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播放影片,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再把感受讀進語言文字里,深化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以讀激情。)
3、指導朗讀體會。
(1)、指名讀,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你們憤怒嗎?覺得可恨嗎?那么,把你恨帶進去讀一讀。讀出你的恨。
(2)、師范讀。
(3)、指導重讀:“闖進、凡是、統統、任意”等詞,體會憤怒之情。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激發情感,讀出自己的感受。)
4、小結過渡。
二、過渡引導,設置懸念
1、導讀第1自然段。
師: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它的損失是——?(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2、齊讀第1自然段。
3、“不可估量”為什么文中出現兩次?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不可估量”的理解,深化文章的中心。)
三、以讀激情,以景激情
1、自讀第2、3、4自然段。
師: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它的過去是臬怎么樣的?自由讀讀2、3、4自然段。
2、匯報交流:圓明園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哪句話概括了這幾段話的內容?文中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讀書,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3、再讀感悟。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一讀,然后和同桌談談感受,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
(1)、自選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讓學生自主讀書后交流感受,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研讀探究的欲望,感悟語言文字之美,感受圓明園的景美、物美,多讀再次強化內心體驗。通過播放課件,把圓明園的“美”有聲有色地再現,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披文入景,以景促情,以讀悟情,情文相生。)
4、小結過渡。
四、總結全文,提升情感
1、課件出示圓明園廢墟圖。
師:圓明園毀滅了,如今的圓明園什么都沒有了,只剩下了這一片廢墟。同學們,看到這片廢墟,你想說些什么?
2、學生談談感受。
3、總結:圓明園雖然毀滅了,但毀滅不了的是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毀滅不了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仇恨,更毀滅不了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圓明園永遠會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設計意圖:在學生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之后,出示圓明園今日的廢墟圖,一美一毀,一揚一抑,這樣鮮明的對比,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損失感到惋惜之情,對英法聯軍野蠻行徑的憤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