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精選12篇)
商的近似值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
(二)求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九冊第95頁例8、“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八第3~5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有時需要用“去尾”和“進一”的方法求近似值,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
2. 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應用“去尾法”、“進一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四舍五入法”“去尾法”“進一法”三種方法的比較及熟練應用。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學習的,例8通過一個簡單的購物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不適宜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而應該用“去尾”的方法求得近似值。隨后的“試一試”則通過乘船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有時還需要用“進一”的方法取近似值。這樣,通過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對商的近似值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而“練一練”第一題仍然讓學生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使學生明確:通常情況下,還是應該用“四舍五入”法。讓學生對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談話:
1、計算下面各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64.8÷19 13÷2.4 4.6÷0.38
(1)提問:這三題應該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選擇你喜歡的一題來解答
(2)學生解答,校對。
2、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的呢?(先看清楚題目要求,要求我們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求商的近似值。(板書課題)
同學們預習時有一個問題如下:
有一一種油桶,最多能裝油4.5千克,要裝60千克油,至少需要這樣的油桶多少個?
學生解答情況:
60÷4.5≈13.33…(個) 60÷4.5=13(個)……1.5千克
60÷4.5≈13 (個) 60÷4.5≈14 (個)
你覺得哪個答案最正確?說說理由。
先說選哪個答案,再說理由,后說說求近似值的方法。(板書:進一法)
二、教學例8
1、出示例8圖:
提問: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2、 續問:要求300元最多可以買多少個,應怎樣列式?
板書:300÷45
一起計算,教師板書豎式:
3、 接問:你有沒有什么發現?(結果是循環小數)
4、指橫式追問:橫式上應該怎么寫?
如果有爭議,就請雙方把理由說一下,再在四人小組里討論。
交流:(1)這一題不能保留兩位小數,也不能保留一位小數等,而要取整數商。教師隨即擦去豎式中除到小數部分的商和余數。(板書:取整數商)
(2)因為買7個足球要315元,超過300元了,所以買不到7個,只能買6個。
板書檢驗方法:457=315(元) 456=270(元)
5、:觀察你所列豎式,你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除到哪一位就行了?(除到個位)
6、多媒體展示解答過程。
觀察豎式,幫助理解。
(1)教師指豎式,問:在這里,商6表示什么?余數30呢?
使學生明確:30表示買6個足球后余下30元,已經不夠再買一個足球了,應舍去,商只能寫6.
(4)在這里,我們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因為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把它省略。你想給這樣的方法取個什么名字?(板書:去尾法)
三、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圖畫,讓學生說說圖意。
2、讓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教師巡視。
3、就板演題進行交流,商到8,余6,還要不要再除了?(只要除到個位)使學生明確:在這里,只要有余數,不管余下來幾個人,都只能再乘一次船,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往下除。只要在商的個位上加1就可以了。
4、多媒體展示過程:啟發得出:像這樣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叫“進一法”(板書“進一法”)
5、比較三種方法的異同。
提問: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讓學生明確:
(1)后兩種方法都是題目中并沒有要求,而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自覺地取了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數商,。
(2)“四舍五入法”是按照要求多保留一位按“四舍五入法” 取近似值。
(3)第一種情況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而第二種情況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在商的個位上加上1,所以叫“進一法”。
四、練一練:
1、每個油壺可以裝3千克油,裝40千克油需要準備幾個油壺?
(1)出示題目,學生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數?
(2)學生獨立解答,校對。明確:只要除到個位,就不要繼續除了。
2、每套兒童服裝用布2.3米,48米布可以做多少套?
五、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學習了什么?你對商的近似值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又有哪些收獲?
六、判斷練習:
判斷下列各題應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
1、做一個奶油蛋糕要用7.5克奶油。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個這樣的蛋糕?
2、幼兒園買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有一批13.6噸的貨物,用一輛載重4噸的卡車至少要幾次才能運完?
4、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5、有個根長64米的繩子,要截成三段,平均每段長多少米?(得數保留整米數)
學生先判斷,全班交流,再做上課堂作業本。
商的近似值 篇3
教學內容:
商的近似值 第99頁例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并再次認識循環小數。
2、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并再次認識循環小數。
教 學準 備
: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一)計算
兩個數相除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可以除盡,另一種除不盡,等號后面的商該怎樣寫呢?
