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精選17篇)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
師:看看這個大教室的前后,左右,你們是這節課的主人。
板書:主人。
師: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問好。
師:今煳飫鮮υ蠹已耙黃驢撾模餑可蝦透詹潘倒鬧魅擻泄亍j嗆臀頤親婀詼蠛櫻頤塹哪蓋綴瑩d―黃河有關。
題目是:黃河的主人,板書課題。
生讀。
師讀。
全班讀。
師:讀了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黃河的主人是誰?
生:為什么被稱為黃河的主人?
師: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打開課文,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
學生自由讀。
師:告訴大家,誰是黃河的主人?
生:筏子上的艄公。
師:艄公,同意嗎?
生:同意。
師板書:“艄公”正音。
師:艄公憑什么成為黃河的主人?
生:因為他憑著自己的智慧,不怕驚濤駭浪。
師:其實課文最后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
齊讀: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師:艄公戰勝了什么?
生:驚濤駭浪。
師:誰來說驚濤駭浪是什么?
生:……
師:課文哪個地方寫了黃河的驚濤駭浪?
生:第一自然段。
師:沒錯,我們來看。
出示,指讀: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
師:再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感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黃河洶涌的浪頭和拍打在上面的聲音。
生:我看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
生:我仿佛看見一個浪頭把石頭沖到海里。
生:我仿佛聽到了驚濤駭浪拍打在崖壁上的聲音。
師: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師:黃河濁浪排空的氣勢看到過嗎?一起感受一下。看錄像。
師:看著這雄偉的畫面,聽著這氣勢磅礴的音樂,吳老師不由得想讀了,你們是不是也想讀出來。
生齊讀。
師:這就是驚濤駭浪的黃河,這就是令人膽戰心驚的黃河,然后艄公卻站在那滾滾的黃河上。
生:他如履平地。
師:誰知道“如履平地”的“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好像的意思。
師:“如”才是好像的意思。
師:如履平地就是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樣,艄公是憑著什么工具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
出示圖。
師:看了這兩幅畫圖,你覺得這羊皮筏子怎么樣?
生:這小小的筏子竟然還能在水中行駛。
生:大輪船在這里行駛都很難。
生:而且要讓客人舒服,不能提心吊膽。
師:你能想象這皮筏子能在這洶涌的河上嗎?
生:不能。
師: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看到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自讀。
生:皮筏子很輕。
師:一個小小的浪頭,就有可能被掀翻,假如皮筏子是在平靜的西湖上行駛,作者不會擔心,
師:那么如果不是呢?
生讀。
生:他讀得很好。
生讀。
師:抓住了詞語,把作者的心情讀了出來。
生:我也覺得很好,他讀得非常快,讀出了擔心。
師: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生讀。
師:當我們仔細地看時,還看到了什么?
生讀:再定睛一瞧,上面還有人哩!……
師:聽出來了嗎?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驚訝。
師:當你們看到聽到很驚訝的事,你們肯定有會――
生:啊!
師:假如說我們班語文成績倒數第一的同學,語文考了第一,那――
生:啊?
師:假如聽說老師中了五百萬?
生:啊!
師:聽出來了嗎?
生:皮筏上還有人,所以感到很驚訝。
師:作者是一般的驚訝嗎?
生:是越來越驚訝。
師:誰來數一數?
生:一、二……
師:前面一二三是一個一個數,后面應該越來越?
生:快。
生讀。
師:作者看到有人時,非常驚訝,作者看到有六個人時,越來越――
生:驚訝。
師:誰來讀好這句話。
生齊讀。
師:這樣的皮筏子,你敢坐嗎?
生:我不敢,因為這么小,這么輕,在這么洶涌的黃河上,我肯定會害怕的。
師:一不小心就掉下來。
生:皮筏子漂流在黃河上,一不小心就死了。
生:我敢,因為我想欣賞黃河的景色。
師:咱們再讀第一自然段。看看景色怎樣。
生讀: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
師:還敢嗎?
生:敢!
再讀。
師:還敢嗎?
生:敢!
師:他太勇敢了,握個手,給他掌聲。
師:筏子上的客人怎么樣?
生:很悠閑。
生:談笑風生。
師:他們是怎樣談笑風生的。
生:他們在指指點點,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
師:客人怎么敢談笑風生呢?
生:我覺得他們可能是相信艄公,如果艄公沒有真正的本領保證他們的安全,在皮筏子上也有危險,他們肯定不會就這樣坐這個筏子的。
生:我覺得這些客人他們想挑戰自己,鍛煉自己的膽量。
師:他們膽子大嗎?
生:大!
師:他們勇敢嗎?
生:勇敢。
師:假如我們去撐,客人還敢坐嗎?
生:不敢。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們。
師:你們撐,他們不敢,艄公撐,他們就敢,這是為什么?
生:他們相信艄公,技術很精湛。
生讀:而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
師:浪大的時候,艄公――
生:慢一點。
師:浪小的時候,艄公――
生:快一點。
師:這說明什么
生:艄公非常鎮靜和機敏。
師板書。
師:同學們,皮筏子之所以能破浪前行,是因為――
生讀。
師:之所以可以談笑風生,是因為――
生讀。
師:是啊,這樣的艄公,怎么不令人肅然起敬,怎么不令我們由衷地敬佩,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是誰,撐著羊皮筏子在滾滾的黃河上,讓客人談笑風生,是誰讓作者肅然起敬,他就是――
生:黃河的主人!
師:他戰勝了――
生:驚濤駭浪。
師:同學們,今天吳老師和同學們認識了黃河的主人――
生:艄公,
師: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了――
生:黃河的主人。
師:我很高興,因為你們的積極主動,你們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2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課前交流:你們現在什么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聽——播放《黃河船夫曲》。
師:同學們,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黃河非常洶涌。
師:你怎么感受到?
生:剛才洶涌的旋律
師:還有嗎?
生:黃河的水很急
師:你們有沒有相同的感受?
生:有。
師: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黃河水的洶涌,黃河的澎湃,其實這首歌的名字叫《黃河船夫曲》。
我們今天要學習用語言文字來贊頌黃河船夫的文章,讀題。
師: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體會一下黃河的感覺
生自讀。
師:老師發現這幾個字音有人沒有讀準,板書:撐 身系
師:知道系ji作什么用
生:系鞋帶。
師:咱們每天要干什么
生:系紅領巾。
生齊讀
師:除了這兩個字詞之外,課文中還有一些字詞
強磁力 整個唾沫 萬馬奔騰 濁浪排空 提心吊膽
膽戰心驚 專心致志 談笑風生
生讀
師:還有誰想讀?
生讀
師正音
師:一起來讀讀看,好不好,讀
生齊讀
師:同學們,大家的字音都很準,如果要按照他們的意思來讀,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自己讀一讀
生自讀
師:誰愿意來讀第一排的兩個字
生讀
師: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黃河的浪非常大
師:從哪個詞想到的? 萬馬奔騰
師:誰來讀第二排的詞
生讀
師: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羊皮筏子上的人
師:最后這兩個詞讀讀看
師::你想到什么情景呢?
生:艄公在船上談笑風生
師:看樣子同學們看到這些詞語都產生了不同的享受
師: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當中去,會有什么
生:可能會有更深的感受。
師:你們相信嗎,你們愿意把他們放到課文當中去嗎
生:愿意。
師:你來讀。
生:讀“黃河滾滾……膽戰心驚。”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黃河的浪拍打岸邊的情景
師:除此之外黃河水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什么?
師:自己多讀幾遍一定能找到。
生:我知道黃河的水很渾濁
師:從哪個字讀出來的
生:濁浪
師:想不想看看這個畫面?
生:想
播放課件
師:專心地看
師:看著這樣地畫面,你的腦袋中蹦出哪些詞語
生:萬馬奔騰。
師:你怎么想到的?
生:黃河的水就像萬馬奔騰一樣
師:還想到了什么詞
生:濁浪排空。
師:看到什么讓你想到的?
生:黃河的水非常的渾濁
師: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這段話
生:齊讀“黃河滾滾……膽戰心驚。”
師:你有什么樣地感受阿
師:你心里的感受時怎么樣的
生:我感覺很害怕。
生:提心吊膽 。
生:緊張。
師:在這句話中是哪個詞可以表達
生:膽戰心驚
師:讀這一段話。
師:一起讀。
師:其實課文中還有很多地方讓我們見了以后讓我們更加膽戰心驚。一起來看課文,可以在課文中劃出這樣的句子
師:誰先來說?
