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精選15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2、體會作者從各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從而在寫作上受到啟發。
3、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準備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回顧全篇。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誰能說一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師:是呀,課文開始就告訴大家,“我們”深信這句話。所以我們對牛和鵝的態度就不截然不同,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用喜歡的符號勾畫,朗讀)
二、細讀探究,引導感悟。
1、“我們”是怎樣對待牛和鵝的?
為什么會這樣?(指名匯報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因為“我們”用了牛和鵝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輕視牛,而害怕鵝。
2、后來作者對牛和鵝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指名匯報讀第12自然段)
過渡:作者終于明白了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牛和鵝,(修改板書:牛 鵝)應該平等地對待它們,不能無緣無故欺負牛,也沒有必要害怕鵝。
3、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對待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這樣大的轉變?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這件事?(指名匯報:課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讀感悟,釋放主題。
1、快速瀏覽5-11自然段,找出在這件事中有幾位主角?(指名生說:鵝、“我”和金奎叔)板書:金奎叔 “我”
2、誰能用一句話告訴我們,圍繞這三位主角發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鵝追趕,嚇得狼狽不堪,金奎叔幫“我”趕走了鵝,并教育我不要怕鵝。)
3、自由讀5-11自然段,把你覺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來,多讀幾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 寫作 中心)
(1)指導學生讀出鵝欺負“我”時的神氣,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不堪。
、僦笇ёx第5段:
找出文中描寫鵝欺負“我”的句子,讀一讀,這鵝真是——(太囂張、太飛揚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為是......)這時候鵝心里會是怎么想呢?(指名說)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鵝的神氣?找出重點詞,邊讀邊比劃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和囂張。(生勾畫,自讀——指名讀——齊讀)
、谥笇ёx第6、7段,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
師: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我”當時的狼狽不堪?(指名說)你來讀出這種狼狽。
(指名讀——齊讀)
師:我當時真是__(狼狽不堪 抱頭鼠竄 軟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師:這種哭叫不但沒有使鵝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讀第7自然段)
小結:作者用短短幾句話,就讓我們感受到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我”的形象的?(指名說:動作、神態、語言)以后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
、坌⌒〉涅Z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孩子為什么這么怕鵝?( 指名匯報讀第1自然段)
(回到課文開頭,師:因為“我”相信了這種觀點,也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而這顯然是不對的。)
過渡: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剛才還神氣活現的鵝現在怎樣了?(指名說)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3)師:情況發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在輪到鵝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度來對待鵝了。(板書:不再怕)是什么讓“我”明白的呢? (指名說:金奎叔說的話。)
。4)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畫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生自由發言)
(5)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它大,可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說)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樂觀。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然后寫下來。(生匯報)
四、總結凝練 ,升華主題。
師:說的多好呀,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汶川地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災難帶給我們痛苦和不幸,但換個角度講,災難不正是激發了全國同胞眾志成城、攜手并肩、戰勝困難、重建和諧生活、重建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嗎? 愿我們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生活更準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 和 鵝
“ 我” 不怕 怕
不再怕 角度不同
結果不同
金奎叔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童年生活”,《牛和鵝》記敘作者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從此再也不怕鵝的故事。本單元是第二單元閱讀策略的延伸和實際運用,是“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杜:往Z》五個批注,從三個角度寫,一是對課文內容的疑問,二是對課文內容的體會,三是對課文寫法的體會。課文旁邊的空白處有編者示范的批語,其中第二個批注是重點,要求學生看到批語,能結合課文,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體會作者的傳神描寫。
設計意圖
批注與本冊第二單元的“提出問題”,與三年級的“預測”都有聯系,批注可以預測,可以提問。本課批注聚焦何處?緊扣單元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帶著學生學習如何批注。通過播放微課,用生動有趣的直觀方式跟著小伙伴學習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對批注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語文書上的五處批注是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再利用課文改編的差異性資源,激發學生批注的興趣,由扶到放從而掌握批注的方法。
《牛和鵝》(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識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了解批注,學習課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重點學習1-4段。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批注示范,嘗試多角度進行批注。
[課程資源]
微課“如何做批注”、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人生有一個特別美好的階段,那就是童年。童年啊,就像冰心奶奶說的那樣。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出示PPT)看一看第六單元,我們又要學習什么新本領呢?指名讀。
2、讓我們走進18課的學習,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18、牛和鵝,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發現?
3、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把“!睂懙帽取谤Z”小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吧。
二、檢查詞語
1、第一組:霖哥兒 金奎叔 任大霖
。1)指導讀好兒化音,“哥兒”是對男孩子的稱呼,誰來喊一喊,注意兒化音,本文中的“霖哥兒”指的是誰?出示:任大霖,“任”在做姓的時候讀第二聲,誰來讀。
。2)我們在讀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了解作者對課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幫助,誰來讀一讀,作者的介紹。這篇文章就是任大霖寫他童年時期發生的一件事。
2、第二組:嘎嘎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1)第一個詞是鵝的叫聲,誰來讀一讀,鵝如果高興的時候,它一定這樣叫——;如果鵝生氣的時候,它一定這樣叫——。
。2)第二個詞是喚鵝的聲音,假如那里有一群鵝,你會這樣喚他們——,鵝到了這邊,你會這樣喚他們——
(3)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這時,有一個頑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們來,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聲。
。4)聽了你們的喊聲,鵝跑過來,發出——,聽一只鵝跑過來了,讀——,聽一群鵝跑過來了,讀——
3、第三組:扳牛角 捶牛背 握脖子 摔酒瓶
注意讀好動詞,讀出節奏感。這四個詞語,前兩個是我們對待牛的動作,后兩個是金奎叔對鵝的動作。
三、整體感知
課文圍繞著主要人物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結:我欺負牛怕鵝,金奎叔幫著我趕走鵝,我改變對牛和鵝的態度。
四、學習批注
。ㄒ唬┝私庹n文批注
1、快速看看課文:這篇課文的形式與平時的課文一樣嗎?課文邊有一些小字,這篇文章是任大霖寫的,那這些小字又是誰寫的呢?
2、讀文時把思考記錄在課文旁,這種一邊閱讀一邊作批注的讀書方法,就是“用批注的方法閱讀”。
3、我們先來看第一處,誰來讀?這一處是寫在第一段的,讀了第一段讀者這樣寫道——
課文一共有幾處這樣的批注,一共五處批注。
4、老師的批注找不到合適的位置了,快來幫幫老師,讓批注回到他們合適的位置。第二次批注誰來讀,他應該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5、我們幫著批注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在找的過程中,你發現了批注的什么特點。
6、跟著小伙伴學習批注,播放微課,F在你對批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我們語文書上的這五處批注其實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的,你能說一說嗎?
