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找規律》教學預案(精選16篇)

《找規律》教學預案

發布時間:2024-02-11

《找規律》教學預案(精選16篇)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

  【教學內容】:國標本小學數學第九冊59頁-62頁

  【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窘虒W過程】:一、觀察、操作,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1.出示御小操場地板磚、御道街路牙、午朝門城墻等圖片師:老師帶來幾張南京的照片,你能觀察出建筑物的規律嗎?(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建筑物的有序排列)2.學生分組動手操作,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師:這樣有規律的排列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你們會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動手設計一種這樣有規律的圖案嗎?每組材料袋里有5個紅圓片、5個綠圓片和一張白色長條紙,根據活動的要求進行設計活動要求:(1)小組交流討論,設計一種有規律的圖案         (2)把圓片按所設計的規律粘在長條紙上         (3)小組選派代表匯報  全班交流,展示各組圖案,讓學生說說各個圖案擺放的規律。(1)●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 ● ……(8)◎ ◎ ● ● ◎ ◎ ● ●◎ ◎ ● ● …………二、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1.探究解題策略:在圖案(1)中,我們看到8個圓片。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個圓片是什么顏色的?自己試一試。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待大多數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再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注意每一個小組交流的情況,發現學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2.全班交流。師: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意見介紹給全班同學?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畫一畫:●◎●◎●◎●◎●◎●◎●◎● (●表示紅圓片,◎表示綠圓片)第15個是紅圓片。追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2)寫一寫:左起,第1、3、5……朵都是紅圓片,第2、4、6……朵都是綠圓片。第15盆是紅圓片。追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紅圓片,雙數的都是綠圓片)(3)算一算:把每2個圓片看作一組,15÷2=7(組)……1(個),第15個是紅圓片。追問:為什么把2個圓片看作一組?算式中的每個數各是什么意思?根據余數是1為什么可以確定第15個是紅圓片呢?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結合前面學生畫的圖解釋: ●◎    ●◎     ●◎   ●◎   ●◎    ●◎   ● 強調:第15個圓片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個圓片相同?比較反思。如果是這種排列規律:◎ ● ◎ ● ◎ ●◎ ● ◎ ●……第15個圓片是什么顏色呢?指名學生口答,追問:同樣是這兩種顏色2個一組分成7組余1 個,為什么是綠色呢?讓學生充分說說,使學生明確確定第幾個是什么顏色時要注意每組的排列順序 三、獨立嘗試,逐步優化解題方法1.研究圖案(2)● ● ◎ ● ● ◎ ● ● ◎……提問:“第17個圓片是什么顏色的?第18個圓片是什么顏色的?”讓學生自己嘗試解答。(1)展示學生不同的想法。(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思考:17÷3=5(組)……2(個)18÷3=6(組)觀察算式你發現什么?為什么要除以3,余數2說明什么?沒有余數說明什么?(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追問:第50朵、第100朵花是什么顏色?引導學生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2.研究圖案(3)● ● ◎ ◎ ● ● ◎ ◎ ● ● ◎ ◎……提問:從左邊起第21個圓片、第23個圓片分別是什么顏色?(1)讓學生用計算的方法進行解答。21÷4=5(組)……1(個)23÷4=5(組)……3(個)(2)觀察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為什么都要除以4呢?根據余數怎么判斷是紅旗還是黃旗呢?   ● ● ◎ ◎ 強調余數與紅旗黃旗的對應關系。  余數是1、2是紅旗。 余數是3及沒有余數是黃旗。 四、提升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做p60練一練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找規律》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的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及圖形的排列規律。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并能根據找出的規律往下擺、往后涂,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運用簡單的規律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能夠觀察出事物的規律是《找規律》這個知識點最基本的基本。

  2)教學難點: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么規范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怎么引導學生跳一跳再夠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再過渡到數字規律,之后,聯系生活、發現規律,最后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說教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如節日里各種美麗的彩燈和彩旗都是有規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裝飾的圖案也是有規律的排列,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在教學時,特別要注意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另外,還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边@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谝陨侠砟,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并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2、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聯系生活,發現規律

  4、動手操作,擺出規律,鞏固發展

  5、教學總結

  四、說學法

  本節課要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有數字、算式及圖形的排列規律。學生在學的時候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觀察比較法;

  2、討論交流法;

  3、練習法;

  4、動手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喜歡)今天老師來變個魔術,猜猜老師今天會變什么?學生說(……)說完后,教師先從口袋里變出一朵紅花,又問:猜猜老師還會變出會什么?(生猜……)接著教師從口袋里變出一朵紫花,接著讓學生猜猜老師下面一朵是什么花?學生說,老師出示,并說說自己的理由。繼續讓學生猜下一朵是什么,接著把花全部拉出來,讓學生說一說這些花是怎么排的(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

  師:看來規律能告訴我們接下來的花的顏色。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一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這部分設計是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首先讓學生猜沒有規律的東西,學生猜不準,接著讓學生猜有順序的花朵(即有規律),學生一片高興,這樣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學生對比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二)新授

  師:過幾天是什么節日呀?(六一兒童節)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有一個一年級小朋友正在布置教室,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布置得漂亮嗎?

  出示課件

  師:誰能說一說天花板上有什么?是怎么排列的?

  1、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小花是怎樣放的?燈籠是怎樣放的?小旗是怎樣放的?同學們站得有什么規律?(學生回答)

  師: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來研究它的規律呢?

  生1:紅旗按紅黃、紅黃這樣排列的。花是按綠紫、綠紫排列的

  師:他是從

  生:顏色上觀察的。

  生2:他們都是一種一個的。

  師:哦,你是從數量上來觀察的,也就是對嗎?

 。ń處熯呎f邊板書:)

  2、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這組圖形不僅在形狀、顏色上有規律,而且在數量上也是有規律的。

  3、講解例1,課件出示例1,后面一個應是什么?

  師:小朋友們,你能猜猜后面一個應該是什么嗎?請在你的書上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說說理由

  4、師小結:像這樣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紅一個黃……這樣的稱為一組,像這樣一組組重復三次以上我們就把它稱為有規律。

  讓學生練習說“紅旗是一面紅一面黃重復排列,花是一朵綠一朵紫重復排列……”

  5、闖關游戲

 。ㄐ∨笥褌冋媛斆鳎

  師:你能應用你剛才學到的知道完成下面的闖關游戲嗎?看看誰闖關又快又好,老師就送給他一個紅蘋果。

 。1)第一關,擺一擺

  課件出示例2,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圖形為一組,它是按什么規律重復排列的?

  小組討論后匯報。

 。2)第二關:涂一涂

  課件出示例3,同桌交流,并說一說它是按什么規律重復排列的,應該怎樣來涂?

  (3)第三關,猜一猜

  課件出示做一做,

  把題目改成,猜一猜是什么顏色的?

  先讓學生猜,再獨立完成。

  6、生活中的數學

  (1)先小組討論再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比如說:我們的桌椅排列,衣服上的圖案。

 。2)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擺放的,請看(播放動畫)

  7、小結

  師:小朋友們,能說說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嗎?

  8、拓展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說得可真好,那你能用學到的知識來設計你的作品嗎?

  用準備好的圓片按一定的規律擺一擺,可以擺成條形的,也可以擺成正方形的。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邊展示邊說:我設計的是圖案按一個x一個x依次重復排列。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一組組重復三次以上稱為有規律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3

  據《新綱要》中,主動活動教育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中班幼兒正處于思維活躍期,好動、好問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為有趣的游戲活動。通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征有規律的間隔排列;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并培養

  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顒拥闹攸c: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顒拥碾y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游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么,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游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大大的提高。第二部分是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顒又凶層變簞邮植僮鳎页鑫矬w的規律,并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

  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為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讓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3.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用計算的方法確定周期現象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物體或圖形。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規律

  1.男、女生快速記憶pk賽。

  課件分兩次快速閃現數字,男生記男生題,女生記女生題。

  第一次數字: 男生1625    女生1234

  第二次數字: 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

  2.校驗男、女生完整記數內容,女生記對的人數多。宣布:女生獲勝!(男生稱不公平,說女生記的數字有規律。)

  追問:女生記的數字有什么規律呢?

