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4篇)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懂得世上每件東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恰到好處地利用本身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
教學重,難點: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本課課件 音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一路花香》,一篇美麗的寓言,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花香.讀題.
1,認讀課文中詞語:水罐 驕傲 完好無損
裂縫 慚愧
挑水工 滲出 欣賞
2,用上以上詞說說課文內容.
二,精讀課文.
1,文中我們知道有兩只水罐,一只——,另一只——還有——這三個角色.
(板書:破水罐,好水罐)
2,默讀課文,給這三個角色做上記號,待會聽你們談談對它們的看法.
學生默讀.
自由交流
好水罐:適時板書:運水,用水------
出示:那只完好的水罐-------------抓住"驕傲"指導朗讀,讀好好水罐的內心,找出原因:
出示:完好的水罐---------主人家.(點出"總能","滿滿")
由學生說破水罐的感受引入:破水罐心情有何變化.
隨機點出學生說的句子.
破水罐:
a,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
為什么這樣呢 出示:那只有裂縫的水罐------------- 指導讀好兩句話.
b,過去的兩年中,------
再讀這句話,有沒有新的體會 除了慚愧之外.指導讀出對挑水工的歉意.(注意聲音低沉)
c當他們上山時,------
再讀這句話,你們感受到他內心的變化沒有 (刷紅:一絲快樂,傷心)
理解"一絲快樂",為何傷心 再請人讀.
師: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美景讓沉浸在內疚中的破水罐感到一絲快樂呢 發揮想象說一說一路的花香.
出示一路花香的畫面,感受那美景.想想看此時破水罐的內心想法.
是啊,看來破水罐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過渡:可是原先他是非常快樂嗎 對,不是,一絲快樂,由此可見破水罐內心里還是------(學生自由說)帶著沉浸在傷心中的自責,把寫破水罐的兩段話讀一讀.
課件出示兩段話.
3,師:見證了破水罐這種慚愧自責的心情的人,除了我們還有——
談談對挑水工的看法.
挑水工: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看法.隨機指導讀好挑水工的話.
(適時學習其中的反問句)
抓住關鍵詞句引導理解寓意.
引導理解課題含義.
引導:挑水工正是用他的聰明,睿智發現了裂縫的價值,澆灌了一路美麗的鮮花,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寓言故事中都蘊含的深刻的道理.你讀后知道了什么呢
(1),自由交流.教師適時引導.(板書)出示寓意.
三.總結
1.課文學到這兒,已經學完了,但作為這篇美麗寓言的讀者,你一定有話要說,你想對誰說 說什么呢
出示填空:學完《一路花香》這篇課文,我想對_________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自己想一想,再寫一寫.
老師也想對大家說,只要我們心中有愛,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別人),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那我們美好的人生必將如那——(一路花香)
2,最后,我們以一首詩歌結束我們的課.
希望同學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一路花香,直到永遠永遠……
四,作業:
1,請續寫:又一天,挑水工挑著兩只水罐去小溪邊挑水,那只破損的水罐……
板書:
14一路花香
好水罐 破水罐
運水 用水 漏水 澆灌(利用特點 發揮作用)
欣賞自己
也許你想成為太陽,可你卻是一顆星辰;
也許你想成為大樹,可你卻是一株小草;
也許你想成為大河,可你卻是一條小溪;
于是你很自卑.
很自卑的你總以為命運在作弄自己,其實,你不必這樣:欣賞別人的時候,一切都好,審視自己的時候,卻總是很糟.和別人一樣,你也是一片風景,也有陽光,也有空氣,也有寒來暑往,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見過的一顆青草,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聽過的一陣蟲鳴......
做不了太陽,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發熱發光;
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裝點希望;
做不了偉人,就做實在的自我,平凡并不可悲,關鍵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總是欣賞別人,也欣賞一下自己吧!你會發現,天空一樣遠,大地一樣廣大,自己與別人一樣有自己的活法.
知道嗎 走向超越只有靠自己!
【簡評】
詞語教學構思精巧,能抓住文中人物,根據詞語說出文章大意,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從人物特點入手,以"破水罐"心理變化為主線,讓學生緊扣重點詞語,深入到文本語言文字中去理解,感悟,朗讀,想象,表達.
重視基礎訓練,加強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注重句式的理解,表達訓練.
