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設計7
⑶ 利用“展示臺”繪制鯨睡覺、呼吸時的樣子。
⑷ 展現其它有關鯨的資料:
如:各種各樣的鯨、鯨的歌聲、怎樣知道鯨的年齡以及鯨集體自殺之謎等,在圖文資料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保護鯨的教育。
由于網絡環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更廣泛的時空,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讓學生共享資源,更深入地進行探究。
四、課外拓展延伸,發展學生個性自主選擇完成下面的一項作業
1、體會文中的說明方法,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小動物。
2、繼續上網查閱資料,選擇一個專題,寫一篇有關鯨的小論文。
正是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廣泛地占有信息,從而對鯨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索的熱望,也正是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走進了科學的世界,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課后反思】
1、網絡環境給學生帶來一片廣闊的天空網絡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點,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庫,資源庫。這些豐富多彩的知識無不吸引著孩子們,于
是課上你就看到他們不停地點擊鼠標,神情專注地搜集他們感興趣的信息。同時,網絡環境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他們可以把搜集到的信息通過網絡展示給每個同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達到了資源共享,在匯報交流中獲取新的信息,這些遠遠是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們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學習的天地,更有繼續學習的愿望,真可謂:鼠標在手,縱橫世界。
2、語文教學要多種學習方法并存。網絡教學,有著它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它決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朗讀、語言表達、審美等多種能力,為此教學時也要指導學生采用多種的學習方法,如:讀一讀、講一講;畫一畫;利用課外書等等。而決不僅限于網上找資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3、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網絡環境在給語文教學提供廣闊天空的同時,也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快地對知識庫、資源庫中的信息進行搜集、處理,進行重組、整合,真正地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獲,從而在拓展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該課堂教學獲第七屆全國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觀摩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