8、板書:疑問 寫法 體會 啟發
(二)嘗試批注
1、 引領批注
。1)老師讀了課文前兩段,覺得很有意思,有話想說,也進行了批注。讀讀1、2段,你有什么話想說,寫在相應的位置。
(2)出示老師的批注:單獨成段強調了大家的觀點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
2、練習批注
。1)《牛和鵝》今年選入我們的課本有一點改動,你看這是去年的課文,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了嗎?在原來的課文中,三四段的位置上原來也有一處批注,那讀者究竟是從什么角度進行的批注,又批注了什么呢?
(2)你試著從你感興趣的角度來對3、4段進行批注。
如果從寫法的角度批注,你一定會這樣寫——
如果從有體會的角度批注,你一定會這樣寫——
牛和鵝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人們對他們的態度是什么樣的?
五、學習生字
1、認識生字。(出示生字)鵝這么目中無人,老師可看不下去了,我們來進行抓鵝識字游戲,老師來指,你們讀,我們一起把鵝抓起來。
2、本課當中有很多帶有提手旁的字,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摸、捶、握、摔、掐,誰來記一記這些字的字形。
3、出示田字格,誰來說一說,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在你的練字書上每個字練習兩遍,指導書寫“捶、摔”。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批注的方法進行閱讀,有一個批注之法送給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讀書的過程中能夠邊讀邊思,出示:靜心凝神,細讀課文;勾畫圈點,讀過留痕;所思所感,隨手記錄。三言兩語,理解更深。
七、作業
1、在練字手冊上練寫本課六個生字;
2、用學過的方法批注閱讀P78閱讀鏈接。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抓住鵝追人的有趣情節,體會鵝的神氣十足和“我”的狼狽不堪,初步感受兒童文學的特點。
3、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就會不同。懂得用端正的心態,正確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
抓住鵝追人的有趣情節,體會鵝的神氣十足和“我”的狼狽不堪,初步感受兒童文學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題,引導觀察:大屏幕上的課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大家能從課文中找到依據嗎?
。ㄖ干穑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檢查預習。出示“掙脫束縛、吁哩哩哩、胳臂”指生認讀,指導詞中多音字的讀法。
2、初讀課文,說說本文主要講了關于鵝的什么事?
3、學生瀏覽課文,總結文章主要內容,教師指導方法。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趣。
。ㄒ唬┱n件出示自學提示:
1、用標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情節反復讀一讀,把有趣勁讀出來。
2、想一想,從這些情節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
(二)討論交流,體會鵝的有趣。
1、教師引導: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關于鵝的事,誰標出的是描寫鵝的情節?讀給大家聽一聽。
2、指生讀自己畫出的描寫鵝的情節,教師相機指導。
。1)指生讀“鵝聽見了”一句,引導學生抓住“一搖一擺”等詞語想象當時鵝的樣子(或表演再現),引發思考:
你眼前浮現了一只怎樣的鵝?如果你是那只鵝,當時你在想什么?
(引導學生用神氣十足、目中無人等詞語評價鵝的行為,初步體會鵝的有趣)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總結讀書方法(抓住詞語,想象畫面)。
。2)依法指生讀“帶頭的老雄鵝”一句,指導學生抓住“啪嗒啪嗒、吭吭、一口”等詞語體會鵝的膽大妄為,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方法(適當重讀一些詞語)。
。ㄒ陨蟽蓚環節應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現)
3、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小小的鵝為什么會這樣目中無人,膽大妄為?(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用課文中語句回答)
4、課件出示“人 鵝——鵝的角度”
。ㄈ┳プ≈攸c詞語,體會“我”的有趣。
1、指生讀自己畫出的描寫“我”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掉、脫、又哭又叫”等詞語想象當時“我”狼狽不堪、怕得要死的樣子,體會文章語言的情趣。
2、知道有感情的朗讀“忙亂中”一句。
3、引導學生找出其它能體現“我們”怕鵝的詞語,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我們”見到鵝后的內心感受。
4、引發思考:“我們”為什么這么怕鵝?(引導學生結合第一自然段體會“我們”輕信傳言,竟然以鵝的視角看待問題的幼稚心理)
5、回顧“鵝追我”的情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初步體會兒童文學作品語言生動,充滿童趣的特點。
四、讀描寫金奎叔言行的段落,總結哲理。
1、自由讀8——11自然段,思考,和我們相比,金奎叔的不同是什么?
2、指生讀金奎叔的話,總結:“人比鵝小”只是從鵝的角度看,而從人的角度看則是“人比鵝大,比鵝強”(課件出示“人 鵝——人的角度)。
3、讀到這兒,你想對怕鵝的“我”說些什么?
4、觀察課件,你還有什么發現和收獲?(課件出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
5、思考:“我”不再怕鵝了,為什么也不再欺負牛了呢?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4
這課已經醞釀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么現在應該是釀成葡萄酒的時候了!不過,滋味卻是那樣酸澀!
