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作者:樊萍萍
教學目標 :
1、感受開國大典時,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在學校的廣場上舉行升旗儀式,此時,我們的心情是多么激動啊!你們知道時誰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嗎?
2、對呀!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了開國大典。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誕生了。
3、解題[板書課題,齊讀]
典?大典?分別是什么意思?(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完成練習,[課件出示]
時間:
地點:
參加成員:
參加人數:
大典內容:
2、交流
時間:1949年10月1日
地點:北京
參加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工人、農民、商人、市民、各校師生、各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外國來賓
參加人數:30萬人
大典內容:會場、大典、閱兵、游行
過渡:就讓我們來到會場,看看會場的布置吧!
三、學習第一段
1、讀讀第二、三自然段,當解說員,介紹一下會場。[生自由準備→看課件準備→指名學生說→齊讀]
2、讀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生自由準備→交流分析→小節板書][形成如下板書:成員多、來得早、人數多、熱情高、秩序好]
四、總結延伸
天安門廣場上人如此之多,氣氛如此熱烈,我們一起期待大典的到來吧!
板書設計 :
7 開國大典
會場 成員多、來得早、人數多、熱情高、秩序好
大典
閱兵
游行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1. 引導學生自主讀文,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
2. 了解課文大意,能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給課文分段。
3. 初步感受典禮的隆重、盛大和群眾興奮、激動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 揭題,審題
1.(出示課題:開國大典)讀一讀,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訴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問提出來。
2.指名說。
二、 自學讀文
1. 初讀課文,你覺得該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說)
2. 出示要求:
自學要求:1)劃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把課文一句一句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劃出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用“”)
3. 學生自學,并拿起筆來圈圈劃劃。
三、 檢查
1. 通過自學,你完成這些學習任務了嗎?對照自學要求,一項一項討論。(指名說)
1) 挑幾個容易寫錯的詞寫一寫。再默寫下列詞:
誕生 協商 瞻仰 檢閱 率領 排山倒海 吹拂
(互相檢查、批改;糾正錯別字: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2) 提出較難讀的句、段;(指名讀)
同桌比讀,并用☆△表示你的評價。
2. 你還讀懂了什么呢?
1) 文中解釋課題的是哪句話?
2) 還讀懂了什么?(指名繼續說)
①從參加的人及人數,看出什么?讀一讀(隆重、盛大)
、跁䦂龅牟贾糜X得怎樣?讀一讀(莊重、肅穆)
③群眾老遠趕來,那么早趕來,說明什么?讀一讀(熱情高漲、激動、興奮)
3. 還有嗎?(板書:會場大典閱兵游行)
1) 看板書,對照課文,老師為什么這樣寫?
(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
2) 按以上順序分段。
。ò鍟1——4 5——10 11——13 14——15)
分段時,文中有些句子已經幫我們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嗎?(指名說)
3) 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大意。(自由說,指名說)
四、 總結
1.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從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說)
2. 啟示下堂課內容:這樣隆重、盛大的開國大典,你想不想參加?好,下堂課,讓我們也跟隨群眾的隊伍,走進會場,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熱烈的氣氛。
五、 作業:作業本第1、2題。
板書
會場1——4
典禮5——10
開國大典 閱兵11——13
游行14——15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開國大典時,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在學校的廣場上舉行升旗儀式,此時,我們的心情是多么激動!你們知道時誰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嗎?
2、對呀!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了開國大典。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誕生了。
3、解題:
板書課題,齊讀。
典?大典?分別是什么意思?(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完成練習,課件出示:
時間:_______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_______
參加成員:_______________
參加人數:_______________
大典內容: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時間:1949年10月1日。
地點:北京。
參加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工人、農民、商人、市民、各校師生、各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外國來賓。
參加人數:30萬人。
大典內容:會場、大典、閱兵、游行。
過渡:
就讓我們來到會場,看看會場的布置吧!
三、學習第一段
1、讀讀第二、三自然段,當解說員,介紹一下會場:
生自由準備→看課件準備→指名學生說→齊讀。
2、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有什么感受?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
生自由準備→交流分析→小節板書。
形成如下板書:
成員多、來得早、人數多、熱情高、秩序好。
四、總結延伸
天an門廣場上人如此之多,氣氛如此熱烈,我們一起期待大典的到來吧!