計算p99 練一練1(完成在課堂作業本上)
(二)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八第3題。
一個人造地球衛星每小時大約運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飛機 每小時大約飛行2200千米。算一算,衛星運行的速度大約是這架飛機的多少倍?(得數保留整數)
可以提示學生根據商不變規律,先把“30000÷2200”轉化成“300÷22”再進行計算。
30000÷2200=300÷22 (完成在課堂作業本上)
2、練習十八第4題。
組織學生討論求平均身高的方法。
(完成在課堂作業本上)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教學情景圖。
說說獲得什么數學信息?
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并計算。
當除不盡時,我們要進行保留,得到近似數,那么這題沒有保留要求,怎么辦呢?
根據學生回答,問:你認為這題應該保留整數幾?為什么?除到什么地方就可以不除了?
質疑:根據以前所學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為什么這題保留整數,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是6,應該用五入法,應該是7,怎么你們同意是6個呢?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題目叫做“去尾法”。
說明:像這樣的題目,直接用約等于幾即可。
2、完成“試一試”。
你認為應該至少幾次才能全部過河?
質疑:這到題目能除盡,答案是不是8.4次。
學生反駁后,教師問:為什么這題不用“去尾法”了?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這種方法叫做“進一法”,也就是不管后面的數是幾,都要向前一位進一。
3、獨立完成“練一練”第2題。
問:根據實際情況,應該用“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三、練習。
1、練習十八第5題。
重點指導學生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完成在課堂作業本上)
2、練習十九 第6題。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第(3)、(4)題的得數,再引導學生觀察第(1)--(4)題的商,使學生發現:這幾道題的商都是循環小數;被除數是幾,商的小數部分前兩位數就是9的幾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規律直接寫出后面幾題的得數,并按要求求出近似值。
四、課堂作業
補充練習 第1題,3、4、5題。
商的近似值 篇4
商的近似值,第94頁例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并初步認識循環小數。
2、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并初步認識循環小數。
教
學準
備 :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3.72 4.18 5.25 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1.483 5.347 4.003 3.996
3、計算下面各題:
7.3×0.315(保留兩位小數)
0.27×0.45(保留三位小數)
4、說說小數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計算出整個積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數多一位的數字,進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 教學例7
下面是幾種動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動物名稱 海獅 海豚 飛魚
速度(千米/時)
40 50 64
海獅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除法豎式略)
如果繼續除下去,余數和商有什么特點?(余數40重復出現,商也重復出現)
(二)學習“你知道嗎”
1、學習小數的分類。
兩數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數商,會有兩種情況。1、能除得盡。2、除不盡。我們把它們分別叫做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在除不盡的情況中,同樣也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余數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商也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我們把這種無限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另一種是余數出現是沒有規律的,商出現也是沒有規律的,我們把這種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
2、 重點學習循環小數。
明確循環小數肯定是無限小數。
循環小數的標志:一是省略號,二是起碼有兩個相同的數字或兩組相同的數出現,缺一不可。
介紹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說明:像0.666……這樣的小數是循環小數。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這道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是:
40÷60≈0.67(千米)
(二)試一試。
用計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飛魚的最高游速大約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50÷60≈ 64÷60≈
(三)綜合練習
1、寫出下面各循環小數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0.1818……≈ 1.290290……≈
0.5656……≈ 6.74949……
≈
2、用四舍無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保留三位小數
2.7÷1.1
16÷23
2.7÷0.46
三、全課小結。(略)
四、作業:補充習題
商的近似值 篇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99頁例7、例8,完成練習十九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教學過程一、 復習:1、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3.72 4.18 5.25 6.03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1.483 5.347 4.003 3.9963、計算下面各題:7.3×0.315(保留兩位小數)0.27×0.45(保留三位小數)4、說說小數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要先計算出整個積的值,然后看比要求保留位數多一位的數字,進行“四舍五入”。二、新授:(一)教學例7 下面是幾種動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動物名稱 海獅 海豚 飛魚速度(千米/時) 40 50 64 海獅的最高游速是每分多少千米? 40÷60=0.666……(千米)
如果繼續除下去,余數和商有什么特點?說明:如果繼續除下去,余數重復出現“40”,商重復出現“6”。像0.666……這樣的小數是循環小數。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這道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是: 40÷60≈0.67(千米)(二)試一試。用計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飛魚的最高游速大約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50÷60≈ 64÷60≈(三)學習例81、組織學生閱讀例8,理解題意后,讓學生看書自學2、指名說說這道題,為什么結果是6個?3、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根據生活實際,最多只能買到6個足球。5、完成試一試,學生板演。6、獨立完成練一練后,集體訂正。三、綜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1、2題1、寫出下面各循環小數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0.1818……≈ 1.290290……≈ 0.5656……≈ 6.74949…… ≈ 2、用四舍無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保留三位小數2.7÷1.1 16÷23 2.7÷0.46 四、作業完成練習十九3-5題