生:我從岸上遠遠望去……
師:有沒有跟他有同樣感受的 ?
師:從那句話感受到的
師:整個吞沒,這是什么東西呢
生:羊皮筏子。
師:羊皮筏子是什么?
生:是一種小船
生:像十只到十二只羊皮那么大的小船
出示幻燈片
師:有什么感受?
生:太小了。
生:覺得很奇怪。
生:沒有什么特別的,很一般。
生:我感覺讓他在黃河上漂流,一定被浪一打就打壞了。
師:我們聽出來他在為羊皮筏子上的人—
生:擔心。
師:為什么擔心?
生:那么小,那么輕。
師:同學們,如果你看到這樣地畫面,你就不會這樣讀了
出示幻燈
生再讀“那么小,那么輕”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感覺到羊皮筏子很小
師:小到什么程度?
生: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吞沒。
生:我覺得很小的浪花很難找,
師:為什么?
生:因為都是大浪
師:被大浪打到會有什么結果呢?
生:粉身碎骨。
師:再讀一下這段話,體會一下
生:讀像突然受到……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
師:請人來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生齊讀
師:除此之外,還有沒有讓你感到膽戰心驚?
生:再定睛一看……貼著水面漂流
師:有沒有同學和他有相同的感受?
師:我們把它讀出來
生自讀
師:第一句誰來讀,你來—
師:你為什么選擇它
生:我認為很驚訝?
師:為什么?
生:因為這么小的羊皮筏子上居然還有人!
師:你來讀。
師:不一定要用很大的聲音,換種語氣。
師:第二句誰來讀
生:這句什么讓你感受特別。
生:這么小的羊皮筏子居然還有人坐而且還有6個人
師:你感到—
生:十分驚訝。
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師:為什么要數著說有六個人,不能說一共六個人嗎?
生:因為這樣更加讓人擔心
師:你以前數123456有帶著這種擔心的語氣嗎?
師:你能不能把這種更加擔心的語氣讀出來。
師:你來讀。
生:同學們課后,你們要是一個兩個三個…………去讀這段話,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師:作者感到—
生:緊張。
生:我們感到膽戰心驚。
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師:把這種難以置信的語氣讀出來。
師:看他讀書時的表情,瞪大了眼睛。
師:誰再來讀這一段話?
生讀。
師:看到滾滾的黃河上漂著這么小這么輕的羊皮筏子,上面還坐著6個人,作者感到膽戰心驚,我們感到膽戰心驚,可有一個人卻鎮定自若,談笑風生。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3
教學反思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下面是《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一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艄公駕馭羊皮筏子上的沉著冷靜,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的黃河,被譽為“黃河的主人”。
課前我就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課堂上學生展示后我覺得學生對黃河的感受還不夠深刻,就播放了一段黃河波濤浪涌的視頻,學生觀看后,對黃河的洶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導入課文時,我通過質疑課題“誰是黃河的主人”直接切入,引導學生在文中最后一小節找出“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緊接著就是提問:為什么將艄公稱為“黃河的主人”?整篇課文的學習也就是圍繞這個大問題展開。我覺得這樣設計,有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學生也能有所得。
在教學艄公是“黃河的主人”環節中,我沒有一步一步的教學,而是直接出示要求:從文中找出能證明艄公是黃河主人的句子并讀一讀,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章、做批注。后來在交流中我發現,學生講得非常好,找出了很多句子。還有些句子存在爭議,我就因勢利導帶著學生一塊兒討論,我欣喜的看到有些問題學生回答的比我設想的還要精彩,課堂上不時傳來陣陣歡呼聲。整節課進行的非常流暢,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就說出了艄公的沉著冷靜、膽大心細和機智勇敢等品質,我只扮演了引導者和總結者的角色,班級很多學生都參與了進來,有的踴躍發言,有的出謀劃策,有的給伙伴加油鼓勁,整個課堂完全成為了學生的主場,以至于我不得不狠拍桌子才能終止他們激烈的爭論。下課鈴聲傳來,學生們都和我有一樣的感受:這么快就下課啦。
其實課堂上還有一些知識點沒有時間講解,比如第三自然段的省略號,比如羊皮筏子的簡介,比如列舉中華民族其他和艄公一樣的名人,這些我都放在課外,讓他們回去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學生們能自主歸納出艄公的品質,我覺得就是他們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二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由袁鷹的散文《筏子》改編的文章。本篇課文主要通過對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寫,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被譽為“黃河的主人”。根據新課改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同時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首先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其次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精神。
那么怎樣讓學生體會黃河的氣勢和艄公的品質呢?我主要采用“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受艄公這一形象,在朗讀中激發學生情感。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文章的重點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然后由這個重點總領全文,讓學生去感受羊皮筏子在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的驚險,從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同時我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通過“我”的“提心吊膽”,感受到艄公面對著黃河險惡的環境表現出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其次,以乘客的“談笑風生,從容的神情”襯出艄公的技術高超,再次領悟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一寫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老師點出“作者初見到湍急的黃河,為一驚,遠望鼓浪的橡皮筏子為之再驚,細看到筏上有人更驚”的觀察思路、認識思路,并用朗讀展現這種越來越驚的層次。“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由遠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我把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通過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進行多元解讀,讀出其驚訝,為什么驚訝?因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可思議啦!
但上完課,我覺得上課時語速過快,后進生很難跟上,這一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改進。整堂課的朗讀指導還不夠,那么,究竟怎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呢?我覺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思考:
1、讀有所獲
一節課下來,學生朗讀的時間是很充分了,可是朗讀的能力卻不見有多少提高。為什么?就是因為缺乏指導,這也是我這堂課失敗的地方。我們常說讓學生“自讀感悟”,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但是,朗讀也是需要訓練的,沒有訓練,學生的語感從哪里來呢?因此,課上教師的指導攸關重要,從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處標點著手,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最后一句時,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把句中“驚濤駭浪”和“如履平地”兩個詞語提出來,教師進行點撥,學生進行比較。這樣學生既對這兩個詞語加深了印象,又對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在去朗讀課文,我想效果更明顯。所以,有效的朗讀要能體現層次性,要使學生在這一堂課中朗讀方面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2、讀有所感
學生朗讀后要有所感悟,這個感悟不是教師通過傳授、通過暗示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感受。通過朗讀,學生腦海中留下的是豐滿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蘊涵于語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簡單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
我想這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而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仔細鉆研的地方。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會用“嘗試”“提心吊膽”造句。
2、抓住文中的有關詞句,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和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獨立閱讀《大森林的主人》,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還有哪些人憑著自己的本領和智慧成為某一方面的主人。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們為什么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板書課題:黃河的主人
2、解題質疑:
①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主人”是什么意思。
②“黃河的主人”指誰?他為什么能成為“黃河的主人”?
二、自由默讀課文,要求:
1、自學文中生字詞,能正確讀寫生字詞。
2、思考“黃河的主人”指誰?他為什么能成為黃河的主人?
三、組織交流:
1、指名認讀文中生字詞。(略)
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寫法,說說注意點。
3、生回答思考題。(師追問“艄公”是干什么的?)
幻燈出示中心句:
他憑著勇敢和智慧,……成為黃河的主人。
四、緊扣中心句展開學習。
1、自由朗讀中心句,抓住重點詞說說你對中心句的理解。
①理解重點詞“如履平地”等。
②答案要點:a、黃河水洶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險。
b、艄公憑著他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在黃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
2、同學們再自由讀讀這句話,體會體會其意思,然后指名讀、齊讀。
五、指名分節讀全文。
1、了解課文的朗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體會黃河水令人膽戰心驚的氣勢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并在有關內容處做上記號,準備交流。
六、學習課文第一節。
1、生齊讀第1節,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膽戰心驚”等詞語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誰能讀出黃河磅礴的氣勢?(指名讀)
3、媒體出現黃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放映結束,師指畫面: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除了文中的詞語,你還可以用哪些詞句來描繪眼前的情景?(生說后師出示:生齊讀)
洶涌澎湃、驚濤駭浪、奔騰咆哮、波濤滾滾、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過渡:是啊!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每日就是這樣奔騰不息,掀起萬丈狂瀾,它那磅礴的氣勢令人震驚,令人折服。
4、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一節,讀出氣勢,生齊讀。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第一節,讀出氣勢。
二、交流學習第2-7節。
1、分小組合作學習,讀課文2-7節,討論:
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2、組織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有關句子。)
①讀課文的2、3、5、7節,體會:羊皮筏子的輕小、載人載物多,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膽怯……
②重點體會第6節第1-2句。
我不禁提心吊膽,……破浪前行。
a、找出句子中“沉著、專心致志、小心、大膽”等詞的反義詞。(驚慌、心不在焉、粗心、膽怯)
b、如果艄公驚慌、心不在焉、粗心、膽怯,會導致怎樣的后果?