因為南崗區教師招聘需要部分教師來出題,我有幸被抽中,在出題點“關押”了五天之久,然后是批卷,直到周六8點多才回家。因此,本應是上一周該做的事情,只好挪到這周一來做了。
第三節課,復興五年一。
開始上課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牛和鵝眼睛的故事。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說。孩子們聽得有趣,自然放松下來,同時,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這樣過渡到課文內容,自己覺得比較自然。
學生初讀課文,隨著讀我隨著講自己的感受:有趣,讀著讀著會樂出聲。大家也會有這種感受吧?這是情感的滲透吧,也是一種交流。果然,孩子們讀著讀著,也樂起來,忍不住樂出聲兒。為什么會這樣呢?說說感受吧:被鵝追、咬時的狼狽樣特別生動有趣;金奎叔趕鵝那一段有意思;還有前面欺負牛的那一段,覺得有意思。
這是預料之中的。接下來做什么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隨時將學生的發言整理成板書:我怕鵝,鵝追我,金奎叔趕鵝……在這個基礎上請學生結合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也是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只是放在這里,還略顯不自然。
比較亂的地方出現在后面的環節中。我一直沒有想好的,本來應該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話,但怎么切入卻沒有思路。于是,讀事情的過程。為什么要讀也并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說感受生動的語言。每想到這里便覺得發堵,不舒服。甚至現在都有寫不下去的感受。不過,為了當初的承諾,我還是要寫出來。講好了給大家當樣子,不好是靶子,給大家借鑒。
重點于是在體會我的表現,鵝的表現;金奎叔的表現,鵝的表現。因為,在此處我總認為是有比較的,正是這種比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而決定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或者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著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這次講的時候,我便引導著孩子對比著來讀,讀出我的害怕,再讀出鵝的神氣;讀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讀出鵝的害怕。反復指導朗讀,這里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鐘罷。后來想想,這里花的氣力顯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問題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對這些描寫生動的語句如此反復誦讀也還處在一種無意注意的狀態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讀到金奎叔的話了,抓住“這樣看”和“這點”兩處讓學生說清楚,然后說說句子的意思,再聯系生活談談啟示。基本就是這樣的思路下來吧。層次不清楚的感覺始終有,所以課上下來覺得比較累。不知自己怎么講下來的。
五年三,第二節、第三節
又講這一課。這回在比較上下了功夫,另外我還調整了一下順序,先理解金奎叔的話,但只是從字面上明白這段話的意思;再讓孩子們讀一讀課文,然后圈畫“我”、“金奎叔”、鵝的態度表現,看看通過比較他們的表現有什么發現。
這時,孩子們邊讀邊進行思考:把我的表現同鵝進行比較;把我的表現同金奎叔進行比較;把鵝的表現同金奎叔的表現比較;把鵝前后不一樣的表現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比較,孩子們說了很多想法和體會:鵝不怕我是因為我怕鵝;鵝怕金奎叔是因為金奎叔不怕它;鵝這動物欺軟怕硬……在比較中,邊談邊讀,邊讀邊談,這回感覺自然了許多。在充分的交流朗讀之后,我再讓孩子們談談對金奎叔那句話的體會,這回孩子們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其實,鵝把我們看得小沒有什么,它要是靠著這點欺負人可不行,“憑這點”說明鵝只是依靠把人看得小這點來欺負人,是沒有實際的本領的,實際上人的本領要比它強得多;也有的孩子說,其實鵝對我們什么態度不要緊,關鍵看我們是如何看它。于是,引出下文“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幾聲,扇幾扇翅膀,就搖搖擺擺走開了。”想想看,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發生變化?仔細閱讀后,我們會發現,其實鵝的態度并沒有變,還是和前文中一樣“吭吭叫、撲打翅膀、一搖一擺”,只是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鵝在我眼中也就有了變化,F在,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來談談啟發了。
再談《牛和鵝》一課的教學
這課成了一個心結了!但有時,課真的是需要磨的。反復思考下來,對這一課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記錄在這里,供大家借鑒。
先大概說一說課的流程吧。
一、神話故事導入。
二、由神話引入課文第一自然段:“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1.由神話故事到這段話,再到課文講的故事。請學生自由讀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檢查生字詞語:
。1)吁哩哩哩、吭吭,這兩個詞重點是讀準。強調“吁”是多音字,簡單講講另兩個讀音組成的詞。(呼吁、氣喘吁吁)
。2)“惹”,擴詞。
。3)“掙脫束縛”,注意“掙”是四聲,表示努力擺脫的意思;“縛”是四聲。指導學生讀準確,再回到課文中讀句子。
(4)通過做動作、做比較,弄懂“扳、握、掐”在課文中的意思。
3.瀏覽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我”被鵝追,金奎叔把鵝趕跑,“救”了“我”的事情。)
三、精讀主要內容。
1.結合課文主要內容及神話故事引出矛盾,激起疑問。
(說明:前面通過神話故事,學生得出“鵝”不怕人這一結論。而通過整理課文內容得出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這樣問題自然形成了:為什么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呢?看似簡單,但孩子們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大人和孩子外在身體上的差距,而沒有注意到內在態度的不同。這正是課文要引起我們思考的地方。由此進入下面細讀的環節。)
2.圍繞問題“為什么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默讀課文5——11自然段。邊讀邊用不同符號畫出“我”、金奎叔、鵝的表現,再讀一讀,看看有什么發現。還可以比較一下,也許你會有新的思考和收獲。
。ㄟ@個問題我想了很長時間,如果直接來回答問題,結果往往是單一而簡單的。學生容易直奔答案而去,不利于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同時,在這里也是教給孩子比較閱讀的方法。利于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并能夠有更多的學生更充分地發表看法。)
3.交流。
(基本上在第一課時能夠交流一個方面內容:或者是關于“我”怕鵝的,或者是金奎叔的表現,或者是鵝的表現。然后第二課時繼續交流。
交流時主要抓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得出“我”非常怕鵝這個結論,要讀好;二是得出鵝不怕我,讀出鵝的神氣來。三是金奎叔的不怕和鵝的怕,這部分處理宜輕?梢圆辉僮x了。四是比較“我”和金奎叔的態度,比較鵝前后的變化——由神氣到狼狽。
通過這樣四個層次的分析、品讀、思考,相信學生會得出問題的答案了:之所以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是因為“我”太怕鵝了,而金奎叔卻不怕鵝。)
四、體會金奎叔的話,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其中的道理。
1.由前面內容,教師進一步提問:那么,我們對待鵝的正確態度應該怎樣呢?
由這個問題過渡到金奎叔說的話。思考“讓它這樣看好了”、“要是憑這點欺負人”,弄懂金奎叔話里的含義。此時,要孩子進一步思考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時卻是有困難的。
2.讀第12自然段,再比較前后“我”的變化以及鵝的變化,看看又有什么收獲?