教學中能從"整體感知——品讀細節——悟情明理"入手,層層深入,讓學生理解升華,揭示寓意.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2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扎實、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去感悟課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去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根據課文人物形象鮮明的特點,主要采用了“感知內容——了解形象——領會寓意”三個步驟進行教學。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主品讀課題,想象課題所蘊含的意境,激發起學生探究課文的心理需求。
其次,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直覺和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真真實實地還給學生,在“精讀感悟,領會寓意”的教學環節,我采用了開放式研讀文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先走進文本,潛心閱讀描寫人物的句段,透過重點詞句用心體會,再帶著對文本個性化的理解走出文本和大家探討、交流,形成多元的理解。最后再次走進文本,用充滿個性的朗讀去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體會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堂尾聲,我利用散文詩《欣賞自己》和孩子們一同用心靈去聆聽語言文字的美麗,去品味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路花香!
《一路花香》教后反思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了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告訴他說,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從而告訴我們: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
由于本班學生中有為數不少的自卑者,我決定充分利用這一優秀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教育。因此,在充分朗讀了課文,表達了感受之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身的長處和弱點,但有的人卻為此很自卑,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充分發現并發揚優點,現在,讓我們每個人都來做一回“挑山工”,透過你的慧眼,你發現了哪些平時默默無聞、不太起眼的同學也給別人帶來了“一路花香”呢?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覺得顧賽華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他很勤勞,很樂于助人,上次我生病嘔吐時,是他第一個跑過來幫我清掃地面。那一刻我很感動,它給我留下了一路花香。借此機會我想對她說“謝謝。”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都想來說說自己心中的那只“破水罐”,課堂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充滿了濃濃的情誼。
我知道一顆顆自信的種子正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我相信,只要呵護有加,灑滿陽光,終將長成參天大樹,不是嗎?
《一路花香》的教學反思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17頁)語文課程標準以科學簡明的語言為我們日常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在實踐中需要我們再探索,尋找準確路徑,豐富課標思想。語文教改摒棄了繁瑣的分析,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積累,這是突破性的進步。然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曲折的歷程,就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有人指出:過去是繁瑣分析,接著來的是繁瑣朗讀,而現在是繁瑣感悟。我想其間包含的意思大概是說現在的語文閱讀教學感悟得碎,感悟得空,感悟得毫無章法。
搭建對話平臺,讓散談為感悟主題服務。通常的課堂教學都有與課文內容關系不大的散談式的談話、對話,如創設一個寬松的師生氣氛,教學過程中即時即地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等等,應該說這樣的談話、對話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這部分資源效益,優化組合,還可再嘗試,再創造。
《一路花香》是則寓言故事,故事樸素然含義深刻,對于四年級的孩子,感悟其蘊涵的人生哲理體驗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難度。有難度,就要創設拾級而上的坡度。坡度的基點是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教學情景,包括談話、對話主題的選擇和氣氛的創造。上課伊始,選擇的話題是:“同學們,非常高興今天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很有意思的課文,可我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因為老師是個不太出色的老師,你們盡了自己的全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老師現在很需要同學們的安慰和鼓勵。誰來安慰安慰老師?”學生說話的過程既是一種狀態的進入,同時也是對本文主題的無意識感悟,雖然很膚淺,但自然無痕,積極專注。再如,在初讀后檢查朗讀時,請班級推薦三位讀書本領最強的同學給大家通讀全文,完后,老師采訪他們:“你們是同學們一致公認的讀書能手,你們為自己取得這樣好的讀書成績,為在同學們心里留下那么美好的形象,有何感想?”在精讀課文對話時,請學生自行分組合作訓練分角色朗讀,自然一組內水平有差異,這時就可以利用這種正常的差異設置問題,同樣也是一道采訪題,問讀書稍弱的同學:“你們認為自己讀得怎么樣?看到自己讀書水平不如別人有何感想?”以上兩輪的采訪,既是學生對讀書情況的自評,同時又滲透了對課文主題的感悟,這種感悟真實,真切,真誠,有感而發真情流露。我認為這樣的組合是優化的,也是容易出成效的。
