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課文
兩個半鐘頭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流動。
閱兵式完畢,已經(jīng)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xù)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jié)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群眾游行一在這時候開始。游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fā),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一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臺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群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nèi)f歲!”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教科版第九冊課文]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xié)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nóng)民、市民、各學(xué)校師生、各機關(guān)工作人員、城防部隊,估(gū)計總數(shù)30萬人。觀禮臺上還有外賓參加。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著5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墻,城墻中央高高聳立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主席臺設(shè)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8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8面紅旗迎風(fēng)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6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qíng)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后,按照預(yù)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臺、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qū)的農(nóng)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jīng)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3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xiàn)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30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xuān)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zhàn)斗的聲音,曾經(jīng)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這莊嚴(yán)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30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yán)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第一面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30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