此時,學生應該可以發現“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往往是由我們的態度決定的”了。
3.下面的環節引用落英繽紛的做法,由不再無緣無故欺負牛入手,回顧第二自然段內容:
“我教時臨時發現一種講法,說來也是受大哥啟發,我讓學生劃出我們欺侮牛的動詞:拍,摸,觸,刮扳,騎.第一步,讓學生讀詞說體會;第二步,學生思考調整詞的順序行不行,說理由.學生體會出,我們由不怕牛到欺負牛的過程,也領悟到牛的忍讓促成了我們的行為.引完后讓學生自學第二部分,劃詞,批注鵝如何一步步欺負我的課文,自悟“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著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效果較好,學生挺愛學的。”
五、總結。
《牛和鵝》教學反思其四
呵呵,其實不知是第四還是第五了,或許是第三?不在于第幾,關鍵是思考吧。
今天在跟一位老師備課時,忽然想起了當時教學中的一個片段:教學本課的生字詞語有這樣一些,“吁哩哩哩、吭吭、惹、掙脫束縛、扳、握、掐”。教學最后幾個表示動作的生字時,我有意想通過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積累。于是我走到第一排一個男孩子跟前,抓住他的手,做出掰腕子的動作。然后讓大家說說我們在做什么 ——順勢講到,這也叫扳手腕。這個動作——我一邊說一邊將那個男孩子的手腕扳向一邊——就叫扳,后面的孩子都站起來看,一邊看一邊笑著。
這時,我又握住男孩子的手,用力搖了搖。“這個動作是——”
“握手!”孩子們大聲回答著。
“哈——”孩子們忽然哄堂大笑起來。而被我握著手的男孩子紅著臉,使勁要把手抽出去。嘿嘿,我回頭看看剩下的“掐”字,也忍不住樂了。這群小家伙,一定以為我接下來要掐這個倒霉的男孩子呢!
“哦。‘掐’是什么動作?看看,這一定是女孩子的拿手戲!男孩子學學。”
話音未落,男孩子們就裝模作樣地在女孩子身上(離著一定距離)比劃起來?粗麄兊膭幼,我便學著他們的樣子,用大拇指和彎曲的食指在空中一夾,再一轉 ——“是這樣嗎?”“對。”“不對。”——“這是什么?”——“是擰~~”男孩子們特意把“擰”字拖了一個長長的拐彎。“那這樣是掐嗎?”我走到第三排一個男生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另一手的大拇指甲和食指的指甲做出一個掐的動作。“對——”笑聲似乎比回答更響亮。
“哦?果真如此?”我清了清嗓子接著說,“請大家找找書里的話,看看書里是怎么說的?”
“金奎叔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胖子——”學生讀。
我一把抓住了旁邊一位同學的胳膊。“這就是鵝脖子。我現在的運用就是——握。”孩子們笑得更歡了。“另一句呢?”
“那咱們就得掐住他的脖子,把它扔到河里去……”
“哦,是這樣掐嗎?”我重復著剛才那個“掐”。對于鵝的脖子來說,這樣的掐恐怕是無濟于事的。“不是這樣?那是什么樣?”學生做出用力握的姿勢。
看到自己的目的基本達到。于是就趕緊把話題扯回來。“對,這里的掐和握意思相近。在感覺上掐的力量更大些,更集中些。”說到這兒,我的話題一轉:“其實,我們理解詞語時就要像剛才這樣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體會它的意思。因為漢字的歧義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們只有聯系課文內容才能準確地理解。記住,千萬不要望文生意喲。”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5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目標:
1. 掌握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無緣無故、胳臂”等詞語。
2. 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3.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感悟課文,了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伲ㄕn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谀信愖x
③指讀象聲詞
、苤缸x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ㄎ覀冊诨丶业穆飞媳基Z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 “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請你看這句話。ㄕn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ㄕn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五、推薦閱讀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埬阍谡n后讀一讀。
六、布置作業
1. 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 筆下生花——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八、課外資料:
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里,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牛鵝換眼
遠古時候,神農炎帝教會眾人耕地種五谷之后,人們就不只單靠漁獵過活了。大家用石鋤、石犁耕地種谷,用石刀、石斧砍柴割稻。人人下地耕耘,辛勤勞動。
有一天,玉皇大帝派觀音娘娘到下界察訪民情。觀音娘娘來到下界,見人們都在地里勞作,有的人用石鋤掘土,有的人拉著石犁犁地,有的人拿著石刀割草,十分辛苦。于是回天宮奏明玉帝,說人們個個在地里勞動,極為艱辛,請求將天上的牛、羊、豬、狗、雞、鵝、鴨等放到下界給人們使用。讓牛幫人耕地,羊幫人踩土,豬幫人拱泥,狗幫人看門,雞給人叫更,鵝幫人割草,鴨幫人耘地。玉帝聞奏,表示贊同,遂命觀音娘把這些禽畜帶到下界給人使用。
人得到這些禽畜幫忙,很是歡喜,立即按照觀音娘的指教,趕著牛羊豬鵝鴨等到田里耕耘。誰知因牛的瞳孔生得很大,把人看成—點小東西,被人牽著亂轉,覺得太不應該。當下便轉過頭來用角把人抵撞得頭破肚裂。自此開始,牛見人就用角抵。而鵝的瞳孔則生得太小,把人看成一種極高大的怪物,一見人,就嚇得遍身發抖,不敢走動。
人對這兩種禽畜全無辦法,只好把這苦衷去向觀音娘娘訴說,求她為人們分憂解難。觀音娘娘得知這一情況,當即施展神通,把牛和鵝的眼珠轉換過來。牛換上鵝的眼珠后,把人看成是很大的巨物,從此就服服帖帖地由人支使,就連小孩子牽著它的,它也馴馴服服。而鵝換上牛的眼珠后,則把什么東西都看小了,因此無論比它大十倍百倍的人或畜走過它身邊時,它都要伸著脖子啄咬一下。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6
教學設想:
根據故事情節性強,場面描寫具體生動,道理蘊涵耐人尋味的特點,教學設計時主要體現了“讀、悟”結合的理念,如:自讀、練讀、齊讀、學生賽讀、分角色讀,默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快速瀏覽理清文章脈絡,默讀勾畫出“我”怕鵝,鵝不怕“我”的語句。層層推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這樣在讀通、讀懂的過程中自然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并不斷地將新知識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鵝的謎語
同學們,你怕不怕鵝?
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知道了作者開始怕鵝,到后來聽了金奎叔叔的話而又不怕鵝的轉變。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兒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2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ㄎ覀冊诨丶业穆飞媳基Z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驚呼起來,急急逃跑,鵝追得更快了。我嚇得腳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它趕上了我,吭吭,它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當時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這樣叫吧:“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你能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1)指名讀。
。2)學生賽讀。
指導朗讀: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
5.我們害怕鵝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請你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他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墒墙鹂宓牧馐悄敲创螅p輕地把鵝提了起來,然后就像摔一個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這只老雄鵝摔到了半空中。它張開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這一下,其余三只鵝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進池塘里,向遠處游去。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落”“紛紛”“跳”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3、14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教師板書: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教師板書:角度不同,認識不同,結果不同)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三、總結升華
。ㄕn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筆下生花——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板書設計:
18牛和鵝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
角度不同,認識不同,結果不同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7
教學目標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發現作者對牛和鵝前后態度的變化。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4、讓學生明白的: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事物,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教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我很少來人民路小學,對這里很陌生,你們能告訴我:你們學校哪兒最美嗎?師相機板書:地點名字。
你們說得都是同一個學校,可為什么大家說的結果不同呢?今天我們學完《牛和鵝》這一課,相信大家能找到滿意的答案。板書課題。
二、整體回顧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對牛和鵝的態度前后有很大的變化。
三、精讀品味
。1)探求我對牛的態度
1、最初我對牛是什么態度?誰能很快找出來讀一讀?
