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鵝
教學目標: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京劇、滋味、倘若、侍侯、脾氣、責備、臨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重點: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 :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時間 : 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觀察(或查找)家禽──鵝、復習唐朝駱賓王《鵝》、了解作者豐子愷、自學課文。
2.教師準備:課件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引課
1.教師:唐朝駱賓王七歲就作了一首兒詩《鵝》大家還記得吧!一起比比誰背誦得更好。同學們都喜歡鵝吧!請用自己手中的筆畫一畫鵝。(抽生用粉筆在黑板上簡筆畫鵝) 請同學們相互簡單評一評。 2.課件出示豐子愷的畫《鵝》,現在老師給你們看一幅著名當代畫家豐子愷所作的畫《白鵝》,同學們認真觀察后與自己的畫比較然后說一說,評一評,議一議。 3.是的,畫家所作的畫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畫家在生活中觀察入微,掌握了鵝的外形結構,了解了它獨特的習性。 4.著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不僅用畫筆把白鵝栩栩如生地畫出來了,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了文章──《白鵝》。(教師板書課題)(學生可以簡單介紹豐子愷。)
二、營造氛圍學課 1.請學生獨立朗讀課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難字、難句時作上不同的標記。 2.讀生字及詞語。把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同學們相互啟發讀。
3.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全文主要寫了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詞語的處理 1.讀音:有“頸、吭、倘、供、鄭”(后鼻韻)、“飲、鄰等”(前鼻韻)。 2.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可以聯系已經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坑、躺、共”,或者聯系生活經驗,結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鄭”。 4.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厲、餐、侍、脾、蹲、鄰”時,要注意、它們與其他字之間的聯系。 四、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寫生詞。 3.自由讀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理解課文 1.想想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又是怎樣展開寫的?你有發現就可以與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與朋友討論。(學生分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學習)
1.課件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聽聽同學們是怎樣來理解這一句話的。
2.課件出示“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句話同學們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來展開的,那現在你對“高傲”這個詞語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寫“高傲的白鵝”表達出自己怎樣的情感呢?
5.作者經過仔細觀察,認真了解鵝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后,用生花妙筆表達了自己的對鵝的喜愛之情。那你想從本課中,學習些什么呢?同學們相互啟發議論。 6.課件: a)詞語通俗、準確:左顧右盼、厲聲呵斥、三眼一板、從容不迫…… b)句子生動有趣: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文章圍繞一個中心展開來寫。“鵝是高傲的動物” d)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來印證鵝的高傲:叫聲高傲、步態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課文,并拓展 1.課文有哪些值得我們在作文時借鑒的地方? 2.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及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 3.把說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后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