搭石”美
師:好,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畫上了美麗的波浪線,那下面咱們依順序來讀一下好嗎?誰先來讀,你先來吧,(指名讀),她讀的是這樣一段話(出示句子),談談你們對這段話的體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體會到家鄉人民愛幫助別人,因為發現石頭不平整,怕有人才會掉進水里去)還有誰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很會為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