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通用13篇)
井底之蛙 篇1
第一課時
一、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板書課題]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檢查讀音。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鱉對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樣的地方,鱉住在什么樣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樣的井里?它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談?wù)勀愕恼J識
3、鱉住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他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和相關(guān)的詞句談?wù)勀愕母惺?/p>
4、鱉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
三、對青蛙和鱉的不同見識,感受青蛙的淺陋無知
1、提問: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差別這么大,青蛙卻仍然自吹自擂,盡情的夸耀
2、誰愿意告訴大家,鱉和青蛙為什么對井有不同的態(tài)度?
3、聽了鱉的話青蛙有什么表現(xiàn)呢?
[板書]
“井底”、“大海”
4、指板書小結(jié):青蛙盲目自大是因為它的見識淺薄。
5、同學們討論一下,生活當中有沒有像青蛙一樣沒見過世面卻又安于現(xiàn)狀,容易滿足的人
四、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1、放幻燈及教學錄音。
你最喜歡讀幾句,讀給大家聽聽。
第二課時
一、指讀課文
二、談?wù)勥@篇課文給你的啟發(fā)
三、表演“井底之蛙”,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來到海邊之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帶上頭飾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小結(jié):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見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就不一樣。“井底之蛙”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fā)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四、對比古文,體會文言文的韻律
師范讀古文:
夫/千里之遠, 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對照古文找出課文中相關(guān)段落。
跟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
五、課堂練習
1、提問:
(1)你在學習這課生字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沒有?誰能告訴大家?
2、聽寫生詞
3、寫一寫:為什么青蛙原來覺得自己很快活,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
井底之蛙 篇2
一、教材分析
《井底之蛙》講的是生活在淺井里的青蛙孤陋寡聞、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當它知道鱉生活的東海無限寬闊之后無地自容的故事。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滿的人。課文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語言介于古文和白話文之間,而且蘊涵的道理也很深刻,是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自己提出問題,提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并且學會與小組同學共同交流解決問題。
3.通過淺井與大海的對比,體會青蛙的可笑、可悲,目光短淺,感悟寓意。
三、教學重點
加強朗讀訓練,通過淺井與大海的對比,體會青蛙的目光短淺。
四、教學難點
通過多媒體演示及學生已有經(jīng)驗,體會大海的遼闊與深遠。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查找大海的資料。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同學們,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課前咱們一起交流交流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從這些故事中你又明白了怎樣的道理?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寓言故事,《井底之蛙》。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大聲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同學們在閱讀當中發(fā)現(xiàn)哪些字詞容易出錯?來提醒提醒大家。
躍出 攀緣 倚井欄
旱澇(有這樣兩個詞大家注意了沒有?什么意思?)
浸沒沒有沒過夏禹時代,十年九澇,海面卻沒因此增高;商湯時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沒因缺雨而降低。
瞠目結(jié)舌[(1)找找這個詞在課文中的哪個地方?一起讀讀。(2)在句子中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你能來表演表演嗎?(3)我們在《田忌賽馬》中學過一個詞,也是這個意思。(4)淺井之蛙聽了誰的話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3.我請同學讀讀課文,了解青蛙和海鱉之間在談?wù)撌裁矗?/p>
板書:快活渺小
小結(jié):這只井底之蛙開始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快活啊,當它聽了海鱉的介紹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三)讀書感悟
1.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青蛙的快活?畫出這樣的句子。
與同位交流交流你劃的句子,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nèi)嘁黄饋斫涣鹘涣鳌kS機出示課件
(1)你從哪句話體會出了青蛙的快活?[課件出示]
[指導讀,讀出快活。重點指導1、2句]
(2)用什么樣的語氣讀?除了“快活”少點兒什么?書上是怎么說的?[夸耀]指生讀。
(3)出示青蛙圖片,感受青蛙的快活及炫耀自己的得意神情。
(4)誰想讀青蛙的話?想讀的同學一起讀。[可以加上表情、動作]其他同學仔細聽。
2.青蛙這么快樂,后來為什么又覺得自己渺小了呢?讓我們來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不懂的詞語或難理解的句子,先在小組中交流交流,解決不了的待會兒在全班提出來。
[隨機解決]哪個小組有不懂的問題?哪個組解決了這個問題?
(1)仞:7尺或者8尺為1仞,用“千仞之高”是來形容什么?(大海很深)
夏禹時代:夏朝禹做君王的時代。……
(2)海鱉對青蛙說了什么?指生讀聽了海鱉的話你對大海有什么了解?(大海是那么的遼闊、那么深。)
(3)你對大海的遼闊和深還有哪些了解?
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小結(jié):的確,大海是一片遼闊的天地,生活在這里有無窮的樂趣,這就是海鱉所謂的大快樂吧。
3.我請兩位同學分別來讀讀青蛙和海鱉說的話,大家注意聽,看看有沒有新的認識。
指生分角色讀。
聽了這兩位同學的朗讀,你對青蛙夸耀的話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板書:井淺、小海深、遼闊
4.所以,聽了海鱉的話,青蛙才會?最后一段:(瞠目結(jié)舌,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5.學習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jié):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有自己的收獲:不僅知道了大海的廣闊、深遠,而且也明白了做事不能夠目光短淺、盲目自大,我們應(yīng)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要知道走出去才能有更廣闊的天地。
6.老師這兒有一段小古文,大家讀一讀,待會兒請你談?wù)勛x古文的感受。
(1)學生自由讀
(2)談?wù)勛x古文有什么感受?
(3)那怎樣才能把古文讀好呢?
老師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
學習古文就要經(jīng)常抑揚頓挫地誦讀。注意停頓、語氣的高低變化,課后多讀相信一定能讀好。
(四)布置作業(yè)
這兒還有一篇古文寓言小故事《夜郎自大》,[課件出示]
老師已經(jīng)將這篇文章發(fā)到了校園網(wǎng)的寶貝書屋中,課后同學們可以自己上網(wǎng)學習,看看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當然,有興趣同學可以在課后查閱資料更多的寓言小故事也發(fā)放到校園網(wǎng)上,供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
井底之蛙 篇3
一、傾聽,感受井蛙初步成長;瀏覽,尋找井蛙淺淺快樂。
師:昨天我給同學們聊到了坐井觀天的故事。首先聽我再講一講這只青蛙的故事好嗎?
師講故事:青蛙在水井里快樂的生活……有一天小鳥飛來了,……他決定不再老呆在井底,得出去看看。青蛙費了很大的勁終于下定決心,跳出了井口,果然他看到了一片廣闊的天,……他感覺自己很幸福,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很久沒有人再說他是一只井底之蛙了,他高興地和一切經(jīng)過這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快樂,覺得自己的日子很充實也很愉快。青蛙都有哪些快樂呢?
師:今天咱們接著學習《井底之蛙》這篇課文,齊讀課題。(生齊讀)請同學們翻開書,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青蛙的快樂。
(生尋找青蛙描述自己快樂的語句)
師:找到了嗎?青蛙一共對來自東海的鱉說了幾句話?(生說有6句)青蛙說了6句,是嗎?咱們來看看第一句在哪兒?
生(齊讀第一句):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
師:第一句,有沒有具體講青蛙的快樂呢?