堅持整體讀悟,讓學生的感悟從主動積極的讀書活動中自然流瀉。感悟得碎,這或許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通病。課文的感悟點很多,也很誘人,老師們東錘西敲,逢點就悟,自然就形不成整體,零碎而且膚淺。閱讀教學盡量堅持整體入手,把握一個主題,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兑宦坊ㄏ恪返母形蛑黝}是: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即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樣的主題學生是可接受的,也是可以基本理解的,但要說感悟要有體驗,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存在著一定困難的。感悟的過程也是讀書活動的過程,源于這樣的認識,課堂中讀書的時間占著很大的權重,而且使其形成系列,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線索。從初讀讀正確讀流利開始,再要求讀出味來,把文章讀活了,精讀課文角色的對話,最后在基于整體的基礎上品讀挑水工的最后一段話,體會暗含著的道理。無論是開始的整體感知,還是中期的揣摩角色心理,到最后的推敲聯想,都是在讀書中感悟,伴著這感悟,書也讀得越來越有味越來越有情趣。沒有循序漸進的讀書活動,自然也就談不上學生有什么感悟有什么體驗,無從感悟。
讀書活動是一項綜合活動,而且在教學中,伴著讀書活動還設計相應的說話想象訓練、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訓練,使讀書活動成為讀書實踐活動,成為一種綜合性學習。
讓虛幻的感悟具體化,形象化,精心設計感悟“前奏曲”和感悟“進行曲”!兑宦坊ㄏ恪方虒W中,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手段,和著動人的旋律播放了一段一路鮮花的美麗畫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路鮮花的時候,適時地噴一點花香型空氣清新氣,聞一聞,然后請學生隨著挑水工的足跡說一說你一路看到的情景;接著,再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試著說一說破水罐的樣子,引導學生從美丑事物的對照中尋找聯系感悟蘊涵著的深刻道理,打通學生思路,激活感悟之源,讓學生產生頓悟豁然開朗,此為感悟“前奏曲”。教學末期,設計兩個話題讓學生自選一題交流:一,也許你在班中是個學習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學了這篇課文你會想……;二,長大后,也許你在一個普通的崗位上是個不太出色的工作者,想起小學時念的這篇課文你會想……先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在集體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碰撞產生領悟受到感染,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為感悟“進行曲”。通過以上兩個教學環節,讓本來看似說不清道不明的生活哲理,在小孩子看來也饒有趣味,覺得值得思考可以接受,讓他們在讀書學習中發現世界,發現自我。事實上,教學現場也的確如我們所愿,學生思維活躍,精彩語段此起彼伏,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這則寓言的理解和體驗,獲得了啟迪,享受了其間的學習樂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讓我們的課堂教學也一路花香,在讀書活動中創設多元的感悟情境讓學生自由感悟,真正有所得有收益,熱愛我們的語言文化,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3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
1、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寓意,即明白做人既不要驕傲自滿,也不要自卑,要正確看待自己,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教學重、難點: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師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14課,首先,老師要檢查你們的生字詞掌握情況,請拿出聽寫本。ㄕ垉擅瑢W到黑板上聽寫,每人寫四個即可)
2、聽寫詞語。(水罐、裂縫、完好無損、驕傲、慚愧、花種、澆灌、欣賞)
3、點評。(出示生字幻燈片)
請全對的舉手,錯一個的舉手,錯三個以上的舉手。(分層了解)
4、復習:感知課文內容。
過渡:哪位小朋友能用剛才聽寫的詞語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聆聽學生的發言,相機指導)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思考地很認真,說得也很好,《一路花香》這篇課文主要講有兩只水罐,一只有裂縫,一只完好無損。完好的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運到主人的家里,而那只破損的水罐卻只能運半罐水。所以完好的水罐很驕傲,破損的水罐很慚愧。但挑水工卻充分利用破水罐漏水這一特點,在它這一邊撒下花種,用滲出的水澆灌出了一路鮮花,并每天摘下鮮花插在花瓶里供主人欣賞。
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第14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 解析寓意
1、以問題切入文本(出示完好的水罐、破損的水罐的圖片)
過渡:那么,在這兩只水罐中,你們喜歡哪一只呢?為什么喜歡它?請同學們細心地讀課文,從課文中去找理由,并用“——”畫出有關句子。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交流。
課堂預設:
生:我喜歡破水罐。(請喜歡破水罐的同學舉手)
1)師問:你們為什么喜歡破水罐呢?(澆灌出了一路鮮花)
2)拓展:你能夠用一兩句話描述一下路旁的鮮花嗎?(出示鮮花圖片)
3)師問:看到這么美的鮮花,破水罐的心情如何呢?(一絲快樂)
4)理清破水罐的感情:為什么感到快樂呢?(鮮花很美)
“一絲”怎么理解?(一點)為什么只有一點快樂呢?難道它的心中還有什么不快樂的事嗎?再讀課文能,從文中找一找。(每次只運半罐水,讓挑水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感到很慚愧、傷心。)
解釋重點詞“慚愧”。
指導學生讀破水罐對挑水工說的話,要讀出慚愧的語氣。
師小結:所以兩年來,破水罐一直活在自卑、自責中。
5)反問:破水罐真的一點功勞都沒有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去找一找。(能運半罐水,滲出的水澆灌出美麗的鮮花供主人欣賞)
6)延伸:此時,你想對破水罐說些什么呢?
師小結:我們應該教導破水罐要正確看待自己,不要老是自卑、自責。
7)過渡:剛才有幾名同學沒舉手。能告訴老師你喜歡哪只水罐嗎?