商的近似值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
(二)求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
(二)求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
(二)求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
(二)求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10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有時需要使用“去尾法”和“進一法”來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體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導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處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簡析:
從教材內容編排的內在邏輯聯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學生學習了求積的近似值和小學除法、計算器的簡單應用的基礎上來展開的,學生在上節課已經學習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本節課通過二個具體的情境,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引導學生思考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不適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應該靈活選用“去尾”與“進一”法。這樣,通過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對商的近似值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
教學重點: 體會用“去尾法”和“進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體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去尾法”和“進一法”求商的近似值與“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教具準備: 相關配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談話: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的呢?(根據要求保留小數的相應位數,除的時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
如: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國的劉翔在110米跨欄比賽中僅用了12.91秒,獲得了奧運冠軍。劉翔平均每秒跑110÷12.91=8.520526……米,保留一位小數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跟商的近似值有關的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鞏固學生對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也為后面的“四舍五入法” 、“去尾法” 與“進一法”的比較做好準備。]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8
談話:徐州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城市,有很多的旅游景點。水上世界同學們去過嗎?今天張老師帶來了一個與它有關的數學問題,你能幫忙解決嗎?
(1)呈現問題情境:水上世界門票45元一張,300元最多可以買多少張?
[設計意圖:將例題換為我們身邊的生活實例,從生活實例引入,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2)從圖中你們了解了哪些信息,該怎樣列式?
(3)列出算式后,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并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4)請有不同做法的學生匯報想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a:300÷45≈6.67(張) (保留兩位小數)
b: 300÷45≈7(張) (因為300÷45=6.6666……;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所以最多買7張)
c: 300÷45≈6(張) (因為300÷45=6(張)……30(元),30元不夠買一張,所以最多買6張)
師問:大家同意誰的觀點,為什么要把商保留整數?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設計意圖:學生容易受上一節課的影響,自覺或不自覺地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在這里有必要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5)在討論中明理。
因為買門票只能整張買,不可能買零點幾張。所以要把商保留整數;這道題取整數商時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因為買7張票要745=315(元),超過300元了,所以最多只能買6張,645=270(元)。
(6)師小結。
在取商的近似值時,我們要考慮到實際情況,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把它省略,要自覺地取整數商,在豎式上只要除到個位就夠了。我們把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板書“去尾法”)
2、教學“試一試”
(1)理解題意后,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教師巡視。
(2)就板演同位進行討論:8次能全部過河嗎?使學生明確:在這道題中,過河的次數也必須取整數,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只要有余數,不管余下來幾個人,都只能再乘一次船,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往下除。只要在商的個位上加1就可以了。
(3)小結:像這樣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叫“進一法”。(板書“進一法”)
通常情況下,應該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但以上兩個問題都不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這是為什么?(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求商的近似值,人們往往更多地用到“去尾”法和“進一”法。
(4)比較例8與“試一試”的異同。使學生明確:
a、兩題題目中并沒有要求,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自覺地取了商的近似值,并且都是取整數商。
b、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c、例8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舍去,所以叫“去尾法”;“試一試”不管余數是幾,都只能在商的個位上加1,所以叫“進一法”。
(5)誰能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時候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較交流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花布做衣服,鈕扣釘衣服之類實際的問題,要求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裝蛋糕,上車運貨物之類需要采用進一法求近似值。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實際生活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去尾法”與“進一法”求商的近似值,但是學生往往不知道何時使用去尾法,何時使用進一法,因此,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根據實際生活需要合理選擇不同的方法非常重要,要落到實處。]
三、練習鞏固,發展提高。
1、計算下面各題。
648÷19(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 13÷2.4(精確到十分位)
4.6÷0.38(保留一位小數)
(1)你能獨立運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嗎?
