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教案(精選4篇)
生命的藥方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初步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3.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難點:
初步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教具準備:
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
小草枯萎,小雞破殼而出,感受生命的誕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教師談話:有這樣一個孩子名叫德諾,不幸患上了艾滋病。簡單交流艾滋病的資料。
讀課題,質疑:課文中的藥方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生注意畫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2、匯報字音:
3、根據預習,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
4、全班交流:
5、交流其他預習內容,質疑。
三、再讀課文:
1、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2、概括文章只要內容:
3、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四、布置作業,小結:
熟讀課文,練寫生字。
板書設計:
生命的藥方
艾 療 胎 帳 篷 咳 嗽 鞋 棄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3. 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教學難點:
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小黑板,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
1、師生問好。聽著同學們響亮的聲音,看著同學們花一樣的笑臉,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墒,同樣是十歲的德諾卻沒有了這種幸福,那年因為輸血,德諾染上了愛滋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德諾怎樣度過,他的好朋友艾迪又給予了他怎樣的鼓勵和支持,《生命的藥方》也許能帶給我們與以往不一樣的感悟。(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問: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心中產生過哪些疑問?
3、學生以不同語氣讀課題。
。ǘ┥钋楦形
1、自瀆課文,思考: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德諾的病重、孤獨?
詞語反饋:杳無音信發顫病毒興奮不已摸脈淚如泉涌。
2、反饋。展示課件2
“這天夜里,德諾冷得直發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夢見二百億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個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來的路。
3、句式改寫:以第一人稱改寫句子。
4、展示課件3:月明星稀的晚上,兩個好朋友聊天。
a、讀對話。
b、想象他們還會說些什么?艾迪會怎么安慰德諾?
5、艾迪不僅這么說,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德諾做了哪些事?
6、展示課件4:病房陪伴(課文插圖)。
看圖說話;艾迪還會為德諾做哪些事?
德諾是不幸的,因為--------;
德諾是幸運的,因為--------。
。ㄈ┬〗Y:你讀完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板書設計:
生命的藥方
——快樂的友情
德諾 艾迪
不幸染病 尋找藥方
孤獨無助 熬草藥、找醫生
懷抱球鞋 贈球鞋、玩游戲
靜靜離去 ……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3.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給孤獨者、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與幫助。
教學難點:
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小黑板,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ǘ┓治稣n文:
1、艾迪為德諾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展示課件5,引讀:
。ò鍟荷乃幏健鞓返挠亚椋
2、三天后,德諾靜靜地躺在了長滿青草的地下,雙手抱著艾迪穿過的那雙球鞋。有了艾迪的球鞋陪伴,我想,德諾已死而無憾。
3、故事已結束,但留給你的是什么呢?學生談談讀后感。
a、如果自己受到挫折,將會勇敢地面對;
b、如果朋友受到挫折,我將會全力以赴地幫助他,挽救他。
4、在音樂聲中輕輕朗讀:
我們每個人都有害怕孤獨的時候,
我們都渴望有結伴同行的快樂。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們可以獻出愛心;
讓溫馨的笑容永遠蕩漾在我們的臉上。
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
為他人送去生命的藥方!