生:喜歡完好無損的水罐。
8)師問:為什么喜歡它呢?
生:因為它每次都能運滿滿的水。
9)師反問不喜歡完好水罐的學生:你為什么不喜歡它?
生:因為它太驕傲了。
10) 總結歸納:學習了這則寓言,從兩只水罐的故事中,小朋友們明白了什么?
師小結: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能自卑,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幻燈片出示)
三、創新拓展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同學,身上雖然有些缺點,但也有很多閃光點,你能夠舉一些例子嗎?學習了這則寓言,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小結:剛才老師真的被你們的話語感動了,真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優點,開心地、充滿信心地生活!
四、感情升華,分角色朗讀。
過渡:下面,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將課文讀一讀。
角色分配:女生扮演破水罐,男生扮演挑水工,教師讀旁白。
五、贈送名言。
師:老師有幾句名言要送給大家,請看屏幕!
1、教師范讀。(配樂)
2、請學生讀。
3、齊讀。
六、布置作業。
“如果沒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呢?”當破水罐聽了挑水工說的這句話后,它的心里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為我們寓言的結尾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完好無損的水罐 驕傲
有裂縫的水罐 自卑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4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讓學生讀課文,來明白寓言所闡述的道理。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講這一課時,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讀題目,對課文產生質疑,提出所想了解的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采用的辦法是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句來理解,從中感悟、領受其中的意思和含義。老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要導的好,導的適時。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有以下幾點是不錯的:
第一,學生在學習中能深入地讀課文并能從中感悟很多,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比如說學習第一小節時,為了啟發學生,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破水罐,你會怎樣想?李朋濤這樣說:“哎呀,我總是把水漏掉,這樣時間長了,主人要是不要我怎么吧?”可見學生現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技巧,能夠自己閱讀課文。
第二,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喜歡讀,并且讀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夠表達出來。在學習第二小節時,劉輝和孫甜甜分角色朗讀時,劉輝把挑水工的不講大道理和循循善誘表現得淋漓盡致,孫甜甜讀破水罐,對破水罐的自卑和慚愧把握得十分得體。
第三,教師在指導時,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從讀中感悟。教師的教和引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敢于引導學生大膽地去挖掘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內容,而且不能局限于問答式的課堂教學,要敢于走在課改的前頭。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也有失誤:首先,教師在做課件時,出現錯誤是不應該的,另外,發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這是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機智。其次,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對每一個教學環節考慮得周密些,這樣不容易出現疏漏,我在讓學生自由分角色練讀時,分工不夠具體,學生沒有抓緊時間練讀,浪費了時間。最后,還有一點是做的課件有些簡單,把課文的內容都做了進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書本沒有進行閱讀。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優點我會繼續發揮,對于不不足,我會積極地改正。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5
之二
佚名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學期我們學過的兩個寓言故事嗎?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個寓言故事。(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
。ㄟ@花香是怎么來的?是誰澆灌了這么多鮮花呢?)
4.讓我們從課文中來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
(2)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在不懂的地方和寫得好的地方作些記號。
2.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幾人分小節讀課文,檢查是否讀通順。
。2)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再讀課文,明白道理:
1.印度的挑水工有兩只水罐,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有裂縫的水罐:善良自卑)
2.結合第1節,想象一下:那只完好的水罐會對有裂縫的水罐說什么?
有裂縫的水罐又會怎么想?
3.那只完好的水罐為什么會如此驕傲,看不起那只破損的水罐呢?
。ㄒ驗樗J為破水罐沒有用。)
4.破水罐是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呢?分角色朗讀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不是。它澆灌了小路旁的花兒。)
5.那只破損的水罐為什么會這么自卑呢?
。ㄒ驗樗J為自己只能運半罐水,對不起挑水工,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
6.挑水工是怎樣勸說破水罐的?
(不是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誘,啟發破水罐從生活實踐中去感知自身存在的價值。)
7.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存在著弱點或缺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們如何
像挑水工那樣善于發現這些人的長處,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呢?能不能舉例來說說?(如:有的同學語文、數學成績不突出,但體育有特長;有的同學數學學得一般,但語文和英語學得很好。)
2.如何樹立起這些同學的自信心,可采用哪些方法?(讓他看到自己的長處。)
五、板書:
28 一路花香
|
有裂縫的水罐——澆灌花草——也有價值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自讀理解寓言寓意:世上每件動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重難點
讀懂故事的寓意,體會其中的道理。
課前準備
小黑板
課前五分鐘:說說你找到的帶有寓言故事的成語,并講講它的含義。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的也是一個寓言故事。
板書課題:28一路花香
本課的課題是“一路花香”,這花香是怎么來的?是誰澆灌了這么多鮮花呢?
