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了一支科學考察隊來到秦嶺山脈的大山里,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找到并保護朱鹮的故事,表達了人們渴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能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懂得珍惜、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種美麗的鳥——朱鹮。注意看老師寫這個鹮字,誰告訴我,鹮字怎么記?(哀去點加四的變形再加鳥字)
2、想知道朱鹮長什么樣嗎?一起看大屏幕[屏顯:朱鹮圖片]
這就是朱鹮——背上的羽毛潔白似雪,兩頰的羽毛鮮紅如朝霞,腦枕部呈柳葉狀,長著一排突起的羽毛……
瞧,多么美麗的大自然的精靈啊!喜歡朱鹮嗎?( 喜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朱鹮的文章——朱鹮飛回來了。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書103頁,端起課本,腰板挺直,自己大聲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邊讀邊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生詞:
靦腆頻繁紅鶴騷擾按捺
孵化泥鰍亞洲飼養捕獲
(1)首先,我檢查一下本課生詞,請大家自己試著讀一讀。
(2)下面我請一列火車來讀。
(3)咱們一起讀兩遍。
(4)另外,注意一個多音字,背(一聲)著大背(四聲)包。
3、交流主內:
好,下面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課文講了一支科學考察隊來到秦嶺山脈的大山里,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找到并保護朱鹮的故事。)2——3個同學。
三、深入感悟,理解課文。
1、考察隊員們為什么要尋找朱鹮?請大家默讀課文的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報告里說朱鹮已陷入滅絕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經死去,動物園里飼養的六只朱鹮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我國自從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只朱鹮以來,一直沒有發現朱鹮的蹤跡。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
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滅絕,什么意思?
(永遠消失)
這么美麗的鳥,即將滅絕,從我們的世界里永久的消失,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到非常悲痛、傷心)
能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嗎?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觸目驚心的文字——
[屏顯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報告里說朱鹮已陷入滅絕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經死去,動物園里飼養的六只朱鹮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我國自從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只朱鹮以來,一直沒有發現朱鹮的蹤跡。]
3、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那么他們是怎樣尋找朱鹮、保護朱鹮的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6——1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兩個詞做簡單的旁批。好,開始!
4、首先,我們一起來交流,他們是怎樣尋找朱鹮的?
☆ 第二天,小光來到學校,將頭天晚上的事告訴了同學們,請同學們和他一起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