  3 .小結揭題:看來,要贏得比賽不光要靠我們的記憶力,發現規律尤為重要。其實像這樣有規律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學習 “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自我發現,探究規律

  1、觀察教材例1場景圖

 。1)談話:國慶節的時候,小明到森林公園去玩了。公園里彩旗招展,花團錦簇,一排五顏六色的燈籠更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你能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盆花、彩燈、彩旗的擺放規律嗎?把你觀察后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2)追問:它們之間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規律嗎?

  (3)小結:第一組確定好之后,后面的每一組都是和前面的完全一樣,像這樣的規律我們把它叫做依次重復的規律。我們找到了依次重復的規律,下面來看盆花,盆花是幾盆幾盆的依次重復?彩燈呢?彩旗呢?

  2、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展示多樣策略

 。1)談話:找到了規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那么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呢?瞧,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顏色的花?照這樣擺下去,就是怎樣擺下去?那么左起第15盆是什么顏色的花呢?猜猜看。

 。2)追問:你能想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想嗎?把想法在自備本上表示出來。

  (3)談話:要確定左起第15盆是什么顏色的花,這一盆我們并不會看到,對不對?可以用什么方法?

  (4)交流驗證方法

  學生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畫圖的策略:

  o●o●o●o●o●o●o●o

  o表示藍花,    ●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

 。2)列舉的策略:

  可讓學生結合圖解釋:左起,第1、3、5……盆都是藍花,(都是奇數),第2、4、6……盆都是紅花,(都是偶數)。第15盆是藍花。

 。3)    計算的策略: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5÷2=7(組)……1(盆)

 、诮Y合算式提問:為什么可以把2盆花看作一組?

  這里有4個數:15、2、7、1分別表示什么含義?誰來說說2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有這樣的7組還余1盆,這1盆是第幾組的第幾盆?第8組的第1盆其實就是左起的?

  這盆花我們并不會看到,那么怎樣來確定它的顏色呢?

 、坌〗Y:要求這個問題,其實就只要看每一組的第1盆就可以了。剛才同學們使用計算的方法,用了除法。我們要確定左起第15盆,最終是看什么數?

  三、獨立嘗試,選擇合適的解題策略

  1、解決彩燈問題:

 、僬勗挘簞偛磐瑢W們用畫圖、列舉、計算三種方法解決了盆花的問題。照上面那樣排下去,從左邊起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的?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把過程寫下來。

  17÷3=5(組)……2(盞)

  提問:為什么要除以3呢?左起第17盞彩燈也就是第幾組的第幾盞?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為什么你們大部分同學不采用畫圖的方法?為什么你們都不用列舉地方法?所以三種方法比較下來,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谙旅鎭硪粋搶答比賽(課件出示:第18盞彩燈呢?)

  板書:18÷3=6(組)

  小結:和上面相比,我們要看余數,它沒有余數,就應該看每一組的最后一盞。因為左起第18盞彩燈是第6組的最后一盞,所以與每一組的最后一盞顏色相同。

  2、解決彩旗問題

  ①談話:解決了盆花、彩燈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要解決彩旗的問題了。從左邊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別是什么顏色的?你能獨自解決這兩個問題嗎?請用計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把過程寫下來。

  ②學生匯報:21÷4=5(組)……1(面)      23÷4=5(組)……3(盆)

  答:第21面彩旗是紅色的。     答:第23面彩旗是黃色的。

 、勰銈兞械乃闶街袨槭裁从4作為除數?

  ④在什么情況下,得到的是紅旗?在什么情況下,得到的是黃旗?

  3、小結、概括注意點

  小結:剛才我們解決了盆花、彩燈、彩旗的數學問題,這三種方法都是同學們自己想出來的,哪種方法最實用?一起說:計算。在算的時候,我們怎樣來確定除數呢?我們首先得先觀察、比較、找到依次重復的規律,然后進行分組。每組有幾個物體。就把幾作為除數,然后列出算式。那么我們要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顏色或是什么物體,關鍵是看什么數?也就是余數是幾,就看每組的第幾個;如果沒有余數,就看每組的最后一個。

  三、多樣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1.看活動圖片:練一練第1題。

  (1)引語:最近有的班上學了找規律后,玩起了這樣的數學游戲,我們來看一下。觀看圖片:兩同學擺棋子:oo●oo●oo●……他們是怎么擺的?

  (2)提出問題:如果繼續擺下去,猜一猜,第21枚擺的是白子還是黑子?(自己動筆完成)

  (3)學生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1÷3=7(組)答:第21枚擺的是黑子。

  2.練一練第2題。

  (1)引語:做一條鏈子,如果按照綠、黃、藍、紅的順序穿下去,第18顆珠子是什么顏色?第24顆呢? 自己獨立完成。

  (2)學生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畫圖形:練一練第3題。

  (1)按照規律,畫出每組的第32個圖形。在做之前,老師有一個友情提示:在做之前,請你先仔細觀察,找到依次重復的規律,把它像老師一樣圈一圈,只要圈出一組就可以了。自己獨立完成。

  (2)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完成練習十第一題。

 。1)談話:公園里新建成的十二生肖館也引得游客駐足觀看。十二生肖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的紀年方法。用十二種動物(也就是十二生肖)來表示人們不同的出生年份。瞧,十二生肖的剪紙栩栩如生,多精致呀。生肖館里還有一道競猜題。(出示題目:你今年幾歲?屬什么?與你同樣的屬相的人今年會是多少歲?)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想法。指名說說各自的想法。

 。3)概括方法:每過12年,就有一個屬相和你一樣。因此只要把你的歲數+12

 。4)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老師也屬兔,那老師今年多少歲?

  四、首尾呼應,升華規律

  師談話:其實,在我們身邊,依次重復的規律還有很多。日出日落,日復一日,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美麗的剪紙,漂亮的花布,璀璨的項鏈,房子周圍的籬笆等等。

  同學們,規律真的是無處不在,還記得課始的那場記憶pk賽嗎?……其實認真觀察,換個角度思考,男生的記數內容也是有規律的。瞧!兩位兩位地看,16、25、36、49……大家發現規律了嗎? (44,55,66,……)

  一組看似雜亂無章的數字換個角度觀察思考,規律竟如此清晰可見,正如數學家坦普·倍爾的名言說得好——數學的偉大使命在于從混沌中發現秩序!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

  找規律

  畫圖    

  依次        列舉

  重復        計算       用除法           看余數

  15÷2=7(組)……1(盆)

  18÷3=6(組)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找規律》。我主要從四方面進行說課:選擇教學內容的思考、選擇多媒體環境下教學方式的思考、教學流程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教學效果預測。下面是我對每個部分加以詳細的說明。

  一、選擇教學內容的思考

  “找規律”,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周期排列規律以后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情感上還是知識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這次找圖形的規律是以循環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教學內容呢?原因是有些有規律的事物不能在課堂中直接呈現出來,而利用多媒體可以直觀地演示這些有規律的畫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圖形排列的循環規律。

  二、選擇多媒體環境下教學方式的思考

  選擇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方式主要鑒于兩方面的思考:

  一是由教學的三維目標和重點所決定。

  1、通過圖形的有序排列,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形式美,培養學生發現、創造、欣賞數學美的能力。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物體的簡單排列規律。多媒體的演示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是從教學對象的實際水平出發。

  雖然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過有關找規律的內容,探索過一些簡單規律,初步積累了一些探索規律的經驗,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循環排列不能完全理解,多媒體可以清晰地演示這一循環的過程。

  三、教學流程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并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ㄒ唬﹦撛O情境,引入規律

 。ǘ┳灾魈骄,尋找規律

  (三)動手操作,鞏固規律

 。ㄋ模┛偨Y反思,升華規律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至關重要。于是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了老師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的生活情景,既有效的利用了教材中的主題圖,同時又利用信息技術的影像功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想學生在這一情景中一定會興趣盎然,我便抓住時機復習在一年級所學習的周期排列規律,為下一環節的探索作好鋪墊:小朋友們在去老師家的路上你都發現了哪些有規律的事物。根據學生回答,我進行提煉:燈柱是紅、藍、黃、綠重復地出現。正當學生滿心愉悅之時我自然地揭示課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師的家去看看吧!從而誘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我說:“在我們的周圍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裝扮著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家的墻面有哪些規律!蔽蚁日垖W生獨立觀察思考,探索規律,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由此促成了多種發現的產生。學生可能會:斜著看,斜著的圖形都是一樣的;或者是豎著看,每行中缺少了什么圖形,就輸入什么圖形;或是橫著來觀察,把第一組的第一個圓形移到后面,就成為第二組的圖形,把第二組的第一個三角形移到后面,就成為第三組的圖形,把第三組的`第一個正方形移到后面,就是防盜門上的密碼。學生交流后我用課件演示并總結墻面的規律:像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的規律不斷重復地排列,我們把這種排列稱為循環排列規律。