生:沒有。
師:那么青蛙的快樂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注意每個句子的開頭。
(學生找到“高興時……”、“疲倦了……”)
師:接下來——
生:跳進井水中。
師:“高興時”、“疲倦了”,“跳進井水中”(一邊說一邊掰手指)能不能把這五個字改成三個字?
生:跳進井。
師:是跳進水還是跳進井?
生(齊說:)跳進水。
師:或者我們直接講“井水中”行嗎?(學生有些堅持自己的意見)你可以同意我的意見也可以堅持你自己的意見。
師:第五句“環(huán)顧……”講到了具體的快樂了嗎?
生:沒有。
師:好,那下一句,第六句我們用三個字來概括。
生:跨井欄。
師:有不同意見嗎?不倚井欄了?
生:獨占井。
師:真好!
二、品讀,體會快樂;感悟,反求諸己。
師:現(xiàn)在我們清楚了,青蛙一共講了四個方面的快樂,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生:高興時、疲倦了、井水中、獨占井。
師:下面自己來讀一讀,請同學們選擇,你愿意讀青蛙的哪一方面的快樂就讀哪一句,總之要讓我們感覺到青蛙的快樂。先自己練習練習好嗎?
(一)、朗讀,品味高興時的快樂;想象,面對煩惱時的悲傷。
(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很快停了下來。師指名讓學生朗讀)
生:高興時……
師(對一生):你現(xiàn)在就是來自東海之濱的鱉,感受到了青蛙的快樂了嗎?
生:有一點。
師(對站著的同學):咱們再來試一試,有沒有信心感動這只比較要求完美的東海之鱉?
生(再讀):高興時……
師(面對剛才那名學生):現(xiàn)在呢?
生:滿意了。
師:大家注意到了嗎?盡情的蹦跳(老師示范讀,強調(diào)了盡情二字),這一個詞讀得真好,好像拐了一個彎,這一下我們確實感受到了青蛙高興時的快樂了。來,我們大家也一起來分享青蛙的快樂吧。
(生齊讀)
師:高興時,青蛙是這樣的快樂,那么高興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悲傷、煩惱。
師:那么你們覺得青蛙會有煩惱或者悲傷的時候嗎?(生說有)請同學們想一想,青蛙悲傷的時候都會做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青蛙會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落淚;有的說青蛙會去和朋友聊聊天;有的說青蛙會像小王子那樣去看落日……老師隨機簡要點評)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設(shè)想了這么多青蛙煩惱的時候做的事,可是都沒有說到他會把自己的煩惱找別人去訴說。它把自己的快樂和別人分享,卻把煩惱留給了自己。所以,孩子們,當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候,讓我們告訴給每一個親人,每一個朋友,幸福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的地方,可是我們不一定要把這個告訴別人呀,當我們感到煩惱的時候,如果能夠像小王子一樣,一個人靜靜地呆著看落日,或許悲傷也會成享受的。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青蛙疲倦時候的快樂,有同學讀嗎?(沒有人舉手)哦,大家可能覺得太短了,很容易就讀好了,意思也明白,沒必要讀?那我們就一起讀一遍就過了。
(生齊讀“疲倦了……”)
(二)、朗讀,體會“井水中”的快樂;交流,評說各自的幸福。
師:接下來,我們來讀“井水中”的段落,誰愿意來讀?
(生1讀,讀得不太好,請生2讀)
師:現(xiàn)在感覺到了快樂嗎?
生:感覺到了。
師:那我怎么沒有聽到掌聲呢?陶醉了?
生: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當我們感到別人給自己帶來了快樂的時候,可別忘了表達自己的謝意。
師:井水剛剛沒過……,這個剛剛你看出什么?
生:井水很少。
師:我們國家有句成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說流動著的水不容易腐臭,經(jīng)常移動的門軸(我們古代的門都是有門軸的),是不容易長蟲子的。那你覺得這淺淺的不流動的井水會怎么樣?
生:發(fā)臭。
師:你現(xiàn)在就是這只青蛙的親戚,今天到這只井底之蛙家里來做客,你的感覺怎么樣?
(學生紛紛表示很難受,想離開)
師:(同學們還在紛紛舉手)哎呀,太多感受了,所有不好的感覺都涌上了我們心頭,可是這只青蛙卻和我們的感覺不一樣。我們再來讀一讀青蛙的這一份快樂吧。
生:讀“跳進井水中……”
師:孩子們,我們當然應(yīng)該有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們?nèi)魏螘r候都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別人的感受,更沒有理由去指責別人認為的幸福和快樂,因為我們不是他。而且,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如果我們都能像這只青蛙一樣,心里裝著美好,美好的事物就無處不在了。
(三)、朗讀,感受“獨占井”的快樂;評說,展現(xiàn)自己的幸福觀。
師:接下來,我們來讀一讀“獨占井欄”的部分,(生讀:“而且……”)讀完這一句以后,你想對青蛙說點什么?
生:我覺得青蛙太自以為是了。
師(打斷):現(xiàn)在我就是這只青蛙,你直接對我講。
生1:我覺得你的井水太臭了,你還覺得快樂,真是太笨了!
師:我反對,我現(xiàn)在在講跨井欄、倚井欄的樂趣,你干嗎老盯著我的井水不放呀。
生2:我覺得剛才給你說的人太壞了,萬一你本身嗅覺不好呢?而且,青蛙的見識也小,跳出井外就覺得很稀奇,當然就感到快樂了。
生3:有沒有朋友來看你,他們沒看你的時候,你孤獨嗎?
師:我不孤獨呀,我不是還有朋友嗎?(環(huán)顧四周)我希望一個剛才沒有發(fā)過言的同學能夠勇敢地舉起手來。
生4:我覺得你確實太自以為是了,外面的世界比你這個更好呢!
師:和鱉想的一樣,我心里有一點難受了。
生5 :我勸你還是徹底搬家,搬到東海去吧!
生6:我反對剛才同學意見,你不能聽剛才同學的意見,因為海里沒有淡水,你不適合那里生存。
師:謝謝你,我沒有試過,我還不確定你說得對不對。
師:現(xiàn)在我們把手放下。同學們,我們讀完這句話就有這么多的話想給青蛙講,我們真了不起!現(xiàn)在我們交流了青蛙的四種快樂,可是讀完以后,我們卻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這只青蛙就這樣快樂著、驕傲著、幸福著、也自以為是著……來,我們一起把這些感受放到文章里,把青蛙說的話完整地讀一遍。
生(齊讀):“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樂!……”
井底之蛙 篇4
一、學生分析
我所執(zhí)教的四年三班有70名學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38人。他們是第一批實行課程改革的孩子,在近四年的學習中,他們在學習方式、問題能力等方面較普通班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我班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敢想、敢說,有著自己的見解,并敢于堅持已見,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在學習課文時,經(jīng)常為闡明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在前三年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獨立預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理解詞語的方法多樣,有效;識字、寫字能力突出,大部分學生很少出現(xiàn)錯別字。
二、教學目標與設(shè)想
目標:
1.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非常的渺小”呢?