【板書設計】
26、開國大典
會場
大典
閱兵
游行
成員多、來得早、人數多、熱情高、秩序好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之三
佚名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課文中的生字及詞語。
(二)結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并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三)了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并按照這個順序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提綱。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x課文,了解課文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順序。按課文敘述順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綱。
。ǘ┙Y合課文,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讀書的方法,并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
。ㄒ唬⿲ 。
同學們,你們知道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是什么日子嗎?這一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當時的盛況。
。ǘz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
。1)正確讀生字。(提示學生注意區別檐與瞻的讀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聯系字義,記住字形。
“檐”指屋頂向旁伸出的邊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課文中指天安門的“城樓檐下”,均與建筑物是木料有關,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課文中指三十萬人一齊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結構,注意下面是“手”!皾伞弊⒁庥野氩康南旅媸牵皇恰柏S”。)
2.檢查學生讀課文。
。ㄈ┞犈錁防首x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概括的了解。
。ㄋ模⿲W生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準備討論。
學生討論: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開國大典盛況的?(課文是按照開國大典之前、大典進行中、大典結束這樣的順序安排材料的。大典進行中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一部分又按大典進行程序寫了三個內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紅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寫完這三件事,寫閱兵式的盛況,再寫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群眾游行的情況,最后寫大典后光明充滿北京城。)
2.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分段,并說出各段的主要內容。
3.列出段落提綱。(第1段: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第2段: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為止。第3段:閱兵式盛況。第4段:天安門廣場燈光輝煌的景象和群眾游行隊伍的情況。第5段:大典結束后光明充滿整個北京城。)
。ㄎ澹┳鳂I :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1、2段,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及毛主席宣告的偉大歷史意義。
(二)結合課文,訓練朗讀,提高閱讀速度,并養成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
。ㄈ┞撓瞪舷挛睦斫夂x較深的句子。
。ㄋ模┍痴b“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私忾_國大典的盛況及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結合課文,訓練閱讀能力,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三)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
(四)按要求背誦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1段課文。
1.指名讀第1段課文。(老師強調朗讀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認真讀。)
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開國大典是在什么時間舉行的?在哪里舉行的?有哪些人參加?參加大典的總人數是多少?(指出文章開頭向我們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個問題。)
。2)大典前,天安門廣場布置得怎么樣?
。3)課文中描寫了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天安門廣場來參加開國大典,哪些語句給你留下的印象較深?為什么?
。4)“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上,隊伍已經滿滿的,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闭f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學生對第1段課文質疑,老師解釋。(擎著:舉,往上托。宣讀:在公開場合向眾人朗讀布告、文件等。)
4.齊讀課文第1段。
5.歸納:(課文第1段寫出了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的情況。先交待了舉行大典的時間、地點、參加典禮的成員和總人數。然后描述了廣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入場的熱烈場面。)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指名讀第2段課文。
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在第2段課文,主要寫了開國大典進行中的三件事,請說出是哪三件事?
。ǖ谝患好飨肌爸腥A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第三件: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下午三點整,毛主席出現在主席臺上,會場上的情形怎樣?
。ㄕf出“排山倒!薄耙积R投向”的意思。)
。3)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句話有什么歷史意義?
。ㄟ@句話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它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新中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了主人。)
。4)當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三十萬群眾表現得怎樣?這說明什么?
。ㄈf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說明他們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當家做主人感到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5)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當讀到“選舉了毛澤東主席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會場上的情景怎樣?