2、課件出示牛的圖片:這頭牛這么大,這么壯小作者是一個小孩子是卻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膽子的確夠大的的。咱班有膽大的嗎?誰來讀一讀這段話。師相機評價
。2)體會我對鵝的態度
2、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引導看圖發現我怕鵝。
3、課文中也有許多地方寫了我怕鵝。你們誰來說一說。
4、生交流,師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朗讀,體會我對鵝的害怕心情
a、我們馬上就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
我怎么走過去?從這兩個詞語可以體會到我動作很 (輕、慢),為什么要這樣走呢?是因為……
誰能扮演小作者來讀。誰還能比他的動作更輕更慢呢?
b、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我已經被鵝鵝逼得沒有辦法了,我只得……,
現在你就小作者,誰能把你的心情讀出來?還有誰想讀?齊讀這句話師相機評價。
小結:看來,我怕鵝的程度,用一個詞語來表達,怕到……,怕到……。
(3)感悟鵝對我的態度
2、用—畫出我對我的態度的句子
3、自主交流:你想讀哪句?你感覺這是一只怎樣的鵝?
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不怕比我大很多的牛,卻怕卻我們小很多的鵝。這是為什么呢?
。4)理解金奎叔的話
1、后來我不再怕鵝,這是為什么呢?
2、找出金奎叔說的那些話。仔細讀一讀,你是怎么想的?
3、課件出示:雖然它看得比我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4、小結:站在鵝的角度看,我比鵝小,可實際上我比他強多了,可以掐……把它扔……。因為站在人的角度看,我比鵝強,所以不再怕鵝了。也正因為我站在人的角度看牛,我的確比牛小,所以我不再……。
看來從不同的角度看牛和鵝,結果是不同的。
5、說到這我想起剛開始我們談到“你們學校哪兒最美”的話題,現在你們能說說有那么多不同的結果,是因為你從哪些角度來說的呢?
6、總結:看來,這節課大家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結果也是不同的。板書: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三、拓展思維
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誰來和大家說一說。
結束語: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相信同學們今后一定會不同的角度來看事物,那樣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我們就會對事物有一個更正確、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人與人之間就會更加了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感悟,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抓住精彩句段,體會課文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
一、復習導入,回顧全篇。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
指名回答
二、細讀探究,引導感悟。
1、“我們”是怎樣對待牛和鵝的?
為什么會這樣?(指名匯報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因為“我們”用了牛和鵝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輕視牛,而害怕鵝。
2、后來作者對牛和鵝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指名匯報讀第12自然段)
過渡:作者終于明白了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牛和鵝,(修改板書:牛 鵝)應該平等地對待它們,不能無緣無故欺負牛,也沒有必要害怕鵝。
3、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對待牛和鵝的態度發生了這樣大的轉變?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這件事?(指名匯報:課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品讀感悟,釋放主題。
1、 反復讀課文,說說什么事情是我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2、 “我”“鵝”“金奎叔”三個形象,你認為哪個刻畫的精彩?用“------”畫出來讀一讀并做簡單批注;
3、組內交流收獲。精彩部分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分角色朗讀,表演等)在組內展示。
4、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 寫作 中心)
。1)指導學生讀出鵝欺負“我”時的神氣,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不堪。
、僦笇ёx第5段:
找出文中描寫鵝欺負“我”的句子,讀一讀,這鵝真是——(太囂張、太飛揚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為是......)這時候鵝心里會是怎么想呢?(指名說)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鵝的神氣?找出重點詞,邊讀邊比劃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和囂張。(生勾畫,自讀——指名讀——齊讀)
、谥笇ёx第6、7段,讀出被鵝欺負時“我”的狼狽
師: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我”當時的狼狽不堪?(指名說)你來讀出這種狼狽。
。ㄖ该x——齊讀)
師:我當時真是__(狼狽不堪 抱頭鼠竄 軟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師:這種哭叫不但沒有使鵝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讀第7自然段)
小結:作者用短短幾句話,就讓我們感受到這樣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我”的形象的?(指名說:動作、神態、語言)以后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
、坌⌒〉涅Z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孩子為什么這么怕鵝?( 指名匯報讀第1自然段)
。ɑ氐秸n文開頭,師:因為“我”相信了這種觀點,也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而這顯然是不對的。)
過渡: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剛才還神氣活現的鵝現在怎樣了?(指名說)用一個詞形容這時的鵝(指名說:落荒而逃、狼狽……)
(3)師:情況發生了大逆轉,剛才是“我”狼狽不堪,現在輪到鵝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該用什么態度來對待鵝了。(
(4)找出文中金奎叔說的話,(畫出來,自己讀一讀。)師生合作讀,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發。(生自由發言)
。5)作者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談理解:從鵝的角度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鵝,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就不同。師板書:角度不同結果不同)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的比它大,可是我們實在比不上它呀!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說)
過渡: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樂觀。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然后寫下來。(生匯報)
四、總結凝練 ,升華主題。
師:說的多好呀,汶川地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災難帶給我們痛苦和不幸,但換個角度講,災難不正是激發了全國同胞眾志成城、攜手并肩、戰勝困難、重建和諧生活、重建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嗎?愿我們都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生活更準確的答案!
五、拓展
生活中,有沒有過這樣的實例,改變看問題的角度,事情的結果發生變化的?