2.對照課文讀一讀古文,注意朗讀古文的語調(diào),領(lǐng)悟其內(nèi)涵。
設(shè)想: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力爭通過學生的讀、思、辯等活動,讀懂課文內(nèi)容,水到渠成地揭示寓意;努力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因為我班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有自己的見解,敢說、敢想,我在這節(jié)課上,還將進一步引領(lǐng)他們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鼓勵他們大膽爭辯,并在各持己見的爭論中明確這則寓言所闡明的道理。使學生對作品的感受逐漸與作者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合拍。
三、教學重點
讀懂寓言故事,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
四、教學難點
讀文感悟,揭示寓意的過程。
五、教學教程
(一)故事導入
師:老師給大家講個寓言故事,名字叫《井底之蛙》,請同學們認真聽。(師生動地講述參考資料中《井底之蛙》的故事。)
[點評:學生喜歡聽故事,課文中的《井底之蛙》在學生看來有些像古文,語言不夠生動,情節(jié)不夠吸引人。老師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很有必要。這樣也會給學生以鮮活的印象,利于吸引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最想說什么?(指生簡單說)
師:其實這個故事就在我們的課本中,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則寓言故事,(板書)――井底之蛙。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師:老師講的故事和我們的課文完全一樣嗎?(學生有預習基礎(chǔ),會說出他們的看法。)是的,我們自己讀懂的課文,一定更有滋味。首先,請同桌兩個人互相聽讀,檢查預習情況。在同桌讀的時候,你要認真聽,看他讀得是不是正確、通順。
[點評:同桌互相聽讀、檢查預習情況的做法,給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的機會,在獨立預習時遇到的困難,或是自己還沒有發(fā)覺的錯誤,會在同桌的幫助下解決一些,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而且,這樣的互相聽讀,學生的注意力會十分集中,不會游離于學習活動之外,效果非常好。]
2.師:剛才的學習過程中,有沒有同桌兩人拿不準的字,或不理解的詞,提出來,大家一起學習。(學生可能會提出“夸耀”、“攀緣”、“環(huán)顧”等詞語的意思是什么?“千仞之高”的“仞” 字或“商湯”這個詞怎么理解等。要先讓知道的學生說一說,教師再給予認定。)
[點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能夠進一步掃清字詞障礙。]
3.師:解決了字詞問題,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看能不能用三兩句話把你讀到的主要內(nèi)容說出來。(學生自由讀,進行思考后,再找學生回答。)
[點評:這是又一次練讀課文,是為了進一步把字詞帶回到課文中,同時又注意引導學生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概括,這是在進行一種語文概括能力的訓練。]
(三)精讀理解,指導朗讀
1.師:哪位同學愿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指生讀)請大家認真傾聽,然后說說你對文中青蛙的看法。
預設(shè)1:也許學生會直接說出“青蛙”見識短淺,盲目自大,它這樣的做法是可笑的。這時可以引領(lǐng)學生去課文中找一找能看出青蛙有這些表現(xiàn)的句子,然后進一步加深理解。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能反應(yīng)青蛙目光短淺,盲目自大的句子或詞語。(學生默讀完后進行交流,并隨著對課文的理解進行指導朗讀。)
師:青蛙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有機會就要當眾吹噓一番。怎樣才能讀出青蛙那種驕傲自大的勁頭?能不能讓老師從你們的聲音、表情上都感受得到?請同學們先自己練習讀。
師:誰愿意把青蛙的話讀給大家聽。
(在點評的時候,看是否把握好對“夸耀”這一詞的理解,感情是否到位。)
師:青蛙是這樣的得意,一眼又淺又小的枯井,在它的夸耀下簡直成了一座天堂。那鱉的生活環(huán)境是怎樣的?它又是怎么說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請每個學習小組的2號同學把你讀到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聽,其他3位同學聽完后進行補充。然后請每組的4號同學代表你們小組進行匯報。
[評一評:這樣的設(shè)計,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有理解提高的機會。這樣安排小組合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與表達意識,使合作更有實效,同時也照顧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
師:哪個小組的4號同學代表你們組來和大家說一說?(匯報后大家評議補充。)
預設(shè)2:也可能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青蛙的做法是見識短淺的表現(xiàn),而有些學生卻有疑議,認為青蛙開始時的想法也是自然合理的,因為青蛙就該生活在淺井中。它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滿足也是符合情理的。這時,我會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引發(fā)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充分地思考: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課文,找出能說明你觀點的部分,用直線畫下來。
師:請認為“青蛙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可以滿足”的同學和認為“青蛙的行為是見識短淺、盲目自大”的同學各派一名代表來說明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學進行補充,證明你們的看法是合理的。
(如果出現(xiàn)兩種爭議,我就給學生搭建辯論的舞臺,允許他們進行爭論,在各持已見的爭論中,一定會對全文有進一步的理解,在爭論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學生也會逐漸明確:青蛙的想法有它的合理性,同時明確它對現(xiàn)狀的滿足,對自己角落的放大夸耀,也正說明了它盲目自大、妄自尊大的行為是無知的行為,從而明確寓意。)
[點評:學生讀文后,對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是自然合理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闡明自己的觀點,一是為了在爭辯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能夠水到渠成地揭示寓意,使學生的閱讀感受逐漸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同時也會促使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
預設(shè)3:如果學生對這一寓意有了充分的認識,我還想告訴學生:有知識的人更能認識到知識的可貴,而認為知識無用的人,都是無知的。也可引入與“井底之蛙”有相同寓意的寓言故事,如“夜?o自大”、“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等。)
2.師:是啊,與鱉生活的大海相比,更能看出青蛙生活的淺井是多么渺小,青蛙當初的表現(xiàn)是多么可笑,多么無知。看課文,當青蛙聽完鱉說的話后,是什么表情?
師:你來學一學“瞠目結(jié)舌”的樣子。
師:噢,現(xiàn)在,你就是這只“瞠目結(jié)舌”的小青蛙,此時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快和小伙伴說一說。
師:誰來把你剛才想到的,也說給大家聽一聽?
3.師:哎,可憐的小青蛙,從開始時的驕傲自大,到現(xiàn)在的“感到渺小”,這都是老鱉的話產(chǎn)生的效果。鱉的話怎么會有這么大的魔力呢?看,老師這兒有一段古文,如果你讀懂了,一定更有滋味。請同學們讀讀試試。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請大家在聽讀的時候想一想這段古文說的是什么?然后說給大家聽。
師:古文要讀出古文的語調(diào)和韻味,聽老師讀一讀,看和平時讀課文有什么不同。
師:請你再來讀一讀,看能不能讀出古文的韻味,表現(xiàn)出老鱉的語氣。
(四)總結(jié)
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自由說。)
[總評: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突出了新課程倡導的“建設(shè)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的教學理念。過程設(shè)計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明確,扎實,質(zhì)樸。能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讓學生在讀中學習,讀中感悟。設(shè)計中如“辯論”活動,“模仿青蛙的表情,猜想它的心理”等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積極思維,放飛想像。在不斷地碰撞中產(chǎn)生火花,使“三維”目標得以落實。]
井底之蛙 篇5
[設(shè)計理念]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yīng)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設(shè)計這一課時,讓學生通過自主地閱讀,體驗青蛙的小快樂及鱉的大快樂,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通過自己的體驗及獨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課標還指出:在口語交際中,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yīng)對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文明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相互交流。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在這一課中,適時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口語交際的情景,使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展開口語交際練習,同時不著痕跡地感悟寓意。
[教學目標]
1了解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覺得自己很渺小” 的變化過程,進而感知寓意。
2朗讀課文,感悟語言表達的特點。
3初步體會“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感知大海的遼闊無垠,想象東海之鱉在海中獲得的快樂,進而領(lǐng)悟寓意。
[教學過程]
一、 繼續(xù)學習成語故事
師:齊讀課題《井底之蛙》。
師:我們昨天初讀了課文,課文講的是誰的什么事?
