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詞三首
7. 學生齊讀,要求讀出畫面的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所描繪的美好景象。
教師要注意在學生表述不清的時候,用課件、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反復表述:
月光融化在湖水里,平靜無風的湖面,看起來像是一面沒有打磨的鏡子。遙望洞庭湖山水美景,真像是白銀盤里放著一枚青螺啊。
8. 教師指出其中的兩處比喻,引導學生體會劉禹錫的情感,并與《獨坐敬亭山》相比較表達上的異同。
都是寫景的詩,但抒發的情感不一樣。《望洞庭》抒發的是內心的愉快,而《獨坐敬亭山》抒發的是內心的孤獨。
9.學生齊誦古詩,想象畫面。
10.教師小結,學生筆記詩的意思,背誦、默寫古詩。
板書設計:
寫景 抒情
1.古詩詞三首 獨坐敬亭山 孤獨
望洞庭 愉快
第三課時
《憶江南》
1. 教師導入。
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都是詩,只有《憶江南一首是——詞。為什么不把《憶江南》稱作詩呢?觀察一下,詞和詩之間究竟有什么不一樣?
2. 學生表述,教師講述。
正因為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詞又叫做“長短句”。長句短句交錯出現,有一種特別的韻律美。跟老師一起讀一讀,介紹白居易。
3. 請一位學生讀。
(1)書寫“諳”;(2)“諳”的意思(學法提示)及常用的詞“諳熟于心”;
4. 學生齊讀,教師強調要讀好、讀懂“諳”。
理解一字,領悟一句。
5. 教師過渡:江南好,那里的風景我從前是多么熟悉啊!哪些風景是作者所熟悉的?
學生:(1)用詩句表述;(2)用自己的話來表述。
6. 教師小結。
正因為日出時,江邊紅花似火,春天到時,江水綠如蘭草,所以作者說——能不憶江南!這句話什么意思?
7. 教師引讀,有層次地訓練學生反復表述詩的意思,加強對詩意的整體記憶。
江南好,
那里的風景我從前是多么熟悉。
日出時,江邊紅花似火,
春天里,江水綠如藍草。
怎能不讓人常常想起江南呢?
8. 學生筆記,背誦。
9. 教師檢查學生是否背到了詩,加強對詩的記憶。
10.教師小結:
(1)詞牌和另兩首《憶江南》;
(2)筆記;
板書設計:
憶江南——風景舊曾諳
詞又叫長短句,有詞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