  當學生對循環規律有了初步的認識時,我又以設計師為我設計了一種鋪地面的方案,請同學們幫我看看,這樣鋪有什么規律,讓他們探索地面的規律,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探索中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幅圖,無論從橫向、豎向、還是斜向他們都能夠發現規律!肮と藥煾翟阡伒卮u的時候,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他們只要每次像這樣拼出一大塊,然后把大的一塊一塊拼起來就可以了。同學們規律可以讓我們身邊的事物變得更美。

  為了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規律的多樣性,有順時針循環排列的,也有逆時針循環排列的。我把四行排列變成一行排列,讓學生去體會兩者的不同處和相同處,明白排列的行數變了,可規律沒變。我又設計了擺一擺這一教學活動,以老師用水果來招待大家的形式,鞏固前面所學的規律!耙氚辞3盤擺放的規律,第4盤該怎么擺呢?”請同學們用學具動手擺一擺。等學生找到答案后,我再用課件演示校對,同時讓學生用手勢配合,循環規律再一次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事實上這部分正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然而是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改變了數學教學的內容及呈現形式,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突破了數學教學的時空限制,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本課的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第三部分:動手操作,鞏固規律

  此環節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數學活動,以大家邊吃水果邊做闖關游戲的形式,安排了有梯度的三個練習:第一關小巧手,讓學生用今天學的規律為老師家窗簾設計圖案,從而學生感受到學習找規律的作用,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第二關猜一猜,“老師還買了許多玩具來布置房間,請你猜一猜我下面還要擺什么玩具?”第三關畫一畫中讓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做一做。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數學學習最本質的追求,練習是新知識的鞏固,提高環節,又是后續知識的準備和鋪墊。但是,單一的練習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多媒體的呈現可以刺激學生的感觀,并且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四部分:總結反思,升華規律

  我與學生一起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怎樣?讓學生勤于反思,學會反思。然后讓他們舉例生活中的有規律的現象。在學生列舉過后,我用媒體播放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告訴他們,只要留心觀察,做個有心人,肯定會發現生活中更多更美的有規律的事物。來自生活實際的內容,再加上多媒體呈現的惟妙惟肖的圖片,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

  四、教學效果預測:

  我想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表述觀點,我想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能夠互相補充,互相完善。但在本課的難點發現物體的循環排列規律中,對于個別學困生我還應該重點輔導。而在實際的課堂中我將會不斷的審視、完善自己的教學,爭取課堂多些精彩少些遺憾!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課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有機整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資源,使教學直觀形象、教學形式生動活潑、教學過程緊湊高效,顯示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無可爭辯的優勢。

  今天,我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幾幅圖片。

  1、夜幕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在彩燈的映襯下更加迷人。

  2、這是一次展銷活動,主辦方經常會用飄揚的彩旗來營造熱鬧的氛圍。

  3、商場常見的促銷宣傳,打折的宣傳卡一串串掛滿了整個商場。

  觀察這三幅圖,說一說你都發現了什么?

 。ú薀、彩旗、宣傳卡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

  說一說排列的規律。

  象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出現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排列規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場景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問:⑴、從左邊起,盆花是怎樣擺的?你能將它們進行分組嗎?

 、、從左邊起,彩燈是怎樣擺的?怎么分組?

  ⑶、從左邊起,彩旗是怎樣擺的?怎么分組?

  2、圖片顯示盆花

 、、圖中可以看到幾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

  先讓學生猜猜,再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并把驗證過程寫/畫在紙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的組員。(巡視)

 、啤⑷嘟涣

  你們的結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筆畫圈圈。你是怎么畫的?

  指出:我們把這種策略叫“畫圖的策略”。(板書:畫圖的策略)

  課件出示15個藍紅相間的圈。

  方法二:左起單數是藍花,雙數是紅花。

  指出:這種策略稱為“列舉的策略”。(板書:列舉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組)……1(盆) (板書算式)

  指出:像這種列算式解題的策略我們叫它“計算的策略”。

  (板書:計算的策略)

  重點講解方法三:

  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組)

  誰能說說看這里的15、2、7、1分別表示什么?

  余數1表示第幾組的第幾盆?為什么?(此處結合方法1的5個圈進行分組解釋:

  ○●○● ○ ● ○ ● ○ ●○ ● ○)

  追問:第15盆花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盆相同?

  答: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藍色的。

  (3)、比較:對這幾種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燈圖

 。1)、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這樣一個問題:“照這樣擺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盞燈是什么顏色嗎?”再小組討論。

 。2)、針對計算的策略思考:每幾盞燈可以看作一組?

  列出算式:17÷3=5(組)……2(盞)

  問:17、3、5、2分別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盞燈是什么顏色?分別和每組中第幾盞燈的顏色相同?

 。3)、那第18盞彩燈是什么顏色呢?列算式:18÷3=6(組)

  發現什么?(沒有余數)

  沒有余數,說明什么?第18盞燈是什么顏色?

 。4)、比較:以上3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比較簡單?

  4、出示彩旗圖

  問題:從左邊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顏色?

  學生獨立完成,再評議:

 、、幾面彩旗為一組?

  ②、口答算式,分別在第幾組第幾面?

 、邸⑺伎迹河鄶凳菐资羌t旗?余數是幾是黃旗?

  總結:余數是幾,我們就在前面的每組中起找這個位置的物體,沒有余數就看每組中的最后一個。

  5、新授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什么?哪種方法最簡單,你掌握了嗎?

  下面我們就用這個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 出示練一練1的圖片:看一看他們在干什么?怎么擺的?猜一猜第21枚擺的是黑子還是白字。再讓學生自主列式。

  2、 出示練一練2的圖片:小紅是怎樣穿珠子的?第18、24顆珠是什么顏色?

  學生自主列式計算。

  3、 出示練一練3,集體讀題。打開書p60獨立完成。

  指名回答,說說想法。

  問:這3個小題有什么不同?

  4、 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的規律,出示練習十第1題。

  齊讀十二生肖。

  問:你今年幾周歲?屬什么?比你大1歲/2歲的人屬什么呢?

  比你大12歲的人屬什么?為什么與你相同?

  與你屬相相同的人還有可能比你大幾歲?

  比你小多少歲的人屬相也與你相同?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所學的找規律有哪些策略?

  圖片欣賞: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題: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廣播室,3藍2黃掛氣球,一共19個氣球。

 。1)、左起第10個氣球是什么顏色?

 。2)、左起最后一個氣球是什么顏色?

  (3)、需要買藍、黃氣球各多少個?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7

  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_____

  【學習目標】

  1.探索兩個個位都是0的兩位數和三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解釋計算的過程與方法。

  2.在數學情景中,探索、發現乘法的運算規律,發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3.能根據運算規律從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

  一、思疑——導學

 。1)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30×2= 350÷7= 800÷2 48×2=

  二、思學

  1.試學:

  (1)算一算,并說一說你又是如何計算的。

  流程圖: 可選過程: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2)師:仔細觀察以上算式,按我們以前掌握的“橫看、豎看”的方法,找找看,你有什么發現?(可以說一說,寫一寫)

 。3)根據你的發現再寫出出幾組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6×3= 15×4= 18×2=

  2.展學:

 。1)把你的發現先與同伴交流,再在小組內討論。

 。2)小組選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你們小組的學習成果。

  3.研學:根據16×3=48,你能直接推算下面算式的結果嗎?

