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 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3、 體會文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優美景象。
教學流程:
一、 趣味引入
1、 老師談話:老師今天帶同學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那兒冬天可以抓野雞、打狍子,春天可以捉魚,同學們想去嗎?(引出教學內容:板書:可愛的草塘)
二、 新課教學
。ㄒ唬、初知內容
2、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一讀。(自主學習)
3、 抽讀。引入可愛之一:景色優美
。ǘ⒔虒W可愛之一:景色優美
4、 草塘的景色如此美麗,我們趕緊去看看吧。找出相關的段落,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5、 抽讀。(老師指導,出示幻燈2)
6、 師生議讀。
。1)、浪花指的是什么?
。2)、一層一層涌向遠方是什么意思?草塘的景色如何?(景色優美)
7、 齊讀。
8、 老師范讀,齊讀。
9、 望著這么美的草塘,作者怎么說的?(指導讀情不自禁的說)總結作者的思想變化,板書:沒意思 喜歡
10、 詩歌小結。(同桌議)
(三)、教學可愛之二:物產豐富
11、 分組學習,思考。( 幻燈3 小組學習)
12、 教師引導,解決疑問。( 幻燈4板書;物產豐富)
13、 詩歌小結。
。ㄋ模⒔虒W可愛之三:風光奇特
14、 過渡。這么多的魚,哪兒來得?(抽讀)
15、 師生同議:奇跡是什么意思?小河的奇特表現在哪里?(幻燈5板書:風光奇特)
16、 詩歌小結。
17、 了解作者的感受。(板書:留戀)
三、 總結
18、 全文小結,詩歌朗誦。(幻燈6、7)
19、 贊美草塘。
20、 配樂朗讀、背誦。(幻燈8)
21、
板書設計 景色優美
可愛的草塘 物產豐富
風光奇特
感受: 沒意思 喜歡 留戀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課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的:課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膩),接著寫了草塘的美麗景色(驚喜),然后寫了草塘春、冬兩季豐富的物產(贊嘆),最后通過描寫“我”在水泡子里逮魚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戀)。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比说膬刃挠幸环N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而讓學生主體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恰恰能滿足學生作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這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心向,本節課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美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以讀為本,以讀促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文中生字、生詞;理解“情不自禁”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草塘景色和小河景色的兩段文字,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積累好詞好句。(也可自主選擇更喜歡的段落進行背誦)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的圖片和影音的展示以及多讀來體驗語言的美和自然的美;抓住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草塘中的美。
教學重點: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以前我們瀏覽過許多美麗的景色。(放映多媒體課件)本冊教材前部分課文中介紹的旅游勝地張家界的奇峰怪石、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水上城市威尼斯、雄奇壯麗的長江三峽。(利用直觀的圖片激發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
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是哪里?(播放草塘圖片)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來快樂地游覽“可愛的草塘”。
既然草塘是可愛的,那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一種什么感覺?(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膩”是什么意思?(板書:呆膩)
作者為什么會呆膩呢?(那是因為他不識草塘)(板書:不識草塘)
二、學習“風景優美”
1、小麗見了我呆膩了,決定領我去散散心。他們來到了草塘邊上,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指名讀5、6自然段,)
2、草塘有什么特點?(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草塘又大又美)(多媒體出示文字)
3、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大、綠。“茫茫的跟藍天相接”、有層次的“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發亮”)
4、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作者喜愛嗎?你能不能試著讀出來?(學生試讀)
5、指導朗讀:○1“這么大,這么美”強調一下。○2作者用了一個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這時候那種喜悅地心情,要讀得歡快。(歡笑著)○3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近處的……遠一點的……再遠的……”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應一句比一句讀得慢。這樣就能把草塘一望無際,茫茫的和藍天相接的情景讀了出來。而且把草塘的層次美也很好的表達了出來。
6、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一起走進這美麗的草塘。(多媒體出示草塘美景圖,伴樂)
7、這幾句話寫得這么美,我們能不能把它背下來?(師提示背,生獨立背)
8、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說了什么?
9、“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
10、作者初入草塘,第一次看到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感到驚喜。(板書:初入草塘 驚喜)
11、“我”情不自禁地說:“這草塘真美!”老師告訴你,美的還在后頭呢?你找到了嗎?
。▽W生速讀全文,適時點撥,找到一條小河。)
12、讓我們再去游覽和欣賞一下小河吧!先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描寫小河的部分?纯催@條小河有什么特點?該怎樣讀?同桌討論一下。一會兒讀給大家聽,好嗎?
。▽W生討論或自由讀。)(要把草塘那奇特的景象讀出來;這條小河非常清澈,如果把表現“清澈”一些詞語注意一下讀音,就能把小河“清凌凌”的特點表現出來。)
(生讀)
13、這時候的“我”得心情怎樣? (驚喜、驚訝)
14、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ㄉx)
15、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ㄉ杂砂l言談感受)
16、文中姐夫說他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可是為什么又猶豫了呢?
。ㄒ驗樗屡獕牧诉@一幅美好的畫卷)
17、矛盾嗎?(不矛盾。不管是想洗臉還是猶豫,都是姐夫喜歡小河的一種表現。猶豫只能說明他太喜歡了,不忍心破壞這美麗,甚至是一瞬間。)(姐夫的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情不自禁的贊嘆、驚喜,變成了現在的陶醉其中,深深地愛戀上了草塘<板書:愛戀>。同時這也說明草塘太美麗了,甚至太奇特了。)
三、學習“物產豐富”
1、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既然草塘這么美,那么題目可不可以換成《美麗的草塘》?作者為什么不用《美麗的草塘》這個題目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后半部分,想一想! 。▽W生默然,要求默讀速度。)(課文除了寫草塘美景,還寫了草塘里魚特別多,野雞多,還有狍子。)
2、課文用了一句什么話概括了這些動物特別多呢?(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句話是講北大荒里的魚非常多,尤其是野雞飛到飯鍋里,這句諺語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草塘物產豐富的特點。生可自由想象理解。)
3、這么多的物產,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嗎?(板書:物產豐富)
4、現在誰明白了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作者為什么不用《美麗的草塘》作題目,而用《可愛的草塘》呢?(因為草塘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所以說是可愛的草塘,而不是美麗的草塘)
5、草塘不僅有著外在的美,更可貴的是這里物產非常豐富。而這一點正是草塘的可愛之處。這也告訴我們以后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多讀多想。
6、現在我們就和姐夫跟著小麗一起去領略草塘里那豐富的物產。
(學生分角色朗讀“物產豐富”的段落。)
7、讓我們再具體、深入一些來學習。
8、小麗向我們介紹了幾件趣事,分別在什么季節才有?○1 舀魚(春)○2 捉野雞打狍子(冬)
9、春天舀魚,冬天捉野雞、打狍子,真是樂趣無窮。(贊嘆)
10、你們知道怎么抓的嗎?讓我們一齊來讀課文第9節。
11、小麗說北大荒好得哪兒也比不上,充滿了自豪之情,你知道她為什么會那么自豪嗎?
12、小麗把草塘說得那么美麗,物產那么豐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作者親身經歷了北大荒的無窮樂趣,看到了更美的北大荒的景色。
。x捕魚一段)
13、這段寫的什么?這里的魚多嗎?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體會作者的心情。
(見到那么多魚,我們可以想象,作者會怎樣?驚叫:那么多魚,而且,迫不急待地跳進沒膝蓋深的水泡子逮起魚來,甚至,連籃子都裝滿了,也不愿停手,對于這樣有趣的逮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戀戀不舍)
14、草塘有那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你有什么想法?(生自由發揮)
四、總結:是呀,草塘里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真是一個可愛的好地方。而“我”的感情也在隨著對草塘的了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開始初到北大荒時覺得沒意思;初次見到草塘美景時的驚嘆;聽了小麗介紹后的贊嘆;親身體驗到水泡子里捉魚,離開時戀戀不舍;最后看到小河奇特景象,陶醉其中。文章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我”那種發自肺腑的喜愛之情。讓我們帶著對草塘深深的喜愛之情,把課文描寫草塘美景的段落再來讀讀吧!
