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說課稿及教學反思
文中摘選出來的“震耳欲聾”、“褐色”、“疲憊”、“龜裂”、“彎曲”等詞,是反映文章中心的重要支點,是文章母愛的重大體現(xiàn)。課堂上,我讓學生“找——填——讀——想”,從詞語訓練出發(fā),落實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努力實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三)品讀語言,感受母愛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體現(xiàn)母愛的偉大。所以品讀這些語言,是文章的重點。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先讀,然后再找最能體現(xiàn)慈母情深的句子,在旁寫上體會理解,最后分組討論交流。學生有了第二環(huán)節(jié)的鋪墊,都能找到這些句子,再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互相啟發(fā)提示,均能很快領悟要點。但要讓母愛深入人心,凸顯母愛的偉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在此環(huán)節(jié),當學生分析這一系列體現(xiàn)母愛偉大的句子時,我預設了一系列的問題。如:
“你從哪可以看出母親的疲憊?”
“口罩為什么是褐色的?”
“為什么每句話的后面都要加‘我的母親’?”
“立刻……立刻……立刻……立刻……,可以看出什么問題?”
“‘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可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母親?”
通過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學生就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母親的艱辛與偉大,母愛才能打動人心。
另外,朗讀也是加深認識的重要手段,我鼓勵學生把能體現(xiàn)母愛的句子用不同的方式讀出來,把母親對兒子的愛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四)聯(lián)系實際,感悟母愛
有了對母愛的認識,我們還要把這種母愛具象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這種感受如同身臨其境般真實、貼切,引起學生情感的認同和共鳴。我啟發(fā)學生進行談話訓練,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回憶——你感受到你的父母之愛了嗎?在入情入境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學生情感的閘門定會打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如層層剝繭般又進一層。
(五)升華情感,感悟母愛
為了把學生的感受到的母愛上升到一個高度,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感受母愛到回報母愛的轉變,我設計了聽故事《免費》和歌曲《母親》,從視聽上沖擊學生的感官,讓他們把對母親的愛化為一股濃濃的感恩之情。
(六) 課后作業(yè),回報母親
為了實現(xiàn)語文為生活服務的宗旨,落實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增容和課外知識的延伸。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yè):回家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把對母親的回報踐行在行動上。同時,觀察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變化,寫一篇小作文,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及作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