  流程圖: 可選過程: 16×30= 160×3= 160×30= 16×300=

  師:今天學習兩個個位都有0的兩位數和三位數的乘法計算,你有什么收獲或者不懂的地方,寫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用

  1.固學

  (1)算一算,照樣子再寫出一組算式。

  北師大小學數學三下《找規律》導學案

  (2)根據24×20=480,直接寫出下面算是的結果。

  2.延學:

 。1)買運動服。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8

  一、 對號入座。(30分)

  1、 ……照這樣排下去,第26圖形是( )。

  2、有一列數按“654321654321……”排列著,則第34個數字應是( )。

  3、王兵在家練習硬筆書法時,寫“我們愛科學我們愛科學……”依次寫下去,那么第23個字應是( )。

  4、北京奧運北京奧運北京奧運……,根據排列規律,第43個字是( ),第84個字是( ),第105個字是( ),第122個字是( )。

  5、一組圖形按這樣的規律排列: ι……

  如果共有26個圖形,其中有( )個,( )個;

  如果共有28個圖形,其中有( )個,( )個;

  如果共有33個圖形,其中有( )個,( )個;

  如果共有45個圖形,其中有( )個,( )個;

  6、上體育課,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報數。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學報( ),最后一位同學報( )。其中共有( )名同學報“一”,共有( )名同學報“二”。

  7、2006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 )天課,休息了( )天。

  8、每兩朵紅花之間有3多黃花,那么從左往右數第41朵花是( )花,其中紅花有( )朵,黃花有( )朵。

  9、河堤的一邊栽了45棵樹。這些樹按1棵柳樹、3棵桃樹的規律栽種。河堤的一邊共栽了( )棵柳樹,( )棵桃樹。

  10、3×3=9,3×3×3=27,27的個位數字是7,3×3×3×3=81,81的個位數字是1,3×3×3×3的個位數字是( );把12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把21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把2007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

  二、 解決問題。(20分)

  1、 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紅、黃、藍、綠的規律掛彩燈,一共要掛三十四盞燈。四種顏色的彩燈各需多少盞?

  2、 今天是星期四,媽媽過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幾,媽媽周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請假嗎?

  3、 有同樣大小的紅、白、黑珠子共90個。如果按3個紅珠,2個白珠,1個黑珠的順序進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幾個?第68個珠子是什么顏色?

  4、1998年2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的2月1日是星期幾?2008年2月1日呢?

  5、6個小朋友圍成一圈在做游戲。從小剛開始,按順時針的方向,每人依次說出1個字,共同念兒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幾只?一二三四五。誰說到最后一個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這個規則進行,直到剩下最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勝利者。誰將會第一個被淘汰?最后的勝利者會是誰?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9

  一、創設情境,認識一一間隔

  1.利用乒乓球串,初步認識一一間隔排列。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想看看嗎?

  師:(拉出1個黃球)瞧,這是什么?什么顏色?(再拉1個白球)現在呢?(又拉出一個黃球)再看,(再拉出一個白球)再看看。那你們猜,下一個會是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

  生:黃球,因為一個白球后面就是一個黃球,這樣有規律的排下去的。

  師:哦,我們發現是有規律的,那你說說是什么規律呢?

  生:是一個黃球一個白球、一個黃球一個白球排下去的。

  師:說得非常好,他認為這串球是按照一個黃球一個白球這樣的規律排列的,是“一個一個”。

  (師拉出下一個黃球,并且一端固定,使球串平直展現在學生面前)

  師:真的哦,是黃球。其實老師這份神秘的禮物就是一串球,(手指著球)而且是一個黃球一個白球、一個黃球一個白球依次排列著。

  師:(指著球)像這樣,一個隔著一個,我們稱它為一一間隔”,這樣的排列,我們就叫它為“一一間隔排列”。(板書:一一間隔排列)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

  下面老師帶大家一起到兔子樂園去看一看。

  二、觀察主題圖,自主探究

  (師創設故事情境,出示課本主題圖)

  師:在這個畫面當中,有沒有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呢?哪些物體是一一間隔排列的?你能夠找出幾組來?

  (生匯報:手帕與夾子、兔子與蘑菇、木樁與籬笆)

  師:這些一一間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是否隱藏著什么規律?下面我們就四人小組合作,觀察這幾組一一間隔排列,完成你們手中的工作表。

  (生匯報)誰來展示一下?

  師:你們的發現是不是也一樣?

  我們繼續看圖:

  師:每一組兩端的物體相同嗎?我們來看看,就以兔子與蘑菇這一組為例,是不是兩端相同?最前面是(兔子),最后面也是(兔子),兩端怎樣?那其他兩組呢?

  (生答,師板書:兩端相同)

  師:既然排在兩端的物體都相同,那我們干脆把它們統稱為“兩端物體”,(板書:兩端物體)那么中間的另外一種物體,比如蘑菇我們把它們叫做什么呢?

  生:中間物體。

  師:好,那我們就統稱他們為中間物體。(板書:中間物體)在這些排列中,兩端物體的數量和中間物體的數量有什么關系呢?

  生:兩端物體個數比中間物體個數多1。

  (板書:兩端的物體個數-1=中間物體個數)

  三、驗證規律:

  1、談話:剛才這個規律我們是通過老師提供的信息總結出來的,到底這個規律是不是正確呢?大家想不想驗證?

  2、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小棒和圓片按照要求擺一擺,想一想,驗證一下,開始吧。

  3、匯報交流:誰來展示一下。(利用實物投影)

  師:這里的兩端物體是?中間物體是?它們有什么規律?和剛才的規律是否一樣?

  四、總結規律(課件出示)

  老師也幫你們總結了一下,請看:

  五、聯系實際,應用規律:

  1、列舉規律:

  師:其實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這樣規律,瞧:(欣賞一組照片)師介紹盧溝橋,長城,高速公路。

  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使物體看起來非常整齊,給人一種美的感覺。

  2、應用規律:

 。1)間隔問題:(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

  師:看!這是誰?劉翔在20__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男子110米欄的冠軍,成為中國人心中的驕傲。這是雅典奧運會比賽現場,瞧:

  看完后適當評價:劉翔平時非?炭嗯θ〉眠@樣的成就,同學們你們也要像他一樣努力學習,這樣你們也會成功的。

  其實在劉翔的運動場地上也有咱們今天研究的規律呢。

  出示:110米跨欄,10個欄中間有多少個間隔?師評價

  (3)鋸木料問題:木工師傅鋸木料,也有這樣的規律,看:

  引導學生用圖表示出鋸木料的過程,再結合所學的規律來分析。

  3、規律拓展:認識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圍成一圈,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

  指著“神秘禮物”已經拉出了一部分的球串(另一端仍然隱藏著)。

  師:你們都知道今天老師帶來的禮物黃球和白球是一一間隔排列,那這一串球中黃球多還是白球多?

  (生猜測)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這是一一間隔排列,兩端相同,兩端物體多。

  師:說得非常好,掌聲送給她。

  師:仔細看,我現在把它拿掉一個黃球,它還是一一間隔排列嗎?

  生:是。

  師:那現在是黃球多還是白球多?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一樣多。兩端的物體不同的一一間隔排列,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

  師:(頭尾相接圍成一圈)那現在還是一一間隔排列嗎?哦,是的,這是一一間隔排列,其實這是一種封閉式的一一間隔排列。那黃球多還是白球多?

  生:一樣多。

  師:通過老師把它們圍成一圈,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圍成一圈,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

  4、規律運用:圓周問題

  欣賞:西湖蘇堤春曉圖下面我們輕松一下,欣賞一些西湖美景。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發現圖形的簡單(單層)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找出稍復雜的圖形排列規律。(既含形狀規律,又含顏色規律的多層次規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一猜:下一朵花?1朵紅花2朵黃花

  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猜不對,而后來都能猜對了呢?發現了什么有規律?

  顏色又是怎樣的規律?一朵紅,一朵黃,一朵紅,一朵黃,我們說不說得完啊?

  揭示規律的概念:像這樣,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并按這樣有次序重復出現的就叫規律。聰明的小朋友們,那我們今天就用自己智慧的雙眼來一起來找規律。我們來闖關比賽,比一比看誰觀察得更仔細,找得準,李老師就把這些智慧星獎勵給他。

  二:教授新課:

  1、教學例一:(第一關:“找一找”)

  大家知道,六一兒童節剛過,旁邊學校的初一的哥哥姐姐還要開聯歡會慶祝自己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開聯歡會的場景吧!