二、整體感知,指導讀通。
1.請大家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有一定的速度;
。2)弄懂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想想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檢查讀書情況
3.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你喜歡好水罐,還是破水罐?從哪看出來的?
2.你覺得挑水工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的話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3.討論總結。
四、遷移練習,指導讀好。
1.再讀挑水工的話,體會他說話的巧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2
| by: 毒龍草 ]
《一路花香》這篇課文寓意較深。從那只破水罐身上我們應該得到兩點啟示:一,破水罐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點,并勇于自責的精神,值得贊賞(教參認為這是“妄自菲薄”我不十分贊同,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里,這叫有自知之明不可否定);二,挑水工利用了破水罐有縫隙的特點,并澆得一路花香,又引導破水罐去發現自己的長處,鼓舞起破水罐的自信,更值得我們去反思——每個人都他存在的價值。
所以在教學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我是更多地引導學生去比較“完好無缺”與“破水罐”之間的不同表現——一個“驕傲”、一個“慚愧”。讓同學們在討論中認識到,“完好無缺”的水罐雖然為主人滿滿地把水運到家,但是在做出成績后它“驕傲”了,那就說明他的外形雖然“完好無缺”但是它的的品格不是“完好無缺”的。而那只破水罐雖然有裂縫,每次只能裝回半罐水,但知道了自己的缺點,而且勇于自責,這說明破水罐外表雖破,但品格卻“完好無缺”。我覺得配發的教參在這方面的分析有所缺失。
教學第三段自然是本課的重點。我著重是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那能否把它轉化為長處呢?從挑水工的提醒和最后的話中我們能讀懂些什么呢?”在此,我并更多地讓學生在反復地朗讀和討論中,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具體例子感知我們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在教完第三自然段后,讓同學們走進破水罐的內心,想象破水罐在受到挑水工的啟迪后,會如何想如何說。讓同學們增強這樣的認識:我們要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更要善于發現自身的長處,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有價值。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花香)
此文轉載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反復朗讀、感悟,體會課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2、回憶課文大意。引導學生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領悟了什么?
二、研討文本,體會寓意
●這節課我們采用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進一步地走進課文。記者采訪的對象主要為以下幾個:小路、鮮花、挑水工、完好的水罐、那只有裂縫的水罐
★整個采訪過程,分三個環節,首先采訪小路、鮮花和挑水工,問題設計分別如下:
1、小路呀小路,請你告訴我,為什么你的一側光禿禿,什么也沒有;而另一側卻開滿鮮花,灑滿花香?
2、美麗的花兒,請你告訴我,為什么你長得如此嬌艷、艷麗?
3、勤勞的挑水工,為什么不把那只有裂縫的水罐重新換一個完好的水罐?
★接著采訪那只有裂縫的水罐,走進它真實的心靈。問題如下:
聽著小路、鮮花、挑水工的話,你感到自豪嗎?驕傲嗎?為什么?
從文中找到答案。通過閱讀文本,體會破水罐自卑、難過的心理。在了解破水罐的個性時,抓住這些句子:
1、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兩年后的一天,他在小溪邊對挑水工說:“我想向你道歉。”
2、“過去兩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從我的裂縫中滲出,我只能運半罐水。你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3、“這美好的景象使他感到一絲快樂。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因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 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三個環節的采訪,采訪那只完好的水罐,問題如下:
剛才,小路、鮮花、挑水工的話你一定也聽到了,此時,你心中有什么想法嗎?
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這只完好的水罐也有它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不能因為破水罐的一路花香而否定它的價值。
三、引發爭論,深化感受
1、文中的兩只水罐,一只完好無損,另一只有條裂縫,你喜歡哪一只水罐?為什么喜歡它?
。▽W生交流)
要點:
(1)“完好無損的水罐”,能圓滿完成任務,這是應當肯定的。至于它的驕傲,當然是不對的。但也可以從正面去理解:自己兢兢業業工作,終于取得了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嘗不可。
(2)破損的水罐對自己能嚴格要求這是對的,但是,老是自卑、自責也不是辦法,應該盡早解脫,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2、想象一下:聽了挑水工的這一番話之后,你認為破損的水罐會怎么樣?有哪兩種可能?