3、聯系課文2-7節,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羊皮筏子又輕又小,上面又載滿了人和物,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連眼也不敢睜,可見其十分危險,而艄公卻沉著、大膽地破浪前行,所以說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4、小結:
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鎮靜、從容,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很有勇氣,更重要的是艄公將筏子撐得很穩,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三、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中心句。(讀2遍,加深理解,讀出情感。)
指名說說艄公為什么會成為“黃河的主人”?
四、拓展訓練:
1、獨立閱讀《大森林的主人》。
2、填空:
黃河上的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黃河,成為黃河的主人。請大家想一想,獵人憑著成為大森林的主人。
人憑著成為的主人。
五、總結全文。
六、作業:
造句:
嘗試……
提心吊膽……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5
課前談話:
介紹星辰學校
師: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讀題目,能不能讀得氣勢更大一些?看孫老師寫課題。黃河。你知道黃河嗎?說說你心中的黃河。
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養育了我們中華民族。
師:黃河是我們的什么河?
生:母親河。
生:黃河是我們僅次于長江,長5400公里。
生:黃河的水流,流經九個省,水流中攜帶了大量的黃河,所以稱黃河。
生:面積75萬平方公里。
生:黃河的上流被稱為陸上河。上游的河床帶著大量的黃河流入,河床比周邊的地還高,稱為“懸河”。
師: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曾有許多詩人、文人贊美過它。李白和王之渙曾這樣寫過它。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師讀,生讀。)
師:作者袁鷹是眼前的黃河是怎樣的黃河。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讀著這樣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滔滔的聲音。
生:看到了一瀉千里的氣勢,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師:帶著你看到的、聽到了,自已讀一讀這一段。
(指名讀)
師:想不想看看那氣勢磅礴的黃河。
(課件演示:黃河奔流的情景)
師:你心里感到怎樣?
生:我感到害怕。
生:自豪。
生:激動。
師:帶著這樣的感情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作者第一次看到黃河,心情怎樣?作者用了什么詞。
生:膽戰心驚。
師:(板書:膽戰心驚)這個詞什么意思。
生:形容非常害怕。
師:這里的“戰”是什么意思?
生:激動。
生:顫抖。
師:這里的“驚”是什么意思?
生:吃驚。
生:害怕。
師:膽在顫抖著,心在害怕著。作者對黃河那濁浪排空的氣勢感到害怕。看到這樣的情景都膽戰心驚,又有誰敢做黃河的主人呢?自已放聲把課文朗讀一遍。
師:課文中誰是黃河的主人?
生:艄公和客人。(師板書:艄公、乘客)
生:我認為艄公是主人,而乘客是客人。
師:統計一下,認為艄公是主人的請舉手、認為艄公與乘客都是主人的請舉手。這個問題先放一放,等會解決。
師:讀生詞:“艄公”。艄公的“艄”是什么偏旁?“艄”是什么意思?查過詞典,是指船尾的意思。后來指在船尾撐船的人。現在只要是撐船的人都叫“艄公”。課文里的
師:便于學習,標一下自然段。
生:共有八個小節。
師: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請讀一讀二至五小節,邊讀邊把你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可以寫一寫你的感受。
師:你感到作者當時是什么感覺。
生:好像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更讓人感到膽戰心驚。
師:點出“小小”、“整個兒”。
生:感到很驚訝,我從“再定睛一看,上面還有人哩。”
(師板書:驚訝)
生:看到鼓浪前進,害怕會翻船。
師:擔心會翻船,你體會出了他擔心的感覺。
生:我看到他有些激動。“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生:我還看到他興奮。“一、二、三、四、五、六-----”
(師:板書:興奮)
生:他有點吃驚。“也只有十到十二點羊的體積吧。卻坐了六個人--------”
(師:板書:吃驚)
師:這就是你們的理解,這是你們讀了課文后體會出來的。你應該通過自已的朗讀來展示出來,自個兒練一練,待會來展示你朗讀的精彩。
師:你們讀得非常投入。誰來讀第二段。
(指名讀)
師:孫老師聽出了很投入,但他看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輕,應該怎樣讀呢?(點出:那么小、那么輕)
生:(讀)
師:他是強化地讀。
生:(再讀)
師:她是比較輕地處理。聲音都放不開了,表現了他的緊張、激動、驚訝。
(齊讀)
師:是多么地危險,多么令人驚訝呀。羊皮筏子越駛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誰再來讀。
生:
師:孫老師有個疑問,這里的“啊!”就讓應該。
生:讀“啊”,很吃驚。
師:有不同的讀法嗎?
生:“啊?”讀出驚訝。
師:“啊”自已體會一下,怎么讀?
生:應該讀“啊”,讀出驚訝。
師:這句話怎么讀?
生讀。
師:為什么會讀得這么不緊不慢。
生再讀。
生:為什么讀得越來越快?
生:他越來越驚訝。
(再請人讀)
師:我也想讀。(師范讀)
生齊讀。
師:你好像看到筏子怎么樣?
生:一會現、一會隱、
生:被沖得艄公都快把握不住。
生:一會兒沖上浪峰,一會兒甩下峰谷。
師: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你來激動地讀一讀)
師:這就是----激動地讀一讀。
(生齊讀。)
師:這樣的羊皮筏子想看看嗎?
(出示圖片。)一個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斤,你都可以背一二個。此時你就是上面,你敢不敢。
生:船會翻。
生:
生:會被魚吃掉。
師:如果我在作者的袁鷹是旁邊,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桿,雙眼緊閑,不敢看一眼,因為腳上就是滾滾的黃河。而上面的乘客呢?自已讀一讀,
師:談笑風生、從容。
生:一邊講講笑話,聊天。
生:自然地笑、從容的笑。
師引讀(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
師:那邊是一座古塔,應該有1200年了,那棵樹----,這樣欣賞著風景。老師就納悶了,他們怎么敢這樣談笑風生?
生:大膽、自信。
師:讀一讀。
(生讀第七自然段)
生:因為他們有毅力?
師:我們就沒有毅力?
生:他們相信艄公有經驗。
師: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再握一次手。拿出筆來,劃出六至八自然段,哪些地方描寫艄公的句子,你從哪里看出他是有經驗的。同桌的、鄰桌的,討論討論。
師:他們相信艄公的什么?
生:“他小心翼翼地撐著船”,“大膽地破浪前行。”
師:你抓住了“大膽”。(點擊)
生:有四個詞語:相信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師:(師板書)談談你對這四個詞語的理解。
生:沒有勇氣,就不會到羊皮筏子上來。
生:智慧。不智慧,就會被浪頭整個吞沒。
師:讀一讀第六自然段。
生:小心地注視著水勢。
師:什么叫水勢。
生:水的急緩和浪的大小。
師:浪大的時候就得小心,浪小的時候就得破浪前行。看似“大膽”、“小心”相反,就這是艄公的智慧。
生:艄公很沉著。他要小心,不小心乘客就會掉下去,自已也要倒霉。
師:“大膽、沉著”是艄公的態度。“智慧、勇敢”是他們的品質。這里還可以填個詞。
生:技術。
師:從六到八自然段找一找。
生:破浪前行。
生:如履平地。
師:我不記得的。“履”怎么寫?他們教我。履是什么意思。
生:行駛。
師:把“駛”換一個字。
生:行走。
師:像走在平地上一樣。
生:他只有一根不粗不細的竹桿,沒有更先進的工具。
師:沒有先進的工具,卻能如履平地,技術高不高?你們說誰是黃河的主人?