。ㄉR讀)
五、延伸:有關贊美北大荒以及贊美北大荒人民的詩文、圖片。(出示圖片)
大家看,這就是五六十年代知青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開墾荒地的情景。五十年的風霜雨雪,五十年的艱苦歷程,造就了北大荒五十年的輝煌成就。當我們在欣賞草塘那美麗風光,領略物產豐富的同時,請別忘了那些可愛的北大荒人。
六、板書設計:
26、可愛的草塘---景色優美 物產豐富
不識草塘 呆膩
初入草塘 驚喜
聞聽草塘 贊嘆
進入草塘 愛戀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3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師:什么樣的地方叫草塘?
生:長滿野草的低濕地叫草塘。
師:課文中寫的是哪兒的草塘?
生:文中寫的是北大荒的草塘。
師:那么,這北大荒的草塘究竟可愛在哪兒呢?我們現在來學習課文。同學們先默讀第一段,然后說說“我”初到北大荒時有什么感受。
生:“我”初到北大荒時感到一切都不習慣。
師:用小麗的話說就是——
生:“呆膩了!
師:怎么理解“呆膩了”?
生:“呆膩了”就是呆得厭煩了。
師:(板書:厭煩)“我”為什么呆得厭煩了?
生:是因為“我”對北大荒還不夠了解,覺得這兒沒意思,所以感到厭煩了。
師:說得對。而正在“我”閑得無聊時,小麗提出到野地里去散散心,“我”欣然同意了。那么,隨著“我”的所見所聞,“我”的感受又有什么變化呢?我們來看第二段。(指名讀第二段)
師:這段主要寫什么?
生:這段主要寫草塘的景色。
師:(板書:草塘)文中的哪句話概括出了草塘的特點?
生:“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師:如果用兩個字概括就是——
生:(齊)大、美。
師:(板書:大、美)文中哪兒寫草塘的大?
生:文中的比喻句“走了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是寫草塘的大。
師:那么誰能聯系大海來說說草塘是怎樣的大?
生:大海非常遼闊,一望無際,這草塘也是遼闊無邊的。
師:當你站在海邊向遠處望時,給你的感覺是——(教者打手勢啟發學生思考)
生:水天相接。
師:這草塘怎么樣呢?
生:也是水天相接。(多數學生笑并舉手)
師:喲,是水天相接嗎?
生:(自己糾正)不,應該是草天相接。
師:對。同學們看看課文哪句話是在寫“草天相接”?
生:“浪花……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
師:這草塘可真大啊,像大海那樣一望無際。那么文中的“浪花”指的是什么?
生:“浪花”是指那生長得十分茂盛的草。
師:你們把作者描寫風吹草動的詞畫出來。
生:我畫的詞有:“歡笑”、“翻滾”、“涌向”。
生:我還為他補充一個詞,“趕著”。
師:好。你們是怎樣理解這些詞的?先說說草怎么會“歡笑”?
生:我認為風吹草動,草就互相碰撞、磨擦,發出“嘩嘩”的聲音,像是在歡笑。
師:這是什么寫法?
生:這是擬人寫法。
師:好。把下面的幾個詞連起來說說。
生:(邊說邊打手勢)當風吹來的時候,這草塘里的草一起一伏的,就像海上的波浪那樣翻滾著,而且是層層疊疊不斷地向遠處滾去,所以是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
師:你說得真好。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部分,體會一下這草塘的大和美。(自由讀后,教師又要求齊讀,并要注意重點詞語。)
師:作者在這部分中通過幾個動詞把草塘寫活了。這是什么描寫?
生:這是對事物的動態描寫。
師:說得對。你看看作者是抓住了草塘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生:作者抓住了草塘顏色的特點,也就是抓住“綠”來寫的。
師: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語句來描寫草塘的“綠”?
生:(讀)“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
師:啊,舉目一望,這草塘綠得那么旺盛,綠得那么有生機。再由近及遠地看,草塘的顏色怎么樣?
生:(讀)“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兒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
師:這滿塘的綠草,為什么綠得不一樣呢?
生:我認為是光線的問題,光線強的地方顏色就鮮艷一些,反之就暗一些。
生:我認為是風吹過草塘,草一起一伏,顏色就發生了變化。
師:如果按照你們的說法,課文中應寫成“·有·的呈鮮綠色,·有·的呈翠綠色,·有·的呈墨綠色”?墒钦n文寫的是:“近處的”,“遠一點兒的”,“再遠的”……是有層次的。再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學生先是沉思,而后舉手。)
生:我認為是視覺關系。
師:思路對了,接著說。
生:我們看近處的草顏色淺些,看遠處的草顏色就深些。
師:說說什么原因。
生:我們看近處的草看得很清楚,每一片葉子都呈現在眼前,所以那顏色是鮮綠的;而越遠處草就越密集,顏色就越深。
師:嗯。你們看,作者是通過仔細觀察,才寫得如此生動形象。而這一色彩的微妙變化把草塘的整體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組成了草塘那特有的畫面,使整個草塘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誰愿意讀讀這幾句,要表現出這草塘的美。(生讀“仔細瞧……跟藍天相接”。)
師:讀得比較好,應該把寫顏色的詞語的重音讀出來,誰再讀一遍。(生讀一遍,讀得很有感情。)
師:她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好,有感情。
師:好,我們就像她這樣讀。(生齊讀,很有感情。)
師:啊,同
學們都讀得很有感情,說明你們也喜歡這美麗的草塘。所以“我”目睹了這美麗的草塘后,情不自禁地說——
生:(齊)“這草塘真美!”
師:“情不自禁”怎樣講?
生:“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激動的感情自己抑制不住。
生:它是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
師:那么“真美氨這是作者發出的由衷的——
生:贊嘆、贊美……
師:(板書:贊美)可小麗卻認為“我”來得不是時候。她認為什么時候最好呢?都講了哪幾件事來說明的呢?同學們默讀第三段。
生:(默讀后回答)小麗說北大荒的春天和冬天最好,因為春天可以用瓢舀魚,冬天可以捉野雞、逮狍子。
師:(板書:春天、冬天、瓢舀魚、捉野雞、逮狍子)課文中的哪句話把這三件事都寫進去了?讀一讀。
生:“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師:結合課文,說說這三件事是怎么回事?(學生紛紛發言,不但理解了句子的意思,還談了這句話和全段的內在聯系。)
師:好,學到這里,你能不能用一組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語說一句話,概括出這兩段的內容。
生:草塘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師:(板書:景色優美、物產豐富)還可以怎樣說?
生:北大荒的草塘不僅美麗而且富饒。
師:說得很好。也正因如此,小麗自豪地說——
生:這北大荒的草塘好得“就是哪兒也比不上”!
師:小麗的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也覺得北大荒神秘莫測,樂趣無窮。而這北大荒的夏季到底怎么個好法呢?我們來看第四段,默讀后說說“我”又看到了哪幾處景物。
生:“我”又看到了水泡子和小河。
師:(板書:水泡子、小河)水泡子有什么特點?
生:水泡子里的魚多。
師: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魚多?
生:從“擠擠挨挨”這個詞看出魚多。
生:從“我一條又一條不住地往岸上拋,小麗不住地往籃子里拾”這句話看出魚多。
師:你抓的詞是——
生:兩個“不妝。
師:好,還有嗎?
生:“我不禁驚叫起來:‘啊,這么多魚!’”這句話也說明魚多,如果魚不是特別多,他不會驚叫。
師:這是從“我”的感受上看出魚多。
生:從“筷子長的鲇魚,手掌寬的鯽魚”看出魚多。因為這是個不大的水泡子,卻有好幾種魚,所以說魚很多。
生:我從“波光粼粼”這個詞看出魚多。
師:你具體說說看。
生:這個水泡子里的魚多,把水面攪得動蕩起來,再加上魚鱗的閃動,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面上就會波光粼粼的。
生:從“逮”這個詞看出魚多,他不用任何工具,只用手就能捉住魚,說明魚很多。
師:魚這么多,這么好逮,以至籃子裝滿了,“我”才戀戀不舍上了岸!皯賾俨簧帷痹趺粗v?
生:非常留戀,舍不得離開。
師:(板書:留戀)“我”對北大荒的草塘的感情更進一步了,而“我”上了岸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條小河。
師:讀讀書上的句子。(生讀:“我舉目四望……出現在我的眼前!保
師:“奇跡”怎么講?