。ㄋ模┯亚檠永m
1、《生命的藥方》讀后感。
2、珍惜朋友,關愛他人。
板書設計:
生命的藥方
——快樂的友情
德諾 艾迪
不幸染病 尋找藥方
孤獨無助 熬草藥、找醫生
懷抱球鞋 贈球鞋、玩游戲
靜靜離去 ……
教學后記:
生命的藥方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艾迪和德諾的故事中感受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與深厚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了解“生命藥方”的意義,感受艾迪的友誼超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艾滋病人生活狀況的相關資料,準備一首輕柔的鋼琴曲和《朋友別哭》的歌曲。
學生:搜集關于友誼、生命話題的詩句或名言,有關艾滋病的簡短材料。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聽著同學們響亮的聲音,看著你們花一樣的笑臉,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美好。那么當生命面臨威脅的時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新課文也許能帶給你與以往不一樣的感悟。齊讀課題:《生命的藥方》。
2.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什么是“生命的藥方”?為什么叫“生命的藥方”?這“藥方”能治好艾滋病嗎?……)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
1.自讀課文,把語句讀通順,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詞自學完成,也可以問老師。
詞語反饋(課件或卡片出示):杳無音訊、發顫、興奮不已、摸脈、淚如泉涌、輸血、艾滋病、阻止、偶然、帳篷、微弱。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在艾迪和德諾之間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練習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用簡短的幾個字來概括:熬草藥、找醫生、做游戲。
三、精讀、理解內容,進行情感體會
(一)感受德諾的情感變化。
小小年紀的德諾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他不僅要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在心理上也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品嘗的痛苦。
1.課件出示:第1段。
(1)指名讀。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德諾要忍受怎樣的痛苦呢?(忍受著孤獨帶來的痛苦。)
、購哪膫詞你體會到了他非常孤獨,非常無助。“全都”躲著他……
、谧寣W生交流關于艾滋病的知識和艾滋病人的遭遇。
、勐撓嫡n文內容,設想一下,此時德諾會想些什么呢?
2.德諾的內心是多么的痛苦,聯系下文想一想,德諾患病后這種內心的孤獨與痛苦還在課文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讓學生勾畫出相關句子,交流討論。
(1)一天夜里,德諾冷得直發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找不到回來的路。(表現了德諾恐懼死亡,內心世界非常孤獨無依。)
(2)德諾的媽媽告訴艾迪:“德諾患病后,最怕的其實是孤獨……”(母親最了解德諾,明白他內心的苦悶。)
3.師:雖然他是不幸的,伙伴們全都躲著他,但他又是幸運的。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品讀“只有大他4歲的艾迪依 舊像以前一樣跟他玩耍,并決心要為他找到治療艾滋病的藥方”,抓住“依舊”“決心”等詞,感受艾迪帶給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
師:面對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諾,作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是如何做的呢?
(二)合作述情。
1.自由再讀課文,看看艾迪是如何給他快樂,給他友情,使他因為有艾迪而滿足的。勾畫求醫過程這部分里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2.四人小組交流。出示要求:(1)讀勾畫出的句子。(2)說說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出示有關句子:品讀,引導體會情感。
(1)艾迪告訴德諾,把這些野菊花熬成湯喝,能減輕他的病痛。(想辦法治病,給德諾治療的幫助)
(2)艾迪的媽媽不讓他去找德諾,她……但這并不能阻止兩個孩子的友情。(艾迪對這份友誼的執著)
(3)艾迪在雜志上看到了一個消息……(不放棄治療,“興奮不已”又看到了希望)
(4)一天夜里,德諾……想想艾迪的臭鞋還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感受艾迪的一只臭鞋對重病的德諾來說都如此重要?上攵显诘轮Z心中的位置。艾迪把自己的球鞋送給德諾,給他安慰。同時表達出這樣的意思: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情況,我都會陪伴著你,你永遠不會孤單。)
(5)艾迪依舊常常去病房看他。兩個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病房便充滿了快樂。(放棄求醫后,艾迪陪德諾游戲,陪他度過生命中最后的時光,艾迪帶給德諾無限的快樂。)
小結:在生命受到考驗的時候,德諾在艾迪的鼓勵下,沒有放棄與生命的抗爭。在病房里,依然會傳出笑聲。
說話訓練:引導學生激起同情心,愿意為伙伴獻出一份愛心。
出示:
如果我是艾迪我也會;
如果我是醫生,我會;
如果我是,我會;
……
(三)感情升華。
1.艾迪為德諾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
2.學習第8~9段。
(1)艾迪陪著德諾的媽媽回家。兩人一路無語,直到分手的時候,艾迪才抽泣著說:“我很難過,沒能為德諾找到治病的藥!
