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英國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它介紹了作者環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作者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于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設問、反問、比喻等寫作方法的靈活運用,更讓文章魅力無窮。引領我們愛讀書,會讀書,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學生分析:
我們的學生們的手中或多或少都有幾本自己喜歡的書,通常只是不求甚解的讀一遍,很少去品味書中含義深刻的或優美的句子,積累較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想引導學生用真心去閱讀,用熱情去擁抱書籍,用科學的方法去反復品讀,不斷思考,幾番欣賞,尋找新知,總結收獲,與書共鳴,讀出自我……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并受到啟示;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地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點: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漫談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后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這么多的東西,帶什么好呢?真是難以選擇!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
(課件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請大家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味兒?(相機理解“毫不猶豫”的意思,朗讀體會。)
3、作者介紹。
這個“我”是誰?(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這是她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里講到這話,讓我們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獻辭吧!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1)誰愿意來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2)讀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你猜猜作者會在文中告訴我們什么?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讀課文前,先琢磨琢磨題目的意思,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習慣。帶著問題走進課文,更是一種會學習的表現,F在,我們就去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老師巡視、傾聽、隨機點評。)
2、反復朗讀難讀的段落:
(教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老師指導全班同學反復讀。在語境中檢查字音,糾正字音,識記生字。)
3、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