生:想象不到的事情。
師:這條小河什么地方令人想象不到?
生:它是隱蔽在蘆葦中的一條小河,令人想象不到。
生:它是那么清澈,令人想象不到。
師:(板書:清澈)讀讀寫小河清澈的句子,并說說這是什么句式?強調什么?
生:(讀句子)這是排比句式,強調小河的清澈。
師:誰再來讀讀這個排比句,注意突出小河清澈的詞語要重音朗讀。(生讀排比句)
師:這小河美嗎?
生:美!
師:奇嗎?
生:奇!
師:那好,我請一名同學來讀這個自然段,同學們閉上眼睛聽,同時要想象一下這美麗的畫面。(指名讀這一段)
師:腦海中出現了什么畫面?
生: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是草塘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中倒映著綠草、藍天和白云。(師打開投影儀,出示畫面。)
師:是和這畫面一樣嗎?
生:嗯,差不多。
生:老師,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比這還要美。
師:哦,那么你就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生朗讀,特別有感情。)
師:看來你腦海中的畫面的確很美。同學們拿好書,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生齊讀)
師:面對這清澈的小河,我忍不轉—
生:“想捧起……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
師:但是——“我猶豫了”!蔼q豫”怎么講?
生:“猶豫”就是拿不定主意。
師:“我”為什么猶豫?
生:因為“我”生怕弄壞眼前這幅美好的畫卷。
師:“生怕”的近義詞有哪些?
生:有“恐怕”、“很怕”。
師:課文中為什么用“生怕”而不用其他詞呢?
生:因為“生怕”表達的程度比其他幾個詞表達的程度深。
師:“我”為什么怕到這種程度?
生:因為“我”太喜歡這條小河了。
生:因為“我”已被這條小河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了,所以生怕這美景被破壞了。
師:說得真好。(板書:陶醉)聯想一下全文,“這幅美好的畫卷”僅僅是指這條清澈的小河嗎?
生:它指的是整個草塘的景物構成的一幅美好的畫卷。
師:“我”愿這美景永遠呈現在眼前,留在自己的腦海中,這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表達了對草塘無比喜愛和留戀的思想感情。
師:“我”僅僅是喜歡草塘嗎?
生:我認為全文表達了“我”對北大荒的熱愛和留戀的思想感情。
師:這也就是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
生:中心思想。
師:好,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我們一起根據板書總結全文。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可愛的草塘風情畫。貫穿全文的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對草塘不斷認識的線索,是一條“明線”;另一條是“我”對草塘的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條“暗線”。這兩條線索互相滲透,使景與情步步升華,證明了北大荒的草塘 ——
生:(齊)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師:的確是個——
生:(齊)可愛的草塘。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評析】在閱讀教學中,不同的課文要有不同的教法,對一篇具體的課文也要根據各段的語言和內容的不同情況有所側重地去設計教法。在這方面,劉克老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例如:第一段,劉老師根據課文開頭內容簡單、語言淺顯這個情況,通過提問,側重使學生了解“我”初到北大荒的感受(呆膩了,沒意思)。同時,用問題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這一段是略講,處理得很恰當。第二段,課文的內容主要是寫草塘的景色。寫景色離不開描寫的詞語,因此,劉老師根據這個情況,側重讓學生抓住形容的詞語,通過對詞語的理解去感受草塘的美麗。
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找出了“浪花、歡笑、翻滾、涌向、趕著、情不自禁”等詞語,并理解了這些詞語所指的事物,從而獲得了對草塘的總體感受:大、美。第三段,課文主要是總括敘述北大荒物產豐富,是第二段的進一層發展。根據這個情況,劉老師側重讓學生理解“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一句的含義,同時通過造句練習,使學生了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間的遞進關系,培養了理解課文內在聯系的能力。第四段,課文主要是通過寫捉魚的情景,體現北大荒物產豐富。根據這個情況,劉老師側重引導學生找出寫魚多的語句,通過分析,體會物產豐富。學生找出了“擠擠挨挨”、“筷子長的鲇魚,手掌寬的鯽魚”等語句,進一步體會到草塘的美,北大荒的確是物產豐富。在理解詞句、掌握內容、體會感情的同時,劉老師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把理解的東西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從而進一步印證、強化了理解。此外,在這段教學中,劉老師還根據課文的語言特點,啟發學生理解了比喻句、擬人句和排比句的作用,學習了語言表達的方法。這些教學設計,都是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而定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閱讀教學有其基本的原則,但要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側重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因文而異,切忌千篇一律。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析
《可愛的草塘》是人教版第八冊選讀課文中一篇優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課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的:課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膩),接著寫了草塘的美麗景色(驚喜),然后寫了草塘春、冬兩季豐富的物產(贊嘆),最后通過描寫“我”在水泡子里逮魚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戀)。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本文優美的語言、美好的情境,從而享受閱讀的快樂。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自始至終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適時地提示、指導和講解。讓整堂課在教師不斷指導以及學生不斷嘗試的過程中逐步完成的。
教學目標
1、了解草塘的優美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北大荒的可愛之處。
2、有感情地朗讀草塘景色和小河景色的兩段文字,感受其中的美。
3、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處你們從未去過的地方,是哪呢?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可愛的草塘。
二、初步感知
1、請大家認真閱讀課文--《可愛的草塘》!看看你能從中知道一些什么。
2、誰來說說?
[設計意圖]學生采用各種方法閱讀課文,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巡視、點撥、交流。這種落實的訓練,就是一種量化的過程,長期堅持就能產生質變,進而讓學生真正掌握“閱讀”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將來的學習、生活中。這一遍的讀,孩子們對草塘有了初步的印象。
三、品讀課文
1、整體品讀:看來大家對草塘的印象不錯。那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歡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仔細品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待會我們一塊聊聊!
[設計意圖]老師給了孩子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就印象最深的自我感悟。從“面”上的了解到了“點”上的理解。當孩子們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時,老師利用巡視的機會了解孩子們對文章的獨特體驗,為下面的教學調整思路。這樣的教學就不是老師牽著學生走,而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珍視他們的感受與理解。
2、感受美景。
。1)欣賞草塘美景。(出示相關段落)
①你最喜歡草塘的什么?
、诎涯阆矚g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
、圻@么美的景色我們怎么能錯過,大家一起讀讀!
④眼前的草塘有什么特點?(根據學生回答適時點撥。)
像大海鮮亮歡笑
大綠活力
茫茫一片有層次翻滾
、菝鎸θ绱嗣利惖牟萏聊阆胝f些什么?
⑥難怪我們的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贊嘆:這草塘真美啊!讓我們美美地來朗讀一遍!
[設計意圖]對于草塘,大多數孩子都會被它的美麗所吸引,所以老師順勢引領孩子們都來體會、感受草塘的美。先讓一個孩子讀,引發大家的共鳴;再大家一塊讀,激起大家的興趣?蓪Σ萏撩赖母形,孩子們各有側重:有的感受到了草塘的大--“走了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有的領會出草塘的綠--浪花“翠綠翠綠”,綠得發光、鮮亮,近處呈鮮綠色,遠一點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色彩層次分明,跟藍天相接,構成一幅淡雅秀麗的畫面;有的還能從“歡笑”、“翻滾”等字眼感受到草塘的勃勃生機與活力。老師始終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孩子頭腦中逐步形成一幅畫面時,老師丟出一個問題:“面對如此美麗的草塘你想說些什么?”孩子們的激qing、想象、欲望都在這一刻盡情釋放出來了。這個時候又讓學生來讀,孩子們的情感完全投入進去了!
。2)欣賞小河美景。(出示相關段落)
、倜赖臇|西需要我們去感受、去發現。撥開蘆葦、撥開蒲草你會發現更美的,是什么?自己讀讀!
、谘矍暗男『佑钟惺裁磁c眾不同?(根據學生回答適時點撥。)
活力內容
清凌凌豐富
動感色彩
③面對如此美麗的小河你想做點什么?
、茈y怪我們的作者也想捧起這水洗個臉!可他卻猶豫了,為什么?
、葑屛覀円矐阎钌畹膼圩x一讀!
