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和《白公鵝》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完《白鵝》和《白公鵝》之后,比較一下不同作家筆下描寫的相同動物,有什么異同點。
2、通過小組之間合作,相互探究,學習兩篇課文的寫法。
3、學會運用對比、反語、擬人、襯托等多種寫法,描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二、教學重點
比較兩篇課文的寫法的異同點。
三、教學難點
學會不同寫法的運用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我們剛剛學習兩篇關于動物鵝的課文,一篇是中國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另外一篇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同樣是寫鵝,那么這兩只鵝分別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這兩只鵝又有什么異同點呢,兩位作家在寫法上又有什么相似之處和區(qū)別呢,這節(jié)課就要通過大家相互合作探究,共同解決上述問題。
(二)、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完成表格比較兩只鵝有什么異同點
《白鵝》 《白公鵝》
姿態(tài) 伸長脖頸 左顧右盼 海軍上將的派頭
叫聲 嚴肅 認真 大聲叫喚
吃相 三眼一板 一絲不茍 從從容容 不緊不慢
(三)小組之間合作探究,兩篇課文的寫法的異同點
1、思考兩篇課文的相同點
提示:
(1)文章的寫作順序
(2)描寫手法
(3)反語
思考問題:仔細讀讀兩篇課文,分別用了什么樣的順序?qū)懙模?br>• 兩篇課文都是先介紹白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
• 《白鵝》先以過渡段統(tǒng)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上敘述白鵝的高傲。
• 《白公鵝》先以“海軍上將”突出鵝的派頭,接著寫這只白鵝走路“慢條細理”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
思考問題:兩篇課文在描寫鵝的時候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對比著讀一讀
最主要的手法是擬人。
擬人是什么呢?你會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造句嗎?
• 擬人是一種修辭手法,即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
• 誰能用泥人修辭手法造句
思考問題:什么是反語呢,你會運用嗎?
• 反語是一種修辭格。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卻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這種手法叫做反語。
• 課文中哪些是反語請你找一找,并說明作者使用這些反語是為什么?
小練習:你學學反語的表達方式
2、思考兩篇課文的不同點
提示: (1)語言風格
(2)對比
(3)襯托
體會兩篇課文不同的語言風格
• 《白鵝》是中國作家豐子愷先生的作品,這篇課文語言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白公鵝》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的作品,作品的語言具有別樣的異域風情;前者的“鵝老爺”和后者的“海軍上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讀來給我們不同的形象感。
思考問題:《白鵝》中寫鵝為什么還寫了狗和鴨子呢?
作者在這里是運用的對的手法,是為了突出白鵝的叫聲嚴肅鄭重和步態(tài)從容。請你把鵝與鴨的對比的句子再讀一讀。注意請讀出鴨子的局促不安和鵝的從容。
思考問題:《白公鵝》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寫白鵝的翅膀有力的,找出來讀一讀。
• 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 例子: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靜,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