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學設計
(括號中的詞語教師在讀時,故意有意識地加以強調.)
請學生動筆做:
(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 )向我們移來,( )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交流: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情景的
(由遠到近.)
一起再讀這段文字.
⑵ 師:潮來時,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們一起來觀看錄像.
(錄像播放潮來時的壯觀畫面.)
⑶ 錄像是老師的一個朋友拍的,他普通話不好,想請同學們幫忙配一下音,行嗎 配音的時候最好能朗誦出來,行嗎
學生再次練讀,試背.同桌練說.指名配樂給錄象配音.集體配樂配音.
(有難度的學生允許看著前面括號中的連接詞.)
三,鞏固基礎,抄寫片段
請學生抄寫文章3,4兩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檢查背3,4兩節.
2,老師說詞語的意思,請學生猜詞語.
聲音很響,好象雷在滾動一樣.(悶雷滾動)
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
風和浪都很平靜.(風平浪靜)
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齊頭并進)
山上的巖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山崩地裂)
形容氣勢很大.(浩浩蕩蕩)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著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讀.
3,做填空題,可選擇第二題中的詞語來填:
我去海寧觀潮,剛開始,看到(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象( ),頓時,( ).后來,隨著響聲( ),白浪翻滾,一浪浪( ),一浪浪( ),那聲音如同( ).
二, 教學2,5兩節
師:潮來時,場面非常得壯觀,那潮來的前后又是怎樣的呢 請同學們讀讀文章2,5自然段,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自讀2,5小節,交流.
(引導學生感受到無論是潮來時,還是潮來的前后,錢塘江總是那么的美麗,迷人.)
交流第5小節時,理解"霎時""風號浪吼"的意思,能給"霎時"換詞.
三,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師:蘇軾稱贊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其實,錢塘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它總是那么叫人神往,再請同學們讀全文,感受一下.
四,推薦閱讀,課外拓寬
拓寬閱讀《同步閱讀》中的相關文章,然后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