生:艄公。
師:帶著贊美、敬仰的感受來朗誦一下。
(生齊讀六至八自然段)
師:艄公才是黃河的主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贊美與敬仰。拿出筆來。拿出你們的紙張來,“羊皮筏子的艄公呀,我敬仰你-------”可以選用書上的詞句,更可以寫你自已此時的感受。
(音樂起)
師:我們請三位同學讀一讀自已話。
生:應該用鎮定的語氣讀。
生:從容。
生:放聲讀。
師:你要贊美他,獎勵你先讀。
生:你在這樣波濤滾滾的黃河上,卻如履平地,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呀。
師:你現在知道應該怎么讀了嗎?
生:大聲讀。
師:大聲讀是聲音。
生:應該激動地讀,讀出敬仰之情。
師:請你讀出敬仰、敬佩之情。
生:我敬仰你那么勇敢、敬仰你那么聰明、敬仰你那么鎮靜、敬仰你那么機敏,那么小心和大膽。
師:大家為什么笑?我來讀一讀?(讀)不僅要寫得好,而且要讀得好。
生:我敬仰你高超的技術、智慧的結晶,機敏的動作--------
師:寫得真好,可以改成“智慧的品質”。
師:是黃河養育了我們,是黃河孕育了黃河的主人,讓我們再看一看氣勢磅礴的黃河,聆聽令人震越的黃河曲。
附板書:
我 膽戰心驚 驚訝 激動 興奮 吃驚
品質 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黃河 艄公 態度 小心 大膽
的主人 技術 如履平地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6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贊揚了黃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因而被譽為“黃河的主人”。
《教學活動》:
教學伊始,我讓學生進行資料交流,了解了黃河的源頭、長度、流域面積、流量、流經地區等資料,學生興趣甚高。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了解這么多黃河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跟黃河有關的文章《黃河的主人》,來看看課文中是怎么描述黃河的,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黃河的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生再次自由朗讀)
生:“黃河滾滾”,可以想象黃河的水流很急。
生:從“濁浪排空”我可以想象黃河的浪頭一定很高。
生:我似乎能看見滾滾的黃河水卷著泥沙一層一層向岸邊涌來。
生:黃河水流動發出一聲音一定震耳欲聾,就象“萬馬奔騰”一樣。
師:這樣的河水,這樣的氣勢,不禁令人感到----(生:膽戰心驚)
再讀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黃河那么洶涌,真的有人能征服它嗎?
生:我想是誰讓波濤滾滾的黃河乖乖的聽話?他是什么樣的?
生:他憑借什么征服黃河的?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認識一下這位黃河的主人。
反思:
在我們這個地區的學生,幾乎不大可能親眼看見黃河,對于黃河也知之甚少。雖然我也到過黃河,但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看到過羊皮筏子,黃河是什么樣子的,在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更好的了解黃河,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文中描寫的黃河的語句比如第一自然段寫:“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其它段落中還有“洶涌的激流”、“波浪滔滔的黃水”、“險惡的風浪”、“驚濤駭浪”,就能產生共鳴。讓學生自由表達,也就是讓他們展示了一幅幅黃河的畫面,通過文章中的文字展開想象,最后再回到文字上來,將文字中的氣勢用語言來進行拓寬。認識了黃河的洶涌,對于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就會有更深的認識。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了疑,孩子就有不竭的探索動力,就會有大進。對于文本就會有自己個性化的閱讀,就能最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一開始就出示課題,讓學生提問,學生的質疑恐怕大部分是迎合老師,對課文的興趣也不會有這么濃,為下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我們的許多語文教材中都由有關黃河的文章,因為它們是母親河。如果我們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去研究,學生在對比之中才能感受到,黃河的主人行走與黃河之間真的危險、困難。沒有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們大量的閱讀,他們也慢慢地體會到,戰勝驚濤駭浪不是一日所為,艄公為什么會具備這種素質?那是長期鍛煉的結果。所以,這一課,其實給予小學生的應該是戰勝困難的教育,雖然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學生這個答案,但他們在閱讀思考中,也會悟出這個簡單的道理。
第五、六、七自然段寫的非常精彩,引導學生反復閱讀,用情朗讀,才能使得學生產生一種行走于黃河間的震撼!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7
《黃河的主人》教學反思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它贊揚了羊皮筏子的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因而被譽為“黃河的主人”。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理解這個重點的關鍵是放手讓學生讀通課文,幫助他們借助語言文字創設的情境,展開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聯系。為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細細研究教材,發現了其中隱藏的契機——抓住幾個對比,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我適時巧妙地抓住以下四個對比,來引導學生精讀感悟。
一、“坐”和“站”的對比
課文第7自然段寫到:“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說,第一次嘗試,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膽”,“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坐羊皮筏子就必需足夠的勇氣,否則即便坐了上去也不敢睜開眼睛瞧一瞧,可見“波浪滔滔的黃水”是如何令人膽戰心驚。那么艄公呢?面對同樣險惡的風浪,還身系乘客的安全,他站在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是無論怎樣也不敢也不能閉一閉眼睛的),只憑手里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便能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這需要何等的膽魄、何等的鎮靜與機敏。一坐一站,一閉一睜,艄公勇敢、智慧、沉著、機警的形象便油然而生。
二、羊皮筏子體積之小與它負荷的重進行的對比,
“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體積吧”,可是“那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著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這足以讓岸上的觀眾為之驚訝得目瞪口呆。羊皮筏子越小,它在黃河上漂流就越危險,撐羊皮筏子的艄公就越需要勇敢、膽略和智慧,沒有驚人的膽量和過人的智慧,沒有高超的撐筏技術,艄公是不敢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的。
三、旁觀者和當事人的對比
看到這六個人乘著一張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在驚濤駭浪中顛簸,岸上的“我”不禁提心吊膽,然而“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我”的擔心固然有其原因,也是人之常情,可對艄公而言卻似乎是多余的。你瞧,“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談笑風生,……那從容的神情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乘客們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然,這一切都是艄公為他們創造的,是艄公給予他們的保證……讀到此處,學生自然明白作者寫“我”的擔心、乘客的從容,都是為了襯托艄公的沉著。
四、將黃河的巨浪激流與羊皮筏子的輕微渺小進行對比。
黃河越是是巨浪滔天,那么在黃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就越顯得艱難險阻。
抓住這四個對比,不僅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樹立起黃河的主人——艄公那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的形象,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對艄公肅然起敬,還讓學生深深明白課文各部分與中心是緊密相連的。至此,課文的重難點教學已順利完成。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8
《黃河的主人》 濱海實驗小學 姚海軍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好!
生:姚老師您好!
師:鱸鄉小學的同學們好,下面請同學們跟我說一句話,今天,我是鱸鄉小學的客人。一齊說。
生:今天,姚老師是我們鱸鄉小學的客人。
師:說你們自己呢,怎么說?今天,說——
生:今天,我們是鱸鄉小學的客人。(一陣笑聲之后)馬上意識到說錯了,及時改說過來。
生:我們是鱸鄉小學的學生。
師:希望你們成為鱸鄉小學的主人。請你們面帶微笑對姚老師說。
生:今天,我們是鱸鄉小學的學生。
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指板書)齊讀——
生:《黃河的主人》
師:黃河是我們祖國的母親河,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關于黃河的詩句。
出示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劉禹錫的詩句。
生:齊讀。
師:聽姚老師來讀。
生:再跟讀一遍。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袁鷹筆下的黃河是怎樣的呢?
我們打開課文,一起看課文的第一節。
生:讀課文的第一節。
師:你們的朗讀真有氣勢。我請一個同學單個兒來讀讀。好,你來!
生:讀課文第一小節。
師:男孩子讀就是有氣勢。他在讀抓住了黃河滾滾、萬馬奔騰、濁浪排空這些寫黃河的詞語。我們在書上把這些詞語畫下來。
生:畫詞語。
師:我們一起讀這些寫黃河的詞語(生讀)。
師:讀了這些詞,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黃河洶涌的波濤。
師:我們看到了黃河的波濤,也聽到了黃河波濤的轟鳴聲。一起來讀課文的第一節。
生:讀課文第一小節。
師:面對滾滾英模河,作者心里感到怎樣?