⑥置身在大海般的草塘中,享受著輕風拂面,欣賞著藍天、白云、綠草,還有清凌凌的小河,我真想變成一只蝴蝶在叢中飛舞;化成一條小魚在水中嬉戲。面對如此美妙的景色,難道我們不會由衷地贊嘆這真是--
可愛的草塘。。ǘ嗝襟w演示)
、吲錁防首x。
[設計意圖]“小河”是草塘中另一個亮點,它清凌凌的,色彩不一的各色事物倒映在水中表現了令人悅目的景色?伤谖恼碌慕Y尾處,老師的一句過渡語承上啟下,很自然地把孩子的思緒引到了小河這一段的描寫。使孩子對美景的感受融為一體。有了前一部分的感悟理解,這一部分孩子們水到渠成。文本的充分理解,使老師無須講解太多的朗讀技巧,但卻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孩子們朗讀時就能根據自己已有的語感經驗自覺地表露出來。音樂、畫面、激qing旁白,更是“畫龍點睛”,孩子們陶醉在這美景之中。
3、體驗情趣。
、俨萏恋拿啦粌H體現在這優美的景色當中。這里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趕快把他們找出來!
、谙氩幌塍w驗一下抓小動物的情趣。ǘ嗝襟w出示學習提示。)
體驗情趣
1、四人一小組商量抓什么小動物;
2、讀讀相關段落了解抓小動物的情趣;
3、發揮想象再現抓小動物的情趣;
。ㄔ佻F方法:敘說、朗讀、表演等)
③哪一組來再現一下你們的抓捕過程?
④從大家的笑容中我感覺到這里的小動物實在是太多了!用書上的一句俗語是怎么說的?
⑤感謝這些小動物!是他們給草塘增添了幾份活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如此多的情趣。面對如此美妙的地方難道我們不會由衷地贊嘆這真是--可愛的草塘!
[設計意圖]教學本文時,要立足于對自然美的體味,欣賞;也要感觸捕捉小動物的情趣,才能真正領會作者對草塘的愛越來越深的思想感情。再此,老師設計了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通過再創造過程再現春天,用瓢舀魚;冬天,在雪地里抓野雞,逮狍子的情景。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想象能力是驚人的。演練的過程認真、活躍;展示的過程逼真、智趣。草塘的可愛就融入在孩子們的笑聲中。
四、情感升華
1、感受作者情感變化:是!作者再也不覺得“沒意思”了。看見美景他會贊嘆,抓起小魚他會“戀戀不舍”,連河水都“生怕弄壞”!
2、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原本的草塘是個什么樣子?(邊說邊出示課件)
3、是啊,是勤勞、純樸的北大荒人使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草塘更可愛!
[設計意圖]老師的過渡語就是文章作者的情感變化線,由此幫助學生串聯起整個文章脈絡,更加凸現出草塘的可愛。尤其是課件中那一幅幅荒涼、凄楚的畫面,襯托出草塘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學生自然理解到草塘的可愛還因為有一群勤勞善良的北大荒人!
五、拓展學習。
回家之后查查資料,你會發現這里更多的美景、更多的物產、這里的人們更美好的品質。之后,我們來交流交流!
[設計意圖]一堂課下來,草塘優美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勤勞的人們都深深印在孩子們的頭腦中。他們對這個地方有一種好奇、有一種向往,老師提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搜尋資料,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情感。
板書設計:
沒意思
景色優美:“浪花”小河......情不自禁
可愛的草塘物產豐富:舀魚兒抓野雞逮狍子......戀戀不舍
北大荒人:勤勞純樸......生怕弄壞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5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可愛的草塘》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人教版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課是第八組“ ”的一篇精讀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課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的:課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是—呆膩,接著寫了草塘的美麗景色——驚喜,然后寫了草塘春,冬兩季豐富的物產——贊嘆,最后通過描寫"我"在水泡子里逮魚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戀.
本組的訓練重點是繼續提高閱讀速度,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表達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犊蓯鄣牟萏痢穱@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課標理念,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質疑習慣,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1、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1、繼續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表達、聯想能力,使學生觀察有序、表達得法、聯想豐富。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創新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膽魄,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教學重點:感受草塘的可愛,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三、整合資源說策略
一是主體聯系策略。以強化題文聯系,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意境。
二是以讀促悟策略。本課描寫景色優美部分詞句優美特別適合美讀,所以我設計了指名讀、對比讀、范讀、品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讀,加強理解性:以讀啟智,堅持啟發性。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能力。.
三是拓展延伸策略。鼓勵學生讀寫結合,編一句俗語,寫一點感受,設計一句廣告詞,當然,寫一篇小文、作一首小詩、畫一幅小畫、譜一支小曲……
四、多向互動說過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節:
。ㄒ唬、從作者感情變化入手,了解作者由“不愛”到“贊美”感情變化原因,激發情感。
1.學生初讀課文,重點思考:文章開頭揭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接著作者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自主思考。
2.接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作者的情感為什么會發生變化,這些說明了什么?激發學生對美麗草塘的喜愛之情。
。ǘ┱w感知,抓含義深刻的句子,體驗情感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在描寫景物,滲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景美和情美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教學時,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認識規律,精心設計問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①抓住"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仔細瞧那浪花,進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茫茫的跟藍天相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想想這兩句所描繪的美景,讓學生說說從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與學生分享感情和想法,體會作者此時思想感情是情不自禁的欣喜和贊嘆.
、谧プ"啊,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奇跡般地出現在我眼前"提出"當我發現眼前這條奇特的小河時心情是怎樣的"這個問題.
、圩プ"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洗臉,但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設計如下問題:畫卷指什么 畫中都有哪些景物作者想捧水洗臉可后來為什么又猶豫了 緊接著再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從作者的這種矛盾心理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這樣于無疑處設疑,于平凡中教出不平凡,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ㄈ┒嘞蚱纷x,以讀生情,以情促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乃閱讀教學的根本,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特點,扎實朗讀基本功,批文入情,聲情并茂,使讀者明其意,聽者獲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我采取通過讓學生找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去突破.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草原美景,并在背誦中積累語言.
本課用詞貼切,語句優美,朗讀草塘美景時,用驚喜,愉悅,贊美的感情去讀,整個段落語氣要輕柔.描寫小河奇特部分用贊美,驚喜,戀戀不舍的語氣,讀出作者對北大荒的喜愛之情.描寫綠水,藍天,白云倒映在小河的排比句,則從停頓,重音,節奏去把握.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與作者一起進入"這草塘真美!"的情境中.
。ㄋ模┳x寫結合,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讓學生寫感受。
2.為了讓學生走出文本,拓寬語言學習的領域,走向生活。激qing引導:“時間不早了,我們這次愉快的旅行也該結束了。在我們即將離開這片可愛的草塘的時候,,同學們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受要告訴朋友,告訴親人,告訴今天在座的同學們。好,那就把它寫在你的紙上”這樣既豐富了文本解讀的內涵,又激起了學生讀書的欲望。讓文章的主題得以升華,讓文本解讀與情感熏陶相得益彰。
五、導學為主說板書
感情變化:呆膩——驚喜——贊嘆——愛戀.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草塘景色和小河景色的兩段文字,感受其中的美。
3、抓住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前面我們游覽了風光秀麗的張家界,欣賞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暢游了氣勢宏偉的三峽。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特殊的地方。(板書課題)
2、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提問,師相機評價)
4、這節課我們就圍繞草塘為什么可愛這個中心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細讀課文
1、既然草塘是可愛的,那作者初到北大荒是一種什么感覺?(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膩”是什么意思?(板書:呆膩)
3、作者為什么會呆膩呢?那是因為他不識草塘。(板書:不識草塘)
4、小麗見了我呆膩了,決定領我去散散心。他們來到了草塘邊上,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指名讀5、6自然段)
5、草塘有什么特點?(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多媒體出示文字)
6、草塘又大又美,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7、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作者喜愛嗎?請找出表現作者喜愛之情的詞句讀一讀。
8、作者這種喜愛之情,你能不能試著讀出來?(學生試讀)
9、請1-2名學生展示讀.(師相機評價鼓勵)
10、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一起走進這可愛的草塘。(多媒體出示草塘美景圖)
11、這幾句話寫得這么美,我們能不能把它背下來?(師提示背,生獨立背)
12、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說了什么?