生:小青蛙開始認為自己住的環(huán)境是世界上最舒適的地方,后來聽了東海之鱉介紹大海之后,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板書“夸耀——渺小”)
師:圍繞夸耀和渺小你能提個問題嗎?
生: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呢?
師:是呀!什么原因呢?(板書“東海之鱉”)
師:會提問題證明你是個會思考的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多給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并試著解決,這樣會使你越來越聰明。
二、 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淺井中的生活
師:孩子們,淺井中的青蛙在夸耀什么呢?請你讀讀小青蛙說的話。(生默讀課文)
師: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小青蛙夸耀什么嗎?
生: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
師:為什么小青蛙生活在這口淺井中這樣快活呢?
生:我從“高興時……盡情地蹦跳”看出它一定認為自己的生活最舒適快樂,誰也比不上它!我來讀一讀……
師: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適呀,誰還想再讀讀?
生:“高興時……盡情地蹦跳……”
生:“疲倦了……安然休息”,我感覺到它在井壁窟窿里風吹雨打都不怕,很自在,所以很快活!
生:“獨占一口水井……極點”,一口井只住它一個,它覺得太自由,太寬敞了!悠閑地倚在井欄上多舒適呀!極點:到達高興的頂點了,沒有比這更令人快樂的了。
師:獨占一口水井,井中的霸王呀!誰再讀讀,讀出霸氣來!
(生邊讀,師邊點擊相應(yīng)的課件:“井外 井壁 井水中 井泥 獨占”)
師:怪不得小青蛙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這里”指哪里?
生:井里。
師:帶入文中讀讀。
生: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
師:小青蛙的快樂真是離不開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認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了!看見東海之鱉,小青蛙會怎樣向它說這番話呢?
生:小青蛙高興地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小青蛙大聲地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小青蛙夸耀地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
師:“夸耀”是什么意思?
生: 是“顯示”、“炫耀”的意思。
師:我們學著小青蛙的樣子再盡情夸耀一下淺井中的快樂生活吧!(生齊讀第1段)
師:它一切一切的快樂都是在這口小小的水井之中啊!聽了東海之鱉介紹大海,快樂的小青蛙為什么會瞠目結(jié)舌呢?
三、了解東海之鱉說的大海的景觀
師:你見過大海嗎?你認識的大海什么樣?用一個詞概括。
生:遼闊。/一望無垠。/廣闊。
師:東海之鱉這樣介紹大海。(范讀)“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此亦東海之大快樂也。”
(課件出示古文)
師:輕聲跟著老師讀一讀。
師:這段話與課文中的哪段意思相同?請你快快用筆畫下來。誰來讀讀?
(課件出示課文中相應(yīng)段落)
“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時代,十年九澇,海面卻沒因此增高;商湯時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沒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不因為水增多減少而或進或退,這也可以說是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
師:聽了東海之鱉的話,你對大海又有了哪些認識?
生:我知道了海太大、太深了,“用千里之遙,……深度”。
生:年年發(fā)大水都沒能使它的水位上升,大地都干裂了也沒能使它的水位降低,也不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師:再讀讀東海之鱉的話,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
生:它說的是反話,用了很多“不”。/這是否定句。
師:你真會觀察!這些反話什么意思?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生:“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這個“不”字突出了它的深度和高度。
師:夏禹時代,連年的洪水,莊家房屋被淹沒,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為國君,而海面——(生接讀)商湯時代,連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顆粒無收,而海岸——(生接讀)
生:海水不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因為水增多減少……其實海水是有變化的,只是因為它太大了,所以看不出來。
師:誰能把海的深、海的廣、海的美讀出來?
師:東海之鱉用說反話的方式更加突出了大海的氣勢,把大海的氣勢讀出來吧!(生自己練讀)
師:一望無垠的大海,能給你帶來怎樣的快樂呢?
(課件出示)東海之鱉對住在淺井中的青蛙說:“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
師:圍繞“我生活在海里真快活”,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具體。注意,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東海之鱉,帶著這個問題盡情的遨游大海吧!(課件出示大海錄像)
師:東海之鱉對生活在淺井中的小青蛙說:“我生活在海里真快話!……”生活在大海里到底有哪些快樂?我就是生活在淺井里的小青蛙,東海之鱉你能向我說說生活在大海里有哪些快樂嗎?
四、師生口語交際
生:生活在大海里我可以看到比井里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師:東海之鱉,你能說說都有哪些我沒見過的有意思的東西嗎?
生:大海里有海草,密密麻麻,你可以在海草間和朋友做游戲,捉迷藏。還有金黃的沙灘,能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師:生活在海里真有意思!見識真廣呀!還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嗎?
生:海里有許多的朋友能夠一起玩!不會像在井里那么孤獨,寂寞!比如有大海馬、海星……
生:在大海里能看見一望無際的天空,藍藍的天上飄著白云;還可以騎在海豚身上周游世界呢!……
師:你的生活可真豐富!我一直以為我的井底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還總向人炫耀,真慚愧!
師:生活在大海里的快樂真是說也說不完啊!
五、感悟寓意
師:聽了鱉的話,看看自己的淺井,面對遼闊的大海,小青蛙有什么表現(xiàn)?讀讀。
生:瞠目結(jié)舌。
師: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驕傲自大,要開闊自己的眼界。
生:不要以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應(yīng)該看到更遠的地方……
師:對你們有什么啟發(fā)?
生:要好好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使自己懂得更多,不能驕傲。
生:要不斷開闊眼界,看長遠……
師:分角色讀文,讓我們再次回顧這蘊涵著深刻道理的故事吧!
六、積累成語故事
師:此后井底之蛙這個詞成為了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語?
生:杯弓蛇影。/南轅北轍。……
( 課件出示)
掩耳盜鈴 夜郎自大
鄭人買履 狐假虎威
刻舟求劍 一葉障目
……
師:課下把這些有意思的成語故事找來讀一讀,會使你的眼界更開闊。
[板書設(shè)計]
井底之蛙
/ \
夸耀 渺小
東海之鱉
[課后反思]
一、 可喜的收獲
1. 激發(fā)學生質(zhì)疑的興趣,滲透質(zhì)疑方法。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四年級初始訓練質(zhì)疑的最佳時機,于是在課初便潛移默化地滲透。通過初讀課文,知道小青蛙開始認為自己住的環(huán)境是世界上最舒適的地方,所以夸耀自己的生活;后來聽了東海之鱉介紹大海之后,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的井底真的不值一提,非常渺小。圍繞夸耀和渺小你能提個問題嗎?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思維的發(fā)展從問題開始。在老師的調(diào)控引導下,學生進入一個個“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情緒高漲,其樂無窮。
2. 巧妙運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不可低估。在《井底之蛙》中體會小青蛙的盲目自大是個難點。在學生體會小青蛙的快樂,品讀描寫快樂的語句時適時追問:“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中的“這里”指哪里?于是出示井的剖面圖,學生恍然大悟:原來青蛙引以為榮夸耀的就是一口小小的水井,進而自己感悟寓意,使得含有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變得深入淺出,易于理解。
二、美麗的不足
不足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能使產(chǎn)生不足感的人,客觀地了解自己,知己所短,取人之長。所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也是美麗的。這節(jié)課的不足是教育細節(jié)把握不牢,錯過訓練機會。
在學生讀古文的過程中,有一名學生錯別字較多,他讀后我評價說:“讀得比較有韻味,就是錯別字多了些,誰再來讀讀?”這是課堂中的一個細節(jié)。若是平時上課我想我會耐心地指導他讀正確,但今天是評優(yōu)課,時間很關(guān)鍵,于是我放過了這個時機。至今想起覺得很對不起學生,我為課堂贏得了寶貴的一分鐘,但是卻失去了幫助學生“讀正確”的最佳時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孰輕孰重,不言自明。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它也會時刻敲擊著我:永遠要把學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井底之蛙 篇6
之一
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孫鳳霞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的“渺小”。
2.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寫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發(fā)揮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大家都喜歡讀寓言故事,咱們就來做個看圖猜寓言,說寓意的游戲吧!