點撥:艾迪說的“藥”指的是什么藥?(治病的藥。)
(2)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
點撥:感受“淚如泉涌”。這是感激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盡管兒子離她而去,但兒子去得安然、幸福、滿足。
(3)“不,艾迪,你找到了!彼o緊地摟住艾迪,“德諾患病后,最怕的其實是孤獨。而你給了他快樂,給了他友情,他一直為有你這個朋友而滿足……”
點撥:德諾媽媽說找到了的藥方指的是什么?(友情、友誼)
(板書:——真摯的友誼)生命有時是脆弱的,但友誼可以讓它堅強;疾病有時沒有藥方,但是對于生命本身而言友誼是一劑特別的“藥方”。
(4)什么是友誼?艾迪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兩個孩子在人人畏懼的艾滋病面前,用他們友情的力量揚起了生命之帆。雖然德諾最后并沒戰勝病魔,但是友情給了他無盡的安慰。(通過交流搜集的有關格言,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友誼)
所謂友誼,就是一顆心在兩個身體里。
友誼是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
友誼是寧神藥,是興奮劑;友誼是大海中的燈塔,沙漠里的綠洲。
友誼使生命堅強,愛與被愛都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
……
3.師:三天后,德諾靜靜地躺在了長滿青草的地下,雙手抱著艾迪穿過的那雙球鞋。此時擁有朋友真摯友情的德諾,抱著艾迪的球鞋,靜靜地走了,安詳地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有艾迪球鞋的陪伴,我想,德諾已死而無憾。雖然他已經去世,但我們相信他仍能感受到來自艾迪的友情。但如果沒有艾迪的友誼,你能想象出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也許德諾會無比憂傷,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沒有友情的支持,也許德諾不會堅持這么久……)
四、練習
1.課文讀到這兒,相信德諾和艾迪之間的真摯友情已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關于友情,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體驗以及課前積累,說說你的感受。
2.交流。
五、布置作業
人間真情還有許多,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友情,還可以是濃濃的親情,質樸的鄰里之情,難以忘懷的鄉情……今天的作業就是回憶生活中令你感動的真情,依照本文的寫法,選擇幾件典型的小事,來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附:板書設計
生命的藥方——真摯的友誼
生命的藥方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珍惜生命,懂得在任何時候都要充滿信心,敢于與命運抗爭。
3、深入地理解課題的涵義,以德諾媽媽的話為突破口,體會偉大、無私的友情帶給他人的力量。
課前準備:
1、課前搜集艾滋病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qing,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三個字,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學并不陌生?吹竭@三個字,我的心不禁輕輕地抽了一下。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三個字,仿佛看到了些什么?(自由交流)
2、師:看到這三個字,我們感到了恐懼,想到了死神的猙獰,甚至會覺得喘不過氣來……人們稱它為“世紀絕癥”,稱它為“不治之癥”。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艾滋病。(屏幕出示)
3、師:而,有一個叫德諾的孩子,卻因為輸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
。ò鍟旱轮Z)
二、順勢,感受孤獨
1、師: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全文,劃出最能體現病重的德諾孤獨無依的一句話。
2、反饋。課件出示:
“這天夜里,德諾冷得直發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夢見二百億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個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來的路。”
。1) 反復引讀。
。2) 你從句子的哪些詞語感受到德諾的孤獨無依。(預設:微弱、那么暗、那么黑、一個人)
3、在生命的最后一程,好朋友艾迪(板書:艾迪)卻給了不幸的德諾一個《生命的藥方》——出示課題。
4、齊讀,問: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心中產生過哪些疑問?(學生質疑)
5、帶著我們存于心中的疑問,再次讀讀課題。
三、研讀題目,初次感悟
1、師:課文中《生命的藥方》是什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2、交流。(預設:帶給德諾的快樂;與德諾的友情……)(板書:快樂、友情)
3、師:德諾的媽媽,那位不幸的母親,為我們揭開了“生命的藥方”的真諦:
課件出示:
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緊緊地摟著艾迪,“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而你給了他快樂,給了他友情,他一直為有你這個朋友而滿足……”
。1)輕聲地讀一讀德諾媽媽的話,這藥方里裝滿了沉甸甸的快樂和友情。
(2)這位失去兒子的母親淚如泉涌,什么是淚如泉涌?這淚水里除了失去兒子的悲痛以外,還有些什么?(感激和幸福)
。3) 師反復引讀:
這是感激的淚水,所以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讀——
這是幸福的淚水,所以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讀——
這是動情的淚水,所以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讀——
過渡:為什么德諾是孤獨的?
