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頃的認識
教學目的:
1、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
2、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一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有關單位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簡單的單位換算,會利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建立1公頃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天安門廣場的視頻資料,故宮的視頻資料
課前準備:
1、查找有關資料
2、去操場觀看100米跑道的長度以及足球場大小
3、每組準備一個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a、談話:我們認識了哪些面積單位?
學生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b、一個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m
c、連線
教室面積平方厘米
橡皮面積平方分米
課桌面積平方米
2、引入新課
a、談話:在表示圖形的面積時,我們一般要選擇比較合適的單位來記錄數據,這樣會比較簡便。現在老師要帶你們去個很美麗的地方,你們愿意跟著老師去嗎?
3、播放短片:
a、板書一組數據:天安門廣場面積大約是400000m
b、故宮:占地面積大約720000m
4、談話:對于這組數據你有什么想法嗎?
讓學生自由發揮,直到有學生說出這單位不太合適為止。
5、引入課題
談話: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我們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也可以用字母ha來表示。
板書:公頃(ha)
6、談話:
天安門廣場大約占地40公頃,故宮大約占地72公頃
師:你們猜猜看天安門廣場大約相當于幾個教室這么大呢?
讓學生自由猜
1、導入新課:
師:你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等我們學習完今天的知識以后相信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一、新課學習
1、認識100平方米?(公畝)
a、讓14個學生拉手沿著教室的兩條邊站成正方形的兩條邊(教室的每面墻的長度大約相當于七個學生手拉手拉成的長度)
b、教師談話:我們的平均身高大約是1.44米,七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大約是多長呢?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c、教師談話:我們教師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板書100m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告訴他們100平方米就是一公畝,用字母a表示
c、教師追問:100平方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2、認識公頃
a、談話:老師今天已經帶你們去看過我們的大操場,起你閉上眼睛,好好回憶回憶100米的跑道有多長?請你們在想象如果我們把這100米的跑道分別從兩端向東面延伸,圍成一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你們能體會到面積有多大嗎?
b、讓學生睜開眼睛,老師告訴學生,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ha
c、談話:如果把我們的操場南北兩端拉直,大操場的面積就相當于一個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我們大操場的面積大約就是1公頃。
d、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里聯想大操場的面積有多大。
3、研究公頃
a、小組討論:1公頃=
b、讓學生說理由。
c、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4、研究1公頃和100平方米的關系
思考:多少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
二、知識的應用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了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你能不能進行它們之間的換算呢?
1、單位換算(讓學生先試算)
6公頃=()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頃
0.8公頃=()平方米9000平方米=()公頃
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是移動小數點這方法,可以引導學生用這方法來進行單位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