出示課件:圖片
《畫蛇添足》、《守株待兔》、《夜郎自大》、《坐井觀天》。
2、聽過這個故事嗎?誰來幫大家回憶一下。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語。
過渡:就是這只小青蛙,躍出井外,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天空,它的思想就改變了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關(guān)注一下這只井底之蛙。板書課題:《井底之蛙》,齊讀課題。
1、自讀課文。
過渡:你要想知道這個故事,請讀讀課文,你可以大聲讀,也可以小聲讀,還可以默讀,你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同桌的同學一起讀,要把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
(1)生字讀準了嗎?同桌互相讀一讀。
(2)全班匯報。
3、理解生詞。
“澇”與“旱”反義詞,出示圖片。
瞠目結(jié)舌:
4、詞語都理解了嗎?誰愿意為大家讀課文?指名,朗讀評價。
三、學習課文。
1、體會井底之蛙的快活。
(1)你用什么語氣讀小青蛙的話?為什么要這樣讀?
哦,你知道朗讀的語氣要和小青蛙的心情聯(lián)系。這是一個朗讀的小竅門,還需要用什么語氣?
(快樂、自大、驕傲滿足……)
(2)看,同學們讀書的體會多豐富!你是從那些詞語看出它滿足、驕傲、快活的?
(沒有誰)這說明什么?哎呀,簡直目空一切呀!
(獨占)哪里是井底之蛙!簡直是井底大王!
(極點)極點說明什么?
在青蛙眼里快樂的極點是什么?
板書:跨井欄、倚井欄
(3)看,就是這些關(guān)鍵詞,把青蛙那得意樣兒表現(xiàn)的生動、形象,他們能幫助我們把課文讀得更美嗎?
老師有個小竅門,重讀關(guān)鍵詞,小青蛙會更加活靈活現(xiàn)。
(4)自己練習朗讀第一自然段,一會兒我要看看那只小青蛙最快活,學生練習朗讀。
2、體會東海之大。
過渡:這么快樂的小青蛙最后怎么樣了?(覺得自己很渺小)跨井欄、倚井欄,不是應(yīng)該到了快樂的極點了嗎?怎么還會覺得自己渺小?
(遇到了螯)哪里來的鰲?(板書:東海之鰲)
(1)為什么鰲的一番話,讓青蛙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小組里讀懂鰲的話,討論這個問題。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千仞:廣闊的看不到邊際,深的沒法量,這樣的大海和那一眼枯井,一坑淺水怎么樣?沒法比。
旱澇:連大地都干裂,連城市都會淹沒,卻看不出大海增減。這說明什么?
大快樂:在東海之鰲的眼里,快樂是什么?也是跨井欄、倚井欄的樂趣嗎?
板書:住在東海
總結(jié):
(1)青蛙曾經(jīng)很滿足,覺得自己最快樂,但在東海之鰲的對比之下,才發(fā)覺自己的竟是如此的渺小。(板書:快樂)
(2)讓我們一起讀讀鰲的話,記住他對井底之蛙的教誨。
小結(jié):淺井之蛙聽了這些話,瞠目結(jié)舌,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3、體會寓意。
故事讀到這里,你最想把它送給誰?
這則寓言就是在諷刺這些盲目自大,見識短淺的人。
四、總結(jié)。
但愿這個故事能象一顆健康的種子,種在你心里,讓你見識更廣,讓你的目光更遠,讓你不自大,讓你更謙虛,讓你更好學,讓你們找到屬于你們的快樂。
附板書設(shè)計 :
井底之蛙
跨井欄 倚井欄
東海之鰲
住在東海
快樂
井底之蛙 篇7
一、研讀品文
師: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段,想想閏土給“我”講了哪幾件事。(學生自學)
生:寫了“捕鳥”“撿貝殼”“看瓜”和“看跳魚兒”四件事。
師:你對哪件事比較感興趣?(舉手表示)
師:既然這么多同學對捕鳥感興趣,那我們就先學習這件吧!課文第幾自然段寫捕鳥的?
生:第六自然段。
師:默讀第六自然段,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學生自學,交流。)
生:我從“須下大雪才好”體會到閏土很聰明。因為閏土知道下大雪時小鳥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鳥。
生:我體會到閏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掃出了塊空地,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面。”
師:你體會得這樣好,一定也能讀得好。愿意讀讀嗎?(生讀)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因為閏土捕鳥的方法很好,我讀的時候,就突出了幾個動詞。
師:真不錯。還有誰也愿意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讀)
師:喜歡讀的同學自己讀讀吧!(學生自由讀)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從“什么都有”體會到鳥雀很多,這也說明閏土很會捕鳥。
師:你能讀出鳥雀的多嗎?(生讀)
生:我從“只一拉”體會到閏土捕鳥的方法很簡單。
師:閏土在講述這件事時會是怎樣的神情語氣呢?
生:很自豪的。
師:那就自豪地讀讀這段話吧!(生讀)
師:捕鳥這么有趣,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閏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怎樣捕鳥,還知道海邊有貝殼,誰來讀讀撿貝殼這段?(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海邊的貝殼顏色很多,形狀也很多。
師:能讀出顏色和形狀的多嗎?(指名讀,齊讀。)
師:海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白天撿貝殼,晚上還可以去看瓜呢?你喜歡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看瓜這一段?
生:我喜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習。
生:我喜歡到課文中找找語句,看看閏土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喜歡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這一段。
(生自學、交流)
(指名朗讀)
師: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嗎?
生:因為刺猹是很驚險的,如果聲音太大會把猹嚇跑的,所以讀得輕一些。
師:他是這樣理解的,還有不同的讀法嗎?(生讀)
生:因為閏土是在講一件稀奇的事,所以我讀得神奇些。
師:還有些同學想讀一讀這件事,自己找個伙伴讀讀吧!(生讀)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體會嗎?
生:我從這件事體會到閏土很勇敢,因為猹是很兇猛的,閏土還敢去刺。
生:我體會到閏土經(jīng)常去刺猹,因為他知道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讓我們?nèi)タ纯催@驚險刺激的?fq?/span>!(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看完后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體會到猹的狡猾。猹反從胯下竄了,因為從其他地方逃跑,還是能刺到的,而從胯下竄就刺不到了。
師:你真?璸峁鄄斕暮⒆印?/span>
生:我有一句話不懂,“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xiàn)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為什么有兩個破折號?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句子。讀讀句子,體會。
生: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因為我當時和現(xiàn)在都不知道猹是怎樣的,起說明的作用。
?