四、品悟真情,動情朗讀
1、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
用“——”畫出相關句子。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
。1)指名讀
。2)從哪個詞中體會到了他非常孤獨,非常無助。
“全都”躲著他……
師:雖然他是不幸的,伙伴們全都躲著他,但他又是幸運的。你又從哪看出來的?
(3)品讀這句話,感受艾迪帶給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
師:面對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諾,作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又是如何做的呢?自由讀課文1-5自然段段請你在文章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并在小組內說說你的體會?
3、全班交流
出示有關句子:品讀,引導體會情感。
師小結:德諾得病是痛苦的,但艾迪給他的幫助與關懷,使他離開人世時依然快樂!這怎么不讓德諾媽媽——“淚如泉涌”。
師深情引讀:她動情地說——(德諾媽媽的話)
她無比感激地說——(德諾媽媽的話)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背景音樂響起)師:三天后,德諾靜靜地躺在了長滿青草的地下,雙手抱著艾迪穿過的球鞋。一個剛剛十多歲的孩子,一個可憐的孩子,一個剛剛開始生命的孩子離我們而去了,但老師相信此時的艾迪他是幸福的,因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有他的好朋友陪伴他。此時,你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你對艾迪說,對德諾說。
2、是啊,所謂友誼,就是一顆心在兩個身體里,(板書:畫心)偉大的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讓我們輕輕地,用心靈來讀讀這首小詩。(生自由讀,齊讀)
課件出示:
我們每個人都有害怕孤獨的時候,
我們都渴望有結伴同行的快樂。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疾病,
但是我們可以獻出愛心;
雖然愛心無法將病痛減輕,
但是可以將溫暖留在心里;
雖然溫暖不能驅逐死亡,
但是可以重新燃起斗志……
雖然命運會受到一次次地捉弄,
但我們可以用孤獨的藥方——友情
來陪伴即將離去的朋友,
以快樂蔑視死神,
讓溫馨的幸福永遠蕩漾在逝者的臉上。
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愛心,為他人送去生命的藥方!
六、布置作業,友情延續
寫一篇的《生命的藥方》的讀后感。
生命的藥方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閱讀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方法,然后讓他們在閱讀中運用。
2.找準突破口,牽一發而動全身,反復研讀題目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目的。
教學時數:一課時
授課班級:初一(1)班
授課人:石建柱
授課時間:2003年12月3日(星期三)上午第三節
教學設想: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卞X夢龍先生也說:“教學藝術,就是教師想‘方’設‘法’擺脫學生的藝術!薄谶@些認識,正確理解這次規模宏大的課程改革,就應當是在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課堂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變得樂學、會學,然后達到“學會”的目的,把錢夢龍先生的話換個角度說就是:“教學藝術,就是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教師的藝術!币虼,“指導學法”,讓學生盡快達到離開教師也能會學習,應當成為我們每堂課都要貫徹的目標之一。愛因斯坦說:“什么是素質?就是離開學校以后能夠剩下的東西!倍軌蚴O碌臇|西就是學習的方法和能力,還有思想和精神,而絕對不是知識。
為了貫徹上面的思想,本節課定位于“語言的品味(品味語言)”,而且不是對全文的語言進行品味,而只是品味“題目”,引導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通過運用增刪、替換字詞學會品味語言,進而用題目這根“發”而動全文這個“身”,理解題目的妙處,達到深入理解課文、把握文章主旨的最終目的。那突破口自然是“題目”了,找準了突破口一切都變得簡單輕松起來。