  把你發現的秘密同桌兩個人悄悄交流一下。

  2、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律的圖形)

  燈籠有什么規律?(把一紫一紅圈起來,一紅一紫在重復的出現。)

  彩旗有什么規律?(我該怎么圈呢?)

  花朵有什么規律

  小朋友又什么規律?如果跳舞的10個小朋友其中兩個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演示10個小朋友放開手后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三、教學例二

  1、(1)這個規律簡單嗎?想找個難點的規律嗎?看看這兩道例題,。

  (2)兩道題,我比一比:(體會規律的多樣化)

  1、小紅旗和例2第二題比較,它們的規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總結:

  (1)一個是2個2個一組,一個是3個3個一組地在重復;

  (2)一個只有顏色的規律,一個既有顏色,又有形狀的規律。

  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非常好?磥泶蠹也粌H眼睛亮,而且也很善于思考總結。所以,第一關闖關順利成功。

  2、涂一涂,鞏固升華(第二關:涂一涂)

  想不想再闖第二關,手和眼睛一起用起來。

  第二關就藏在你們數學書的第89頁,上面的“做一做”。邊涂邊思考:你為什么這樣涂?有什么規律?

  涂一涂

  涂完的同學,同桌兩人互相檢驗一下。

  3、集體交流(展示學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小博士同桌兩人從中任選一組。

  四、動手操作,創造規律

  1、師: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表揚自己好不好?(學生拍出___的節奏)再來一次好不好?(連續拍三次)從剛才的拍手中發現什么規律?原來用聲音、動作可以創造規律,你也能用聲音、動作創造規律嗎?(一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跟做。)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來創造規律呢?用手中的學具,看哪名同學創造出來的東西最有規律且最美而且能和別人不一樣,F在我們就一起進入(第三關:創意大比拼)

  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問:你們發現的圖案有什么規律?相互評價。

  五、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第三關:找生活中的規律)

  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找規律,你再仔細找一找,你們身邊有規律嗎?看哪些小朋友是生活的細心人。

  紅綠燈、春夏秋冬、星期幾、人行道線、衣服上的條紋、斑馬上的條紋、

  六、在總結中提高,應用規律

  大家有什么收獲嗎?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9頁~60頁例1,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 激發興趣比比誰的記性好!比賽:有兩組電話號碼,請女生記第一組,男生記第二組。出示:第一組:13897979797,第二組:13564278369。提問:為什么女同學容易記?出示:第一組:13900120012,第二組:13700700700。提問:為什么這兩組都同樣能記?它們的規律一樣嗎?導入:找到了規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設計意圖:設計“比比誰的記性好”的比賽,讓學生比賽記憶電話號碼,在學生對比賽公平性的質疑、爭論中,發現有規律的東西是很好記憶的。把握了事物的規律,也就認清了事物的本質,也方便了記憶。從而導入新課,學生在游戲強烈的心理刺激下,情緒高漲,很快地進入上課的狀態,積極去探索,主動發現。)二、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探究簡單的周期規律1、(出示教材例1場景圖)師:我們一起看這一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燈、彩旗)2、師:那這些物體是隨意擺放的嗎?(不是)對,這些物體都是按照一定順序、一定規律擺放的。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物體的擺放有什么規律?(小組說說) 3、匯報交流(學生自由說,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為一組,每組依次是蘭花、紅花。彩燈:每2盞彩燈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紫、綠。彩旗:每4面彩旗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紅、黃、黃。(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學生說出各類物體的擺放順序并不難,但說不清楚。交流時,在學生自由匯報的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下面計算法解題作鋪墊。)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過渡語:你們觀察得特細致,說得很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律。1、首先我們先看盆花(點擊出示盆花小圖)初步提問:在圖中,我們能看到幾盆花?如果繼續照這樣擺下去,從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第10盆花是什么顏色的?(紅色)2、再問: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花?[生先猜一猜]這僅僅是我們的猜測,猜測就一定正確嗎?還得驗證?還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決過程畫在或寫在紙上嗎?①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解決;②待大多數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再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教師注意每個小組交流情況,發現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調整。]3、全班交流。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意見介紹給全班同學?[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展示、寫算式、追問] 學生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隨生適當板書:畫圖 例舉 計算](1)畫圖的策略:○●○●○●○●○●○●○●○ (○表示藍花,●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采用其他圖形的、字母、文字都行)(2)例舉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藍花,雙數的都是紅花)(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學生說,師板書: 15÷2=7(組)……1(盆)答:第15盆是藍花。]針對算式,教師提問:能說說2是從哪里來的?7什么意思?1呢?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結合前面學生畫的圖解釋:點擊演示○● ○● ○● ○● ○● ○● ○師述:像這樣,每2盆花看作一組,把15÷2=7,那就有這樣的7組。余下的1盆是第幾組的第幾盆?為什么?強調:第15盆花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盆花相同?(設計意圖:此段教學,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各種策略,交流時,不必急于優化出計算的策略。算法多樣化,需要優化。但優化的過程,要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內心體驗出發。如果學生沒有求得優化的需要,而是迫于對教師的壓力,進行著優化。所謂的教學也就成了“灌輸”。)四、獨立嘗試,在體驗中優化解法 1、出示“試一試”第1題,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讓學生嘗試解答。(1)學生匯報,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讓其自主說。(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質疑思考:為什么除以3?(每3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17÷3=5(組)……2(盞),余2是什么意思?第17盞彩燈是第幾組的第幾盞?如果余數是1,那該是什么顏色的?18÷3=6(組)得數沒有余數,該怎樣得到答案?第18個彩燈是第幾組的第幾盞燈?應是什么顏色的? (3)重點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畫圖:適用于小數字。奇偶性:適用于2個為一組的。計算:具有普遍性。(可爭論)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提出第50個、第100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導體會計算確實是相對簡便的方法。2.出示“試一試”第2題,看誰解決得又對又快?[指名板演,完后評講](1)指名說說算式的意義。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顏色?為什么?追問:余數是幾時是紅旗?余數是幾時是黃旗呢? (2)師生共同小結:怎樣很快地判斷彩旗的顏色?(看余數,余1就是每一組的第一個,余2就是每一組的第二個,依次類推,沒有余數,就是每一組的最后一個。)(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師不做硬性規定,一定要用計算的方法來做。而是在完成試一試時,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體驗,哪種方法更合適。教師只要反問一下:為什么不畫圖?為什么不用剛才的奇偶性來解決呢?很自然地比較出畫圖比較繁瑣,奇偶性的方法比較獨特,不適用于所有的題目,不具有普遍性。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優化出計算最簡便。)五、鞏固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練一練第3題。先說說以幾個為一組,再算一算第32個是什么!鳌稹酢鳌稹酢稹稹稹酢稹稹稹酢鳌鳌鳌酢酢鳌鳌鳌酢酢稹鳌鳌鳌稹稹鳌鳌鳌稹稹鳌鳌鳌璦bccabccabcc……我們愛數學我們愛數學……0.1、1.1、2.1、3.1、4.1……人民路旁邊按“1紅、2黃、1綠”的順序安裝彩燈六、應用規律,解決生活中的規律問題 過渡語: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規律,你能舉例來說說嗎?1、學生舉例說說。2、練習十第1題,知道生肖嗎?(播放相關介紹) 提問:你今年幾歲?屬什么?今年多少歲的人與你的屬相相同?除了11歲還有人與你的屬相相同嗎?比你小的呢?2、用計算器計算1÷11,計算器會顯示0.09090909…,你知道小數點后面第100個數字是幾? 用計算器計算1÷7,計算器會顯示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數點后面第21個數字是幾? 3、用計算器計算1÷54,計算器會顯示0.0185185185…,你知道小數點后面第15個數字是幾? 七、拓展練習:猜猜我是誰? 1、 …… 照這樣排,第20個是誰?2、 …… 照這樣排,第20個是誰?3、如果一共20個燦爛的笑臉,那這20個笑臉中紅色的有幾個?黃色的有幾個呢?學生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簡單說說,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節課將會繼續研究的)八、小結、欣賞、感受規律之美1、同學們學得不錯,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說說有什么收獲?你會用哪些方法解決今天的規律問題?(你覺得哪種最簡便?)2、師述:我們今天找到了許多規律,也用規律解決了許多問題。其實大自然中蘊藏著很多的有規律的現象……欣賞大自然的規律(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春夏秋冬…)欣賞生活中規律。(紅綠燈、霓虹燈、花布地磚、等)(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一段視頻,了解大自然中的周期規律: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春夏秋冬及生活中的一些周期規律,進而感受數學中的規律之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物體排列的規律排序,體驗同一種規律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2、能仔細地觀察、分析,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 :   

  1.幼兒每人一小筐玩具! 