(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3.齊讀第2段課文。
4.歸納:(從典禮開始到毛主席宣讀公告為止,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寫了以上三件事。)
5.聯系上下文說說下面句子的含義。“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快,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ㄈ┲笇П痴b“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這段課文的背誦共6小節,難度較大。引導學生一小節一小節地背誦。每小節在背誦中要反復讀,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邊記。背誦前學生對不懂的詞語、句子先質疑。兩個同學互相背誦。)
1.男生背4、5、6小節。女生背7、8、9小節。男女生交換背。
2.然后指名背誦。
3.用投影做填空練習。
。1)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 )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 )主席臺。
(2)毛澤東主席宣布:( )。
(3)這( )的宣告,這( )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 ),傳到( ),使全中國人民的心( )。
。4)他讀到( )這一句的時候,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 )。觀禮臺上同時( )。
(四)小結。
(五)作業 :背誦“下午三點整……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續學習課文第3、4、5段。進一步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
。ǘ┞撓瞪舷挛睦斫夂x較深刻的句子。
。ㄈ⿲W習課文用詞準確、多處運用比喻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Y合課文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ǘ├斫馕恼轮泻x比較深刻的句子。
。ㄈ⿲W習文中用詞準確,多處運用修辭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ㄒ唬⿲W習課文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
2.文中描寫幾種兵種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哪三種?請三名學生分別朗讀描寫海軍、陸軍、空軍的語句。
3.討論。
說說下面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說出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1)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
。ā巴χ笔敲鑼憫鹗總冃奂m糾、氣昂昂的樣子,“鋼鐵巨人”給人以堅強高大的印象。這句話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
。2)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里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拋”是描寫群眾情不自禁地把帽子、報紙等東西向高處扔去!吧w過”是描寫群眾的歡呼聲之大,超過了飛機的隆隆聲。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群眾在觀看閱兵式時,看到自己的飛機飛上藍天時的激動喜悅的心情。)
。3)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ㄉぷ雍皢×、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們的心情歡快、激動到了極點。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快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這是表達高興和激動心情的形式。)
4.齊讀第3段。
(二)學習第4段課文。
1.讀課文(默讀或指名讀)。
2.說出這段的主要內容。
3.畫出文中描寫閱兵式后,傍晚時天安門廣場景色的句子。說說這樣描寫的作用?(“天安門廣場上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弊寣W生反復讀這幾句話,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句式整齊的寫作特點。這樣生動的描寫,襯托了人們仍舊沉浸在開國大典的喜悅氣氛之中,從側面表現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無比幸福的心情。)
(三)學習課文第5段。
1.指名讀課文第5段。
2.說說“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边@話的意思?(“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不僅是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北京城永遠擺脫了過去的黑暗統治,獲得了光明。這是人民群眾心里的光明。)
3.學生齊讀第5段課文。
(四)學生合上書,再次聽配樂朗讀課文,邊聽邊回憶全文內容。
。ㄎ澹┱f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柟叹毩。
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跟括號里的詞語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ㄓ猛队俺霈F下列句子。)
。1)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走向)會場。
。2)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朝著)主席臺。
。3)兩股紅流(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結。