生:這個破折號也是起解釋說明的作用。因為破折號后的句子里說明猹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這個句子的意思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
師:閏土所講的這些事,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文中還有一件,是哪一件?
生:是看跳魚兒。
師:誰來讀一讀?(生讀)
師:聽了以后,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感到跳魚兒很有趣,它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生:我知道跳魚兒又叫彈涂魚,它能爬到樹上去,它的腳其實是它的鰭。
師:這是你課外搜集的,對嗎?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跳魚兒的圖嗎?
生:有。
師: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嗎?(展示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有趣的跳魚兒吧!(生齊讀)
二、質(zhì)疑品文
師:魯迅是位大文豪,他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尋味。請你仔仔細細讀一讀課文,你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嗎?把它找出來。
生: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地方標點用得不準確。“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個句子中,應(yīng)該用頓號,不應(yīng)該用逗號。
師: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如果像你所說的那樣,這個句子就成這樣了:
(板書: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仔細地讀一讀,和課文中的句子比較一下,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頓號讀得快,逗號讀得慢。
生:閏土當時是邊想邊說的,一個詞一個詞說得很慢,不像背書一樣很流利地背出來的。
生:我覺得魯迅故意用這種手法來體現(xiàn)閏土憨厚、樸實的特點。
師:說得有理,現(xiàn)在你覺得用頓號恰當還是用逗號恰當
生:用逗號恰當。
師:課文中這樣的情況還有,請你找一找。
生:“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這一個句子也是這樣的。
師:讀書就應(yīng)該這樣讀。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有一個句子不懂。“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讀懂這個句子:(課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jīng)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讀一讀這個句子,什么地方讀懂了,什么地方讀不懂。
生:我知道“素不知道”就?gm蚶床恢饋薄?/span>
生:我知道“如許”就是“如此”“像這樣”的意思。
生:我知道新鮮事是指“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jīng)歷。”
師:“我”不知道的新鮮事只有這些嗎?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鳥。
生:“我”還不知道有跳魚兒。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魚。
師:“我”為什么素不知道這些新鮮事?
生:因為“我”沒有到過海邊。
生:因為“我”整天在家里,沒有出去過。
生:因為“我”是少爺,“我”父親只讓“我”讀四書五經(jīng),不讓出去玩。
生:因為“我”很少接觸大自然。
師:這個句子讀是讀懂了,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讀一讀這個句子,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體會到“我”整天生活在院子里。
生:我想到了坐井觀天的故事,“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整天呆在家里,見識很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體會,真會思考問題。請你們自己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覺得閏土也像一只井底之蛙,他也不知道城里的新鮮事,只不過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而已。
師:你覺得閏土也像井底之蛙,只不過他的“天空”與“我”的“天空”不同而已,對嗎?你的見解真獨特。你能讀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真不簡單。他們怎么做才會知道更多的知識呢?
生:“我”應(yīng)該去大自然中,這樣才會懂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生:閏土如果也像“我”一樣讀讀書,就會知道書本上的許多知識。
師:假如我們要了解更多的事情,應(yīng)該怎么做呢?
生:我們要多讀課外書。
生:我們可以看電視。
生:我們可以去旅游。
生:我們可以上網(wǎng)。
生:我們不但要讀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到大自然、社會中去學習知識。
點評
教師引導,可謂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到了該怎么做才不為“井底之蛙”,領(lǐng)悟到了做個完美人的真諦:要像“我”那樣多讀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像閏土一樣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人文精神也在此得到了提升。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井底之蛙 篇8
一、 周學習內(nèi)容:學習課文《 “掃一室”與“掃天下”》、《井底之蛙》和《“三顆紐扣”的故事》 二、 本周學習重難點: 1. 生字:一類字28個、二類字18個 。 2. 積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悟反問句的表達作用,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模仿老師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 ●積累名言警句,再來背背。 3. 作文:任選一題,編故事:<< 小水滴與大海>> 、<<放大鏡與顯微鏡>>、<<陳蕃和我>> 三、 周學科融合:1、結(jié)合有關(guān)歷史資料;2、 對照課文,注意朗讀古文的語調(diào),領(lǐng)悟寓意。 四、 周學情分析:學生對于大與小只是直觀表面的認識,通過三篇課文地學習要讓他們明白大與小之間所蘊含的特別含義,從而受到啟發(fā)教育。
“掃一室”與“掃天下”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shè) 計
個 性 設(shè) 計 教 材 分析 《“掃一室”與“掃天下”》講的是東漢時代,有個青年陳蕃,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他父親的朋友告誡他:連一間小小的書房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這個故事還警示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掃一室”,才能“掃天下”。 學法 教師導法 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含義,感受作者用詞的精確 。 學生學法 讀課文,將感受與同學交流討論。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 ● 細讀課文,理清層次,交流討論,領(lǐng)悟“掃一室”和“掃天下”的特別含義。●通過學習,感受作者用詞的精確,受到“任何遠大的目標都要從小事著手”的教育。 2.積累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含義。 ●感悟反問句的表達作用,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生字目標:訪 亂 糟 骯 濁 蜘 蛛 轟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 ●說說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指名分段,理清思路。 2.細讀感悟點: ●你認為陳蕃是個怎樣的人?你認為陳蕃的做法對嗎?可他卻怎么認為? ●薛勤也認為陳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樣勸誡的? ●如果你是陳蕃,你聽了薛勤勸告的話會想些什么,又會怎么做呢?陳蕃到底是怎樣做的呢? ●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3.能力訓練點: ●理清層次,概括段意。 ●復述課文,感悟反問句的表達作用,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4.拓展延伸點: 出示名言警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深化主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板書設(shè)計
“掃一室”與“掃天下”
(平凡小事)(轟轟烈烈的偉業(yè)) 陳蕃 不掃 只掃
↑(告誡) 從小事做起
薛勤 不掃 更 不能掃
課后反思 井底之蛙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shè) 計
個 性 設(shè) 計 教 材 分析 《井底之蛙》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滿的人。課文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語言介于古文和白話文之間,而且蘊涵的道理也很深刻,是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好教材。 學法 教師導法 重點引導對文言文的朗讀和理解 學生學法 讀中感悟 、討論交流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的“渺小” 。 ●體會故事用來諷刺那些自大的人,懂得謙虛的道理。。 2.積累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模仿老師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 3.生字目標:倦 倚 邀 跨 邁 絆 澇 旱 湯 渺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 ●閱讀當中發(fā)現(xiàn)哪些字詞容易出錯?來提醒提醒大家 ●你了解青蛙和海鱉之間在談?wù)撌裁矗?2.細讀感悟點: ● 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么快樂之處?用“_______”畫出。 ●海鱉生活在大海快樂何在?用畫出 ●指導讀朗讀古文,領(lǐng)悟寓意。 ●對照井蛙與海鱉的快樂,說說井蛙為什么瞠止結(jié)舌?