  2. 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卡片  

  3.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教學圖片、輕音樂,教師自制項鏈。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導入:   

  教師扮演火車頭,有意識的將男孩女孩隔開,帶領小朋友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火車的規律:男孩,女孩,男孩,女孩·······  

  二、            出示教具兩條項鏈,發現有規律的項鏈。  

  1、師:麥思媽媽來到一家賣項鏈的商店,她打算買一條項鏈,麥思媽媽會選那一條呢?你們來幫幫她! 

  2、教師請幼兒自主選擇并講述! 

  3、師:麥思媽媽告訴我啊,她喜歡的是一條有規律的項鏈,那小朋友看一看那一條是有規律的呢?(有規律的藍色的圓形、黃色的圓形、紅色的圓形),為什么他是有規律的呢?  

  4、師:說了這么多,你們看,這些項鏈是用什么形狀串起來的呀。(圓形)都有些什么顏色呀,(藍、黃、紅)這兩條項鏈都有這三種顏色的珠子,但是這一條是有規律的,整齊地排列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麥思媽媽喜歡這條有規律的項鏈。媽媽把它買走啦! 

  三、            出示不完整項鏈,請幼兒發現規律,并排列  

  1、師:老板又做了兩條項鏈,可是老師發現他的項鏈不完整你能不能一會幫幫他?  

  2、出示不完整的有規律的兩條項鏈,請幼兒觀察! 

  3、師:你發現這兩條項鏈和媽媽選的項鏈有什么不一樣?(麥思媽媽項鏈放在一旁)  

  4、幼兒觀察,講述! 

  5、師:它們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排列的順序呢?(方形,愛心形、三角形、圓形、方形······)  

  6、師:現在小朋友胸前都有一個形狀的卡片,你現在就是項鏈上的小珠子,請你根據自己的珠子的顏色及形狀將項鏈拼完整。  

  7、師:那小朋友看一看這一條項鏈和前面的項鏈有什么不一樣?(方形、方形、愛心形、三角形、圓形、方形······)  

  8、請幼兒到前面黑板進行操作,完成項鏈! 

  四、            幼兒探索發現這兩條項鏈的規律! 

  五、            教師小結  

  師:方形,愛心形、三角形、圓形、方形······是有四種規律在里面,而方形、方形、愛心形、三角形、圓形、方形······有五種規律在里面! 

  六、            幼兒完成我的數學  

  七、            教師點評,總結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3

  編者說明:本教學設計是由廣西岑溪市實驗小學劉小華主任提供.劉小華老師是岑溪市優秀小學骨干教師,從教多年,業績累累,獲獎多多.但愿此文對同樣是小學教師的你,有一定幫助.

  四年級上冊《找規律》教學設計

  岑溪市實驗小學  劉小華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第七冊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當兩端的物體相同時,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多1;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發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間隔排列規律的探索過程,找到“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當兩端的物體相同時,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多1;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這一規律。

  教學難點:利用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每小組若干小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認識一一間隔

  1、利用乒乓球串,初步認識“--間隔排列”。(教師準備了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一側開孔,里面裝著一串黃白一一間隔排列的乒乓球。)

  競猜游戲: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秘的禮物,是什么呢?(拿出禮品盒)你們猜猜看,里面裝的是什么呢?    (生:猜測)

  師:(拉出1個黃球)什么東西?什么顏色?(再拉1個白球)現在呢?(又拉出一個黃球)再看,(再拉出一個白球)再看看。那你們猜,下一個會是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

  師小結:其實老師這份神秘的禮物就是一串球,(手指著球)而且是一個黃球一個白球、一個黃球一個白球依次排列著,像這樣,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我們稱它為一一間隔排列(板書:一一間隔排列)

  2、在主題圖1中認識“一一間隔排列”

  師:大家一起仔細看看,在這個畫面當中,有沒有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呢?小兔樂園中哪兩種物體的排列是一一間隔排列的?你能夠找出幾組來?(學生邊說,教師邊貼物體名稱)

  3、舉例判斷

  ⑴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排列是一一間隔?

  師: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請同學們想一想,你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排列是一一間隔的?

  ⑵課件出示如下一一間隔排列的物體:

  ①□○□○□○□;

  ②一排桌子、一排椅子(各4排);

  ③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珠子串成的項鏈;

  ⑶男女生現場演示一一間隔排列。

  二、創設情境,尋找規律

  師:看到這么多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的現象,你想到了什么?它們在數量上有什么聯系呢?

  1、感知規律——觀察主題圖找數量,在找數量的同時,初步對比兩種物體的數量。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數一數每組中的兩種物體的數量各是多少?再想一想它們之間在數量上存在有怎樣的關系?(板書: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物體數量多1)

  2、探究規律——創設問題情境(珠串圖)

  師:圖中有很多的藍珠和紫珠,它們是一一間隔排列的。你能判斷出藍珠多還是紫珠多?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答案,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1)   藍珠和紫珠也是一一間隔排列,為什么不是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物體

  數量多1呢?什么情況下才是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物體數量多1?

 。2)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有怎樣的關系?

  3、交流、歸納總結: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時,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依據具體物體,總結出: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當兩端的物體相同時,兩端的物體數量比中間的多1;當兩端的物體不同時,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

  師: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如果兩端物體相同,那么排在兩端的物體比排在中間的物體多1個。反過來怎么說?(排在中間的物體比排在兩端的物體少1)

  三、自主選擇,驗證規律

  1、引導用“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等方式驗證規律。

 。1)質疑

  師:“是不是兩種物體只要間隔排列,都具備這樣規律呢?(生:……)

  師:“想不想證明一下”(生:……)

 。2)動手操作。

  師:(課件出示要求)“同學們可以用小棒和圓片,在桌子上擺一擺;也可以

  選兩種圖形在紙上畫一畫,使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然后數一數兩種物體的個

  數,看看它們在數量上有什么關系。”

  同桌合作,一個擺(或畫)另一個記錄     

 。3)交流。要求展示擺法或畫法,說說規律。

  2、判斷珠串圖中兩種顏色的珠子誰多?

  3、初步應用:下列各行的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請比較出哪一種多?多幾?

  ① √√√……√√√

  ②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③ ①②①②①②……①②①②

  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觀察“江南水鄉”中一一間隔的兩種物體的數量,并對比。

  2、馬路一邊有25根電線桿,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共有多少個廣告牌?

  3、⑴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多少段?(4段)

  ⑵如果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如果要鋸成50段呢?怎么列式?

  4、在一條公路的兩邊各栽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兩邊一共栽桃樹多少棵?

  5、手鏈上兩種顏色的珠子是一一間隔排列的,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為什么?

  6、字母a和b一一間隔排列,已知有a有5個,b有( 。﹤。

  五、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游戲活動

  1)請5位女生站成一排,在每兩個女生中間站一個男生,應該請幾位男生呢?誰來排?

  2)再請5位女生,還是男女生一一間隔排列,要求男生比女生多1人。誰來排?

  3)男女生都是6人,還要求一一間隔排列,怎么排?

  4)比較兩種排法,你發現了什么?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4

  一、激趣引入

  教師組織學生玩記憶力比賽游戲。男女兩名學生各拿一張寫有一個多位數的卡片,男生記的內容是162536496481,女生記的內容是123412341234。結果女生獲勝。

  生:不公平,女生記的數字有規律,只要記住1234,然后重復3次。

  師:你們也這樣認為嗎?其實,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賽,女生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她們記的內容有規律,記起來非常容易。像這樣有規律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評析:通過“記卡片”的游戲,喚起學生對“規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比賽的形式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做到“課伊始,趣亦生”!