(一是精神振作起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繼續盡自己的所能,為人們做事。一是繼續悲觀下去,直至不能自拔。)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新補充讀本》第100頁的《小柳樹和小棗樹》,摘錄喜歡的語句,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3、閱讀幾則寓言故事,體味其中的寓意。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前兩篇是神話故事,蘇教版教材的編排特點:本課與前兩篇課文,有著很大的不同:一是體裁。本篇文章是寓言;二是主題,前兩篇表現的是人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精神,后一篇是告訴人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上的不同,造成了解讀角度、教學方式的不同。古人說,智者差同,愚者求異。雖然三篇課文有所不同,但中間蘊含的向往美好的精神,都是一致的。這也許是把編者他們放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兑宦坊ㄏ恪愤@則寓言講的是兩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無損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并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訴它,正是利用它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鮮花,從而揭示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東西都具有自身的價值,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進而迎來“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的寓意。依課后安排的訓練,本課的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要求及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如下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后3的詞語;
3.憑借語言材料,了解三個人物的形象,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通過朗讀,抓關鍵詞句品析,體會蘊含的深刻寓意,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點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設想
遵循三個維度制定以上的目標,依據教學目標我把“憑借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內心,領會寓意”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把“落實字詞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感悟,進行遷移練筆” 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準備“預習課文,讀通讀順課文”。說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依據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本課時應在讓學生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采用“讀”、“找”、“品”、“說”的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理解寓意。
四、教學程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閱讀又是個性化行為,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領會文本深刻的內涵,依據課文人物形象鮮明的特點,我打算以“品讀課題,激發閱讀欲望——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精讀感悟、領會寓意”三個板塊的形式推進教學。與流線式教學相比,以板塊形式進行教學,更指向開放,留給學生的空間更大,更能遵循“以學論教,順學而導”的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會更加關注“生成資源”。
。ㄒ唬┢纷x課題,,激發閱讀欲望
1.讀題――用心感受,想象課題表現的意境。
2.質疑(“一路花香”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如何迎來“一路花香”?)
營造學生閱讀期待的氛圍,“未成曲調先有情”。
。ǘ┦熳x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讀通讀順――讀好長句(挑水工的話)
2.了解人物的形象;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感悟、領會寓意
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讀自悟文本的內涵,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在這一環節中突出“開放式研讀文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
1.首先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潛心閱讀“描寫三個人物的語句”,抓住關鍵詞(驕傲、慚愧、道歉),用心體會,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
2.帶著個性化的感受(悟),走出文本,與大家交流分享,形成多元理解;
3.再帶著個性化的感悟,走進文本,進行個性化的朗讀,加深理解與感悟;
4.采用“童心留言板”,利用插圖,進行續寫,把對文本深刻內涵的感受(悟),進行交流,使得“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統一于教學之中”,升華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活動中鍛煉、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
板書設計略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4、以演課本劇的方式,豐富語言,進行故事續編。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了解故事內容,能明白故事蘊涵的道理,并進行創作編寫課本劇。
一、激趣
1、上學期,同學們表演的課本劇《小稻秧脫險記》非常精彩,博得了家長的陣陣喝彩。今天大家想不想再過過癮。
2、要表演課本劇需要些什么?
。▽а荩菏窃谧拿课煌瑢W
編。阂彩峭瑢W
劇本:是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要想編好劇本,首先要了解課文內容,請同學們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2、學生交流,指名兩人說,評價誰說得恰當。
。ㄌ羲び袃芍凰蓿旰玫乃藓茯湴,破水罐每次只能裝半罐水,感到很傷心,還向挑水工道歉,最后,挑水工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也是有價值的。)
3、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ú荒芟衲侵缓玫乃抟粯,有了優點就驕傲,也不能像那只破水罐一樣,有了缺點就自卑)
4、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呢?
。ㄊ澜缟系拿恳粯邮挛锘蛎恳粋人,都有自身價值,不能為優點感到驕傲,也不能為缺點妄自菲薄,只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三、學習§1-2,編寫課本劇
1、誰來讀一下§1,指名讀。
2、這段課文,你們覺得怎樣處理好?
。ㄉ涣,說理由。以“旁白”較合適)
3、請朗讀好的學生讀§2,其他學生認真聽,思考怎樣處理這一部分。
4、交流(以表演的方式較好)。
5、自讀課文,在認為可以改編的地方做上記號。
6、交流:
。1)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那只破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
。ǹ梢约铀薜膭幼鞅砬椋耗侵煌旰玫乃尢糁济,沾沾自喜地夸著:你這只破水罐留著有啥用呀?看看我,每次都能把水安全地送回家,主人家的水缸能滿滿的,這可都是我的功勞……)
(2)小結:誰說的好?好在哪兒?
加了表情、動作、心里想法
。3)生繼續交流,可以加說話的表情,說的話可以改編
四、作業
如果要編課本劇一定要把人物的表現想具體。請同學們繼續改編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續編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交流哪些地方可以做改編?