●井蛙覺得自己渺小的原因是什么? 3.能力訓練點: ●模仿老師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領(lǐng)悟寓意。 4.拓展延伸點: ●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你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有類似于井蛙一樣的人嗎?舉例說說 。 板書設(shè)計 井底之蛙 淺井之蛙-----獨占水井-----小快樂 東海之鱉-----海無邊無際----大快樂 課后反思 “三顆紐扣”的故事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shè) 計
個 性 設(shè) 計 教 材 分析 這篇課文選自意大利通話。這篇童話寓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把好人的心雖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道理巧妙的揭示了出來。 學法 教師導法 自讀自悟 以演代講 學生學法 自學 交流 表演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引導學生理清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和故事情節(jié)。●通過讀課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領(lǐng)悟概括課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見困助人的愛心。, 2.積累目標:●能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按故事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生字目標:紐 租 擱 膝 拒 仆 袍 娶 挪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 ● 這篇童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顆紐扣”的房子有什么特點? 2.細讀感悟點: ●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這個童話的?它有哪些故事情節(jié)呢? ●全班交流這篇童話的發(fā)展順序和故事情節(jié)。 ●你認為課文中哪句話最發(fā)人深省?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你們喜歡這個童話故事嗎?讓我們來演一演這個童話,好嗎? ●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啟發(fā)? 3.能力訓練點: ●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領(lǐng)悟概括課文中心意思的。 ●理清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和故事情節(jié)。 4.拓展延伸點:把這個童話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說說你的體會。 板書設(shè)計 “三顆紐扣”的故事 自做木房 外地謀生 “三顆紐扣” 幫助他人 來者不拒。 國王受啟 棄位助人 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一個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井底之蛙 篇9
多年來,青蛙始終沒有忘記小鳥說的話: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它決定找機會出去看一看!清晨,大娘來井里打水,當水落到井里時,青蛙瞄準機會,跳進了水桶里,連水被大娘拎出了井。
“哇?天真大啊!”青蛙不由地叫出聲來。
青蛙高興極了!它決定先去見見分別多年的父母。青蛙一蹦一跳的,終于來到了那片熟悉的稻田,它一頭扎進稻田里!
“啊!這是什么味道?”青蛙被嗆得睜不開眼睛!
“孩子!你終于回來了!”青蛙勉強睜開眼,眼前的一切讓他驚呆了!只見媽媽拖著一身皮包骨,有氣無力地朝它走來!
“媽媽!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了啊?”青蛙連忙迎上去,扶住了媽媽。
媽媽流著淚對青蛙說:“自從人類流行吃野味,你的兄弟姐妹都成了人類的盤中餐!由于現(xiàn)在青蛙越來越少,田里的害蟲漸漸多了起來,人類只好大量使用農(nóng)藥,你的爸爸就是死于農(nóng)藥的!我也快不行了!你還是趕快回到井里吧!”
無奈的青蛙含淚告別了媽媽,準備先回到井里避一避。突然,青蛙眼前一暗,原來一人大漢抓住了青蛙,把它扔進了又黑又深的麻袋里。青蛙透過麻袋口,仰望天空,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天不過就麻袋中那么大?
別讓青蛙帶著遺憾離去!天一定會像小鳥說的那樣: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井底之蛙 篇10
明天就要給學生們上《井底之蛙》這一課了,我不僅又拿出課本和教學用書,再想一想如何上這一課。
教學用書對課文的分析是這樣的:課文講的是井里的青蛙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于現(xiàn)狀,把自己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后來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的故事。這則寓言故事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盲目自大的人。
我讀了許多遍課文,認真思考了文章中的每一句話,卻沒有體會到青蛙的“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安于現(xiàn)狀”,也沒有感覺到青蛙的渺小。我真不知該怎樣給學生講這一課。
我是這樣理解課文的。青蛙獨自在一個小角落里生活,它卻能從這么簡陋的條件,這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中找到樂趣,這是多么強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呀!特別是當我讀到 “我獨占一口水井,跨井欄、倚井欄的樂趣,算是到了極點,你何不進來跟我一起分享這些快樂呢?”的時候,就好像看到小青蛙悠然自得幸福的樣子。多么讓人羨慕呀。再看看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在父母,爺爺奶奶的精心護理下,他們卻感到一百個不滿意,一千個不順心,一萬個不幸福。這些孩子是不是該學學青蛙是體會生活的方法呢?你看文中的鱉要下井去看看時左腿還沒有邁進去,右腿已經(jīng)被絆住了,多么像長在溫室里的小花呀。如果要培養(yǎng)學生適應(yīng)環(huán)境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就應(yīng)該有青蛙這種心理。當我讀到鱉講起大海的景觀“夏禺時代,十年九澇,海面卻沒因此增高;商湯時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沒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不因為水增多而或進或退,這也可以說是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大海這樣安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在我們?nèi)祟惿鐣嬖趩幔靠v觀社會它的變化多大呀。我們的學生生活在變化的社會中,我們怎么能教育他們?nèi)ミ^那夢中的生活?他們也許不能遇到“十年九澇”、“八年七旱”,但是挫折和困難他們卻是經(jīng)常遇到,那我們又該教育他們怎樣去對待呢?課文最后說“淺井之蛙聽了這些話,瞠目結(jié)舌,覺得自己非常渺小。”我認為青蛙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風風雨雨,依然過的這樣幸福,他應(yīng)該是偉大的。
我想為井底之蛙平反。
井底之蛙 篇11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的“渺小”。
2.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寫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發(fā)揮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重點難點: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鱉對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樣的地方,鱉住在什么樣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樣的井里?它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談?wù)勀愕恼J識
3.鱉住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他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詞句談?wù)勀愕母惺?/p>
4.鱉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
三、對青蛙和鱉的不同見識,感受青蛙的淺陋無知
1.提問: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差別這么大,為什么青蛙卻仍然自吹自擂,盡情的夸耀 ?
2.誰愿意告訴大家,鱉和青蛙為什么對井有不同的態(tài)度?
3.聽了鱉的話青蛙有什么表現(xiàn)呢?
4.指板書小結(jié):青蛙盲目自大是因為它的見識短淺。
5.同學們討論一下,生活當中有沒有像青蛙一樣沒見過世面卻又安于現(xiàn)狀,容易滿足的人
四、朗讀感悟 體會情感
1.選你最喜歡的讀幾句,讀給大家聽聽。
2.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第二課時
一、指讀課文
二、談?wù)勥@篇課文給你的啟發(fā)
三、表演“井底之蛙”,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來到海邊之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小結(jié):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見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就不一樣。“井底之蛙”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fā)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四、對比古文,體會文言文的韻律
師范讀古文
夫/千里之遠, 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對照古文找出課文中相關(guān)段落。
跟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jié)奏
五、課堂練習及課外作業(yè)。
1.聽寫生詞
2.寫一寫:為什么青蛙原來覺得自己很快活,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
板書設(shè)計:
生活在淺井
千里之遙——遼闊 見識短淺
井底之蛙 鱉介紹大海 { 大快樂
千仞之高——深度 盲目自大
青蛙醒悟——渺小
篇二
一、導入
1、《我真的很不錯》手語操
2、同學們很自信,真的很不錯。有一只青蛙它也覺得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很不錯。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2),就是這只小青蛙,起初覺得自己生活在井里很(快活),可是后來它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渺小)看到這兩個詞,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
3、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到文中看看吧。
二、讀書感悟
(一)青蛙的快樂(出示課件3)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找找青蛙的快樂生活都來自那些地方呢?
生:井外——淺 井壁——小
井水—— 井泥——
快樂生活離不開又淺又小的井呀。
2、小青蛙快樂嗎?如何快樂?
