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教學反思: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悟的過程也是讀書活動的過程,課堂中讀書的時間占了很多,從自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開始,再精讀課文角色的對話,要求讀出味來,最后再品讀挑水工的最后一段話,體會暗含著的道理。整個過程學生都是在讀書中感悟,伴著這感悟,書也讀得越來越有味越來越有情趣。
整節課,雖然經過精心設計,但上完這課,心中還是不免留下一些遺憾,《一路花香》中人物的對話是一大亮點,如果我能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人物對話的自由朗讀,那學生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感悟也就更加深刻,學生朗讀也就更加到位了。而我為了趕時間,讓學生失去了多讀的機會,只是形式上的指名讀,失去了很好的訓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