教學過程
一、走進文本
這節課我們來一次“真實性閱讀(沒有教參、沒有任何輔助資料的幫助的閱讀——又叫‘裸閱讀’,‘不穿衣服的’閱讀)”。
二、熟悉文本
我們自己來讀一下(自由閱讀,愿意出聲可以,愿意默讀也可以),然后說說你的感受(什么感受都可以,好的、壞的、課文中的、課文外的等等)。
學生談感受……。這是選自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新語文讀本》里的一篇文章,而且是從六年級的讀本里選出來的……
三、解讀文本
本節課我們通過本文的閱讀,學會品味語言。我們吃美味佳肴時……“品味”一詞的來歷:①嘗試滋味;品嘗②仔細體會;玩味。根據第一個意思,就可以知道它的來歷,原來是指品嘗好吃的東西,品嘗它的滋味,毛主席有句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所以,品味這個詞還是和另一個十分形象的詞語“咀嚼(①用牙齒磨碎食物;②比喻對事物反復體會)”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要想品出好吃的東西的滋味,就必須放在嘴里反復咀嚼。我們品味語言時……品味詞語就還能放在嘴里反復咀嚼了。所以,品味詞語的“品味”用的是它的引伸義:就是對詞語進行反復琢磨、思考(借助思維)。如果在品味的時候能夠借助比較,那就有可能更高一籌了(吃了糖,再吃蘋果)。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品味方法。
請同學們說說,你們學了很多課文了,你們對題目是怎么認識的(包括小學里老師教的知識,課文與作文)?
……
品味“題目”:
不能忽視題目,題目就相當于文章的眼睛,又是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窗口(聯系“眼睛”“窗口”的作用談談……),希望今后閱讀文章重視研究文章的題目,研究題目的妙處、作用等等方面的內容。
有時候,某些字詞我們稍微給它增加個字或詞,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改變意思。舉例:這個人不壞→這個人不不壞;有時候我們減去一個字或詞,意思也會出現變化,這個人不壞→這個人壞。現在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初步研究一下題目。
“生命的藥方”改成“生命的藥”,好不好?為什么?
學生討論。選出代表來說一下。
……
本文中的德諾患的是“艾滋病”,“生命的藥方”為什么不直接用“生病的藥方”(或者是“艾滋病的藥方”與“生命的藥方”),請大家進行比較品味?
學生討論。選出代表來說一下。
……(深入分析)
請大家用上面我們的分析,把題目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用一句話說一下。
……要想使生命健康,就必須學會使用友情、友誼這個“藥方”(能夠給生命以滋養的其實是精神,每個人都是靠著一種精神的力量活著的,在人們生病的時候,親人朋友的關心照顧比任何藥物都有用處)。
繼續研究題目:
“生命的藥方”為什么不用“友情(兩個孩子的友情)”、“一只臭鞋”“艾迪和德諾”……
……
四、升華文本
友情能夠使生命更健康,使生命更有意義,使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生活中你注意保護友情、珍惜友情了嗎?
請大家自由發言。說說自己平時是怎樣對待友情、友誼的?
文中的德諾患上了“艾滋病”,這是一種難以根治的病,這種病叫“不治之癥(媒體上稱世紀絕癥)”,最后等待的就只有死亡。我們人類也患了一種“不治之癥”,不珍視友情,隨意踐踏友情,甚至其他的感情。
聯系媽媽的話……,請大家不要忽視身邊的友情、友誼,來大家向同桌轉身,緊緊握住對方的手,真誠地說一聲:你好,你好!
今天這篇文章給我們開了一個生命的藥方,希望大家常常去按照這個“藥方”拿藥吃藥,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成長。
五、回味文本
……
附錄:備課斷想
1.文中“艾迪媽媽的態度”
2.為什么是“月明星稀的夜晚”……
3.為什么媽媽說“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孤獨真的這么可怕嗎?改為“生病期間最怕的是孤獨”怎么樣?
4.我們一生最大的病是什么?
5.為什么“艾迪”一定要大德諾四歲:
想到用花熬湯,在雜志上看到消息興奮,帶著德諾出發,做很結實的船,隨身帶帳篷,又回到家鄉,把自己的球鞋給德諾,經常去看德諾。合伙玩裝死游戲,給雜志寫信,對德諾媽媽說對不起……
6.兩個孩子的友情到底怎樣:
媽媽阻止沒有用,艾迪想盡辦法給德諾治病。德諾抱著臭鞋!
