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說課稿
一、說教材《竊讀記》是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中國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課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文章清麗平實,充分表現了林海音善于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用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寫作風格。
第一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選《竊讀記》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三是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的興趣,并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使之強化。
二、說目標
結合教材的內容、特點和編寫意圖,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5.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第三學段精讀課文的教學,重在理解內容,體會感情,以及領會作者表情達意和寫作的方法。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三、說教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知識和經驗,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主要采用探究討論法,引導學生“心到、手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重點的句段,通過圈點、勾畫和批注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利用朗讀法,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寫作風格。
四、說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設計為兩課時,下面將第一課時的設計與大家交流.
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共設計了3個大環節:
一、交流 扣題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我們有責任也必須幫助學生重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因此,新課伊始,我首先讓學生交流讀書感受,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文本。然后,抓住題眼“竊”字,讓學生“仔細觀察,有什么方法記住它?”從而也把自主識字、重點指導切實落到了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