生:膽戰心驚。
師:板書膽戰心驚,把寫作者心理的這個詞也畫下來。
看黑板再讀一遍這個詞。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先說說害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害怕極了。
師:戰是什么意思,你說?
生:戰是發抖。
師:好,我們把它的意思記在書的旁邊。
生:記在書上。(同時,師再重復一邊這個詞的意思。)
師:感受了作者的心理,我們再來讀課文的第一節。
生:齊讀第一節。
師:那么誰能成為黃河的主人,他憑什么成為了黃河的主人呢?放開聲音讀課文的2-8小節。
生:放聲讀課文。(教師巡視)
師:我們班的同學很會讀書,而且會用肢體語言,讀好了,能輕輕地放下書,坐端正。那么誰能告訴我,誰能成為黃河的主人?
生:是艄公。
師:艄公的艄是個生字,看黑板,看老師來寫一下,左邊是舟字旁,右邊是肖。跟我讀艄公。
生:跟讀二遍。
師:艄公是什么人?
生:撐船的人。
師:字典上艄的意思是船尾,艄公就是在船尾撐船、掌舵的人。那課文中的艄公劃的是船嗎?那他劃的是什么?
生:劃的是羊皮筏子。
師:羊皮筏子是什么呢?作者第一次在滾滾的黃河上見到羊皮筏子,他的內心怎么樣呢?讀課文的2-5節。
生:驚訝。
師:哪里感受到的?(第一句話)請你把驚訝寫在旁邊。
生:好奇。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呢?(第二小節),你給我們讀一讀好嗎?嗯,很好奇。你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提心吊膽。
師:這書上有嗎?有就把它畫下來。看黑板,小結,作者第一次在滾滾的黃河上見到羊皮筏子,他的內心是——
生:好奇、驚訝、提心吊膽。
師:這就是我們讀書的感受,我們有了感受,就要通過朗讀把它表達出來。讀課文的2-5節,先練一練。
生:練習朗讀。
師:指名朗讀第一節。第二節你愿意讀嗎?你的朗讀水平很高呀,突出了小小的,那么、那么,老師幫你歸納一下,這是加重了處理。誰能用另一種方式來朗讀嗎?自己再試一試。指名讀。聽老師來讀。(師范讀)
生:齊讀。
師:朗讀時要處理好關鍵詞。用圈把它圈出來。第三節,誰來讀?(指名讀)
師:我們來看這一節的第一句,有個啊,怎么讀?試試看。
師:你來讀。哎,沒想到,有不同的讀法嗎?你來讀。
生:讀這一句。
師:你把啊,處理得長了一點,是由衷地感嘆。讀了第四聲,如果我把它讀成——誰說是第二聲的?你來讀。你也來讀,知道嗎?他讀得比你投入,再請個同學投入地讀。
師:當然,你可以讀成第四聲,也可以讀成第二聲,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讀。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生齊讀)
師:下文還有一些數字怎么讀?自己試試看。(生試)
師:你們現在數的這個速度和數前面六個同學的速度比比看……作者是在滾滾的黃河之上數,該怎么數呢?再練練。
生:練習讀。
師:你來讀讀。說說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慢?
生:因為太小了,太遠了,看不清楚。
師:來,一起來數數,要是姚老師這樣的眼睛(近視),還會這么數,“一、二、三、四……”,你會這樣數嗎再?試試看。我們之所以這樣數,是因為讀下面一句。
生:讀“這六個人……”(糾正湍急的讀音)
師:這句話中你圈了哪幾個字,讀是強調一下。齊讀。
師:貼著,我們同學坐在一起,是不是貼著,那是什么?
生:靠著。
師:貼著就是——
生:貼在一起,靠得太近了,是不是。齊——
師:漂是多音字,我們一起看看不同的讀法。
出示多音字組詞,生齊讀。
再讀這一句。最后一節,只有一句話,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
師:想看看羊皮筏子是什么樣的嗎?(想)出示圖片,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描述一下。
生:描述。
師:為什么用羊皮筏子來漂流,而不用船呢?
生:羊皮筏子是柔軟的。
師:對,這就是智慧。這我們班的男同學可以拎兩個的羊皮筏子,你敢上去嗎?
生:敢。
師:你們都很勇敢。比姚老師勇敢,要是讓我上去,我肯定連眼睛都不敢睜開。那么,黃河上的乘客們像我們這樣嗎?讀課文的下面幾個自然段。在第幾節?(第六節)請你們劃出寫乘客的句子。指名讀。把寫乘客的詞語圈一圈。
生:圈關鍵詞。
師:誰告訴我?有沒有其他詞?
生:談笑風生、從容、指指點點。
師:板書,齊讀這些詞。乘客們不害怕,他們在談論些什么呢?你們互相談談看。現在姚老師也上來了,誰來跟我談一談?(與生談話,你看,那高高的是什么?還有那……)
生:齊讀這一節。
師:他們坐在羊皮筏子上,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一,這其中肯定有他們自己的努力,他們付出了什么努力呢?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紹的?讀課文的第七小節。
生:小心。
師:小心,他們會怎么做呢?(拉住繩子)大膽,會怎么做?(不害怕)他們最大的信心是什么?
生:艄公。
師:是,這與艄公是分不開的。讀課文6-8節,畫出寫艄公的句子。究竟是艄公的什么讓乘客如此呢?找出關鍵詞。
生: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師:一起讀。(板書)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把這些詞分別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
生:操作。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生:“……不粗不細的竹竿……”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都有。那好,我們先來看課文的第六節。齊讀,體現在哪里?
生:小心、破浪前行。
師:什么是注視著水勢?看到……時,應……
有這樣的艄公……
再來看看課文最后一小節。
生:由師引讀。
師:如履平地,你懂嗎?請你告訴我?
艄公在滾滾的黃河上,手里只有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竿,他不靠天,不靠地,憑的就是——勇敢、智慧、鎮靜、機敏,成為了——黃河的主人。你想對他說什么?
艄公的這種精神,我們也應把它用在學習上,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謝謝鱸鄉小學的主人。
姚老師的這堂課上得很厚、實。表面看似零零碎碎,其實否,細細嚼來,卻有著嚴密的科學性,教學設計一步步地展開,聽完整堂課,總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注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求、做筆記,一步步尋求答案、獲取真知,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再一個,他上課時語言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在他的課堂上,學生上得輕松,學得也愉快。確實“三功”了得!(“三功”即揣摩功、點撥功、誘導功。)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9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一)、導入
1、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黃河的主人》。(齊讀課題)
(二)、激趣
1、師:首先讓我們再次去感受一下黃河。
(出示課件:視頻)旁白:著名詩人光未然曾這樣贊美黃河: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這就是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這就是在黃土地上奔騰、咆哮了千萬年的巨人——黃河;它,以無與倫比的壯美氣勢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齊讀
師:讓我們滿懷激情地朗誦:(出示: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
(2)、再齊讀。
師:同學們,你聽到了嗎?那滾滾巨浪就象千萬匹野馬奔騰而過發出雷鳴般的巨響;你看到了嗎?黃河水夾雜著泥沙掀起滔天的巨浪,直沖云霄!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黃河。
二、感受黃河的主人
(一)、板書出示全文中心
1、師:回憶一下,誰是黃河的主人?
(板書:艄公)
2、師:那么洶涌、雄壯的黃河,艄公竟然能成為它的主人!作者袁鷹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由衷贊頌艄公。
板書:(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齊讀。
3、釋疑:如履平地
(二)、精讀描寫艄公的句子
1、同學們看,這就是黃河的主人,艄公
(出示:圖片)
師:他,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你看,他并沒有七尺身高,也沒有虎背熊腰,他只有一身黝黑的皮膚,兩只粗糙的大手和一雙閃著堅毅的眼睛!無疑,他是一個普通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黃河邊上的老漢,他到底為什么會令作者如此贊嘆呢?