  二、探究規律

  1.感知規律

  教師出示張燈結彩、花團錦簇的圖片(盆花、彩燈、彩旗有規律地排列著),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發現的規律,并用課前準備好的圓片把發現的規律擺出來。

  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要做到既簡單,又清楚!

  學生展示得到:

  盆花:○● ○●……

  彩燈:●●○ ●●○……

  彩旗:●●○○ ●●○○……

  【評析:“找規律”這一內容的教學關鍵在于“找”。此環節十分重視規律的發現、揭示的過程,讓學生在適度的動態和開放的場景中自由地觀察、概括和交流,進行著多形式的有效學習!

  2.提出問題

  師:……根據這個規律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如果像這樣排下去,第1行的第20個是什么顏色的圓片?

  生2:第2行的第100個是什么顏色的圓片?

  生3:第3行的第36個圓片是什么顏色?

  師:同學們真善于思考,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可以嗎?(電腦出示:如果照這樣排下去,它們的第15個分別是什么顏色呢?)老師這個問題其實是幾個問題?

  生:三個。

  師:哪三個?

  生:第一行的第15個是什么顏色,第二行的第15個是什么顏色,第三行的第15個是什么顏色?

  【評析:改變課本例題編寫中盆花、彩旗、燈籠逐一呈現、分別提問的方式,而以“如果照這樣排下去,它們的第15個分別是什么顏色呢?”的提問加以統整,不但便于揭示知識間的聯系,也給學生預留了較大的思維空間,提高了思維含量!

  三、練習與應用

  1.觀察:動態中的規律問題

 。ㄕn件出示俄羅斯方塊:

  (圖略)

  師:這個畫面大家熟悉嗎?如果按下這個向上鍵一次,方塊會按順時針旋轉90°成形狀a,再按就再轉90°成形狀b。如果這樣按10次?畫面上的圖將會是哪個?

  生:是第2個。

  師:怎么想的?

  生:用10除以4余2就是第2個。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那咱們就驗證一下。(師按鍵驗證,然后圖形變成原來的形狀)下面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再來把它轉動一下。(師將它變成第三幅圖樣)現在請大家睜開眼睛,猜猜看,老師可能按了多少次?怎么想的?

  生:可能按了3次,

  生:也可能按了7次,11次。

  師: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

  生:因為按3次可以變成這樣,經過4次他還會變成這樣。所以老師可能按了7次,也可能是11次。

  師:你們也是這樣想的嗎?

  2.聽辨:聲音中的規律問題

  師:剛才我們是用眼睛看規律,下面我們用耳朵來聽規律,好嗎?(電腦擬音:咚篤篤倉,咚篤篤倉,咚篤篤倉……)有規律嗎?能用你喜歡的方法把它表示出來嗎?

 。ㄕn件顯示活動要求:1.用你喜歡的方法把這個規律表示出來,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規律,2.在你表示的方法中,第23個是什么?)

  師:誰來匯報一下?

  生:我是用abbc、abbc、abbc……來表示的,第23個是b。

  生:我是用○△△□、○△△□、○△△□……來表示的,第23個是△。

  ……

  3.游戲:活動中的規律問題(略)

  【評析:多層次、多形式的練習,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活動場、一個思維場、一個情感場!學生在這個場域中游歷,可以盡情地享受思維的快樂,并逐漸地內化新知、增長智慧、提升能力!

  四、總結升華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的找規律,感覺怎么樣?

  生:我感覺很好!

  生:我感到很多的地方都有規律。

  師:是啊,其實有規律的現象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一定能發現許多規律,解決許多問題。還記得課前的那場比賽嗎?……其實呀!男同學記的那個數也是有規律的,只是要換個角度去思考。瞧!兩位兩位地看,16、25、36……大家發現規律了嗎?

  【評析:另一種規律的呈現,出乎情,入乎理:是啊,意料之外的環節,給人以視覺沖擊的同時,更使人驚嘆于教者設計的匠心所在;細細品來,正如教者課初的導言,我們本身就生活在一個有規律、有規則的世界里,今天的所學、所得,只是數學知識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著我們,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ㄕn堂記錄整理許愛華老師)

  總  評

  一味地在興趣上迎合、敷衍學生是對其智慧的不尊重。數學教學應該重視數學的內核,即讓學生去經歷一些現實的、富含挑戰性的問題,讓其面臨“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弗達”的“悱憤”狀態之中,去解決問題,去經歷理解、感受數學思想和觀念、過程和方法,去發展數學思考。

  如何把簡單的教學內容上活,上出數學味?這是本節課探索的根本出發點。教者在該課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數學味”,源自對教材內容的理性把握。

  教材是教學資源,這是不爭的事實,可要讓教材中的“冰冷的美麗”變成學生“火熱的思考”,卻需要教師多少智慧和真情的付出!

  教材中關于彩旗、燈籠和盆花的三個問題是分別提問的:“從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照上面那樣排下去,從左邊起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第18 盞彩燈呢?”、“從左邊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別是什么顏色?”。究竟是按教材這樣用不同的數分別提問好,還是像該課的設計這樣,用一個具有統攝性強的問題加以統整好?為此,教者做了深入的對比。實踐表明:用統一的數來提問,不但可以完成教學內容所規定的要求,而且還可以排除一些外在信息的干擾,使學生在類似的情境中洞察問題的本質內容,從而建立起關于簡單周期問題的計算模型。

  多次實踐還表明,學生發現盆花、彩燈、彩旗三種物品的擺放規律并進行簡單的計算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五年級的學生能,四年級的學生能,三年級的學生同樣能。既然這樣,那么怎樣使知識合理、合適地走進五年級學生的視野,使該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受益?教者創造性地讓學生用小圓片來表示規律,并提出“簡單、清楚”的要求(關于規律的揭示,教材中只要學生能口頭表達即可),讓學生在擺一擺(要能反映出三種物品擺放的規律)、議一議(這些圓片能體現簡單、清楚的要求嗎?)、改一改(使自己的擺法進一步的優化)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規律的內涵,形成一種簡約化的思維品質,變淺表式的認知為深層次的探究。

  “數學味”,源自對課堂練習的智慧加工。

  本課中的習題沒有一道是照本宣科地搬用教材中的原題,但題題有效,題題創新。創新不是一味地在形式上打轉!形式的創新只是發展學生的開始,而追求實質才是習題創新的本真。比如,課始的“比比誰的記憶力好”中第一個規律是讓學生初嘗規律的實用,而課末另一規律的“顯山露水”,更使學生領略到規律世界的神奇。再比如“觀察:動態中的規律問題”、“聽辨:聲音中的規律問題”、“游戲:活動中的規律問題”,學生何止是在學習?其實是在“玩”數學!要玩好這樣的數學,需要數學思考的介入,需要空間觀念的幫忙,需要情感意志的參與。是行為、情感和認知參與的成果,其中的智力激蕩、困惑與驚喜等情緒體驗都會使學生欲罷不能,終身難忘。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5

  1、伸出右手,從大拇指開始數:1、2、3、4、5……當數到達7時,這個數在哪個手指上?2、李老師手中的卡片從1號開始依次編到100號。她把這些卡片按順序發給小華、小亮、小婷、小剛這四位同學。第48號卡片應發給誰?第99號卡片呢?3、把偶數2、4、6、8……照下表的樣子排成5列,自左往右分別稱作第一列、第二列……第五列。第100個偶數(也就是200)將會出現在哪一列中? 2 4 6 8     16 14 12 10 18 20 22 24     32 30 28 26 ……         4、元旦時,教室里按2紅、1黃、1藍的順序掛彩燈。一共需要36盞燈。算一算,要準備紅燈、黃燈和藍燈各多少盞?5、○○●○○●○○●……第20個是白球還是黑球?前20個球中,白球、黑球各有多少個?6、●●○○○●●○○○●●○○○……第42個是白球還是黑球?前42個球中,白球、黑球各有多少個?7、小麗把自己積存的硬幣按“2個1元、1個5角、5個1角”的順序排成一排。(1)第40個硬幣的面值是多少?(2)如果這排硬幣一共有100個,那么這些硬幣合起來一共是多少元?8、有一本故事書,每頁文字后都有2頁插圖。(1)如果這本故事書一共有56頁文字,那么一共有多少頁插圖?(2)如果這本書有120頁,那么文字和插圖各有多少頁?

