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說課稿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3個生字 ,會寫本課 3個生字,會讀”耘田/績麻/未解/耕織”等詞語.
2. 有感情的朗讀本詩,背誦本詩;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并養成課外 主動閱讀和積累古詩詞的習慣.
教學重點:體會詩詞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山水田園風光的:幻燈片 輕松舒緩音樂 卡片 ( 1.詞語 晝 耘田 績麻 未解 耕織 傍 桑陰 2 古詩 <.山居秋鳴> )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____現在我要帶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嗎?(想)如果想去,就請閉上眼,做好出發的準備,因為我們這次乘坐的是無形無聲的學生專用客機.”
2. 多媒體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同時出示一組山水田園風光圖片.(師簡介圖片內容)
3. 欣賞后學生談感受.
4. 師小結導入本課:這么美麗的田園風光,這么寧靜祥和的鄉村生活,怎能不讓人喜愛?怎能不讓人陶醉?其實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們一樣喜愛山水田園風光的大詩人.___范成大(板書).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時田園雜興>(板書)現在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搜集到關于范成大和<四時田園雜興>的資料.
5. 檢查課前搜集請情況.
6. 師小結.(多媒體出示:范成大,宋代詩人,字智能,號石湖居士.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書香仕宦之家,自幼聰明,官至參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蘇州石湖,寫下了頗具影響力的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它包括<春日> <晚春>< 夏日> <秋日> <冬日>五組共60首.我們今天要品讀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多媒體出示整首古詩)
二. 初步感知,了解古詩內容.
1. 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出示3個生字:晝 耘 績 (指名讀,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記憶生字.)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全班齊讀.
3>指名讀古詩,師正音.(多音字:“興 供” 都讀四聲 )
2. 再讀古詩,讀準節奏.
1> 放錄音,生聽并畫出節奏.
2> 指名讀,生評價.
3> 師生分句讀
4> 男女比賽讀
3. 三讀古詩了解詩歌內容.
1> 默讀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感知詩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 交流匯報a.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解釋
四時:一年四季 雜興:各種興致 晝:白天 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 未解:不懂得 供:從事 傍:靠近 桑陰:桑樹下面
b.詩句:指名匯報后,師小結.(多媒體出示)
晝出耘田夜績麻:白天要除去田里的雜草,夜晚還要在燈下把麻搓成線.
村莊兒女各當家: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事,各自都為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
童孫未解供耕織: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田織布的事(卻并不閑著
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在靠近桑樹的地方學大人的樣子種瓜.
3> 同桌交流:一人說詩句一人說意思然后交換.
三. 品讀古詩,感受詩人的心聲.
1. 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同學們靜靜的讀這首詩并展開豐富的想象,看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哪些畫面?
2. 生默讀并思考。(播放舒緩音樂)
3. 交流匯報。a.晝耘田 b. 夜績麻 c.學種瓜(板書)師:你最喜歡哪一個畫面?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