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鳥鳴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鳥鳴澗》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古詩吧?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
2.老師已經(jīng)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了。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板書題目:鳥鳴澗
二、新授
1.過渡語:唐代詩人王維描寫山水的詩歌很多,尤其對明月情有獨鐘,他寫的《鳥鳴澗》就描繪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圖,想去看看嗎?
2. 、"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品讀《鳥鳴澗》,想想古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3.自由發(fā)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1)寂靜山村,人已入睡,在這樣的夜里,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板書:夜靜)后來詩人聽到了——鳥鳴(板書:鳥鳴),詩人認為是什么使鳥兒受驚了呢?(月亮出來,照亮了大地)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月亮,但是卻說月亮出來后使鳥兒受到了驚嚇,那你認為這月亮是什么樣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書:月明)你認為這聲音破壞了原先那種寧靜安逸的意境了嗎?(沒有,有靜有動,反而是更加使詩人陶醉于其中)你認為這樣的環(huán)境怎么樣呢?這時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會如何呢?(板書:境美)
(2)展開想象,再現(xiàn)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閑,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
(3)王維的詩作人們非常推崇,后人對其詩作的評價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認為這樣的評價如何呢?
(4)請閉上眼睛,聽老師吟誦這首詩,在頭腦中再現(xiàn)詩中描寫的情景。
三、拓展
現(xiàn)在,我由你們的學習伙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zhàn)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說說帶點詞語意思;
(人閑--人寂靜心閑;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么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里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zhàn)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四、小結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xù)搜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著為明月寫一寫詩
五、板書設計:
《鳥鳴澗》
唐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