《找規律》教學預案 篇16

  我準備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找規律》,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四年級教材中學習了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關系的規律,以及對幾種物體進行搭配或排列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且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也多次經歷尋找數或圖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所以,學生積累了一些探索規律的經驗,初步具備了探索簡單數學規律的能力。

  綜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對教材的分析,力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有這樣的三點:

  1、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讓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體驗。

  其中的教學重點是確定周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這一探索過程。而用計算的方法確定周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的算理的理解是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創設了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分享思維成果,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創設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樣的學習素材,化解教學難點。

  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體驗出發。我分如下七個主要環節完成本課教學:

  (一)創設情境,感知規律。(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三)初步運用,優化策略(四)提高練習,加深理解。(五)生活萬像,再現規律。(六)生活問題,挑戰智慧。(七)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課一開始,我用課件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說明:“國慶節公園、街道到處張燈結彩,彩旗招展。更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這是其中的一個美麗場景,并讓學生說說從圖中能看到什么?盆花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彩燈和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提煉,如:盆花2盆為一組,每組都是一藍一紅,情況完全相同。讓學生對周期問題有本質上的把握。

 。ㄟ@一環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教師適當指導,深化學生認識,為下一環節的探索作好準備。)

  第二部分:自主探索,交流策略。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圖中,我們看到8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顏色的花?給他們充足的時間。

  等大多數學生解決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這時,我注意每個小組的情況,發現學生不同的策略,并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小組交流后,組織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畫圖策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藍花和紅花,一直畫到第15盆花,是藍花。

  2、列舉的策略,左起,第1、3、5……(也就是序號是奇數的)盆花都是藍花,第2、4、6……(也就是序號是偶數的)盆花都是紅花。所以第15盆是藍花。

  3、計算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列式: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這里,方法3較抽象,不易理解,又是有廣泛適用性的方法所以要重點分析。我讓學生說說算式里每一個數的意思,通過不斷追問,讓學生明白:因為每兩盆花為一組,每組花情況完全相同,15盆花可以分為這樣的7組,還余下1盆,是第8組的第一盆,和每組的第一盆一樣,是藍色的。配以課件,顯示15盆花的分組情況,便于學生理解算理。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方法,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學生沒有意識到方法3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不要急于灌輸給學生。

 。ㄒ陨檄h節,學生探索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相信學生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有利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ハ嘟涣、學習,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化,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化解難點。)

  第三部分:初步運用,優化策略。

  先出示“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嘗試解答。評價時,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法。重點理解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說算式每一部分的含義。特別是18÷3=6,通過問題:沒有余數,說明什么?第18盞燈是什么顏色的?得出:每3盞燈為一組,正好6組,第18盞燈正好是第6組的最后一盞,所以應該與每組的第三盞燈顏色一樣是綠色的。

  如果學生不贊成計算方法簡便,可以通過問題:第38盞燈是什么顏色的?第100盞呢?讓學生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然后,讓學生練習“試一試”的第二題。評講時,讓學生說說算式的含義和判斷的結果。

 。ㄟ@個環節,讓學生逐步認識到計算方法的簡便,實現策略的優化。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用事實說話,讓學生自己選擇,實現自主建構。通過幾次練習,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這一方法。)

  第四部分:提高練習,加深理解。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3,練習后,讓學生說說這幾小題中圖形排列規律有什么不同,是怎樣確定每組中第32個圖形的?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帶的圍棋,同桌一組,有規律地擺一擺,說說第30粒是什么顏色的。集體交流時,請幾組拿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說說是怎樣判斷的。還可以對照實物,任報一個序號,讓學生口答。

 。ㄟ@個環節,隨著學生對算理的深入理解,技能逐漸熟練?梢宰寣W生把計算的過程記在心里,直接根據余數判斷,逐漸提高要求。本環節的第二題,是開放性問題,學生自己參與提出問題,邊活動邊思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五部分:生活萬像,再現規律。

  “大自然中有許多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現象。”多媒體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圓月缺等現象。“我們對規律的認識、發現也在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泵襟w播放霓虹燈、花布、地磚等圖片。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有這樣規律的現象。

  (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規律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感受數學之美,規律之美,秩序之美。)

  第六部分:生活問題,挑戰智慧。

  從上一環節自然過度到對十二生肖現象的探討。多媒體出示如書上練習十,第一題的十二生肖圖,簡單介紹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解答這道題,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如:“小明是小學生,他和爸爸都屬牛的,他和爸爸可能各是多少歲呢?”等問題。

 。ㄌ峁┙o學生更富挑戰性、趣味性的問題,也更凸顯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七部分: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與學生一起總結:通過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找規律》教學預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關于《找規律》的說課稿(精選17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只是在練習中有少量的習題;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

  • 三年級《找規律》說課稿范文(通用12篇)

    說課內容:《找規律》這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第——頁的內容。說教材分析:“找規律”是第三單元“乘法”的第一節課,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并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 《找規律》教學反思(精選16篇)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是關于《找規律》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找規律》教學反思一《找規律》這節課教材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

  • 對五上《找規律》的思考(精選13篇)

    1、這節課開始教師先讓學生猜想黑板上吸鐵石排列第5個是什么?隱含了規律判斷,揭示出本課課題。接著出示了例題的情景圖,觀察圖上彩旗、彩燈、盆花的排列有什么順序,幾個為一組,教師指出像這樣的排列就是周期現象。...

  • 《找規律》說課稿范文(精選12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只是在練習中有少量的習題;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

  • 《找規律》說課稿優秀(精選15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找規律》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50頁到第51頁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分為兩段學習。...

  • 關于《找規律》的說課稿范文(通用13篇)

    一、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找規律》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5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涉及的具體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并發現一些簡單周期現象中的規律,根據規律確定是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 找規律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找規律》例1—例4教學目標:1、結合現實場景事物,發現隱含的規律,對事物的排列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 席爭光小數五年級《找規律》(精選12篇)

    背景:這是一堂在新教育實驗第七屆研討會上,在一天半前由與會教師臨場電腦點課而定題的供研究探討而上的家常課。當時年會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新教育研究中心倡導聽課模式的雙關注:既關注教師更關注學生。...

  • 找規律,涂顏色的教案范文(精選2篇)

    設計背景作為中班下學期的孩子,已經有過規律排序的教學活動,所以具備粗淺的規律排序經驗,已掌握了 AABAAB、ABBABB的排序能力,本次教學活動既在幫助孩子鞏固對已學知識的掌握,能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事物的排列規律,也通過本次教學活...

  • 三年級《找規律》的說課稿(通用13篇)

    我準備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找規律》,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四年級教材中學習了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關系的規律,以及對幾種物體進行搭配或排列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 五上《找規律》教學實錄與評析(精選15篇)

    教學內容五年級(上冊)第59頁的例1和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十第1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 《找規律》說課(通用13篇)

    一、說教材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找規律》,它是在學生已經結合有關學習內容,探索過一些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積累了一些探索簡單規律的基礎上教學的。...

  • 量一量,找規律教案(通用2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77——78頁。 教材分析:綜合應用“量一量找規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統計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動手操作...

  • 《找規律》實錄片斷(通用13篇)

    最近聆聽了五年級一堂《找規律》的數學課,其中有兩次精彩的數學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動一]……師:剛才,小紅是按綠,黃,藍,紅的順序穿一串珠子,第18顆是黃色.如果讓你來穿,你想這樣穿嗎 生:不想.師:你想怎樣穿呢 請你自己設計一種穿...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bt1024亚洲合集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000 |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很很鲁很很很鲁在线视频播放 | 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不 | 最新成人| 欧洲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成色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看久久毛片 |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欧美国产精品三区一级一级 | 亚洲av片不卡无码av | 亚洲天堂资源在线 | 久久久久久99精品 | 青青久久久久 |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动态图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三级在线观看 | av免费提供 | 色综合二区 | 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播放 | 久操国产精品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999成人网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小说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更新时间 | 挺进丰满老师屁股白浆视频 | 日本wwww视频 | 日韩性做爰免费A片AA片 |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线视频 |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国产|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 www.av小次郎 |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日本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