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組 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編輯:楊元芳
抄寫:黃韻、何晨陽
“漢字演變”小組活動計劃
組長:黃可馨
組員:王晨、施雨彤、葉羽佳、唐明月
時間:11月6日
地點:唐明月家
活動內容:查找古代漢字的字形和書寫特點,古今字對比,可做成表格
展示方法:把作品貼在班級黑板報上,了解漢字的字形及變化
分工:王晨、施雨彤、葉羽佳找資料,黃可馨設計,唐明月用電腦制作
插圖:姚潔凡
(浙江省杭州市東園小學柴群虹提供)
案例2:不寫錯別字
語文活動課上,同學們圍繞“怎樣做到不寫錯別字”展開討論。大家各抒己見,結果形成兩條意見:1.追尋寫錯別字的根源。2.探求糾正、不寫錯別字的方法。于是,同學們自由組合,4—8人為一組,由組長組織大家根據上述兩條,就自己、同學寫錯別字的成因及糾正方法作一番調查研究,并寫成小調查報告。經過一個星期的合作探究,成果出來了,還真讓我為之一喜。請看學生總結的“寫錯別字的成因”:
1.同音混淆:如,再、在,以、己,功、攻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摘、滴等。3.多筆少畫:(1)多橫少橫,如,酒、灑;(2)多豎少豎,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對字義不加分析致錯: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應寫前一字,心里卻想著下一字,結果造成寫錯……
再看學生提出的“糾正方法”:
1.每人準備一本錯別字更正本,凡是發現自己寫的錯別字,一律登記在本子上,再訂正3遍;每隔一個星期再組詞聽寫一遍。2.把自己易混易錯的字進行歸類,經常復習。3.進行同音字、形近字組詞造句訓練。4.同桌結對,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及時訂正錯別字。5.建議老師在班上進行糾正錯別字比賽,評選“消滅錯別字之星”。
通過一段時間實踐,學生中錯別字大大減少。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于是有學生提出,學校黑板報,街道上和商店的廣告、招牌,社區的標語,一些報刊等也常出現錯別字,污染了祖國的
語言文字,他們愿當凈化祖國語言文字的“小衛士”。還有學生提出,可以上網查詢、閱讀報刊,尋找消滅錯別字的方法。我喜不自禁,立刻組織大家商討活動方法及須注意的事項,與學生們一道利用假日開展活動。
活動有了新的收獲:學生們增長了見識,提高了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幫助商家糾正了錯別字,自己也學到了與別人打交道的方法與技巧;寫信給報刊,建議更正錯別字,自己也在尋找報刊錯別字中增加了閱讀量,養成了認真閱讀的習慣;還搜集、自編了許多記字法,如,編順口溜:“亡口月貝凡(贏)”,“橫戌點戍戊中空”,“全封巳,半封已,不封是自己”……集錄了《易讀錯的常用姓氏》《易讀錯的成語》等。學生規范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空前高漲。
四、教材解讀
(一)有趣的漢字
“有趣的漢字”的閱讀材料,分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的來歷三個部分。
字謎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游戲形式。《字謎七則》提供的字謎是一些范例,有三種形式:①—④是文字謎,謎面都像一首小詩,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漢字的特征,讀來瑯瑯上口。謎底分別是 “日、香、立、曼”。⑤⑥是畫謎,謎底是“休、斗”。⑦是動作謎語,四位運動員分別姓林、杜、劉、孟。通過猜謎使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初步認識字形往往表示著一定的意義。學生了解了字謎的形式和構成方式,也可以自己去搜集或編制字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