(2)集體交流,交流時要學生談談三題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設計意圖:這是書上練一練的第一題,我對精確程度的要求做了修改,使學生明確,在通常情況下還是應該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對比練習。
(1)每個水壺可以裝3千克油,裝40千克油需要準備幾個油壺?
(2)做一條褲子需要用布0.75米,4.2米布可做褲子多少條?
a、自我練習,集體校對。
b、提問:“為什么需要14個油壺?”“為什么不是6條褲子?”
[設計意圖:改變書上的呈現方式,突出組題的對比性,主要想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綜合練習,判斷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
(1)有一批13.6噸的貨物,用一輛載重4噸的上車至少要幾次運完?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
(3)機關一幼買50個蛋糕,每7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4)一本字典22元,100元最多可以買幾本字典?
[設計意圖:補充實際問題,重在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近似值,較為簡單的數值避免了煩瑣的計算,更有效地指向學習的價值核心。]
4.開放練習。
出示25÷3=8.333……
25÷3≈8 25÷3≈9
師:你能分別給25÷3提供一個現實情境,使商的近似值“約等于8”,“約等于9”嗎?
[設計意圖:通過開放題的設計訓練,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對商的近似值有哪些新的認識?你還有哪些疑問?
小組長的產生:一般是由各組成員推薦產生,如果組內意見不統一,分歧較多,就由教師出面協商、統一產生。隨著活動的深入,如果發現小組長職責履行不盡職,活動進行不順利,教師要及時組織組內成員討論更換小組長,或者對小組長進行指導、幫助、培訓,以利各小組的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小組長的職責:一是組織協調;二是上傳下達;三是安排調度;四是團結組員,帶動其他組員。總之,一個學習小組的小組長從導學案的預習、檢查、互動方案、批改、階段性檢查總結,再到展示、總結評價,都離要認真組織、安排和協調。
教師對小組長開展小組活動的指導:我班在每一輪開學之后的第二三天都要召開小組長會,調查總結前一階段小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適時的加以解決;對合作不好的小組加以協調和引導,幫助小組長搞好組內成員的分工,力爭新一輪內有所改進;三是引導小組長及時處理小組內偶發事件。這一點很關鍵,否則處理不好,會使整個小組難以繼續合作,長期下去甚至會影響全班;教師還要培養小組長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經常和小組長切磋談心,免得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打退堂鼓。
2、提高小組小組合作的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成績的新策略。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這是新一輪課改所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每一科目每一節課,無論是正課還是復習課,都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這是學校下的死命令。但是有時小組合作學習并沒有體現出應有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首先在參與面上,有時候只是部分參與。整堂課,小組都在按要求熱熱鬧鬧的討論和研究,但稍加注意我們就會發現那些性格開朗活潑大方、好表現的學生往往一統天下,把握住整個小組的“說話權”或“決策權”,而那些性格內向孤僻拘謹的學生則成為旁觀者,有些甚至連旁觀者都算不上,他們不會傾聽,不會評價,只是站起來哄哄一通,然后看人家坐下自己也就坐下。致使合作學習變成一種無效勞動,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
其次在形式上,缺乏細致的指導,泛化現象嚴重。小組合作學習,貫穿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要求每一個環節都要全員參與,必要時還要有人作詳細記錄。但有些小組卻把合作學習看成是一種形式,表面上熱熱鬧鬧,卻無實際效果,充其量也就是幾個成員拼湊到一起討論一下,假裝合作,應付了事,究其原因還是教師指導不夠,任務不明確,分工不具體,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泛化”。
針對以上現象,我們班在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采取以下策略:
一.創設小組合作的氛圍
班內大造小組合作的聲勢,班級“百姓講壇”開設“小組合作專題講座”,日記談小組合作的感受。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合理分工,既能有根據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又能與小組同學相互協調。既要學會傾聽,也要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遇到觀點相沖突的時候,要能夠相互協商,并有理有據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在小組中,要讓同學互相之間互幫互學,互相激勵,使小組能愉快而圓滿地完成實踐活動任務。
二.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
很多時候,不是學生有意的不著邊際的亂侃,使小組合作低效的,而是因為不明白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因此,教師一方面及時掌握各小組的情況,進行調控。另一方面應使每個成員明白自己既是參與者,也是觀眾。在別人發言時應注意傾聽、記錄,和其他成員共同完成任務。