13、“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
14、作者初入草塘,看到這么大的這么美的草塘,喜愛上了這草塘。(板書:初入草塘 喜愛)
15、草塘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到底有哪些物產,又從哪里看出物產豐富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學習課文7-13自然段。
16、學生匯報交流,多媒體出示“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這句話,生自由想象理解。
17、這都是小麗給我介紹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去看看作者經歷了什么趣事?(生齊讀第14自然段)
18、這段寫的什么?這里的魚多嗎?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19、學生上臺演示作者逮魚的過程,體會作者的心情。(戀戀不舍)
20、他們逮了這么多的魚,是在哪兒逮的呀?原來這里有一條小河。(多媒體出示文字)
21、小河有什么特點?(生自讀自悟)
22、這么清澈,這么平靜的小河,作者喜愛嗎?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23、請您試著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
24、學生展示讀、齊讀、試背。
25、看到這清凌凌的河水,我想做什么呢?我生怕什么?說明了什么?
26、作者進入草塘,經歷了逮魚的樂趣,又看到這么美的小河,他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板書:進入草塘 深愛)
三、總結全文
四、拓展練習(寫導游詞)
板書設計:
26、可愛的草塘
不識草塘 呆膩
初入草塘 喜愛
進入草塘 深愛
教學反思:以讀為本 以讀促悟
《可愛的草塘》是人教版第九冊最后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我緊緊圍繞以讀為本,以讀促悟這一新的教學理念來教學這篇課文.
比如在學習描寫草塘景色這段話時,我先請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草塘有什么特點,學生體會到草塘大.美的特點;接著披文入情,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作者喜愛嗎?并讓學生試著把作者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學生理解的有多深,就能讀出什么樣的感情;然后讓學生展示讀,班上的韋靜秋同學讀的非常有感情,真正讀出了畫面美,讀出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于是全班同學學著韋靜秋的樣子齊讀;最后讓學生試背,小組齊背等.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領悟作者對草塘的喜愛之情已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學習描寫小河景色這段話時,我也采用同樣的方法,以讀為本,以讀促悟.這樣既讓學生積累了知識,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難道還擔心學生對學習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7
《可愛的草塘》一文中,“可愛”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處,“我”在尋找這些珍珠的過程中,伴隨著對草塘認識的逐步加深,感情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種感情變化成為串連這些珍珠的一條主線。根據教材的這一特點以及課后思考題,這篇課文的教學思路可以確實為:循情——入境——會情,即借助感情變化這條線索(沒意思→情不自禁→戀戀不舍→生怕弄壞),引導學生逆向思維,深入課文內容,感受草塘的可愛,從中體會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口頭表達出來,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熏陶。
一、展示草塘美景,體會“不禁”之情
、睂W生默讀,用課文中的原句概括答案:“我”初到北大荒覺得沒意思,看到草塘為什么會“情不自禁”呢?
⒉分層欣賞,感受“走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
。1)播放草塘錄像,采用“定景”與“動景”相結合、彩色與黑白相結合的方法,指導學生觀察:你眼前的草塘什么地方“像大!?分別體會草塘之大、之綠、之動。
(2)學生自由閱讀描寫“浪花”的句子,畫出描寫“浪花”動態和顏色的詞語,說說“浪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持笇W生有感情朗讀,體會“不禁”之情。
二、見聞四季產物,體會“不禁”之情
、睂W生“聽讀”小麗的介紹:說說小麗向“我”講了哪幾件事,來夸耀自己的家鄉北大荒。這幾件事各發生在哪個季節?
、矊W生默讀“水泡揀魚”:說說哪些地方給你印象最深。這件事又發生在什么季節?
、硰穆犘←惖慕榻B到自己下水揀魚,這一切說明了什么?
、础拔摇睘槭裁磿a生“戀戀不舍”的感情?
三、欣賞如畫小河,體會“不忍”之情
、睂W生默讀課文,指出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矠槭裁凑f小河是一幅“美好的畫卷”?
(1)理解排比句,體會“美好”:“畫卷”中有哪些色彩?為什么蘆葦和蒲草、天空、云朵會“更綠、更藍、更白”?
(2)為什么把小河說成“畫卷”而不說成是“畫”?體會“畫卷”的妙用。
⒊“我”為什么“生怕弄壞”這幅“畫卷”?
四、分類指導誦讀,體會“不同”之情
、狈謨热菡b讀,再現草塘不同季節的景色特征,體會草塘的美麗和富饒。
、卜纸巧b讀,體會小麗的自豪和“我”的情感變化。
⒊換位誦讀,以導游身份向外國游客介紹草塘,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8
——以讀帶講有特色
我們知道,閱讀教學離不開讀,“以讀代講”必須形式多樣地“讀”,方能激發學生讀的興趣,進而提高“讀”的質量。在《可愛的草塘》這課中,我除采用一般的范讀、自由讀、齊讀、品讀等方式外,還采用了如下一些頗具特色的新穎的朗讀方法。
1、手勢導讀。教師范讀后再讓學生體會試讀,這無疑是一種直接指導學生朗讀的好方法,教師在學生仿讀時,還揮動手臂,像指揮合唱打拍子一樣引導學生入情朗讀。教師在范讀基礎上以手勢導讀,使學生不僅聞其聲,而且睹其形,進而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的朗讀達到了一種較高的境界。
2、打擂臺讀。運用打擂臺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這也是教者設計的頗具特色的朗讀方式。如在品讀課末“水天互襯”的語段時,教者先用激勵法提問:“誰能站起來,用最高水平來感情朗讀”,當學生讀畢,教者又說:“她已經站在‘領獎臺’上了,下面誰能比她讀得好的就站著,她就走下‘領獎臺’?纯凑l能讀得使她坐下!庇谑窍群笥形迦溯喎瑸椤巴酢保詈笪矣哪赜谬R讀的方式把后一同學“打”下擂臺。這種打擂臺方式的朗讀方法新穎有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競讀課文的積極性。
3、分合讀。分讀是一種個體競讀,易于比較優劣。合讀能增強信心,形成合力?梢韵群虾蠓肿x,可以先分后合讀。分合朗讀的方式既有變化,又具有競賽性,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朗讀方式。
4、薦讀。眾薦式讀:教師提出:“你們推薦一個班里讀得最好的同學讀!北煌扑]者既是公認的“朗讀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發揮其最佳水平,不負眾望。教師還讓學生自薦式讀:教者用激將法提問道:“誰敢說自己是班里讀得最好的?”在教師的“讀得最好”、“最高水平”的“懸賞”之下,則多有“勇夫”自薦朗讀,這種形式較好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以上四種朗讀方式是比較新穎的。此外,我還多次入情地范讀,然后讓學生仿讀。教師讀“這草塘,真美啊”時采用比較讀,讀出兩種不同的語氣的語勢,再讓學生比較優劣后擇“優”仿讀。教師在講析中始終撥動著“以讀為本”之弦,如講讀“草塘美景”這一段,教師引發道:“這一段很美,你們要把草塘的美讀出來!敝v讀到“一條清澈的小河呈現在眼前”時則讓學生悟情品讀,“看看讀得‘清澈’不‘清澈’!边@些幽默風趣的語言,較好地激發同學們的朗讀興趣。在這課中,相當的時段都用于自讀、齊讀、范讀、仿讀、品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這節課應該說是“以讀代講”、“以讀語情”、“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課。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9
之二
設計者:柳州市文惠小學 梁馨元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能體會草塘的大、綠、美,能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智能目標:掌握朗讀技巧,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學習重、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調動學習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那些風景名勝?你們知不知道北大荒這塊神奇的土地?現在,我將帶領大家到北大荒的一個美麗的地方——可愛的草塘。
2、播放課件,欣賞草塘的優美景色。
3、自由暢談觀后的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播放展示激發學生對草塘的喜愛。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感受草塘的可愛。
1、帶著這樣的心情放聲朗讀《可愛草塘》。板書課題:可愛的草塘
2、通過朗讀我想同學們對草塘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談一談?(出示課件)能否用上“這草塘,真是。 闭f一說草塘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部分或者你認為寫得最美的段落,讀一讀,然后與組內成員交流你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說的欲望。
三、精讀品析課文第五自然段,感受草塘的大、美、綠。
1、師配樂范讀,生閉眼想象。
2、展開想象,說說當你第一次走進草塘,你看到了什么?
