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通用6篇)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萬、復”等13個生字,會寫“萬、丁”等5個字。
2、能主動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3、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
教學難點:
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等成語意思的理解。
教學準備:
春天美景圖;指導學生讀課后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去觀察春天。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從氣候變化、植物生長、動物活動、人的衣著等方面去觀察和感受春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出示詞語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根據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看圖說話,出示詞語。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點?(隨學生的介紹,隨機出示詞語)
(二)讀詞識字
1、出示卡片“我會認”,激發學生自主說認識的字。
誰會認生字條中的哪些字?能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嗎?
(學生復習已學生字,交流自主認識的生字)
2、打開課本,讓學生自主學詞學字。
(1)拼一拼,讀詞語,畫出詞語中的生字,認一認,讀一讀。
(2)發現容易讀錯的字,并正音:
看清韻母讀:冰、丁、爭、鳴(后鼻韻母)
看清聲母讀:蘇、爭(讀準平舌音和翹舌音)
3、出示詞語卡片,領讀。
老師領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4、看圖,照例句說句子、找詞語、讀字。(方法:一人描述說句,一人根據意思取詞語字條認讀。)
(1)出示例句:春天來了,大地好像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找詞語:萬物復蘇
認讀生字:萬 復 蘇
(2)照樣子說句,找詞讀字
句:“春天來了, 。”
詞:柳綠花紅 (柳) 鶯歌燕舞 (歌 舞)
冰雪融化 (冰) 泉水丁冬 (泉 丁)
百花齊放 (百 齊) 百鳥爭鳴(爭 鳴)
5、分析字形結構,記字。
偏旁聯想識字:柳 冰 泉 鳴(想想偏旁跟字義有什么關系)
部件組合識字:歌(哥 + 欠) 百(一 + 白)
6、指導寫字,鞏固生字
(1)觀察字形,讓學生發現字的特點。
(2)老師范寫,讓學生看清筆畫的位置。
“冬”和“齊”的點寫在豎中線上,撇筆和捺筆要舒展開。
“丁”的“亅”要寫在豎中線上。
“萬”字注意筆順是“一、?、丿”;“丿”在豎中線上起筆。
“百”字的橫寫得長一點。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由生字組成的動物名稱。
2、觀察圖畫,了解十二種動物的樣子,建立起名稱與實物的聯系,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進行保護珍稀動物的教育。
3、正確朗讀韻文。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天然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嗎?
我們今天要學的識字6就是由動物的名稱組成的詞語。
你們想去天然動物園,和它們交朋友嗎?
(出示老虎圖)老虎聽見了我們的談話,它是怎么說的呢?想不想聽一聽?
放錄音:同學們,我是天然動物園里的老虎,我們天然動物園里可熱鬧了,你們想來參觀可以,但必需要闖過三關,你們能行嗎? 第一關,你們要讀準12種動物的名稱。
二、初讀韻文
1、下位看圖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每一種動物的名稱都讀到。
2、把你覺得難讀的詞語讀給你的同桌聽,請他幫你正正音。
3、在剛才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難讀,需要提醒大家的?
4、你們看這些詞語沒有了拼音你能讀得準嗎?(看板書指名讀)
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很棒,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一關。
三、看圖讀詞讀韻文。
錄音:第二關,請說出這12種動物中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或者相關的知識,能行嗎?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指名說說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及相關的知識。
3、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放錄音:同學們,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三關,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天然動物樂園。
4、看錄象:天然動物樂園。
5、說話練習:
天然動物園里可真熱鬧,有( )的( ),有( )的( ),還有( )的( )。
6、小結:
天然動物園里的動物真可愛,它們生活得多快樂!它們是我們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三、指導生字。
1、齊讀生字。
2、指導寫字。
教師范寫“獅”,學生描紅,臨寫。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朗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并口頭說詞。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3
課時目標:
復習鞏固生字新詞,指導寫好部分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字詞卡片。
2、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
二、拓展延伸,發展語言
匯報交流自己從課外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自己描紅。
2、你覺得哪個字在書寫時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筆是橫,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筆是橫折,第五筆是豎。
斑:左中右三個部分要寫得緊湊。
3、學生再一次進行描紅聯系。
4、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5、反饋。
展示學生的作業,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經過剖析一種自然現象來闡明一個道理的方法。
3、教育學生辦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理解“滴水穿石”現象給人們的啟示。學會受一件事物的啟發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創設(創造條件)情境,導出課題
(課件出示:水滴擊石的實驗。)由這個實驗,你想到了什么?誰能用一個成語概括這一現象?知道這個成語的深刻含義嗎?