三.不什么事都放手,應不失時機的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不斷觀察了解班級合作小組的學習情況,知道學生在干什么,是怎么干的,結果如何。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教師還應在每一個月假前,引導學生就本組表現及各成員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回顧整個一輪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優點和不足,下次如何改進、如何揚長避短。這樣就會使小組的合作更有效,也會使學生自覺養成遵守小組合作規范的習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初步認識循環小數。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習用“去尾”或“進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增強探索數學知識和規律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談話:海獅、海豚、飛魚都是水中游速較快的動物(多媒體出示例7表格及以上部分),他們的最高游速與汽車的速度差不多,看了這張表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問:你能算一算,海獅的最高游速是每分鐘多少千米嗎?
[課始于水中動物游速情境,使學生感到親切,激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理念,也為新知的探究作好準備。]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教學例7
(1)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嘗試計算,突現矛盾。
學生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由于這一題的商是循環小數,所以在計算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很早就停筆了,有些學生還在繼續除。教師可再等待,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把想法說出來。
(3)學生交流發現:①除不完②每個數位上的數都是6
(4)結合板書小結:如果繼續除下去,余數重復出現“40”。商重復出現“6”。像0.666……這樣的小數是循環小數(板書:循環小數,并指導閱讀94頁頁腳內容)。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5)提問:把這道題得數保留二位小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保留二位小數,看千分位上是6,滿5進1,約等于0.67千米。)
(6)追問:如果要保留三位小數,你一般要算到哪一位?精確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一般又各要算到哪一位呢?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一般計算的時候要比所要保留的位數多算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評:讓學生嘗試,發現問題,教師不過早介入,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發現,數學學習成為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用計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飛魚的最高游速大約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2)學生獨立填寫,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
3、教學例8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可讓學生把不同的方法寫在黑板上。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①得數是6個②得數是7個③得數是小數④豎式計算時,商的小數位數是一位或比一位多的;
(3)比較交流。讓學生仔細比較這幾種情況,把各自認為最合理的方法選出來,并說明理由(可讓學生展開辨論)。學生說明的理由可能有:①生活中足球只能一個一個買,得數要保留整數;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7個;③買7個錢不夠,所以只能是6個;④只要除到個位就可以了,因為不管余下多少錢,它總不夠買一個;
(4)明晰算法。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不適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應該采用“去尾”法(把尾數舍去)求近似值。所以300÷45≈6(個)
[評:這一環節讓學生的想法充分展開,又在此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加以分析比較,得到合理的結果。學生個體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而絕不是簡單的給予。]
4、教學“試一試”
(1)談話:看來有些題目求商要根據生活實際確定。那這一題你能解決嗎?
(2)讓學生獨立計算,同桌說說各自的想法。
(3)交流想法。學生的想法可能是:不管余下幾個人,還要多安排一條船,所以,126÷15≈9(條);
(4)說明:有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向整數部分進一)的方法取近似值。
(5)比較:你能說說在什么情況下用“去尾”法取近似值,什么時候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在比較交流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花布做衣服,鈕扣釘衣服之類實際的問題,需要采用去尾法求近似值,盒子裝蛋糕,卡車運貨物之類需要采用“進一”法求近似值。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復習鞏固,綜合運用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匯報,糾正錯誤。
(2)提問:通過計算你認為應該注意些什么?(得數保留二位小數,只要除到千分位,再四舍五入。)
2、完成“練一練”第二題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針對作業中的錯誤,師生評價。
(2)提問: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體會?(結合生活,合理取近似值。)
[評:這二個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對求商的近似值有更深的認識,也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疑問?