可以給學生提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換位思考
六、增量閱讀(一顆螺絲)
七、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啊!請你在課后讀一讀。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無緣無故、胳臂”等詞語。
2、通過感悟課文內容,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感悟課文,了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伲ㄕn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谀信愖x。
、壑缸x象聲詞。
④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請你看這句話。ㄕn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0
《牛和鵝》教學反思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后,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第二課時在處理重點詞句的引導方面,我抓住“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讓讓學生感受鵝的害怕以及“飛快”“提”“握住”等詞語感受金奎叔對鵝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讀內化詞語加深體會。另外在設計中能始終圍繞文本思想內涵組織教學,語文人文性特點落實到實處。
《牛和鵝》教學反思
教學一篇課文重整體感悟,最好有一條貫穿、統領教學設計的線索,以達到“牽一發動全身”之效。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龍睛”,能夠從一點輻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讀課文。我發現:
課文其實就是通過牛和鵝眼里感覺到的人,與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了牛和鵝對人的不同的態度。也就是牛和鵝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反映也不一樣。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鵝。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觀的事實—— 在人的眼里,鵝比人小,沒什么可怕。他從人的角度去看鵝,所以他不怕鵝;而我卻偏信了大家的傳言——在鵝的眼里,人比鵝小,惡不怕人。卻忽視了人實際上是比鵝大的事實。我站在了鵝的角度去看人,覺得人應該怕鵝,導致了我見鵝就怕,還遭到了鵝的圍攻。
我覺得編者是想通過語言文字本身,告訴學生: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應該以正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而這些正是通過我和金奎叔對待鵝的不同態度與鵝對我們不同態度的對比突現出來的。因此,課文的5-11自然段應該是課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態度改變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內容是束縛我正確思維的固定思想,正因為我被這個固定的思想束縛了,我才不知不覺地站在了對方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因此導致了錯誤的結果。然而金奎叔的話正是對我所經歷的這件事情的一個高度的理論提煉,是“點睛”之筆。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為證實了他的看法是正確的,讓我有了真切的體驗,然后用簡單而富有道理的話語,點亮了我的思維。讓我從鵝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時也作出了不再欺負牛的舉措。因此大家一致認為的觀點和金奎叔的話,是我站錯角度和重新認準角度的一個關鍵。
所以,我覺得課文的重點應該放在“我怕鵝,被鵝欺;金奎叔趕鵝,鵝被嚇跑”這件事情上,通過對比朗讀、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我當時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然后說說自己經歷過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現金奎叔叔的話,讓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有一個理論的提高。從而揭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準了角度,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牛和鵝》一課教學反思
經過近一個月的年級組授課、研討!杜:往Z》這一課我在年級組里上了四次。四次中都有不同的感悟,也都有不同的收獲。
第一次上課在二班,跟學生課前沒有接觸,直接授課。在授課過程中,學生非常配合,上課過程中感覺學生有很大的興趣,我也的情緒也非常高。一堂課講起來非常順。學生好像知道我的設計一樣,一步一步非常到位。進行的非常快。唯一遺憾的是在話題交流時我設計的問題是:“說說你身邊還有哪些變換角度的事情”這一問學生被我問住了。我考慮到問題可能過深了。學生不知道從何答起。我就引導學生一年之中有四季,有的人喜歡夏天有的人喜歡冬天,他們都有不同的理由。有的人覺得夏天很美,有鮮花有水果。不喜歡夏天的人卻覺得夏天蚊子很多。冬天很美,白白的世界,可以滑雪滑冰。可有人卻認為冬天很冷,不喜歡。所以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見解也不一樣。在我的引導下。有一位站起來大概意思是說:在生活中有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她就想我還是比較幸運的。這樣想想就會越來越快樂。生活中就是這樣如果你遇事都往開處想就會越來越快樂。否則,就會鉆進牛角尖。孩子說的多好啊。但是大多數同學都覺得這個問題很難。我想可能由于第一課時不是我上的緣故。進入寫話環節。孩子寫的也不太理想。可能前一部分太順了。后面反而不知道怎么引導了。課程比預計的提前五分鐘下課。第二次上課在四班。這次有了前一次教學經驗。在前一次備課基礎上修改了細節描寫。借鑒了網上老師上《牛和鵝》這課的經驗。在四班上課覺得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踴躍,但我能很清楚的感覺到孩子們喜歡聽我上課。他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喜歡我。我的激情沒有因為下午孩子的情緒而受到影響。我的精神狀態非常飽滿。前一部分出現了在二班沒有出現的幾個問題,但都被我靈活的解決了。我暗自得意自己的教學越來越老練了。但到了話題部分又卡殼了。這部分總是處理不好?磥硪淖円幌绿岱。我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后面寫話部分學生交流的較上一個班級好些了。這次我注意了引導。寫話部分時間不夠了,剩下的留在課下交流了。
這課已經上過兩次了。但從心里我對這課還是非常的不滿意。這次我決定做課件在電教室上。于是我連夜制作了課件。第二天我決定在三班上這一課。沒想到上了三次的課,這次是最不滿意的一次。我考慮了很久看問題處在什么地方了。我把這課進行了大的調整。為了突出重點,刪掉留在課上的閱讀題,當作回家作業。為了吸引學生。我把《牛鵝換眼》的故事錄成了童聲,配上了圖片,使故事繪聲繪色。至于總是出現卡殼的問題,我換成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且圍繞單元重點讓學生展開說話設置了“實話實說”欄目。我換的話題是:你是怎樣看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你是怎樣看待父母嘮叨的?你是怎樣看待老師的批評的?這樣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的實際展開說話。學生不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鍛煉了說話能力,還深化了本課本單元的重點。可謂一舉兩得。在授課時我重在文章的對比,對待牛和鵝前后不同態度的對比,引出本文的學習。鵝和我和金奎叔的對比。我前后態度變化的對比。重點指導了文章的朗讀,在朗讀中學生感受了鵝的囂張,我的狼狽不堪,金奎叔的勇敢。特別強調練讀了“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這句。在讀中使學生感受語文的文本作用。在讀中讓學生重感悟,做批注。這樣的學習,把孩子當成了學習的主人。交流話題是本課的亮點。在話題交流時我看到我班一個平時學習有些吃力但最近進步很大的學生在高高的舉著手,我就讓他來回答。他回答的是“你是怎樣看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他站起來說:“我以前就是一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那時我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是個差生,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但又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美國有個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有一次卻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從此以后他對自己有了自信,改變了他的一生。從那以后我也不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我也要改變我自己。于是我就發奮學習,F在我也進步了。”聽著他的回到答,不知道怎么那一刻我有多么感動,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種想落淚的感覺。想想我們的后進的孩子吧,他們有多么渴望被老師被同學承認啊,多么渴望被老師被同學關注啊!我的眼淚在眼圈中,我走到他身邊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的頭,哽咽地說:“老師相信你。老師從來沒有嫌棄過你,相信你今后還會有更大的進步!同學們讓我們給鼓勵。”那一刻掌聲響起在我的課堂,F在想起來。當時我如果什么都不說先帶頭鼓掌效果可能會更好吧。“快樂習作園”中學生練筆時,我課件放了舒緩音樂。隨著音樂孩子們筆尖在不停地寫著。那一刻我才體會到作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語文老師是多么的重要。學生的思維很廣,從各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這節課,總的看來上的還是成功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能力,整堂課不是空架子,而是注重了課堂的時效性,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語文課。
這次授課雖然覺得修改的次數比較多,自己也覺得比較辛苦。但每次的修改對自己都是一個提高。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自己能夠不斷的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也喜歡自己永遠是孩子們喜歡的王老師,孩子們能在我的語文課中學到真正的知識!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1
教材簡析: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8個主題單元“角度”里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了因為“我”相信大家的說法,所以欺牛怕鵝。一次回家的路上,被鵝欺負了,金奎叔解救并教育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欺牛怕鵝了。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在看似不經意的對話中自然流露出來,耐人尋味。
學情簡析:
本文故事性強,語言生動,富有童趣,兒童愛看,同時作為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作為本次上課的孩子,對鵝追人及人欺牛缺乏感性認識,閱歷尚淺。
教學目標:
抓住關鍵句,感受童趣、品悟事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流程:
一、觀看圖片,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觀看圖片,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小結:為什么同一張圖,能夠看到不同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看來角度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和角度有關的文章《牛和鵝》。
二、整體回顧,方法滲透
概括主要內容。
我們一起來回憶回憶,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我”因為相信牛把人看大,鵝把人看小,所以“我”欺牛怕鵝。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被鵝欺負了,金奎叔解救并教育了“我”,“我”從此再也不欺牛怕鵝了。)
滲透方法。(全面、簡潔)
概括主要內容的評價標準有兩點:一是(全面),二是(簡潔),他做到了嗎?
