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教案)
一,教材分析:《生命的藥方》講述了十歲的德諾因為感染愛滋病而被周圍的生活群體拋棄,他孤獨,渴望友情的溫暖.他恐懼,無力應對現在的世界,未來的一切.14歲的艾迪為了能讓他能像別人一樣快樂地生活,不拋棄,不放棄,為他熬湯藥,找醫生,贈球鞋,玩死亡游戲……救治,陪伴他.故事表現了兩個小伙伴之間純真,善良的友誼.正是有了朋友之間的關愛與生命的呵護,才給了生活在無助,孤獨世界里的德諾送去了快樂與內心的安慰.身體的疾病可以用藥物來治愈,而心靈的痛苦與孤獨,只有靠生命與生命的陪伴與呵護,才能治愈.文章由一明一暗兩條主線組成,艾迪為德諾所做的事情是明線,德諾的內心感受是暗線.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把這兩條線交織在一起,語言樸實真摯,讀來感人肺腑.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好題材,通過學文,感受艾迪與德諾之間深厚的友誼與理解課題的含義,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人文內涵比較深.對于艾滋病,學生只知其名但了解甚少,文本與學生生活體驗,情感體驗也存在距離,要讓五年級的孩子走入人物內心世界,感受那種孤獨,絕望和恐懼,體會艾迪真摯的呵護,從而領悟到生命的藥方的含義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資料的收集,拓展,語言的渲染等等手段來突破情感上的難點,幫助學生感悟艾迪和德諾的友誼.
經過前階段的訓練,學生在針對課題提問,抓重點詞句提問,抓矛盾處提問等方面的質疑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并初步學會了"找找重點句,圈圈關鍵詞,聯系上下文讀讀議議品品"的解疑方法.本課是第三單元最后一篇自讀課文,它的單元目標是品味作品語言,體會人間真情,組織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進行遷移性學習,以質疑的方式引領品味語言,體會艾迪與德諾之間美好,真摯的友情.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課前自主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艾滋病"等重點詞語.
2,借助預習質疑問難,在老師的指導下篩選歸并問題,運用解疑的四步法解決提出的問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析文中表現人物言行的語句來感受艾迪與德諾之間美好,真摯的友情,領悟"生命的藥方"的含義,懂得朋友間的關愛與呵護能給孤獨無助的人帶來快樂與安慰.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學過的質疑方法質疑,聯系上下文品讀解疑.
難點:了解"生命的藥方"的含義,感受艾迪的友誼超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五,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課件
2,學生查閱有關"艾滋病"資料,能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
六,研究進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質疑解疑"的方法,策略研究》是隸屬于年級組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解疑能力的實踐研究》下的一個子課題.通過前期的研究實踐,學生已形成一些方法,具備一定的能力.但對于質疑的方法缺少梳理,不會甄別刪選.通過圈劃詞句,聯系上下文品讀解疑也缺少明晰的操作思路.本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適宜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鞏固深化,而本次研究實踐課也必將會對此項目的研究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內容.
七,科研目標
繼續探索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中質疑解疑的課堂教學模式:預習質疑——篩選問題——啟思解疑——總結方法——遷移應用.
八,預習作業
九,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