。ò耍┳鳂I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每天早晨目睹國旗的冉冉上升,在那莊嚴的時刻,同學們高唱國歌,當同學們學習到《開國大典》這課時,又再次感受了那更為神圣的一幕,他們不禁對開國大典的內幕、國歌、國旗的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及為共和國的誕生甘灑熱血的無數英雄和讓后人稱頌的愛國運動等情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從學生對開國大典的濃厚興趣出發,我們決定以共和國的誕生為研究的主題進行學生的拓展閱讀。
【教學總目標】
1、情感能力:
⑴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對新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熱愛之情,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⑵ 通過積極研討激起學生積極思考,敢于表達的欲望,培養他們各抒己見的獨立思維能力。
2、閱讀能力:
⑴ 過閱讀有關共和國的拓展資料,了解開國大典的內幕、國歌、國旗的由來,以及一些愛國運動的情況等內容。
、啤⊥ㄟ^大量的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理解、概括、表達能力。
3、協作合作能力:
、拧⊥ㄟ^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網站學習的積極性。
、啤≡谙嗷パ芯康幕顒又,培養同學間的相互合作的能力。
4、操作技能:
、拧∵M一步學習上網瀏覽、查詢、歸納整理資料的能力,包括熟練使用搜索引擎等查詢工具的技能。
、啤∈炀氄莆站W上應用bbs發帖子技能。
、恰〕醪綄W習應用word、powerpoint制作讀書卡片、演示文稿。
【網絡學習資源】
中華頌──開國大典1:
—11.htm
中華頌──開國大典2:
—12.htm
開國大典中的中國人民空軍:
─0107.htm
開國大典6小時:
開國大典秘聞錄:
大典背后的秘聞:
開國大典閱兵式:
開國大典日記:
開國大典花絮:
個性天地/xxda/histroy1.htm
開國大典之夜的毛澤東:
─356.htm
開國大典秘聞錄:
終生難忘的日子:
─4─1.html
你問我答:
開國大典:
油畫開國大典:油畫開國大典.htm
中國圖片社:
圖片銀行_開國大典:
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人民英雄紀念碑大圖:
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誕生:
─
說不盡的紀念碑:
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聶爾:
《義勇軍進行曲》──田漢
沈陽將設立國歌墻:
【教學總過程】
學習環節(一)
廣泛閱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廣泛閱讀導航資源的資料,并進行精讀與泛讀的結合。
2、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bbs發貼子。
3、評議精彩帖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明確要求
1、我相信在學習了課文《開國大典》,同學們不禁對我們的新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的內幕、國歌的由來吸引著同學們再次來到這里。今天我們就進入第二單元的主題學習《共和國的誕生》的第一個環節。
2、出示課題:
《共和國的誕生》廣泛閱讀。
3、提出學習要求:
、拧〕浞掷谩傲暱汀本W站的網絡資源區中有關共和國的資料,進行精讀與范讀相結合。
、佟》蹲x就是瀏覽,也就是對自己要讀的材料有個大致地了解;精讀就是在瀏覽的基礎上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層次地閱讀,體會其中的韻味。
、凇∧男┎牧峡蛇M行范讀,哪些材料可進行精讀呢?(舉例說明)
也就是說那些具有感染力、表現力的句子可多讀幾遍。
、啤「鶕處熢凇傲暱汀庇懻搮^中的問題,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回復。
你能告訴老師最感興趣的是有關共和國誕生的哪些情況?
能用自己的話對大家說說國歌的誕生過程嗎?
閱讀中你有什么想法或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嗎?講出來讓大家幫助你。
、恰〖皶r在討論區中提出自己在閱讀中產生的問題,求得別人的幫助并關注別人的帖子。
⑷ 小組同學輪流收發帖子,帖子中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二、大量閱讀,收發帖子
1、學生閱讀課前查找的有關共和國的資料及網絡資源區內提供的資料,以發帖子的形式在“習客討論區”內針對教師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回復,對自己尋求幫助的問題也在討論區及時提出,并關注其他同學的回復。
2、教師巡視,發現學生遇到困難,及時輔導并回復部分帖子。
3、教師及時刷新“習客討論區”,了解學生發帖子的動向、質量,將精彩帖子超鏈至主題學習的主頁,激勵學生。
三、讀讀議議精彩帖子
1、學生以小組學習形式,閱讀并討論超鏈在主題學習主頁上的精彩帖子,共同合作形成自己小組的觀點。
2、出示評議要求:
、拧≌J真閱讀,邊讀邊思考帖子的優劣。
、啤≡u議過程中,仔細聽,可以提出質疑。
、恰≡u議后,有感情地朗讀。
3、學生交流、點評,及時朗讀。
4、引導、小結。
四、形成合作小組
1、我們有些同學對國旗的誕生感興趣,有的對開國大典的內幕感興趣,有的同學對其它的內容感興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合形成合作小組。
2、組織形成合作小組
五、討論,完成小組自評表
學習環節(二)
深入閱讀
〖教學要求〗
根據學習專題搜尋資料、進行整理,制作讀書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小組活動計劃,聘請指導老師
二、啟發談話,提出要求
1、師:通過上節課的廣泛閱讀,同學們對共和國的相關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習客討論區也談了自己的許多想法。今天我們要繼續深入閱讀下去,確立自己的研究專題,并制作相關的讀書卡片進行交流。
2、下面請同學讀讀這次的學習要求:
⑴ 按自己確立的共和國的研究專題方向搜尋資料,認真閱讀,圈圈劃劃,找出感興趣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 把與研究專題有關的資料制成讀書卡片,要求卡片中的圖和文能合理地聯系在一起。