2、請大家自讀課文6—8自然段,找出具體描寫艄公的句子。
交流。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膽……成為黃河的主人。)
3、指導朗讀。
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著(艄公當時的神態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可以表現出來?)。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板書)地注視著水勢,大膽(板書)地破浪前行。(釋疑:為什么小心和大膽不矛盾——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對著險惡的風浪,身系著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
三、羊皮筏子、乘客
師:課文除了描寫艄公之外還具體描寫了些什么?請同學們自己去讀一讀課文。
交流。
總結,板書:(黃河之險;筏子輕、小;乘客從容)
四、感受筏子輕、小,體會作者心情
(一)、感受作者心情
1、師:作者第一次看到這么小、這么輕的羊皮筏子竟能在濁浪排空的黃河中行駛,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2、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這段文字,看看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出示: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強磁力似的……這就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小組交流。
交流:體會到了那些感情。
總結:驚訝。
3、指導朗讀。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強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個什么東西(作者為什么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驚訝:是啊,真令人不敢相信!在如此洶涌的激流里,怎么還會有船嗎!)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
(作者剛才是驚訝,現在等筏子近了,再一看,怎么樣?)再定睛一瞧,啊!(舉例:你們平常驚訝的時候會怎樣說這個字?)那上面還有人哩(指導學生說:驚訝)。不只一個,還有一個……一、(驚訝)二、(驚訝)三、(驚訝)四、(驚訝)五、(太驚訝)六,(不可思議啊)一共六個人!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
指名讀。
齊讀。
(三)、贊頌梢公
師:你想象得到嗎,同學們!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除了有人還有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艄公憑著這樣的羊皮筏子去駕御黃河,成為了黃河的主人,多么令人敬佩啊!讓我們再一次贊頌:
齊讀:(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五、對比自己,感受乘客心境
(一)、乘客從容
1、師:多么令人不可思議啊!在澎湃的金濤中,在怒號的狂瀾里載客度人的竟只是一只小小的羊皮筏子!它是那么小,那么輕,好象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同學們,這樣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嗎?
交流。(為什么不敢?黃河險,皮筏小)
2、但課文中的乘客們表現得怎么樣?(從容)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瀏覽窗外的景色。)
3、指導朗讀。
(1)、師:這句話中哪些地方表現出了乘客的從容。
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談笑風生什么意思?),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師表演),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回想一下,你們坐著公共汽車出去游玩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二)、第一次坐筏子
師:其實這些乘客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時候也會害怕,也會連眼睛都不敢睜一睜。
(三)、贊美艄公
1、師:但現在這些乘客為什么能表現得那么從容,他們為什么不怕了呢?
(相信艄公)
(答不上:如果是我去駕駛羊皮筏子的話這些乘客會表現得那么從容嗎?)
2、師:是啊!這些乘客相信艄公,把自己的性命托付于艄公之手。而艄公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引讀):面對著險惡的風浪,身系著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3、同學們,閉上眼睛聽吧!這就是為黃河的主人寫下的贊歌!……
齊讀。
六、拓展
1、課文寫艄公是黃河的主人,為什么還要寫黃河的兇險和乘客的表現呢?
板書:(側面描寫)
七、課外作業
閱讀《歐陽海舍身救列車》,品讀“側面描寫”的運用。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0
設計理念
在本預案中實踐“對話”思想,貫徹閱讀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的精神、讓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學會對話,養成良好的對話品質。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語。注意“漂”、“系”的一字多音。
2.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學習感受到艄公高超的技術,領悟人生道理。
3.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與文本對話的品質。
教學流程
一、與課題對話,設疑
1.“主人”一般是什么意思?這里的“主人”是什么意思?你能列舉一些這樣的“主人”嗎? (“大森林的主人”、“北極的主人”……)
2.通過預習你是否已經初步了解了艄公為什么被稱為“黃河的主人”?
[點評:對課題的解讀一方面了解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課文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激起學生對“黃河主人”的好奇,為后面的學習注入動力。]
二、與黃河對話,入境
1.指名讀第一節,這小節寫了什么內容?
2.這小節中哪幾個詞引起了你的重視,畫下來讀一讀,誰能說說你讀后的感覺?
(滾滾、萬馬奔騰、濁浪排空、膽戰心驚,這幾個詞語,寫出了黃河風大浪大,非凡的氣勢。)
3.課件展示波濤滾滾的黃河。說說黃河給自己的印象?
4.指導朗讀。
[點評:通過走進語言文字與滔滔黃河進行對話,了解“主人”的工作環境,為下文的學習打下鋪墊。有了對環境惡劣的深切感受,才能激起學生對艄公的敬意,也為整節課奠定一個良好氛圍。我們只有先把學生引入“境”,然后才能入“情”。]
三、與艄公對話,悟情
1.文章直接描寫艄公的內容并不多,請找出讀一讀。
2.艄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課件播放艄公撐船的特寫鏡頭。
4.如果你是一位游客,有機會見到一位黃河上的艄公,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5.指導朗讀。
[點評:有了前面環境學習的鋪墊,再親眼目睹艄公的工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通過對話的設計,學生的感情有了宣泄的機會,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口頭的表達能力。]
四、與乘客對話,深思
1.文章中幾處描寫了乘客,請找出自由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讀幾處描寫乘客的句子,交流。
(可以讀出這些乘客非常放心,對艄公非常信任。)
3.如果有機會讓你乘坐羊皮筏子,你敢嗎?為什么?
[點評:文章對乘客的描寫是一個側面描寫,教學中,讀懂乘客的表現無疑能激發學生對艄公的敬意。而讓“學生乘筏子”,不僅有助于激起學生的興趣,也是為了走進乘客,走近艄公。]
五、與作者對話,明理
1.目睹這一切的作者有什么反應?請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
2.指名讀,交流。
(作者由“好奇”到“驚嘆”到“擔心”再到“敬仰與贊頌”。)
3.指導朗讀。
尤其要讀好第二、第三小節。
4.如果你是作者,你打算如何贊頌艄公?
(播放動態課件,學生以作者的口吻贊頌艄公。)
[點評:作者對艄公的感情變化其實是貫穿文章的一條暗線,讀懂了感情變化,就讀懂了艄公,也就讀懂了文章。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緊緊抓住這一條感情線。]
六、與人生對話,拓展
1.填空:
的艄公,我敬佩你
2.推薦讀《大森林的主人》。
3.收集能夠贊頌艄公的名人名言。
[點評:以同一主題,打通課內課外,這就是我們的大語文的思想。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將這一思想,根植于學生的頭腦,為其人生觀的形成服務,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學)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1
作者:徐艷亞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05
《黃河的主人》教學設計六
第二課時
作者:徐艷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只要沉著勇敢、智慧機敏,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黃河的主人”是誰? 板書:艄公
2、為什么把艄公稱為是“黃河的主人”?
學生交流預習本上的答案
師評:同學們在還沒學習著一課就能把問題回答得這么好,但老師覺得你們還能更好,怎么辦呢?
二、精讀課文
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
(1)指名朗讀,讀后評議:哪個字地方重讀了?
(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贊頌?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
2、討論:乘客為什么值得敬仰和贊頌?
(1)自由讀
(2)同桌交流
(3)班內交流
(4)小結板書,并引導學生思考乘客與艄公之間的關系
3、自主學習,悟讀課文,體驗情感
(1)教師布置任務: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除了能從乘客從容的神情中體會到以外,還體現在哪里?請同學細細地讀1—7,選擇覺得有體會的一處或幾處注好批注,然后練習朗讀。
(2)交流
a、黃河 險
①學生交流第一節中的有關詞句,并根據自己的批注談體會,教師板書
②課件演示黃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③激發情感,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母親河,這就是九曲回腸、奔流不息的黃河!同學們,如果此刻你佇立在黃河邊,聽著黃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蕩呢?
④你還能用哪些詞句來描繪黃河?教師再補充些寫黃河的名句。
⑤還有哪些地方也表現出黃河險的?
⑥小結,引導交流
b、羊皮筏子 小、輕
①學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讀 ⑵談體會
②小結板書
c、艄公本身 沉著
①學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讀 ⑵談體會
②小結板書
4、總結板書,出示重點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
三、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1、重新整理預習本上的答案,并交流。
2、選擇寫話: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靜,戰勝風浪的風采,此時,你想說什么?
①黃河,我想對你說……
②艄公,我想對你說……
③,我想對你說……
④我想對自己說……
相互討論——自己動筆——班內交流
四、總結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感受到了黃河驚濤拍岸、令人膽戰心驚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智慧、機敏的風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艱險,我們就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生活的主人!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76
《黃河的主人》課堂實錄二
課前花絮:
放音樂《西部放歌》,把課堂烘托出一種氛圍出來,讓學生通過音樂首先感受黃河的氣勢。
上課開始。
師:同學們,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她,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母親河,去目睹她的雄姿吧!(貼有關黃河的圖片)
師:讓我們一起來背:黃河滾滾——齊!