。1)那只破水罐看見太陽正照著路旁美麗的鮮花,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絲快樂。
可以想象破水罐看到的情景,通過說的話展現鮮花的絢麗多姿。
。2)到了小路的盡頭,……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想象破水罐此時的心情,非常羨慕花兒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而自己卻不能。
。3)挑水工的一段話比較長,可以改編成和破水罐的對話。
二、續編故事
1、表演到對話完的時候完了嗎?
2、交流:
故事還沒有結束,應該繼續往下編寫:
(1)破水罐聽了挑水工的話,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
。ǜ兄x挑水工的循循善誘,不再為自己的缺點感到傷心,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以后快樂地灑水。)
。2)完好的水罐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認識到自己的驕傲自大,向破水罐賠禮道歉,請求原諒,兩只水罐重新和好。)
(3)挑水工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贊揚兩只水罐的知錯就改。)
三、排演課本劇
1、生自由選擇伙伴,分工排演
2、老師巡視指導分工,合作
3、指名小組上臺表演
4、評議:(1)是否演出了人物的個性
。2)語言、表情、表情是否有創意
5、再指名小組演,評議
6、評選最佳表演獎
四、作業
整理劇本。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1
之三
無錫市胡埭中心小學 蔣志新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理解的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能力目標:1、能憑借課文質疑解疑,讀懂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這一路花香是怎么來的?是誰澆灌了這么多鮮花呢?)
二、整體感知,指導讀通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僖幸欢ǖ乃俣
、谡n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想想它說明了什么道理?
③在不懂的地方和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作些記號。
2.讀完課文,與同桌交流,討論。
3.學生自愿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通。
三、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讓學生通過表演突破難點,加深領會。
①學生分小組通過表演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兩個水罐之間對比“戲”,一名學生任“導演”,一名學生任“編劇”,兩名學生任“演員”。
、谥该〗M學生上臺表演。評價。
再指名小組學生上臺表演。評價。
、壅f說從表演中體會到兩個水罐的特點。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善良自卑
、苡懻摚和旰玫乃逓槭裁磿绱蓑湴,看不起那只破損的水罐呢?破水罐是不是真的一點用都沒有呢?
⑤讀課文,按小組討論,再排練挑水工與破水罐的兩段對話,讓他們在表演中領悟。
四、遷移練習,指導讀好。
1.齊讀挑水工的話,體會挑水工說話的藝術性。
生活中很多人存在著弱點或缺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們如何象挑水工那種知人善用,善于發現其長處,引導其發現自己人的價值呢?
(語,數成績不好,但體育有特長;有口吃,但有美術的天才)
作業 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習作7。
板書設計 :
28.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2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
1、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寓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分角色朗讀。
教學重、難點: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14課,首先,老師要檢查你們的生字詞掌握情況,請拿出聽寫本。ㄕ堃幻瑢W到黑板上聽寫)
聽寫詞語。(水罐、裂縫、完好無損、驕傲、慚愧)
復習:概括課文內容。
過渡:哪位小朋友能用剛才聽寫的詞語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聆聽學生的發言,相機指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板書)
二、解析寓意
1、以問題切入文本(出示完好的水罐、破損的水罐的圖片)
過渡:兩只水罐,一個完好無損,一個上面有了裂痕,你喜歡哪一只呢?為什么喜歡它?請同學們細心地讀課文,從課文中去找理由,并用“——”畫出有關句子。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交流。
請喜歡破水罐的同學舉手,說出理由:
1)師問:你們為什么喜歡破水罐呢?(澆灌出了一路鮮花)
2)拓展:你能夠用一兩句話描述一下路旁的鮮花嗎?(出示鮮花圖片)
3)師問:看到這么美的鮮花,破水罐的心情如何呢?(一絲快樂)
4)理清破水罐的感情:為什么感到快樂呢?(鮮花很美)
“一絲”怎么理解?(一點)為什么只有一點快樂呢?難道它的心中還有什么不快樂的事嗎?再讀課文能,從文中找一找。(每次只運半罐水,讓挑水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感到很慚愧、傷心。)
解釋重點詞“慚愧”。
指導學生讀破水罐對挑水工說的話,要讀出慚愧的語氣。
師小結:所以兩年來,破水罐一直活在自卑、自責中。
5)反問:破水罐真的一點功勞都沒有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去找一找。(能運半罐水,滲出的水澆灌出美麗的鮮花供主人欣賞)
6)過渡:剛才有幾名同學沒舉手。能告訴老師你喜歡哪只水罐嗎?