、恰⌒〗M合作完成六張以上的讀書卡片。
三、深入閱讀,制作讀書卡片
1、學習制作讀書卡片的方法,復習利用搜索引擎網站尋找資料的方法
2、小組同學認真閱讀,按自己確立的研究專題方向搜尋閱讀資料,找到所需的材料后制成讀書卡片。
3、老師巡視,發現學生遇到難題及時輔導。指導學生快速閱讀。
四、交流讀書卡片
提出交流讀書卡片的要求:
1、小組交流自己的讀書卡片。相互提問,提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的方法和交流的形式請加以說明,體現語文性,讓學生將優美的語句用特殊的顏色標示出來,并且感情朗讀;找到的圖片用幾句話,圍繞一個意思說清楚。
3、同學評評議議。
4、教師點評,小結
五、完成小組評價
小組同學討論,完成小組評價表。
學習環節(三)
協作作業
〖教學要求〗
小組合作,制作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提出要求
師:在前階段的學習中,我們小組的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研究的專題進行了廣泛閱讀,并把自己研究專題所需的資料制成了讀書卡片,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今天,我們根據已經準備好的資料,制作一組演示文稿可以用你喜歡的任何形式表達出來。比如說,演示文稿中可寫上一段小詩,可畫上一幅自創畫,可編上一段優美的解說詞等。
下面是老師提出的學習要求:
1、整理已完成的共和國誕生的讀書卡片,看看有沒有內容可以補充。
2、有獨到的見解,形成小組的觀點,有佐證的事實材料。
3、制作的演示文稿能把介紹出來,形式可以多樣。
4、演示文稿能運用動畫效果。
二、小組協作,完成作品
1、小組同學每人負責完成一個環節,根據自己的設想,相互協作制作演示文稿,有自己獨立的見解,表達方式:
⑴ 討論閱讀讀書卡片的感受。
⑵ 思考能充分表達見解的內容。
⑶ 小組叫相互交流、相互提醒。
2、教師巡視,發現學生遇到難題及時幫助解決。
三、修改自己的作品
小組同學檢查自己完成的作品,發現不足的或是不完整的,及時修改。
四、完成小組評價表
小組同學討論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完成小組評價表。
學習環節(四)
展示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同學分工協作,以各種形式,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作品清楚地,有特色、有感情地介紹給大家。
2、展示交流的過程中,認真聽取同學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談談自己的獨立見解。
3、通過講講研究專題的目的、過程、方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評價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提出要求
師:學習了《開國大典》后,同學們頗有感觸,為此,我們進行了拓展閱讀,制定了《共和國誕生》這樣一個主題學習。在主題學習中,同學們廣泛閱讀,認真思考,確立了自己的研究專題,并制作了形式多樣的演示文稿。老師從網上看了你們的作品,覺得簡直就是一個小小評論家。今天,我們不妨成立一個文學沙龍,暢談一下你的想法。
二、展示作品
師:在前面三個過程的學習中,老師了解到有許多同學對國旗非常喜歡,現在哪一組能把自己研究的有關共和國誕生的作品介紹給大家呢?
1、請小組展示作品:
師:哪個小組研究的主題與他們不一樣?談談你為什么要研究這個主題?
請小組同學談談自己為什么研究這個主題?談完后再進行展示。(4~5個)
師:剛才同學們的展示,使大家受益非淺。從大家的展示中學到了許多課本外的知識。老師相信在大家研究的過程中,看到網上那么多的文章,一定有所感想,哪個小組能談談你們的想法?
2、請小組談談研究的感觸:
師:從同學們的作品、研究后的感觸,老師可以感覺到大家對共和國的誕生有種特殊的情感,你能不能用一段話來表達一下此時的心情呢?
三、反思學習過程
師:通過一個月的學習,你們一定在各方面有所收獲,也有所想法,現在小組先討論一下,等一會兒請同學談談。
四、小組評價
五、集中評價
討論整個活動的收獲與不足。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過程】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本課的生字,辨別形近字并進行組詞,讀準易誤讀字的字音,掌握課文中較有特點的多音字的字音、字義與組詞。
【方法與能力】(1)能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出現的生詞的意思;(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3)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情感與思想】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拓展與延伸】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開國大典》。
【重、難點突破】結合背景知識,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新課
直接板書課題:開國大典
理解題目的意思。
提示:抓住“開國”與“大典”兩個詞加以理解。“開國”是大典的前提,“大典”是開國的體現。
緊緊抓住“大典”一詞學習課文:“大”體現出隆重,和人們的無比喜悅;“典”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二課文學習
1“開國大典”是按什么順序進行的?寫了哪些內容?
提示:這實際是在弄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本篇課文是按照“開國大典”即“典”的順序寫作的。并通過第二個問題,了解文章的內容。
2這次“開國大典”是如何之“大”?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提示:開國大典的“大”是與人們的心情緊密相連的,這兩上問題的關鍵是在讓學生體會當時人們為新中國的成立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注意一定要抓住文章含義深刻的句子加以理解,這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們自豪與激動的原因。
3你們知道為什么哪些之“大”嗎?