。1)抓住學生的想象與課文內容相結合感受草塘的大、美、綠。
。2)體會文中比喻的手法。
3、這么美的草塘,你認為怎樣讀才能把它的美給展示出來?各小組討論交流,選擇一種你們最喜歡方式來朗讀,最后每個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到班上展示。
4、全班展示,評議,指導朗讀。
5、全班配樂齊讀。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草塘的大、美、綠,入情入境朗讀。
四、課外延伸:
第一次走進草塘,我們就能感受到它的美麗與壯觀,此時此刻,我的心情與大家一樣真是萬分的激動,那就請你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形式,如,高歌一曲、作首小詩、或傾訴、或背誦等多種方式來表達你滿心的愉快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喜歡的學習方式。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0
《可愛的草塘》是篇文質兼美的傳統教材。課文描寫了北大荒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奇特的風光,以其豐富的內容、優美的語言、獨特的構思多年來一直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這篇教材以往傳統的教法往往是抓住喜歡的內容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感悟,了解體會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這種教法思路清晰,重點也很突出,可以想見課堂上朗朗讀書之中,學生會把對草塘美麗風光的深情贊美融入其間,侃侃交談之間,學生會把對北大荒豐富物產的贊嘆羨慕流露出來。課堂上也是情、景、人、趣交融,也會是書聲朗朗、議論紛紛。
今年再教《可愛的草塘》,語文課程改革的腳步已經又走過一道新的年輪。今年的《可愛的草塘》我想怎樣教、我該怎樣教呢?如果僅是以往的教法,學生讀過、贊過、喜過、樂過之后,在語文學習上又有怎樣的領悟、學習和提高呢?課文中經典、精彩之處,學生在學習時是否著意去品味和積累了呢?學生是否領悟了作者在布局某篇、表情達意上的妙處呢?學了這篇課文之后在讀寫方面該做怎樣的引導與拓展呢?
再教《可愛的草塘》,我是這樣來認識教材的:
這篇課文歷經幾次教材改版都成為保留篇目,著實是一篇非常優秀的例文。課文內容豐富:有對草塘景色的精彩描寫,有對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豐富物產的有趣介紹。有作者隨著對草塘深入了解思想感情的不斷變化。同時,這樣豐富的內容得益于作者獨特的寫作思路:用作者對草塘思想感情的變化作為文章的思路和線索貫穿全文,這樣不僅思路清晰、主線分明,而且隨著作者情感的變化,引得讀者對草塘、對課文的喜愛也步步深入,引起同感與共鳴,與學生學過的《迷人的張家界》《鏡泊湖奇觀》《頤和園》等普通的按不同內容或游覽順序來寫有很大不同,這是其一。其二,另一個突出的寫作特色是作者雖與小麗只觀賞了夏秋時節草塘的美景。但在與小麗的對話中,作者巧妙地穿插了對草塘春、冬兩季物產的介紹,使課文內容更為豐富,情趣更為濃厚,這是學生在其他寫風景風情課文所沒見過的寫法。因此,在完成理解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之后,我打算讓學生領悟文章這兩個獨到的寫法,并由此拓展讀寫。
再教《可愛的草塘》,我是這樣來設計教學的:
教學重點:理解體會草塘的美麗和富饒,感受作者喜愛之情,領悟作者以情感變化為主線和用對話豐富課文內容的寫作特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請同學們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邊讀邊想草塘留給你印象比較深的是什么內容?
1.反饋字詞:出示生字、生詞檢查讀音
2.交流:讀過課文,草塘留給你印象比較深的是什么內容?
學生邊交流教師邊板書整理。
。ㄟ@個交流印象比較深的內容的環節就是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和脈絡。這種設計一是由本文的內容分為景色美、物產豐幾方面寫的教材特點而定,二是可以訓練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二、細讀課文,賞析感受“可愛”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批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反復地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2.引導交流:
。▽W生交流到哪,教師相機引導點撥。交流過程中以景色優美和物產豐富兩個方面為框架,但這兩方面內容在處理上又不是同等的方法和分量。引導學生理解感受北大荒景色的奇特優美是這個環節的重點)
(1)第5自然段中草塘的大和美:
a、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
“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的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斌w會草塘的綠浪翻滾的顏色和動態之美,感受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草塘寫得更加生動,把自己的喜愛之情揉于其間。
“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引導學生看圖了解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對草塘富有層次的顏色美的描寫,感受茫茫草海接天碧的美麗景色。
b、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美讀:
學生簡單評讀,教師相機范讀引讀。
。2)第18自然段小河美景:
a、“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藍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白了。”排比句的賞析:河水清靈,天光云影,綠草相映,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
b、看課件促進學生感受課文中描寫的奇特風光
c、以有感情地朗讀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贊嘆
。ɡ斫飧惺鼙贝蠡娘L景的優美奇特,力求引導學生捕捉重點句,以文本為主談理解、生發想象、發現寫法、交流感受;以讀為主,讀中有議有感有評,讀中有想象有氛圍有提高。)
(3)交流物產方面喜歡的內容:
以學生暢談為主,談冬天追狍子、逮野雞的樂趣,談春天郵魚干的自豪,談下河捉魚的痛快。談之間適當交流課前對北大荒物產的了解和搜集的資料,感受北大荒的富饒,再以讀來感悟和玩味即可。
。ㄟ@方面內容雖不少,但學生一讀就懂,而且趣味十足,學生很感興趣。在處理上比寫景部分要淡,要有所不同。不必理解,也不必過多引導,其間的趣味讓學生去暢談,去感受,去表達。)
三、生字學習和指導
第二課時
一、領悟總結寫法:通讀課文,領悟獨特寫法
1.通過交流喜歡的內容,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草塘的美麗富饒可愛,感受到了作者對草塘的盛情贊美,那么作者是從一開始就喜歡這北大荒的嗎?請同學們通讀課文,看看他的情感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讀書、批畫、交流、總結:課文是以作者對北大荒思想感情的變化為主線來寫的。
(2)議一議這樣寫的好處:給讀者的感覺自然合理,引發讀者與作者一同步步深入地了解、喜愛北大荒,深有同感和共鳴。
2.瀏覽課文,交流寫法方面其他的發現和領悟:
如:課文內容春夏秋冬景美物豐十分豐富,得益于作者巧妙地以人物間的對話介紹補充其他季節的情況。再如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課文順序、條理的清晰等。
3.回讀課文感受作者精彩的寫法和經典的語言(1)通讀體會寫法。
。2)背誦喜歡的段落、內容。
二、拓展讀寫
運用文中的語言為《可愛的草塘》編寫一篇導游詞或仿用本文利用人物對話補充豐富文章內容的方法介紹家鄉的風景物產。
再教《可愛的草塘》,我是這樣來引導學生學習的:
例如:初讀文整體理清內容
生:我比較感興趣的是第9自然段冬天去逮野雞、追狍子的內容,我覺得特別好玩。
師:是啊,真羨慕人,如果我們也能去捉多好。。ò鍟憾、捉)
生:我喜歡第5自然段,我來讀讀,我喜歡草塘景色非常美。
生:對,課文18自然段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小河的景色也很美。
師:看來,草塘優美的風景給不少同學留下了較深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
誰還想說說自己印象比較深的內容?
生:還有春天,他們那兒開河了,可以用瓢來舀魚,魚可真多!
生:作者還下河捉了呢,裝滿了籃子。
師:哎呀,魚多得用瓢可以舀上來!(板書:春舀魚)魚多,加上還有野雞、狍子,看來北大荒豐富的物產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板書:物產豐富)
師:同學們初讀課文,就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很好。
再如:理解賞析風景的優美
生:我喜歡“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的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边@句寫草的顏色非常漂亮。
師:對,看這草是什么顏色啊,?
生:翠綠翠綠,而且還很光亮。
師:咦,這里沒有草”,人家說的是浪花啊。
生:可是前一句說了“走了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是說草塘像大海呢,所以這里的浪花當然也是草海中的草啦。
師:噢,聯系上一句不僅讀懂了內容,還看出作者運用了比喻寫出了草塘的廣大。很好。
師:誰也喜歡這句,有補充嗎?