生:喜歡完好無損的水罐。
7)師問:為什么喜歡它呢?
生:因為它每次都能運滿滿的水。
8)師反問不喜歡完好水罐的學生:你為什么不喜歡它?
生:因為它太驕傲了。
9)總結歸納:學習了這則寓言,從兩只水罐的故事中,小朋友們明白了什么?
師小結: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不能自卑,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
四、感情升華,分角色朗讀。
過渡:下面,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將課文讀一讀。
角色分配:女生扮演破水罐,男生扮演挑水工,教師讀旁白。
五、突破文本。
指讀這句話:“如果沒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呢? ”
這個“你”指的是誰?破水罐。
聯系課文想一想,還是誰?挑水工。(板書)
對,是的,挑水工,是他發現并利用了破損水罐的作用,正是由于他的知人善任,才澆灌出了一路花香,才讓破損的水罐不再沉淪。
六、內化情感,讀寫結合。
老師讀這篇文章,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欣賞著這一路花香,聽了挑水工充滿了哲理的語言,破水罐會怎么想?完好無損的水罐會怎么想?得知這美麗鮮花來歷的主人會怎么想?怎么說?請大家拿起筆,給課文添上一個恰當的結尾。
集體交流,下課。
板書設計:(根據學生情況而定)
a 完好無損 (圖) 驕傲
水罐
裂縫 (圖) 慚愧
挑水工 一路花香
b 圖 圖
水罐 完好無損 裂縫
驕傲 慚愧
挑水工 一路花香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故事,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寓言要闡述的道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學期我們學過的兩個寓言故事嗎?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個寓言故事。(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
(這花香是怎么來的?是誰澆灌了這么多鮮花呢?)
4.讓我們從課文中來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
。2)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在不懂的地方和寫得好的地方作些記號。
2.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幾人分小節讀課文,檢查是否讀通順。
。2)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再讀課文,明白道理:
1.印度的挑水工有兩只水罐,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
。ㄍ旰玫乃蓿候湴磷源;有裂縫的水罐:善良自卑)
2.結合第1節,想象一下:那只完好的水罐會對有裂縫的水罐說什么?
有裂縫的水罐又會怎么想?
3.那只完好的水罐為什么會如此驕傲,看不起那只破損的水罐呢?
。ㄒ驗樗J為破水罐沒有用。)
4.破水罐是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呢?分角色朗讀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不是。它澆灌了小路旁的花兒。)
5.那只破損的水罐為什么會這么自卑呢?
。ㄒ驗樗J為自己只能運半罐水,對不起挑水工,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
6.挑水工是怎樣勸說破水罐的?
(不是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誘,啟發破水罐從生活實踐中去感知自身存在的價值。)
7.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存在著弱點或缺陷,有的人因此很自卑,我們如何
像挑水工那樣善于發現這些人的長處,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呢?能不能舉例來說說?(如:有的同學語文、數學成績不突出,但體育有特長;有的同學數學學得一般,但語文和英語學得很好。)
2.如何樹立起這些同學的自信心,可采用哪些方法?(讓他看到自己的長處。)
《一路花香》第二課時教案 篇14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回憶寓言一般的學習方法;貞浾n文主要內容。
二、練習有感情朗讀。
1、自讀課文,標出朗讀時應注意的關鍵詞,然后同桌互助練習。
2、逐段練習。
第一節:抓住“完好無損”和“裂縫”,讀出兩個水罐的不同;抓住“日復一日”讀出挑水工的勤勞。
第二節:從“不禁”、“成就”讀出好水罐的驕傲;從“裂縫”、“慚愧”讀出破水罐的自卑;從“希望你注意”讀出挑水工的意味深長(循循善誘)。
第三節:讀出“太陽正照著路旁美麗的鮮花”的美好景象;讀出破水罐的善良自卑;讀出挑水工用事實說話,循循善誘的語氣。
三、揭示寓意。
1、通過朗讀,我們加深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這則寓言故事有哪幾個角色呢?你從他(它)們身上學到了什么道理?
2、好水罐:不應該驕傲自滿。破水罐:不能妄自菲薄,要善于發現并發揮好自身的價值。挑水工:善于發現他人的長處,知人善用。
3、小結: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能太自卑,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做一個有用的人。(板書)
。惆l現我們班里哪位同學的長處了?)
3、再讀課題,說說與學習課文之前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四、作業。
1、搜集與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或諺語,讀一讀,記一記。
2、組詞:
罐( ) 裂( ) 漸( ) 參( ) 瓶( )
灌( ) 烈( ) 慚( ) 滲( ) 餅( )
板書設計:
14.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挑水工——善于發現他人的長處并發揮作用
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