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大地小學 孔亞
《生命的藥方》是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目標是仔細閱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感悟人間真情。本文主要講了德諾十歲就患了艾滋病,誰都躲著他,只有艾迪還當他是好朋友。艾迪帶他找醫生,幫助他熬湯藥,去醫院陪伴他,寫信給雜志社尋找治療線索,還時刻用話語安慰、鼓勵他。艾迪雖然最終沒能給好朋友德諾找到延續生命的藥方,但他卻給了德諾一生中最好的藥方——真摯的友情。
友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真摯的友情甚至比親情和愛情更為難能可貴,更能煥發人性的光輝。每個學生都有朋友,但他們對友情的理解又有多深呢?也許只是停留在一起玩耍或者是平時的互相幫助之上。而《生命的藥方》一課向我們呈現的卻是在朋友遭遇不幸時還能夠始終不離不棄,伸出溫暖的援助之手,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也毫不在意的一種超越生死的的真正的友情。因此,我把感悟這段真摯偉大的友情,體會友誼的偉大力量作為教學重點,從而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藥方”的內涵。
一、由“病”入手,走進德諾的內心世界
德諾小小年紀就染上了艾滋病,這是不幸的,可他更不幸的是得病之后伙伴的疏離,關懷的缺失,他的內心充滿了孤獨,充滿了無助,充滿了恐懼,孤獨才是德諾最嚴重的病。學生對德諾的同情往往在他得了艾滋病這件事上,而會忽略德諾那孤獨的內心。所以,課文伊始,我就拋出一個問題:“德諾究竟得了什么病?”引發學生思考,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又不那么簡單。通過找關鍵句子進行理解的方法,從德諾的角度出發,體會當時他身體的虛弱和內心的孤獨、寂寞、無助、絕望······于此同時,我們還補充了有關艾滋病的資料,以此讓孩子體會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和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艾滋病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承受對死亡的恐懼和內心無比的孤獨。從而對主人公的處境有了深切的體會,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為下文的感悟作鋪墊。
二、抓住言行,體會人物的真摯友誼
在了解了德諾的痛苦之后,教師自然過渡:“可憐的小德諾每天都經受著身體病痛和心理病痛的雙重折磨,所有的伙伴都離他遠去,只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他就是——艾迪。”以此引出艾迪,引發學生思考:其他伙伴避而遠之而艾迪卻與眾不同,這是多大的區別,從而感悟到艾迪是一位真正的朋友。艾迪對德諾的情誼全在于他的言行之中,所以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找出:艾迪為德諾做了那些事?學生在交流時我適時板書,對艾迪的友情的作用作了及時的歸納,并抓住艾迪對德諾說的一句話進行了朗讀指導,加深對友情的體會,了解艾迪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緣于對德諾的那一份真摯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