生齊背課文。
師:當“我”在岸邊看到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的時候,不禁感到膽戰心驚。其實,使作者膽戰心驚的原因還很多,下面,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2-5小節,將課文中描寫羊皮筏子在黃河上行使驚險的句子畫下來。
師板書:驚險
生自由讀課文2-5小節。
師:打斷一下,我看到鄧玉和李云凱在合作,他把她劃的給他看,她把她劃的畫他看,兩人再比較比較,會得到更多的。
生繼續讀書。師巡視指導。
師:已經有同學舉手了,準備我們的交流。
師:有些同學劃出來了,有些同學不但劃出來了,而且讀了想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告訴大家你找是哪個句子。
舉手的同學很多。
生:我劃的是第二小節:那是什么,正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天吞沒。
幻燈片出示: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
師:你劃得很好,對于這個句子,你有想法嗎?
生:就是河中很小的東西只要一個浪頭就把它吞沒?
師:師:那么小那么輕,指的是什么呀?
生:羊皮筏子!
師;我們同學有沒有見過羊皮筏子呀?
生:見過。
師:什么樣?
生: (不語)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張圖片,上面有羊皮筏子。你感覺到它的小了嗎,有多小?你感覺到它的輕嗎,有多輕?來說說看。(師出示羊皮筏子的圖片。)
生:它的體積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
師:我們請一個同學到前面來數一數。
一生數。
生:14只羊那么大。
師:我們通過數硬實感受到了那么小,那么輕你感覺到了嗎?
生: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只要一個人就能把它抬起來。
師:是用抬還是……
生:是捧起來。
師:是捧,可以,不過,還是用背最適當。不過,無論是用捧還是用背,總之,一個就能把把羊皮筏子背起來。果真是那么輕,那么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3
之二
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 陸一平
教學目標 :
1、正確讀寫和理解下列詞語:湍急、瀏覽、萬馬奔騰、濁浪排空、驚濤駭浪、如履平地、膽戰心驚、談笑風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只要沉著勇敢、智慧機敏,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
一、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的壯美。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感受黃河那磅礴的氣勢,領略黃河的主人動人的風采。
請同學們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后用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出黃河和艄公給你留下的印象。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評價。
同學們,古人云:“語不驚人誓不休”,要想“語驚人”,首先要注意積累。課堂是我們積累好詞佳句的主陣地。今后每節課我們都要比一比,誰的好詞佳句多。
二、“多管齊下”,深入感受黃河的壯美。
1、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節內容。
指名感情朗讀,齊讀。
學生點評,教師相機點撥。
2、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像。
教師朗誦: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母親河,這就是九曲迴腸、奔流不息的黃河!此時此刻,你就佇立在黃河邊上,聽著黃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感情激蕩……
再次感情朗讀課文第一節。
3、小組合作學習:除了用朗讀來表現黃河的氣勢之外,你還能用哪些方式來表現呢?
三、讀寫訪結合,領略艄公的風采。
(一)讀
1、激發、體驗情感:如果是你在這黃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呢?細讀課文2~6節。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練讀,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讓別人能充分感受到。
2、黃河的主人又是怎樣的風采?練讀第6節。說說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二)寫
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練寫:
1、圍繞“專心致志”展開想象,把“艄公駕駛筏子破浪前行”寫具體。
2、圍繞“談笑風生”展開想象,把乘客的表現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寫具體。
體會以上兩項之間的聯系。
(三)訪
1、自由讀課文7—8節。
假如艄公來到了我們的課堂里,你對他進行現場采訪,你會問什么問題?把你的問題寫下來。
2、現場采訪艄公。
教師扮演艄公,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現場采訪。采訪過程中,教師注意凸現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的特點。
四、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自主選擇:
1、黃河,我想對你說……
2、艄公,我想對你說……
3、同學,我想對你說……
4、我想對自己說……
5、我想對說……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感受到了黃河驚濤拍岸、令人膽戰心驚的氣勢,領略了黃河的主人智慧、機敏的風采,而且領悟了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艱險,我們就能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業的主人!
附板書:
黃河的主人
↓
艄公 勇敢 智慧
鎮靜 機敏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4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提心吊膽”、“嘗試”造句。
3、準確找出最能體現本課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這句話的含義。
4、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5、能結合課文內容,激發挑戰大自然的豪邁氣概。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
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二課時:交流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讀書自己解決。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這句話的含義。領會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教學準備:
1、通過上網或查閱資料,了解黃河的特點。
2、收集黃河的圖片,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能提出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板書“黃河”,指名說說黃河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板書“羊皮筏子”,講解“羊皮筏子”是什么樣的東西。
3、教師講解引導過渡:有一位艄公,他竟然用羊皮筏子載著六個人在黃河上行駛著,那是怎樣的情景呢?
二、自讀課文,要求:
1、大聲地自由讀課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語句讀得不夠熟練,就多讀幾遍,直到讀流利為止。
2、把自己沒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讀書情況,結合朗讀理解部分詞語:
1、指名分讀課文(有些重點段落齊讀)
2、請同學讀自己讀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讀得很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同桌互讀,一邊讀一邊交流每小節的意思。
2、集體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
課文以羊皮筏子為線索,具體寫了“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課文條理:
一(1-4)二(5-6)三(7-8)
五、質疑問難:
如果是詞語方面的,當堂解決;如果是課文內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導學生課后讀課文或查找資料,試著解決。
六、作業 :
1、課作:A、朗讀課文
B、寫習字冊
2、家作:A、抄寫詞語
B、帶著問題讀課文或查找有關資料。
板書:
17、黃河的主人
(1-4)初看
(5-6)細看羊皮筏子
(7-8)感受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5
之六
江都市邵伯中心小學 濮紅芳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論指出,教學過程 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新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設計特色】
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和運用。
【教學流程及設計說明】
一、再現情景,激情導入
(媒體再現黃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生有感情誦讀第一自然段。
激情,是探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是構成學習動機最活躍的成分。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生激情,鞏固對黃河的認識,為下面的深入理解、感悟作鋪墊。
二、初解中心
(投影出示中心句)
1.上節課同學們找出了全文中心句,并抓住重點詞“如履平地”等對該句作了初步理解,還記得嗎?(黃河水洶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險。艄公憑著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在黃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
2.齊讀中心句。
這一環節復習導入 ,目的是以點帶面,讓該中心句成為學生理解課文的突破口,牽一發而動全身,從而迅速進入教學重點。
三、緊扣中心,各個擊破
1.師:全文緊緊圍繞中心展開描寫,處處扣人心弦!建議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2-7節,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2.生研讀課文,自主學習。
(個體讀書探究——小組討論交流)
3.組織討論。(鼓勵從不同角度感悟,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句子)
師:通過各自獨立思考、小組探究交流,張張小臉神采飛揚。老師很想領略你們獨特的感悟。請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代表個人或小組匯報發言吧!
(給學生提供充分地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師適當點撥。)
[重點指導體會第6自然段1、2句:(1)找出關鍵詞。(沉著、專心致志、小心、大膽)(2)思考反義詞。(驚慌、心不在焉、粗心、膽怯)(3)設想:如果艄公驚慌、膽怯……會導致怎樣的后果?]
4.師:瞧,這篇文章多么質樸而又精妙啊!目標問題就這么被大家攻破了!是不是再給點時間各自梳理一下?
生進入文中回味、賞析……
5.師:現在誰來總結發言,那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羊皮筏子又輕又小,上面又載滿了人和物,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連眼也不敢睜,可見其十分危險,而艄公卻沉著、大膽地破浪前行,所以說艄公勇敢、智慧、鎮靜、機敏。)
6. 再讀中心句。(齊讀2遍,加深理解,讀出情感)
中心句實際上點明了課文的中心。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文中尋眼”,緊抓“文眼”進行導讀,各個擊破,達到加深理解的目的。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說話、讀書,尊重學生個性理解,營造課堂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滋味。
四、梳理知識,深悟中心
1.師:請同學們讀讀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話,讀完告訴老師:從這句話你能知道什么?
