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2
⑵ 指導交流:
① 出示語句: 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a、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輕輕翕動著。
b、“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c、“可是不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哭出了聲。
d、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e、我慢慢地把魚鉤從……放回湖里。
② 釣到大魚時的心情,相機指導朗讀。
③ 把魚放回湖里的心情,相機指導朗讀,在朗讀中體會,在想象中體會“我”在這一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高興、得意→急切、著急→委屈、乞求→依依不舍、傷心
3、深入體驗父親的情感:
⑴ 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這一系列情感變化,那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課文什么地方體現(xiàn)出來的。
⑵ 指導交流: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父親的態(tài)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出示相關語句: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么?
②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么?
③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指導:“不容爭辯”什么意思?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么?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么?
⑶ 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態(tài)度為什么那么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么?先在小組里討論,然后在班上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爸爸神態(tài)的細節(jié)和相關詞句,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愛。)
4、感悟“啟示”:
⑴ 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這一過程并沒有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fā)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啟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為什么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
⑵ 學生默讀思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出示文中的重點語句:“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① 這“魚”指的是什么?
(“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②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么意思?
(因為把還沒到捕撈鱸魚時間,把釣到的鱸魚留著,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里,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么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很難,實踐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魚,放棄個人利益。)
③ “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