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教學設計四
(1)如果對張飛感興趣,找出描寫張飛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
(2)如果對劉備感興趣,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神態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巡回,了解學情。
2、研讀劉備、張飛的句子。(按學生回答的順序講)
(1)研究劉備的同學交流。
按學生交流的情況分別投影,重點落實字詞,這些句子要具體講,認真讀,讀出感情。隨機板書:斥責張飛、下馬步行、階下恭候、趕緊謁見。
學生另外找出的有關劉備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讀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劉備是個怎樣的人。
(2)研究張飛的同學交流。
用同樣的方法投影出示,讀讀議議,可以看出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主要是寫劉備,但同時也把張飛寫進去了,這是否多余?分小小組討論。
然后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點撥,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隨機板書:反襯
(4)對比朗讀,愿意朗讀張飛的讀出他的莽撞無禮,愿意朗讀劉備的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三)課外延伸,激發興趣。
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這篇課文的有關章節,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分辨文章的詳略。
二、出示一篇例文,讓學生分辨詳略,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四、總結全文。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