三、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欺牛怕鵝?四個字就簡煉的概括出作者起先對牛和鵝的態度。小小孩童欺負大牛,活生生的人兒怕鵝怕到被鵝欺負?那情景該多有趣。『⒆觽儯覀円黄鹫艺,哪些段落描寫欺負大牛,又是哪些段落描寫被鵝欺負了?
你們說說,先學哪部分好?
。ㄒ唬┭凶x“趣”段,感受態度的不同
1、分別找出描寫“欺!薄芭蛮Z”的段落,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
2、匯報交流。
預設:
第5、6、7自然段:
(1)觀看視頻,感受有趣。
哦,人鵝共趣圖,我們趕緊先去看看!
為什么笑了?(……)
。3)帶著剛才的畫面,自由朗讀5—7自然段,并畫出描寫老雄鵝的句子。
描寫鵝的句子:
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走過來;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大概是我的哭聲更惹怒了這只老雄鵝,它用盡全身的力量來拖我,來啄我,并且扇動翅膀來撲打我……
。ó攲W生匯報一句后)在這三個自然段中,還有哪些句子描寫老雄鵝?
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你讀出了一只怎樣的老雄鵝?如能用四字詞語概括就更好了!(神氣活現、膽大妄為、氣焰囂張、不可一世耀武揚威、趾高氣揚)
。4)學習描寫“我”的句子,感受我的狼狽不堪。
描寫“我”的句子:
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
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我幾乎被它拖倒了——因為當時我還很小,只不過和它一樣高呢!
自己讀讀這三句話,聯系剛才的畫面,想想,“我”當時的處境、心理,甚至性格,你又可用哪些四字詞語概括?(心驚肉跳、魂飛魄散、氣焰囂張、膽戰心驚、狼狽不堪、心驚膽寒、膽小如鼠)
這么一個人兒,欺負起大牛來,可是花樣百出!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小小孩童玩轉大牛?怎么個欺負法?
。2)找出欺負牛的動詞。
。3)把這些動詞連起來讀一讀,從這些動詞中你體會到什么?這些動詞從程度上來說有什么變化嗎?(“我”對牛的欺負越來越過分,有愈演愈烈之勢。)
(4)指導朗讀。
3、學習第1自然段,抓住“大家都說”明了作者欺牛怕鵝的原因。
作者這種欺牛怕鵝(板書)的態度下好應證了文中的哪一句話?(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抓住“大家都說”研讀。能否去掉?感受作者的相信程度,深信不疑。
。ò鍟┬〗Y:大家都說?慈耍ù螅宰鞑牛ㄆ圬撆#,鵝看人(。,所以作者(怕鵝),以至于(被鵝欺負),對此,金奎叔卻說:……
(二)引導探究,了解產生變化的原因
1、由金奎叔說的話,導讀第8自然段。
(課件出示)[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1)齊讀。
。2)你們說說,這段話中,哪句話對作者的觸動最大?(掐、扔)
。3)金奎叔這樣說,那他是不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2、課件出示: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這一下,別的鵝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進池里,逃命了。
師讀,找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談體會。
出示課件,生匯報。
剛才還神氣活現的鵝現在怎么樣了?(落荒而逃、四處逃竄、狼狽不堪……)
看來風水輪流轉啊,現在的鵝有如剛才的“我”啊!
奇怪?為什么會這樣呢?(金奎叔是個結實的漢子)僅僅這樣嗎?我們再說讀讀金奎叔的話!
4、(再次出示)[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5、抓住“讓它這樣看好了!”研讀。
它是誰?它怎樣看?(鵝把人看。
從鵝的角度看,人比鵝小了。úシ耪n件)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因為實際上(人比鵝大),人比鵝強!
課文中的“我”也像你們一樣明白了,對鵝而言“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6、因為從鵝的角度出發,(生)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師:但從人的角度出發,(生)可我們實在比它強。
填空:從鵝的角度看,人比鵝。
從 看,人比鵝大!
金奎的話其實是在告訴我什么?(換個角度來看鵝!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7、同樣的道理,對牛而言,課件出示:它雖然 ,可我們 呀!
8、明白了這個理兒,“我”對待牛和鵝,態度有了什么改變?
板書: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看來角度還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齊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
一千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從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遙遠未來;從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宛如一個非常短暫的往昔。 ——叔本華
2、從不同角度,領悟這篇文章所蘊含的不同道理。
光說不練假把式,學以致用才是真本領!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你能否從不同角度,領悟到這篇文章所蘊含的不同道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在強者面前不畏懼。不以己強欺弱,不以已弱恃強。生命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不存在欺負與被欺負!
