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通用4篇)
四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課時目標〗
1、第一課時:
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第二課時:
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第三課時:
學會正確修改自己的作文。
4、第四課時:
⑴ 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⑵ 積累對聯。
⑶ 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有人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淵、怪石云海當然神奇,風雨雷電、花鳥蟲魚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稱奇的地方。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觀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要求:
講清楚景觀的奇特之處,還可以說說這樣的奇觀是這樣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
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第二、三課時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這一段時間,這個單元的課文讓我們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美麗的大自然上,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自然景觀的環境狀況,你一定想把它記下來是吧,那么,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游覽過或了解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四、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評議要點:
⑴ 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 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第四課時
一、我的發現
1、生讀對話,反復讀,思考:
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么?
2、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3、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4、總結。
二、日積月累
1、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嗎?
2、生反復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3、生上臺表演。
4、師生齊讀,再背。
三、趣味語文
1、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 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⑵ 生讀后,思考:
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⑶ 師生小結。
⑷ 再讀。
2、練習:
⑴ 生自由讀: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⑵ 師生再讀。
⑶ 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四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2
一、圖片導入。
(出示小兒“臥剝蓮蓬”的圖片。)
同學們,看看這張小兒“臥剝蓮蓬”的圖片,小兒的快樂感染著畫外人,可見作者對鄉下生活——(十分喜愛)。
二、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在文章中有些句子特別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2、體會范例:出示“交流平臺”中的句子,各自說說體會到了什么情感。
(1)我從《鄉下人家》的最后一句“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2)學習《天窗》這課時,我從“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中,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3、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
4、教師點撥:我們對文中重點句子的感悟,通過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的、迷人的風景”“獨特、迷人”指的是非常的與眾不同,只有鄉下才會遇上的非常吸引人的風景。是鄉下那種淳樸風格,優美而不華麗夸張的那種氛圍。這樣的風景又怎能不讓作者喜歡和贊美呢!
“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兩次,分別是在下雨時和在夜晚,孩子們被迫回到屋子后,因為小小的天窗寄托著孩子們的夢想,讓孩子們枯燥閉塞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奧秘的向往與追求。
三、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選兩三個詞語,說說你體會到的鄉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華璀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大街小巷
肥沃麥浪炊煙裊裊依山傍水雞犬相聞
名師指導:第一排的詞語都是描寫城市生活的,第二排的詞語都是描寫鄉下生活的。
繁華:(城鎮、街市)繁榮熱鬧。如:王府井是北京繁華的商業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如:這座古塔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高樓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樹林一樣密集地樹立著。如:站在國貿大廈上,舉目四望,街道縱橫,高樓林立。
車水馬龍: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一般。形容熱鬧繁華的景象。造句:上海市街,整日車水馬龍的,交通繁忙。
大街小巷:城鎮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處地方。造句:國慶節到了,大街小巷彩旗飛揚,一派喜慶氣氛。
肥沃:(土地)含有較多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水分。造句:山谷緩緩地斜向一處肥沃的平原。
麥浪:指田地里大片麥子被風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樣子。造句:那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似麥浪;似朝霞;似海洋。
炊煙裊裊:是指古時人們做飯時徐徐輕煙回旋上升,隨風而逝的景象,也指搖曳貌,飄動貌,也形容香氣散發。造句:傍晚,小山村家家戶戶炊煙裊裊。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造句:我的家鄉依山傍水,四季如春,是一個寧靜不被打擾的地方。
雞犬相聞:指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指人煙稠密。造句:他厭倦了喧囂的都市,寧愿在雞犬相聞的小山村,頤養天年。
2、讀一讀,選一幅圖畫照樣子寫一寫。
(1)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2)飛翔的海鷗,金色的沙灘,帶著泡沫的浪花,構成了迷人的海岸線。
教師點撥:這兩句話中,前一句選自《鄉下人家》,為我們描繪的是傍晚的紅霞、微風、歸巢的鳥兒和鄉下人家繪成的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充分展示了鄉下人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好畫面。第二句話描繪的是海邊的景色:海鷗、沙灘、浪花、海岸線,無疑讓人們沉浸在一幅靜謐又寬闊的環境中,心情也會平靜下來。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卜算子·詠梅》
2、師范讀。
3、學生模仿讀。
4、同桌比賽讀。
5、嘗試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6、師小結。
四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想象“神舟”五號發射過程的
2.感受壯觀的發射場面的壯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幸福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2.多媒體輔助教學,引領學生,感悟激動人心的場面。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片段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壯觀場面,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自豪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法、學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感知“神舟”五號發射的過程,體會現場氣氛。
2、閱讀感悟法:通過深入閱讀課文,與文本對話,體會課文的表達方式和任務情感,體會寫作方法。
3.自主學習法:閱讀中展開討論,研討探究,拓展練習法。感,體會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生:課前參與,預習課文,搜集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1、能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其中9個。
2、理清課文條理,把握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難懂詞語的意思。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參與,預習課文,收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走進時空背景,了解主要內容。
1、走進背景: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麗,人類自古就有飛天的夢想。昨天我們查了資料,你知道哪些關于飛天的故事呢?(神話,萬戶飛天,前蘇聯、美國)
2、引入課題:是啊,沒有什么比飛天更讓我們激動的了!進入新千年,我們中華民族也實現了飛天的夢想,還記得那是哪一天嗎?(20xx年10月15日)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
3、板書課題激動人心的時刻
二、學習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其中9個。
2、理清課文條理,把握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學習指導一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條理,概括段意。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6分鐘后展示
學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反饋評價
1、出示本課生字新詞,指名認讀遨游凌晨沸騰戈壁噴薄而出氣宇軒昂涌出寄托浩瀚逃逸天穹晶瑩奪目震耳欲聾大漠
2、重點指導理解以下詞語意思遨游:漫游、游歷。不約而同:沒有事先商量,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氣宇軒昂:形容精神昂揚,氣度不凡的樣子。
3、指名逐段讀課文,正音,評價。
4、主要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能用比較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5、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理清課文條理
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發射前發射時發射后
四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寫本課生字。
2、能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想象“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過程,感受發射場面的壯觀,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幸福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收集相關資料,完成課堂練筆。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壯觀場面,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自豪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
引導、閱讀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走進時空背景,了解主要內容。
1.走進背景: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麗,人類自古就有飛天的夢想。昨天我們查了資料,你知道哪些關于飛天的故事呢?(神話,萬戶飛天,前蘇聯、美國)
2.引入課題:是啊,沒有什么比飛天更讓我們激動的了!進入新千年,我們中華民族也實現了飛天的夢想,還記得那是哪一天嗎?(20xx年10月15日)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二、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畫出文中表示時間段的詞語,想一想各時間段作者都寫了什么。
三、反饋,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教師強調要求。
★再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準確、讀通順的情況。
3.指名反饋,文中表示時間段的詞語。
4.學生再讀,用自己的話歸納各個時間段所寫的內容。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收集有關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歷程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