生:我喜歡這草“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這草被風一刮,就刷啦啦地動,作者說它歡笑著,我覺得很生動,把草寫活了。
師:是呀,把草當人寫,這么一擬人,寫得很生動。大家看這里作者為什么說“一層趕著一層”,而不用“一層層”涌向遠方?
生:剛才不是說了他用擬人的方法寫,“趕著”好象也有擬人的味道啊。
生:草是“趕著”走的,重疊著,很密實,“一層層”就表現不出來了。
師:體會地真好。把這又大又美,長得很密實的草海讀一讀吧。
師:草塘的大和美,你還有補充嗎?
生:“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我覺得這草的顏色是很有層次的,近處鮮綠,然后是翠綠,再遠是墨綠,很漂亮。
生:這草海都和藍天接在一起了,多美!
師:對,我們學過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這里是“接天草塘無窮碧”!請同學們看書中圖,欣賞這從近到遠變換顏色的接天草海。能把這美景讀出來嗎?讀一讀。
又如:領悟寫法:
師:作者按照這樣的游覽順序,通過寫自己看到的美景、小麗的補充介紹、親自下河捉魚的體驗展現給讀者一個美麗富饒有趣可愛的北大荒。我們的家鄉大連不知有多少好看好玩的景點呢,我們也可以仿照作者的寫法來寫一寫啊,現在就來想一想,寫哪兒?設想你和誰游玩?親眼看哪些內容,通過對話補充介紹哪些內容?
生思考后交流:
生1:我想寫勞動公園。我暑假領我表姐玩。我按游覽的順序重點寫荷花池、孔雀館,在林蔭道上我介紹賞槐會的熱鬧和好玩。
生2:我寫星海公園。設想我領我弟弟玩。我在寫星海公園沙灘時介紹春天退潮后抓小蟹子的情景。
生3:我寫濱海路。我帶北京的哥哥玩。他春天來,我向他介紹夏天海灘的好玩,啤酒節的熱鬧,夏天來我向他介紹春天騎自行車欣賞一路鮮花、嘗海鮮,或者秋天的紅葉,冬天來可以告訴他的就更多了!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1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可愛的草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本課教學我準備分二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著重學習課文的第五,十八,十九自然段,理解景色優美的具體表現;第二課時著重學習課文第七至十四自然段,理解物產豐富的具體表現,回歸整體,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二)教學目標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訓練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擬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4,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感受草塘的可愛,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教必有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所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閱讀規律,本課我所選擇的教法是"以讀代講,以練代講,以合作討論代講,以圖引文,圖文結合".
(二)說學法
本文描寫景色部分詞句優美,特別適合朗讀,所以我讓學生用個別讀,分角色讀,品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讀后讓他們討論,交流,然后再進行匯報.通過自讀自悟,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作者情感,培養學生語感.
三,說教學程序
先說第一個課時.本課時我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合理地設計課堂導入,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整堂課的效果更佳.本課時我以談話的方式設計導入話:"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游覽了風光秀麗的張家界,欣賞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暢游了氣勢宏偉的三峽.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去一個特殊的地方——北大荒."接著讓學生談談對北大荒的了解(學生交流各自收集并整理的資料),我再進一步導入:"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北大荒,去看看那里的'可愛的草塘'."
[親切,自然的導入話,能使學生一開始便置身于教師創設的情境之中,因此,我以談話的方式,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我板書課題:可愛的草塘 .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并找出題目中的重點詞語"可愛",再請學生多人次讀課題,從中體會作者情感.
[通過抓住關鍵詞,引導學生從課題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接著按課文順序指讀,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并注意正音.此后,學生再讀課文,組內交流讀書所得后匯報討論結果.(引導學生體會北大荒草塘的優美景色和豐富物產.)
[落實本學期教材訓練重點: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達到閱讀有一定的速度,能體會文章的內容,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充分感悟草塘美景
讓學生說一說哪些段落體現出草塘實在太美了,待學生找出相應的段落(5,18,19自然段)后,再讓學生仔細品讀第五自然段,畫出自己覺得很美的句子.緊接著我又讓學生交流體會草塘的美:大——像置身于大海一樣,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色彩美——浪花翠綠翠綠的,近處呈鮮綠色,遠一點兒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充滿了生機——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再接著我引導學生看圖,同桌討論看到的內容,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美的感受.最后指名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把對美的感受讀出來.
[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既是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又是本學期教材訓練的一個重點.引導學生看圖,能使學生對美的感受更直觀,更真實,體會也會更深刻,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去朗讀,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準確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體會小河美景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來品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再把體會到的美讀出來(引導讀出作者的驚喜,小河的清澈及倒影的美麗).并在多人朗讀的基礎上,達到熟讀成誦.最后引導學生背誦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體會這幅大自然的畫卷以清凌凌的河水為背景,倒映出了綠的蘆葦,藍的天空,白的云朵,這正是可愛的草塘的一個美麗的縮影.作者因愛生憐,才生怕弄壞這幅美好的畫卷.
[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通過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接著說第二個課時,這個課時我分五個環節來完成:
(一)導入新課,自讀體會物產豐富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了解到草塘的風景優美,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上一節課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草塘的可愛,是緣于風景的優美,而豐富的物產, 使草塘的美是那么的實在.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草塘的深處,去見識草塘更可愛的一面."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接下來讓學生自主讀讀第七至十四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物產豐富的地方.
(二)全班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境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而讓學生充當學習主體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恰恰能滿足學生作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這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讀讀自己所畫的句或段,并說說理解.然后想象:假如你是小麗,面對家鄉優美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心情如何接著讓同桌分角色練讀,再分角色匯報讀.(引導學生讀出小麗的自豪,高興的心情以及"我"捉魚時的興奮的情感.)
[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體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
(三)回歸整體,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所掌握,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找出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并結合課文說說是怎樣變化的 (開始沒到草塘覺得草塘"沒意思",看到美麗的草塘后"情不自禁"地贊美草塘,聽了小麗介紹并親自撈魚后,已"戀戀不舍"了,最后連水中的倒影也"生怕弄壞',可見已深深地愛上了草塘.)
[引導學生抓住有關句子來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突破教學難點.]
(四)課外延伸
運用語言,編寫俗語,設計廣告詞
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根據這一點我先激起他們的表現欲望:"北大荒的農民們希望把北大荒作為旅游景點,想請你們幫忙寫一些廣告詞,宣傳一下北大荒,誰愿意幫這個忙 "接下來讓學生自由去編寫,然后再交流俗語,廣告詞.(如:昔日北大荒,今日米糧倉;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上有天堂,下有草塘……)接著我也適時用一首詩來進行總結:這真是——茫茫草塘綠浪涌,春冬兩季趣無窮.景美物豐惹人戀,小河奇景留心中.
[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發散性和概括性.]
(五)布置作業
課后練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用一,兩段話描寫自己可愛的家鄉.
[我布置這道作業題,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后,能夠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來描寫景物,達到學以致用,并起到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體現了文章的脈絡,通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
可愛的草塘
草塘:大,綠,美
景色優美
小河:清凌凌
沒意思 深深地愛上
狍子多
物產豐富 野雞多
魚 多
[這則板書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既展示了教師的教路,又體現了學生的學路,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對學生正確理解文章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2
《可愛的草塘》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1個生字,并能書寫運用。
2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 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欏?o:p>
4 了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 1找出描寫草塘和小河景色的部分,體會其景色優美。
2弄懂諺語的意思,從而體會其物產豐富。
3 抓住作者的感情線索。
教學準備:充分預習課文,查找有關北大荒的資料。
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錄音帶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從課題入手,弄懂草塘的可愛表現在哪些方面,體會其景色優美和物產豐富,誦讀有關的優美語句。
學習過程:
一. 整體感知全文。
1. 學生談對北大荒的了解情況。
2. 激發興趣,學生輕聲快速讀課文。
3. 談談草塘給你留下的印象。
二.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1. 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要求。
2. 學生采用各自喜歡的方法開始自學。
三. 匯報自讀情況,領悟“草塘”的可愛
本次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探討學生自讀自悟學習方法的嘗試,因此,不能和以往教學一樣,學生按部就班的跟老師走,而是以學生為主,教師恰當點撥引導。學生匯報中,教師根據需要采取的引導作用如下::
1.在匯報中指導朗讀,以文章的第5、18自然段為朗讀重點,體會出草塘的景美。
2.在適當的時候出示掛圖,幫助理解內容,把形象的語言轉化為直觀的畫面。
3.在匯報中可要求背一兩句優美語句。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塘可愛的兩個方面:景色優美 物產豐富及作者的心情。
四.整體回顧,與作者產生共鳴
1.置身于大海般的綠色草塘中,享受著風兒的輕搖,傾聽著小麗的介紹,欣賞著清凌凌的小河,此時此刻的你想干什么?