2、在今天的計算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數——循環小數,帶著對循環小數的好奇,我們一起來進一步地了解循環小數。(多媒體出示:你知道嗎?)
[評:通過談收獲,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總結。“你知道嗎”的介紹,讓學生對循環小數有一定的了解,也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八”第一題。
[總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數學體驗,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本課教學中,按“讓學生嘗試——說說自己的想法——比較、分析、歸納合理的方法”這樣的線索展開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經歷探索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商的近似值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找到和“求積的近似值”的聯系.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
理解求“積的近似值”與求“商的近似值”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一)口算
8÷0.5 1.2×4 0.36×2 6.3÷2.1
0.92÷4 6÷1.2 0.5+0.14 2.4÷0.6
(二)填空
1.4561
0.9398
9.7502
保留三位小數
保留二位小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整數
教師提問:0.9398保留三位小數為什么是0.940,寫成0.94行不行?
談話引入:求小數的近似值在除法中有哪些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
二、探索嘗試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1560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讀題并列式
(總價÷數量=單價)
1560÷36
2.嘗試計算
3.練習:計算下面各題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三、質疑小結
(一)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出示課題:商的近似值)
(二)求“商的近似值”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四、嘗試練習
(一)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40÷14 26.37÷31 45.5÷38
教師提問:解題時你運用了什么技巧?
(每一橫行只需列一個除法豎式)
(二)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值(保留兩位小數).
3.81÷7 32÷42 246.4÷13
(三)劉桐到超市買了一打乒乓球,一共花了15.8元,平均每個乒乓球多少元?
五、課后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保留兩位小數)
5.63÷6.1 2.84×0.03 0.382×0.13 4.2÷4.5
六、 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值
例6 一個玩具廠試制了35架玩具飛機,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飛機多少元?
1560÷35≈44.57(元)
答:平均每架飛機44.57元.
探究活動
調查統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實際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提高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的能力.
活動過程
調查附近停車場收費標準,算出該停車場平均每小時或每天收費多少元?
活動說明
停車場有按“時間”段收費的,超時加收費,也有的小區停車收費是按月收費的,根據不同情況調查出停車場單位時間內的收費情況.
商的近似值 篇12
課題 求商的近似值 例7_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目的 要求 1、使學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較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會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重點 難點 熟練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學具 實驗 光盤 教學過程 教學隨筆 一、復習引入 保留整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6.306 3.548 2、計算,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0.891.01 說說自己的方法。 3、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求積的近似值,今天我們共同研究求商的近似值。 板書課題:求商的近似值。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談話:海獅、海豚、飛魚都是水中游速較快的動物(多媒體出示例7表格及以上部分),他們的最高游速與汽車的速度差不多,看了這張表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問:你能算一算,海獅的最高游速是每分鐘多少千米嗎? (1)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嘗試計算,突現矛盾。 學生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由于這一題的商是循環小數,所以在計算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很早就停筆了,有些學生還在繼續除。教師可再等待,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把想法說出來。 (3)學生交流發現:①除不完②每個數位上的數都是6 (4)結合板書小結:如果繼續除下去,余數重復出現“40”。商重復出現“6”。像0.666……這樣的小數是循環小數(板書:循環小數,并指導閱讀94頁頁腳內容)。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 (5)提問:把這道題得數保留二位小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保留二位小數,看千分位上是6 ,滿5進1,約等于0.67千米。) (6)追問:如果要保留三位小數,你一般要算到哪一位?精確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一般又各要算到哪一位呢?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一般計算的時候要比所要保留的位數多算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用計算器算一算,海豚和飛魚的最高游速大約各是每分多少千米?(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2)學生獨立填寫,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 三、復習鞏固,綜合運用 1、完成“練習十八”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匯報,糾正錯誤。 2、完成“練習十八”第2題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針對作業中的錯誤,師生評價。 (2)提問: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體會?(結合生活,合理取近似值。)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疑問? 2、在今天的計算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數——循環小數,帶著對循環小數的好奇,我們一起來進一步地了解循環小數。(多媒體出示:你知道嗎?) 五、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 板書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