提示:可讓學生聯系《最后一分鐘》來理解。
板書設計:
開國大典
時間:1949年10月1日 地點:北京天安門廣場 成員:各行各業界 人數:30萬
典禮前:廣場成了人的海洋
典禮:宣布典禮開始——奏《國歌》——宣布建國——宣讀公告 自豪、愛國
閱兵式:天上——一隊隊飛機飛過;地上:海軍排、步兵師、炮兵師、騎兵師
群眾游行:天上花成彩,地上燈火紅;高呼 歡呼
游行結束:“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開國大典》第二個場面“典禮”是課文的重點段。這一個重點段中包含了這幾個知識點,1、感受開國大典時,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2、初步學習寫排比句。
課堂中,我通過排比句的切入,再觀開國大典的盛大場面,實現預設目標。
[案例設計]
一.認識排比句
1.師:課文中描寫了許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句子:請把他們找出來讀一讀。
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交流朗讀。
師:引用課文的語言進行引讀。
師:在描寫了人物心情句子中,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生:運用了比喻的方法:“轟雷似的掌聲---”
生:運用了夸張的方法:“這莊嚴的宣告……”
師:(出示:這莊嚴的宣告。這———————一齊歡躍起來,比較哪一句好,為什么?”
生:原句好,能反映這喜訊傳遍了祖國的各個角落。
生:原句好,語勢加強。感情高漲,反映了全中國人民的心都為這個喜悅而跳躍。
師:好,那我們通過朗讀把排比句的氣勢讀出來。
。ɡ首x)
二.再現情景,學寫排比句。
師:49年10月1日,舉國上下一片歡騰,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親臨現場,感受人民群眾天地喜悅的心情吧!
。úシ拧堕_國大典》錄象片段)
師:剛才,我們享受了大典的慶祝過程,聆聽了毛主席的莊嚴宣告,目睹了人民群眾的歡呼雀躍。我想采訪幾個群眾,談談為什么而這么激動?
出示句式:我(人民群眾)為——————而激動。師生互動,進行采訪。
生:“我”為新中國成立而激動。
生:“我”為中國生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生:我為了有自己的領袖而激動
……師:是啊,天an門廣場上人們群為―――――
生接。(在不知不覺中又進行了一次排比句的訓練)
三 拓展素材 再寫排比句
師:“這五星紅旗升起來了,標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你是怎樣理解的。
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首都冉冉升起,從此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國大地萬里世界各地上升起,每一次的五星紅旗都激動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心。
生:這句話說新中國成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受壓迫了,翻身做了主人。
生:這句話說明了中國人民從此揚眉吐氣了。
師:齊說這句話(生說)
師:老師讓大家在課前收集了中國59周年來的偉大成就,大家來交流一下吧!學生拿出找來的資料進行交流。
師:(播放自創課中,59年來五星紅旗在有紀念場合上飄揚的情景)
師:你能以五星紅旗在————————飄揚,說幾句話嗎?
生:1960年,中國又首次從北極登上珠穆朗瑪峰。五星紅旗在珠穆朗瑪峰上飄揚。
生: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以以往多數通過決策,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大會前飄揚。
生:1984年。第12屆奧運會上,射擊選手許海峰獲冠軍,五星紅旗在會場上飄揚。
生:.