2.小結:是啊,美麗的景色人人愛,但我們更要注意保護身邊的美好環境。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靈活機動的處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3
佚名
北大荒,一幅迷人的畫卷。
北大荒,一首唱不完的情歌。
《可愛的草塘》這篇課文(六年制小語課本第22課)猶如一幅格調清新、淡雅的水彩畫。作者筆端飽蘸深情,按事情發展順序,為我們描繪出北大荒中一處草塘的旖旎風光。結構完整,層次清晰,寓情于景,寫景抒情,生動感人。這也正是本文的突出特點。
我國近代文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此語極妙。他精辟地指出了寫景的目的,闡明了情與景的關系。我們在教學寫景狀物的文章時,必須強調并使學生理解這一點,引導他們學會分析寫景的句子,在認真分析的過程中,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是以“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作結。這句話既是作者內心真情的表白,也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本文教學可引導學生利用文章尾句,反顧全文,加深理解文章思路,體會作者內心情感變化的始末。
在指導學生學習新課時,先出示自學問題:文章結尾“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由激發學習興趣開始,探索文章基本思路,培養學生由熱愛草塘,升華為熱愛家鄉、熱愛邊疆、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在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從“破題”開始,經過議論認識了“草塘”是中心詞,“可愛”是關鍵詞。教師緊緊抓住中心詞,指導學生邊讀課文,邊劃出有關詞句,組織學生討論:
1.作者為什么“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呢?(學生答:草塘可愛……)
2.草塘的景色是什么樣兒的?文中哪些地方進行了直接描寫?
(板書:大,大海,茫茫;美,綠草、清水、藍天、白云、畫卷)
3.北大荒好,哪兒也比不上,小麗怎樣夸耀它?
。ò鍟焊唬舸蜥笞悠耙~、野雞飛到飯鍋里)
4.你覺得草塘可愛嗎?為什么?
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及“我舉目四望……”兩小節,同時告訴學生用“——”和“分別畫出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部分,背誦“我舉目四望……”一小節,體會最后一句“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的含義和作用。
設計這一教學過程 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對文章由整體到部分的理解,再回到對課文的整體認識上來。通過學生自學、討論,教師啟發精講,使學生認識到作者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這篇文章的,文章的段落層次與事件的發展過程是一致的,這便是我們通常說的記事的“順序法”。作者對草塘景物描寫,不只是自然景觀的機械反映,作者在圍繞中心詞——草塘,按大、美、富的順序,描繪出美麗的草塘景色之后,情不自禁地發出“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的贊嘆,抒發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眷戀之情。這一過程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如何分析寫景的句子,并在分析的過程中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
當課堂學習氣氛達到高潮時,教師號召學生打開記憶倉庫,把平時觀察到的景物,按“順序法”口述一篇作文,要求是:你認為家鄉哪一處景物最可愛,按一定順序說出真實感受,題目自擬。我讓學生先分組口述,然后推選代表上前面來說。
四年級語文下冊:《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篇14
一、 教材簡析
《可愛的草塘》這課文在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第八單元。這是一富于詩情畫意的抒情散文。在第七單元中,通過對各種小動物的描寫,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了環境保護及生態平衡的意識。本課則是通過對草塘景色美麗、物產豐富、風光奇特的描寫,贊頌了祖國北大荒大自然的可愛。根據教學大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訓練要求,及本單元繼續提高閱讀的速度,抓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感情及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的訓練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2)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提高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及遣詞造句的能力。
。3) 德育目標
通過熟讀理解課文,在草塘美麗景色的感召下,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
2、 教學重點
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感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3、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和文中優美詞句的運用。
二、 教法選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小學兒童的年齡特征,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在教學中我主要選用以下教學方法:
1、 朗讀法。教師的示范朗讀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感情處理的示范,便于學生模仿和學習。
2、 演示法。小學兒童的認識特點是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演示法能具體的形象,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 講練結合法。教師以講為主,引導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學生還離不開反復有序的練習,以達到鞏固新知識的目的。
三、 教學手段
采有現代技術教學手段,制出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將草塘美麗的景色和奇特的風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其環保意識。
四、 學法指導
根據現代教學改革的要求,通過以下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能靈活運用。
1、 觀察法。在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時,打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邊觀察畫面邊聽,使學生受到圖文并茂的享受,在講解重要文段時,再次讓學生觀察畫面,受到美的熏陶。
2、 朗讀法。這是一項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 討論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討論中發現,在發現中歸納。
由于本課是一富于詩情畫意的抒情散文,我采用觀察、朗讀、討論這些學法指導,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 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1分)
用提問和談話的方式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同學們,你們愿意出去旅游嗎?(同學們答,愿意)好,現在我就帶同學們去那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北大荒的一角——可愛的草塘(板書課題:可愛的草塘)去那兒走一走,看一看它將會使你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2、整體感知(6分)
老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一邊范讀一邊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邊聽邊觀察畫面,圖文并茂,整體感知草塘美麗景色。
3、重點剖析(23分)
(1)課文是以“我”到草塘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它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我” 所見、所聞、展現草塘可愛的,學生討論,老師歸納、板書:(景色秀麗、物產豐富、風光奇特)
。2)依次出示多媒體課件的五幅畫面,讓學生觀察圖畫,并通過“齊讀”,“個別讀”“小組讀”等方式細讀圖上的有關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語,了解圖上各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我出示的第一幅是綠草圖,它主要展示了草塘的景色秀麗。第二幅圖是舀魚圖,它描畫的是春天的景色;第三幅圖描畫的是冬天逮野雞、追狍子的情景,這兩幅圖都展示了草塘的物產豐富。第四幅是捉魚圖,它描畫了水狍子的奇特;第五幅是描畫小河奇特的美景圖,這兩幅圖都展示了草塘的風光奇特。)
與此同時,老師相機板書(綠草圖、舀魚圖、逮野雞、追狍子,捉魚圖,美景圖)
(3)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感受以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和這樣的感受與下文的聯系。
學生討論后,老師歸納感受是:不習慣,沒意思呆膩了,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處于對北大荒的不了解,寫這樣的感受是為下文看到草塘這么大這么美時的驚喜作鋪墊,使人感到北大荒的美出乎意料,更突出它的“可愛”之處。
(4)教師分析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課文先交代了要去草塘的原因(呆膩),接著寫出了草塘的美麗景色(驚喜),然后寫了草塘春、冬兩季豐富的物產(贊嘆),最后通過描寫“我”在水泡子里逮魚和看到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而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戀)。講的同時板書:呆膩、驚喜、贊嘆、愛戀
。5)結束語
同學們:這次旅游真值得,不用一分錢,走遍了北大荒的大草塘,看到了秀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奇特的風光,真是美不勝收,一飽眼福,令人陶醉。
4、 反饋練習(10分)
為了加深理解運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設計了以下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浪花( )的,綠得( ),綠得( ),( )著,( )著,一層趕著一層( )遠方。
②.仔細瞧那浪花,近處呈( )色,遠一點兒的呈( )色,再遠的'呈( )色,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
(2)學習本課描寫的方法,觀察周圍的景物,寫一短文。
六、 板書設計
綠草圖 景色秀麗
舀魚圖
逮野雞 物產豐富
追狍子
捉魚圖
風光奇特
美景圖
呆膩——驚喜——贊嘆——愛戀
設計說明:
我設計的板書不僅抓住了本課描繪的幾幅優美的畫面,而且體現了草塘景色秀麗、物產豐富、風光奇特的可愛,還緊扣了全文的線索(作者感情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