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學會看病》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2、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準備:小黑板或生詞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生病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去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醫院呢?(學生回答)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卻忍心讓他獨自一人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么這樣做呢?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2、板書課題。
二、預習課文,合作交流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記一記不認識的生字,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
2、和同桌交流,并互相讀一讀課文。
3、出示詞語,檢查生字詞的讀音理解“打蔫、艱澀、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等詞語。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小組交流:匯報自己讀懂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2、小組交流:
、耪f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3、班內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4、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5、全班討論:
、拧∧銖哪赣H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啤∧愀惺茏钌畹氖鞘裁?
。ń涣骱缶妥x有關句子。)
6、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從以下句子進行匯報并相機指導朗讀:
(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因為擔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覺得時間的流動艱難緩慢。母親等待獨自看病的兒子歸來,“度日如年”,足見愛子真情。)
(2)“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
(讓孩子獨自去看病,是對孩子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母親飽受著擔心與痛苦的折磨,所以說也是對母親自己的考驗。)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傆幸惶欤阋x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么準確,但這是我的責任。”
(這段話講的是母親這樣做的目的,即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學會生活!翱谑谝粡埪肪圖”,文中指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序。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為父母,應該對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線圖”,并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生存的能力,這是父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