盡情、安然、沒有誰、獨占、極點
3、難怪小青蛙這么快樂,它簡直就是井中的大王。
4、誰學著青蛙的樣子,盡情的夸耀一番?指名讀。指導朗讀
5、還有這么多同學也想試試,好,大家一起來讀,還可以加上表情、動作。
(二)體會大海的遼闊
1、這只青蛙真快樂呀,可為什么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鱉——東海的)
2、讓我們默讀第2自然段。
誰來讀讀東海之鱉對青蛙說了些什么?
3、聽了東海之鱉的介紹,再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4-6),你對大海有什么印象?(大、遼闊)
4、這里有一段古文,(出示課件7)怎樣才能把古文讀好呢?老師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學習古文就要經(jīng)常抑揚頓挫的誦讀。先來試著讀一讀。
5、老師先來讀,請大家用斜線畫出停頓。
6、再讀,大家可以輕聲跟讀。(出示課件8)
7、同桌練讀
8、對照分析:這段古文與文中那段話意思相同,誰能讀一讀。
千里之遠——大(小);千仞之高—— 深(淺)沒法量,這樣的大海與淺井沒法比。
9、大海是一片遼闊的天地,生活在這里有無窮的樂趣,這就是東海之鱉的大快樂吧。
10、與鱉生活的大海相比,青蛙生活的淺井是多么渺小呀,青蛙當初的表現(xiàn)真是太(可笑)(無知)了。
(三)看課文,當青蛙聽完鱉說的話之后,是什么表情。(瞠目結(jié)舌)誰來學學瞠目結(jié)舌的樣子。找個近義詞——目瞪口呆。這時,青蛙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給渺小找個反義詞——(龐大)(巨大)。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華
1、讀完這個小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2、鱉——視野開闊
蛙——目光短淺(出示課件9)
3、你們知道的,哪些人也象青蛙一樣盲目自大。目光短淺呢?
所以我們要做視野開闊的人,不要學青蛙目光短淺、盲目自大。
4、“井底之蛙”不僅是成語故事,也是寓言,就是通過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剛才你們說的故事也都是成語,(出示課件8)屏幕上的這些成語希望同學們找來讀一讀,也可以試著寫寫。希望這些故事能象一顆小小的種子,種在你們的心里,讓你們的見識更廣,讓你們的目光更遠。讓你們找到屬于你們的大快樂。
《井底之娃》是一篇非常有趣而且寓言深刻的故事。講的是生活在淺井里的青蛙孤陋寡聞、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當它知道鱉生活的東海無限寬闊之后無地自容的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中講的是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大與小的問題,這篇課文真實地反映前淺井中的青蛙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于現(xiàn)狀,把自己的一個角度當作整個世界,后來認識了自己的渺小,諷刺了那些見識短小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教學中,學生正確體會井底之蛙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非常渺小”是一個重難點。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yīng)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于是,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通過自主地閱讀,體驗青蛙的小快樂及鱉的大快樂,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并采用聯(lián)想的方式去感受大海的遼闊,大海的深,以及大海的美,通過對比讀讓學生理解青蛙的驕傲自大,青蛙的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于現(xiàn)狀。以此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及獨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課標還指出:在口語交際中,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yīng)對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文明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相互交流。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在這一課中,適時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口語交際的情景,使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展開口語交際練習,同時不著痕跡地感悟寓意。在這一點上,由于我的引導力度不夠以及班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訓練沒有落到實處。
其實我們的學生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我想在教學中,只要教師給以適當?shù)囊龑В欢ǖ膯l(fā),學生的思維就會激發(fā)起來,綻放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讓人驚喜。在聯(lián)想這一部分中,在生活實踐的基礎(chǔ)上,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并放手讓他們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清楚表達,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日漸提高的。
井底之蛙 篇12
住在江井中的一只青蛙對來自東海的鱉夸耀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高興時,我躍出井外,攀緣欄桿,心情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 安然休息。躒進井水中,井水剛剛浸沒我的兩腋,托住下巴;稀泥沒過我的雙腳,綿軟舒適。環(huán)顧那些蝦、蟹、蝌蚪,沒有誰能像我這樣快活。而且,我獨占一口水井,跨井欄、倚井欄的樂趣,算是到了極點,你何不進來跟我一起分享這些快樂呢?”
鱉接受了青蛙的邀請,準備下井去看看;但是他左腿還沒有邁進去,右腿已經(jīng)被絆住了。于是他只好小心地退回來,向青蛙講起大海的景觀:“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時代,十年九游,海面卻沒因此增高;商湯時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沒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不因為水增多減少而或進或退,這也可以說是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
淺井之蛙聽了這些話,瞠目結(jié)舌,覺得自己非常渺小。
井底之蛙 篇1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疲倦、邀請、瞠目結(jié)舌、渺小”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為什么覺得自己很渺小。
3、對照課文,注意朗讀古文的語調(diào),領(lǐng)悟寓意。
重難點、關(guān)鍵:
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為什么覺得自己的很渺小。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有關(guān)大海的錄像片段。
教學設(shè)計:
一、匯報預習,導入新課
1、由學生匯報課前預習——所搜集的寓言故事概要及其寓意。
2、教師小結(jié):寓言是借助一則故事來揭示較為深刻的道理。
3、引入新課:出示掛圖(一只坐于井底的青蛙),板書課題:井底之蛙。師引導:今天學習《井底之蛙》來看看這則寓言有什么寓意,要告知我們。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生字卡片抽讀、正音。
2、自由讀文,畫出不理解字詞,同桌合作互釋對方不懂字詞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同桌合作仍無法理解的字詞意思,全班討論解決。
4、指名分節(jié)讀文,師點撥。
三、再讀課文,感悟大意。
1、默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內(nèi)容?
2、課堂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疏理。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師導: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么快樂之處?用“_______”畫出。
2、齊讀青蛙之樂的名字“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算是到了極點。”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青蛙之樂(獨占水井、進退自如、生活舒適……)
4、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要求讀出夸耀的語氣,注意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師指導。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師導:海鱉生活在大海快樂何在?用“”畫出。
2、指讀海鱉之樂的語句,“用千里之遙,不能形容海的遼闊……這也可以說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
3、出示古文片段,自由讀一讀,注意古文語調(diào)節(jié)奏,師指導讀。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4、課堂討論:鱉生活在海里快樂是什么?
5、觀看有關(guān)海的錄像片段,直觀感受大海之大。
6、指導朗讀海鱉的話,要求有抑有揚地讀出海鱉的快樂。
五、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質(zhì)疑:對照井蛙與海鱉的快樂,說說井蛙為什么瞠止結(jié)舌?
2、課堂討論:井蛙覺得自己渺小的原因是什么(見識短淺)
3、延伸:你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有類似于井蛙一樣的人嗎?舉例說說(生暢所欲言)
4、指導抑揚頓挫地誦讀古文。
六、總結(jié)課文,升華情感。
師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課文里的這只青蛙,安于井的現(xiàn)狀,把自己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后來聽鱉到海之大才發(fā)現(xiàn)自己孤陋寡聞,夜郎自大,認識到自己很渺小。
七、指導書寫
強調(diào)“渺小”“邀”書寫時應(yīng)注意結(jié)構(gòu)緊湊。“澇”下方不是“方”。
八、作業(yè)
1、寫生字。
2、誦讀課文。
3、預習下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