3、角度不同,結果不同!我們能否用這個道理來解決我們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呢?
(1)上課不敢主動回答問題,怕出錯。
。2)父母的嘮叨,感到厭煩。
(3)老師或父母,禁止孩子上網,你怎么看?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一 研讀課文重點語句(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好象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拉住我不放。”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體會鵝的心理和情感;
二 通過重點語句的研讀,明白角度決定行動,決定結果;
三 通過重點語句的研讀,明白對同一事物,角度有很多,有的正確,有的錯誤,要學會變換角度、調整角度;
四 運用對“角度”的收獲,到鏈接材料《牛狼之念》中去運用,學會變換角度去重新認識熟知的事物;
五 讀寫思緊密結合,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思維。
教學重點:
一 研讀課文重點語句(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好象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拉住我不放。”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體會鵝的心理和情感。
二 鏈接閱讀有關牛的材料,學會變換角度重新認識熟悉的事物。
教學難點:鏈接閱讀有關牛的材料,學會變換角度重新認識熟悉的事物。
教學準備:
一 ppt“課文三句重點研讀語句”
二 閱讀材料《牛狼之念》。
教學過程:
一 回顧全文
1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學生齊讀課題。
2 師:看看老師的板書,用你的讀來突出重點。學生再讀課題,突出了課文的主體:“牛”、“鵝”。
3 通過初步學習,你知道了牛和鵝有兩個什么有趣的特點?
4 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 師:牛大鵝小,為什么我們卻怕鵝欺牛?
生:因為它們看人的角度不同。
6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鵝在這種奇特的角度的影響下,如何對人兇的?
二 研讀鵝,體會錯誤的角度導致的荒唐結果
1 課文的哪些部分在具體描寫這只鵝在他的角度的影響下,對我的兇惡表現?請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體會體會他的心理。
句子(1)“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好象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交流:
生a:我從“一搖一擺”看出鵝很神氣, 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里。
生b:我從“撲打著翅膀”看出鵝很兇,追得很厲害。
生c:“鵝看了看我們”,就好象在說:“這么小的小人兒,膽敢來招惹我。”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里。
……
句子(2)“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拉住我不放。”
生a:我從“一口”這個詞看出,鵝已經被激怒了,非常生氣,狠不得一口把我吞了。
生b:我從“腿也軟了”看出我被嚇壞了,都走不了了。
生c:我從“大喊了一聲”,看出我們很害怕。
生d:我們一定喊:“呀!鵝來了!”
師:真像“狼來了!”
……
句子(3)“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
……
2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只怎樣的鵝?
生:這是一只兇猛的鵝。
師:這是一群什么樣的鵝?
生:這是一群兇神惡煞的鵝。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這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
師:是什么讓鵝變得像狼一樣兇?是什么讓人變得像鼠一樣膽。
生: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
3 這只鵝真的有那么厲害嗎?繼續讀課文,談談你的看法,并找出相關的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句子(4)“鵝用爪劃他……跳進池里,逃命了。”
……
4 金奎叔的角度是什么?學生研讀金奎叔的話,得出他的角度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即是“讓它這樣看好了。”
5 小結:看同一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有的角度對,有的角度錯。我們要注意選擇角度。
三 鏈接《牛狼之念》,學會試著變換角度認識熟悉事物
1 鏈接閱讀《狼牛之念》;
2 在文后寫出自己對牛的新的看法和理解,互相交流評論。
生a:牛并不是膽小的動物,而是一種能保護主人的有智慧、 非常高尚的動物。它值得我們去尊重它,因為它和我們一樣,也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動物。
生b:牛其實并不是怕人的,它只是不想跟我們斗,因為它知道我們斗不過它。牛有生命,又情感,我們不該欺負它,而應該保護它。
……
四 總結
從牛和鵝身上,我們明白了什么?這對于你做人和做事有什么啟發?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以“角度”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教學目標:
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讀準除生字外,一些易讀錯字的讀音。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悟出這樣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睆闹惺艿浇逃,指導今后的行為。
教學重點:
繼續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理解語言、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边@個道理的過程。
教學構想: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學生可能會非常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于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后比較變化明顯,學生易于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準備:
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①(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②男女生賽讀
、壑缸x象聲詞
、苤缸x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ㄎ覀冊诨丶业穆飞媳基Z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 “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請你看這句話。ㄕn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牛 和 鵝
欺負 怕
我
不欺負 不怕
牛 和 鵝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做《同步探究》的題目,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同位互批。
3.評價并改錯。
二、做《同步探究》的題目。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中的這點指的是是什么?
3.金奎叔的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
三、小資料:
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里,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四、小練筆;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讓學生通過漫畫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帶著固有思想看問題這一點,為后面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作業設計: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埬阍谡n后讀一讀。
板書設計:
牛和鵝
牛和鵝的眼睛
尊重客觀事實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4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38人。其中男22人,女16人。他們有較強的是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學內容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三、教學目標:
1、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
4、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分析: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這個道理的過程。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 (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伲ㄕn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谀信愖x
、壑缸x象聲詞
、苤缸x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ㄎ覀冊诨丶业穆飞媳基Z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 “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請你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牛和鵝
欺負 怕
我
不欺負 不怕
牛和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做《同步探究》的題目,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同位互批。
3.評價并改錯。
二、做《同步探究》的題目。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中的這點指的是是什么?
3.金奎叔的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
三、小資料:
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么東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里,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四、小練筆;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ㄗ寣W生通過漫畫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帶著固有思想看問題這一點,為后面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作業設計: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啊!請你在課后讀一讀。
板書設計:
牛和鵝
牛和鵝的眼睛
尊重客觀事實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七、課堂練習: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八、作業安排:
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啊!請你在課后讀一讀。
九、附錄:教材及小馬過河課文
十、自問自答:
參考小馬過河由淺入深經行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案 篇15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課文篇幅較長,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課前,我檢查了學生的朗讀,糾正了個別字詞的讀音。通過一遍一遍的朗讀,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圖片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出示大家對牛和鵝的一個認識,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
接著通過探討“我”對牛和鵝的態度轉變的原因,引出我們被鵝追趕、金奎叔幫我們趕鵝這件事,學習“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主讀文,找出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鵝的囂張,體會我的害怕,學習“金奎叔趕鵝”時,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感受鵝的害怕,前后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最后引導學生理解金奎叔的話,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后通過拓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