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
同時,我發現學生的閱讀存在很大的問題,讀整篇課文或一些長句很少有停頓,這是我今后的閱讀教學中要抓的重點。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結構鮮明的短文。教學中,我力求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讓學生水到渠成地去理解父親告戒我的話。在處理釣魚這個故事時,我在讓學生理清 “我”的情感線后,重點放在這些感情產生的原因上。如:得意,我為什么那么得意?學生會結合環境描寫、結合對我釣魚的動作描寫、結合對大魚的描寫,體會到這條鱸魚的大而美麗,體會到我釣到它的艱難;從父親的“欣賞”中,再一次感受“我”“得意”之情的理所當然。學生在朗讀“好大的魚!”時讀出了個性,“好大的魚”和“好大的魚”。讀湖面及月光時,襯托出大魚的漂亮。同時,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大的魚”是因為我不常釣魚!孩子們一下子就反駁了我,抓住了“常常”及“熟練”“一定是個大家伙”等詞句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懂得了恰當運用詞語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讀書。
當學生讀到“爸爸!為什么?” 時我引導孩子們體會此時“我”的情感,孩子們體會到的是不解、急切。另一名同學又補充了責怪!于是便有了“爸爸”的重讀。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父親只平靜地說”“我卻覺得不容爭辯?”以此讓孩子們懂得父親一貫的嚴格要求,最后,體會“誘惑人的”魚。讓學生結合實際,想象“我”怎么擋住誘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