教后:
本課教學基本否定了當初的教案。在講課時分成了循序漸進的三個大的環節:一讓學生談第一感覺和感受,真實性閱讀的第一步;二是讓學生自由閱讀一遍課文后,發問,也就是提出問題,提出自己閱讀后還有疑問的地方,然后進行討論;三是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找出文中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方,學生找到了三個地方,很正確:①課文中德諾媽媽的話,②文章的題目,③文章最后一段。
這樣真正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全部以明確的指導學法來達到最終“不需要教”的目的,從課堂效果看激活了學生的思惟,學生的發揮相當精彩,有的學生甚至比老師說的都好。語文課又一種新范式誕生了!
也怪不得有的老師說“聽這堂課真的是一種藝術享受。”紅旗坡三中的校長(周校長)說的。注重啟發,注重激勵,注重設問,注重延伸。
“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真正實現古人的教學相長。這是一種十分美妙的境界。
整個課堂穿插了不同層次要求的朗讀。
把題目與德諾媽媽的話結合起來考慮,升華了前面內容的分析。
藥方有什么作用?沒有治好德諾的病,這還是不是個好藥方,為什么?
最后布置了問題作業:德諾最大的病是孤獨,我們最大的病是什么?
具體情況見《生命的藥方》授課實錄。
原文:
生命的藥方
胡建國
德諾十歲那年因為輸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們全都躲著他,只有大他四歲的艾迪依舊像從前一樣跟他玩耍。離德諾家的后院不遠,有一條通往大海的小河,河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訴德諾,把這些花草熬成湯,說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諾喝了艾迪煮的湯身體并不見好轉,誰也不知道他不能活多久。艾迪的媽媽再也不讓艾迪去找德諾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這可怕的病毒。但這并不能阻止兩個孩子的友情。一個偶然的機會,艾迪在雜志上看見一則消息,說新奧爾良的費醫生找到了能治療艾滋病的植物,這讓他興奮不已。于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帶著德諾,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奧爾良的路。
他們沿著那條小河出發的。艾迪用木板和輪胎做了一只很結實的船。他們躺在小船上,聽見流水嘩嘩的聲響,看見滿眼閃爍的星星,艾迪告訴德諾,到了新奧爾良,找到費醫生,他就可以像別人一樣快樂生活了。
不知走了多遠的路,船破進水了,孩子們不得不改搭順路汽車。為了省錢,他們晚上就睡在隨身帶的帳篷里。德諾的咳嗽多起來,從家里帶的藥也快吃完了。這天夜里,德諾冷得直發顫,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夢見二百億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個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來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諾的手上:“以后睡覺,就抱著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們身上的錢差不多用完了,可離新奧爾良還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諾的身體越來越弱,艾迪不得不放棄了計劃,帶著德諾又回到家鄉。不久,德諾就住進了醫院。艾迪依舊常常去病房看他。兩個好朋友在一起時病房便充滿了快樂。他們有時還會合伙玩裝死游戲嚇醫院的護士,看見護士們上當的樣子,兩個人都會忍不住地大笑。艾迪給那家雜志寫了信,希望他們能幫忙找到費醫生,結果卻杳(yǎo)無音信。
秋天的一個下午,德諾的媽媽上街去買東西了,艾迪在病房陪著德諾,夕陽照著德諾瘦弱蒼白的臉,艾迪問他想不想再玩裝死的游戲,德諾點點頭。然而這回,德諾卻沒有在醫生為他摸脈時忽然睜眼笑起來,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著德諾的媽媽回家。兩人一路無語,直到分手的時候,艾迪才抽泣著說:“我很難過,沒能為德諾找到治病的藥!
德諾的媽媽淚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緊緊地摟著艾迪,“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而你給了他快樂,給了他友情,他一直為有你這個朋友而滿足……”
三天后,德諾靜靜地躺在了長滿青草的地下,雙手抱著艾迪穿過的那只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