(扣字眼“更”,認識作者感情傾向)
2.聯系全文,梳理知識,引發共鳴。
師:你認同作者嗎?認真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然后聯系全文,想一想理由。(黃河驚濤駭浪,艄公的任務艱難,責任重大,而他就靠著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憑著優秀的品質和高超的技術,將筏子撐得很穩,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把滾滾黃河踩在腳下一般如履平地,成為了黃河的主人!)
3.帶著對艄公深深的敬仰和贊頌之情齊讀最后一節。
4.師: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但母親河不是一條平靜的河,她驚濤駭浪,九曲回旋,只有勇敢的、充滿智慧的人才能成為她的主人!讓我們也來贊頌他們!(引導讀題)
在本環節中,讓學生由感悟作者的感情開始,再次走進教材,梳理知識,進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和表達特色,深切領悟:艄公憑著優秀的品質和高超的技術戰勝了驚濤駭浪,從而成為“黃河的主人”的道理,與作者的情感逐漸匯合,產生共鳴。
五、拓展延伸
1.師:你想對黃河的艄公說些什么嗎?
(生自由發言,贊頌、祝福、叮囑……)
2.師:黃河上的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黃河,成為黃河的主人!請大家想一想:(人)憑著成為的主人。
這一環節是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情感體驗、道德情感和人格的養成等。
3.推薦閱讀《大森林的主人》。
簡介故事梗概。
4.資料導閱,深化認識。
(1)歷史上人們對黃河的畏懼;
(2)新中國以來,人們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
升華:自然是可以征服和駕馭的,人的力量是偉大的!
這一環節的設計,將學習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絡等課程資源豐富積累的能力。同時,深化了主題——謳歌人的偉大,為本課學習畫上圓滿的句號。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6
之三
作者:徐留軍
教學目標 :
1、在閱讀感悟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中華民族的精神。
2、在朗讀感悟、想象、表達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
一、配解說詞,豐厚形象:
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黃河有了初步的印象,這節課老師帶來了一段有關黃河的錄像,我們一起欣賞。[投影一:播放黃河錄像。]
1、有畫面,有聲音,如果再配上解說詞,那就更具欣賞性了。一個詞,一句話或幾句話都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
*劈山砍石,勢如破竹
2、誰能用課文當中的一段話來配錄像呢?
(第一自然段)
導:作為解說詞應當怎么說呢?學生齊讀。
3、這就是九曲迴腸、奔流不息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以排山倒海之勢,沖天而來,看了叫人膽戰心驚,而有人竟然成了它的主人,它是(艄公)
(1)學生寫“艄公”
(2)采訪學生:寫“艄”字注意什么?(“舟”橫不出頭,變提)你為什么寫得這么認真?(因為它是黃河的主人,我很敬仰他)
二、研究讀2-8自然段,體會艄公是黃河的主人。
1、學到這兒,愛思考的同學一定會問——艄公憑什么成了黃河的主人?(板書“?”)你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回答嗎?請快速默讀課文。
[出示投影: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2、這是全文的中心句,齊讀。導:同學們,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讓我們走進課文,與作家袁鷹一起來到滾滾的黃河邊,去親身感受黃河的主人——艄公,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感受他的鎮靜和機敏。請自由地朗讀課文。
3、自由交流。
4、學習第二自然。
(1)自由讀。
(2)交流:你從哪兒看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
(3)引導讀:小、輕、小小的浪頭,整個兒吞沒。
(4)小結:有沒有吞沒?(沒有)還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可見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5、學習3-5自然段。
(1)過渡:剛才大家抓住“那么小、那么輕”就能體會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我們再來讀一讀3-5自然段,相信同學們一定也能讀出來。
(2)自由讀。
(3)交流:物重、人多、貼著水面漂流。
(4)引讀:啊!(驚訝)六個人(更驚訝)(還有作家袁鷹的擔心。)
(5)小結:貼而不沉說明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6、學習第6自然段。
(1)羊皮筏子在黃河上險象環生,岸上的作者提心吊膽,而黃河的主人艄公是怎么面對的呢?和[投影出示第6自然段。]
(2)經典特寫:
艄公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你看他
艄公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你看他
(3)有感情地朗讀。
(4)說“專心致志”、“小心”、“大膽”的反義詞(漫不經心、隨意、慌張)。結果會?
(5)想象羊皮筏子上乘客,談笑風生。
(6)質疑:艄公為什么會那么沉著?
三、總結全文:
1、完成板書:艄公→黃河的主人
2、想象訓練。
剛才我們感受了滔滔黃河的氣勢,領略了沉穩艄公的風采。羊皮筏子靠岸了,如果同學是乘客,老師是艄公,你們想對我說些什么?(禮貌、為什么愛坐?不同的身份?)
3、總結:
艄公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黃河邊,是黃河煉就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因此課文在歌頌艄公,其實也在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中華民族。課文中艄公成了黃河的主人,同學們在這堂課上也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你們想給自己布置點什么作業 ?
《黃河的主人》教學實錄 篇17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掌握課文中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提心吊膽"、"嘗試"造句。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構段和表達的方式寫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贊頌的人。
教學重點: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點和功能。
教學難點: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合作討論去感受、去發現、去體會艄公的形象內涵。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感受黃河的壯美。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黃河的主人》。(齊讀課題)
2.首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錄象。(①播放黃河滾滾東流的錄象;②出示“我看到了 的黃河”)
3.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嗎?
師:說得真好!看來,同學們的詞匯比較豐富,對上節課的內容掌握得也不錯。古人云:“語不驚人誓不休”,要想語驚人,首先要注意積累。而課堂正是積累語言的主要陣地,今后每一節課上我們都要比一比,看誰積累的好詞佳句最多。
4.師朗誦:(繼續播放黃河的錄象)這就是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母親河,這就是九曲回腸、奔流不息的黃河!此時此刻,我們就佇立在黃河岸邊,聽著黃河的咆哮,我們心潮起伏,感情激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讀寫訪結合,領略艄公的風采。
1.在黃河滾滾的浪濤中,在黃河的驚濤駭浪之上,突然遠處漂來了一張羊皮筏子,你的感受如何?而作者的心情又怎樣呢?
請大家仔細地讀一讀課文的2—5自然段,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自然段練習多讀幾遍,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讓別人能夠充分感受到。
2.學生自由讀課文,巡視指導。
3.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體積,卻坐了6個人,還擺著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這是多么驚險呀!但艄公又是怎樣的表現呢?(出示課文第6自然段)
誰來讀讀看?
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有沒有讀出艄公的沉著、大膽,乘客的悠閑?)
應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著讀讀看,把該重讀的地方做上記號。
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讀的?(劃出該重讀的地方)你能連起來讀一讀嗎?
評。像他剛才這樣,齊讀。
4.艄公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乘客捫在羊皮筏子上談笑風生,這到底是怎樣的情景呢?請你展開想象,來寫一寫。(出示寫的練習)
①圍繞“專心致志”展開想象,把艄公撐篙的動作寫具體。
②圍繞“談笑風生”展開想象,把乘客們坐在羊皮筏子的表現寫具體。
5.把你寫的來跟大家交流交流。
6.正因為艄公的沉著,專心致志,羊皮筏子在黃河上破浪前行,所以乘客們才能在羊皮筏子上談笑風生。說到這兒,你一定想親眼目睹一下艄公的風采吧,今天有一位艄公來到了我們的餓課堂上,同學們有什么疑問可以向他提出來。
(同學們采訪艄公)
前些天,我們班上的匡媛同學去了一趟黃河,親身體驗了一回坐羊皮筏子的感受。下面就請她給我們介紹一下自己的親身體驗。
(匡媛介紹)
7.看來,在黃河上坐羊皮筏子還是很驚險的,乘客重要的是小心和大膽,而艄公——(出示文字)
“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你敬佩艄公嗎?那你怎樣來讀這一句話?齊讀,把你的敬佩讀出來。
三、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你想說些什么呢?
出示:黃河,我想對你說……
艄公,我想對你說……
同學,我想對你說……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說……
請選擇其中一句話說一說。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感受到了黃河驚濤拍岸、令人膽戰心驚的氣勢,領略了黃河的主人的智慧,機敏的風采,而且領悟了只要沉著勇敢,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艱險,我們就能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