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飛回來了》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重點句子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深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體會文章的題目包含的作者的情感。
課前準備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有關朱鹮的資料,了解朱鹮,并適當了解其他瀕危動物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師: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一起認識了朱鹮這種美麗的鳥兒,誰能再用文中的語句給大家描述一下?(指名讀有關語句)
2、師(出示第四自然段中的“緊急報告”):如此美麗的鳥兒,卻遭遇滅絕的險境。看到這兒,同學們會想到些什么?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相關內容,讀出急切、痛心的語氣。
3、師:朱鹮的命運牽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為了查明朱鹮在我國的生存情況,一支科學考察隊到各地尋找朱鹮。結果如何呢?
二、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思想感情。
1、指名讀課文第二部分,評議。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大家為尋找、保護朱鹮都是怎么做的?畫出讓你感受深刻的語句。
3、指名將自己所畫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并談談自己的感受。重點引導:
(1)“他們來到一片稻田中隱蔽起來……輕輕落在一棵大樹上”
引導學生從一系列詞語中體會大家為了找到朱鹮,不辭辛苦。指名讀,齊讀。
(2)“靜候一旁的考察隊員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恐怕此刻他們早就跳起來了”
引導學生體會大家發現朱鹮時激動、興奮又有點緊張的心情。
出示句子:
★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照片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讀一讀,比一比: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3)“考察隊員在朱鹮的巢邊搭起了窩棚……捉來小魚、小蝦喂它”
引導學生體會大家對朱鹮的精心呵護。指導朗讀。
三、細致探究,理解課文題目的含義。
1、在大家的關心、呵護下,朱鹮,這種曾經在我國失蹤了20年的吉祥鳥又出現了,它們在自然保護區快樂地生活下來,讓我們一起歡呼吧。(齊讀課題—《朱鹮飛回來了》)
2、你現在能體會到這個題目飽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嗎?(為朱鹮回歸自然感到無限的欣喜)
四、拓展延伸。
1、師:當我們為朱鹮的回歸歡欣不已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還有很多珍稀動物的生存現狀令人揪心。
2、請幾位學生來當一當小小科考員,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瀕危動物資料。
3、聽了介紹,大家有什么感受?(保護自然環境,人類才能和動物和諧共處。)
五、布置作業。
1、練習復述課文。
2、繼續收集資料圖片,合作辦一期“珍稀動物展”板報。
板書設計:
朱鹮飛回來了
耐心尋找
回歸自然
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