……
再播放《紅旗飄揚》音樂聲。大屏幕再次出示《五星紅旗在飄揚》課件。
結束本課教學。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按要求填空(6分)
生字音節部首除部首外筆畫數組詞掣 鈕 瞻 聶 臻 奏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2分)
呈( 。⊥Γā 。¢埽ā 。〕福ā 。∷{( ) 激( 。
程( ) 艇( 。≌埃ā 。【ā 。』@( 。∠ā 。
逞( 。⊙樱ā 。∽d( 。≠樱ā 。”O( ) 繳( )
三、讀句子,解釋加粗的字(12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2、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4、三十萬一齊脫帽肅立。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四、選詞填空(8分)
旗幟 旗手 旗桿
1、每當天an門廣場升起國旗的時刻,護衛隊的青年高掣著鮮艷的( )把國旗升上了( 。┲敗
歡躍 歡騰 歡呼
2、十一長假到來的時候,首都天an門廣場到處都是( )的人群,在歡樂的音樂聲中,人群相互( )著問好,祝愿祖國昌盛繁榮。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2分)
1、到了正午,天an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這句話中的“海洋”指的是________。“波浪”只的是______
。撸。句中運用了______的手法。突出表現了大典開始前______
的____。
2、“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睆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域、西域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這個句子運用了________的手法,充分展現了____和____。
b級智能訓練:課外復習與拓展(30分鐘內完成,滿分50分)
六、詞語美容院(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6分)
( 。 。ā 。
。ā 。┑慕鹚畼颉 。ā 。┑暮Q
。ā 。 。ā 。
( 。 。ā 。
。ā 。┑穆曇簟 。ā 。┑年犖
( 。 。ā 。
七、我來找朋友(把下面的語句恰當的連接起來)(5分)
天an門 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
會場爆發出 一陣陣排山倒海的掌聲
這戰斗的聲音 會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每一聲炮響后 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歡呼聲 已經成了人的海洋
八、下列爍法正確的是( )(5分)
1、《開國大典》描寫了大典的壯麗場面,表達了作者對大典的喜愛之情。
2、課文圍繞開國大典的盛況,描寫了首都人民在開國大典時刻的歡呼激動的場面。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九、我會按要求做題(10分)
1、照句子在課文中找出四字詞語寫下來:
例:冉冉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談天說地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2、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一( )一( ) 再( )再( 。
前( )后( ) 上( 。┫拢ā 。
十、閱讀課文,回答問題(12分)
1、《開國大典》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展開描寫的?在不同的順序中,大典的盛況有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大典的盛況的?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選擇題(12分)
1、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句中的“直奔”能表達(。
、佟∪藗儚娏业母星。
、凇∪俗叩乃俣瓤臁
、邸榱艘粋共同的目標。
2、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句中的“一齊”說明了(。
、佟∪藗儜阎詈竦那楦。
、凇∪藗冏杂X性很高。
、邸䦂龅膰烂C性。
3、《開國大典》中,作者把開國大典的____和____寫得很清楚。
① 過程 ② 場景 、邸r間 ④ 人物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掌握生字新詞。
2.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人類探索宇宙生命的過程。
3.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合作意識及運用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科學嚴謹的敘述與分析,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生命之謎的過程。【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了解地球之外離我們比較近的星體嗎?你知道關于火星的情況嗎?
2.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科學家認為太陽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這個問題爭論了一百多年。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個謎已經揭開了。本課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宇宙生命之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默讀課文,看到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三、深入閱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找抓住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講。)
2.討論交流明確:
(1)宇宙是無限的。
(2)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呢?
(3)科學家首先對太陽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進行了分析。
(4)太陽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過對火星的.考察,發現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還是個謎。
3.你對課文中講到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為什么?
(1)朗讀相關的課文并說明理由。
預設:
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從分析天體存在生命的條件上說,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這四點的星球:一是保證一定的溫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質,三是有適當的大氣成分。四是有足夠的光和熱。因為這四點是人類和生命存在的必須條件,而宇宙之大,還有我們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會有保證這四個條件的星球。
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理由:根據四點生命存活的條件,科學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條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運用列舉法,把這幾個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給我們一一進行了列舉,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六個星球的特點。
作者根據四個條件證明,認為火星唯一符合這些條件,但卻一直被科學家們所爭論。
……
(2)總結
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這是一個謎,這就需要我們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親自去揭開這個謎,給人類提供更廣闊的生命空間。
四、探究擴展
1.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載人航天技術等資料。
2.教師展示相關圖片、錄像資料。
【板書設計】
火星
與地球相似點很多——干燥、土壤無有機分子、表面無微生物黑色線條(運河)——環形山、斑點表面顏色隨季節變化(植物顏色)——風吹塵土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開國大典》教學案例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小學 夏俊彥
《開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全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敘述。應該說,這條縱線,讓學生摸出來并不難。而要學生體會大典的盛況和人們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則有點困難!
學校里沒有開國大典的錄象資料,怎樣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會呢?
課文第十二小節,描述了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師以及空軍接受人民共和國檢閱的壯觀場面。這部分內容篇幅較長,學生讀的時候,比較容易倦怠。怎么辦呢?