【評析:應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創造條件)一種情境,很快就能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并且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埋下了伏筆,刺激引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句
1、帶領學生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并且對不睬解的詞語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或查找工具書來處理。
2、交流報告請示,重點讀好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剛開始理解課文深刻內涵。
【評析:經過“讀——畫——議”的方式使學生能很快地排除學習中的障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內容,并且也增強了參與意識,變更了學習積極性。這樣更能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三、閱讀課文,理清層次
1、快速讀文,畫出文中的中心句。
2、學生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哪個自然段是寫實實在在的自然現象?哪個自然段是列舉的實例?哪個自然段是寫作者的體會和要闡明的道理?(生交流報告請示,師結束語。)
【評析:默讀是理清層次的方法,在交流的整個過程中加深了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
四、細讀課文,積累內化
1、學生品讀讀第1~2自然段。
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滴水為什么能穿石?作者因此想到了什么?嘗試把反問句改成報告句。重點研究:“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成為本日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
引導學生畫出表現3位名人“堅持不懈”、“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詞句,先讀再議,談出本身的讀后體會,并且也可以交流本身知道的部分成功人士的類似案例。重點交流:“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最后取得成功的嗎?”這句話,讓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艱難波折,為有具備“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才氣取得成功。
3、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⑴想一想本段是運用什么方法闡明“滴水穿石”的精神?(相比法。)
⑵把揭示中心的句子背誦下來。
4、老師小結。
【評析:本環節緊扣本文的中心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放手讓學生來品味語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留給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提供給學生闡述感悟的平臺,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是對學生這一發展主體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具體落實。】
五、回顧整體,遷移結果
1、聯系課文內容聯合本身的實際談談學完這篇課文的體會。
2、本身觀察(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一種自然現象,借此闡明一個道理,寫一篇隨感。
【評析: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老師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就是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質的需要,獨具一格,別開生面的一種說法。打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效果。)發展和創新本領的培養。本節課老師能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搭建了刺激引發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的交流平臺,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領,學生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寫一寫的整個過程中掌握了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欣賞風景
1、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
2、播放課件。(呈現三組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畫面,并配有優美的背景音樂。)
(設計意圖:以強烈的視覺效果為學生創設情景,以直觀的畫面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為學習下文作好鋪墊。)
二、正確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同學們,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豐收的季節。這一冊的《識字1》,就收集了12個有關秋天的詞語。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己讀一讀。要求把每個詞語讀正確,注意不認識的字,文中不出現拼音了,生字寶寶的音在下面呢!可要把它念準喲!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找個小伙伴一起學習:把會的的詞語讀給同伴聽,不會的請小伙伴幫幫滿忙。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每個同學再自由大聲朗讀。
(設計意圖:進入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為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品質,和同伴一起學習,既可以讓他們互相幫助,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三、反復認讀,強化識字
1、這12個詞語中,有11個生字寶寶要和我們交朋友。同學們再看看屏幕認一認。
2、沒有拼音,再認認生字。
3、把生字寶寶介紹給小組內的伙伴。
4、比一比,誰交的朋友多?誰記得牢?
四、讀中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多種形式讀:
⑴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⑵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⑶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五、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1、出示書寫的生字:宜、實、色、華、谷
2、誰能讀?
3、誰能想辦法記住這些字?交流識字辦法,如:“華”一個十字架,上面有文化;“谷”八個人有口。
4、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在田字格中怎么寫漂亮?教師范寫。
5、在書上先描,再寫2個,要求寫正確、漂亮。
【教后記】
這一課12個描寫秋天的成語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秋景圖。一開始,精妙絕倫的課件就牢牢鎖住學生的眼球。學生在一遍遍地朗讀中認識了這一課的生字,也是懂非懂地感受到成語的意思。老師的朗讀很好的把學生帶入到美麗的秋景中,學生的朗讀跟隨著教師的范讀也一步步在進步。值得一提的是,本節課花在解釋詞語的時間有點冤,因為這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并且效果也不佳。
四年級語文識字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認11個生字,會寫“宜、實”等10個字。
2、能主動積累有關秋天的詞語,培養生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3、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詞。
2、感受詞語描繪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
放大的教學掛圖,或幻燈、投影片、CAI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秋天來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畫面,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秋天吧!
二、看圖識字。
1.出示課件,課本插圖。
認真看圖,圖上畫了什么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把“秋天來了,”這句話說具體。
(根據學生介紹,隨機出示詞語。)
2.交流學生收集的畫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畫面介紹給大家。
(2)指名介紹自己觀察到的秋天,相機出示詞語。
3.看圖讀詞。
三、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宜、層……
這些生字你都會認嗎?自由試讀。
2、出示帶拼音的字,自由試讀。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們還認識嗎?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
4、小組合作識字。(互相交流識字的方法。)
5、組詞練習:我會讀。
6、袖卡片,認讀詞語。
四、朗讀詞語。
1、范讀詞語,讀出詞的韻味。
2、自由練讀詞語,指名讀。
3、想象詞語描繪的景象。
4、生自由選擇詞語想象說話。
(引導學生這樣說:我讀到“瓜果飄香”時好像看到果園里梨子黃澄澄的,蘋果紅通通的,一串串水靈靈的葡萄掛在葡萄架上。)
5、齊讀詞語。
課后反思:
在教學時,我注重采用多種方法復習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了解詞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