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三、設置疑問,解讀藥方的真正含義
題為《生命的藥方》,那么艾迪究竟找到了生命的藥方了嗎?弄清了這個問題也就理解了藥方的真正含義。因此在教學時,我也是這樣設置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大多數都說找到了,我趁機追問:“那為什么艾迪說沒找到呢?”學生在這一處矛盾中思考“藥方”的真正含義,從而理解艾迪所說的是治療艾滋病的藥方,而德諾媽媽所說的是治療孤獨的藥方。
四、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關愛之情
語文教學的任務不僅僅在于教會學生識字寫字、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還要教會學生感悟從文字中流淌出來的真情,繼而對學生產生情感觸動,引起情感共鳴,指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這樣才能達到文與道的結合。友情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幾個學生能像艾迪一樣在朋友有難之時始終不離不棄呢?關愛身邊的伙伴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做到的事,可是往往身邊有急需幫助的伙伴,學生卻忽略了。
本課教學中也有許多不足:例如朗讀不都到位,部分孩子不敢或者不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許是自己性格的原因,我覺得在“以情激qing”方面我做的還很不夠。我應該在課堂中投入更多的激qing,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其實,我們做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先深入體驗文本情感,達到“以境動情”;要善于將文本中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做到“真情演繹”;在教學語言上要發揮“以情激qing”的美學效應,從而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只要我們悉心探求,就一定能點燃學生的情感,擦亮學生智慧的火花,教改之路會越走越寬,這是我的心愿。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歌頌真摯友情,詠嘆人間真情的文章。文中的德諾是不幸的,因為他在輸血時染上了艾滋病,誰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周圍的人一個個遠離他,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至始至終都有好友艾迪與他為伴。艾迪對德諾的這段超越生死的友情,是本文的亮點。因此,我把感悟這段友情,體會友誼的偉大力量作為重點,從而,領悟“生命的藥方”的內涵。
1、突現矛盾,體會人物心理。
從德諾的角度出發,體會當時他的處境:孤獨、寂寞、無助、絕望……讓學生設身處地為他想想,他當時最需要什么?友情、幫助、溫暖……學生對主人公的處境有了深切的體會,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為下文的感悟作鋪墊。
2、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形象。
“面對可怕的病魔,面對家人的反對,艾迪是怎么做的?”劃找令人感動的語句。通過劃找、體會、朗讀、深刻地感受到艾迪對朋友不離不棄、真誠感人的情誼。特別是朗讀,我極力通過深情的個別讀、引讀、齊讀等形式,體悟課文蘊涵的深情。
4、體會內涵,水到渠成。
有了前面理解、感悟的鋪墊,了解課題“生命的藥方指什么”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生命的藥方》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第一次拿到文本,細細地閱讀,我已被深深地感動。文中德諾和艾迪的友情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如何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和同學們分享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呢?我走的主要還是情感路線。
一、抓住題目,詮釋友情。
首先我抓住課題——《生命的藥方》,讓學生品讀課題,品味課題的涵義,用課題這根“發”而動全文這個“身”。通過同學們自己對“生命的藥方”的個性化理解和德諾媽媽對“生命的藥方”的詮釋,讓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藥方”。并以德諾媽媽的話為突破口,更深層地理解一個“愛滋病患兒”的孤獨與無助,理解艾迪的真摯友情對一個生命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