我靈機一動:“同學們,為了讓全國人民看到這激動人心的場面,中央電視臺要現場錄制閱兵式的盛況,現在緊急招聘解說員。時間推移到了五十三年前的9月。在座的同學都可以應聘。應聘的同學只要介紹一種兵種通過主席臺時的情景。我是中央電視臺負責開國大典錄制工作的導播。我招聘解說員,不看外貌,只聽聲音。看看誰能把話說清楚,誰介紹得最有氣勢,誰最能臨場發揮,F在,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準備準備!薄
同學們很積極地讀起課文來;A差一點的,在照著課文說;好一點的,在課文描述的基礎上自由發揮了。同學們紛紛演練起來!
五分鐘后,我請同學上臺解說,底下同學可以向臺上同學發出挑戰。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每一兵種的最佳解說員。最后,在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六名最佳解說員依次登臺解說!艾F在通過主席臺的是……”解說一個接著一個,底下的同學則成了廣場上的群眾,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同學們的情緒一下子跟著激動興奮起來,課堂掀起了一個不小的高潮。
在歡呼聲與掌聲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愉悅,創設情境是多么重要!
是“建立”還是“舉行”──《開國大典》教學案例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實驗小學 賈傳瓊
一次,在做語文課堂練習時,同學們正在埋頭寫作業。我像往常一樣,在學生中來回巡視。突然,一個學生舉起了小手。我走到他身邊,問他有什么事。他指著練習本上的一道題問我:“‘開國大典’一詞中的‘開’字到底應該選取五種解釋(打開、解凍、舉行、開始、建立)中的‘舉行’還是‘建立’?”
我正想引導他把這道題弄清楚。坐在他旁邊的一個同學插嘴說:“這還不簡單。它是‘舉行’的意思。”一些同學也隨之附和起來:“就是‘舉行’的意思,‘開國大典’就是‘舉行非常隆重的儀式’!
這時,又一個同學站起來發表相反的意見:“‘開’只能與‘國’聯系起來理解,而不能根據‘開國大典’的意思來選擇‘開’的意思!睅讉和他想法一致的同學也大聲說道:“我也是這么想的!
對方連忙反駁:“題目就要求按句子的意思來理解詞的意思。”
眼看思路正確的一方反而顯得理由不充分。
錯誤者在則越辯越“理直氣壯”。我想,如果此時表明我的觀點,只能強迫辯論停止,并不能讓認識有錯誤的同學心悅誠服。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開會”一詞,讓學生說一說這個“開”字的意思。孩子們馬上明白這里的“開”是“舉行”的意思。接著,我又寫出“開大典”“開國大典”“開國元勛”這三個詞讓大家討論其中的“開”分別是什么意思。同學們馬上得出結論:“開大典”中的“開”是“舉行”的意思;“開國元勛”中的“開”是“建立”的意思;“開國大典”中的 “開”和“開國元勛”中的“開”意思一樣,也應該是“建立”的意思。這樣,一場激烈的爭論在老師的巧妙引導下迅速停止了。
事后,我想,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因為年齡和知識結構的因素,他們難免會有一些錯誤的認識和錯誤的想法。對此,我們也應像治理水患一樣宜疏不宜堵。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之二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目標 :
學習課文中的10個生字和10個新詞;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各部分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播放《開國大典》的電影片斷。
2、啟發談話:這段電影中哪些鏡頭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師簡介當時的背景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暢談):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在中國共產黨,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過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當時的盛況。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給帶點的字注音)
城樓檐下匯集擎著紅旗毛澤東電鈕瞻仰。
檢查時注意讓學生說出字的讀音、部首,再查幾畫、字義和組詞,這個字哪處易寫錯。以上諸項可做為本年級學習各課之前的預習作業 ,借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訂正讀音。
聶榮臻樂聲直奔
3、說說以下各詞的意思:
開國大典:開,創建;典:典禮。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如,開學典禮,開業典禮。
城防部隊:守衛城市的軍隊。
觀禮臺:被邀請參觀典禮的看臺。
擎:舉。
五更天:大約早晨四五點鐘。
就位:到自己應到的位置上。
迎風招展:本課指的是紅旗迎著風翻動。
匯集:會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開。把高山推開,把大海翻過來。形容力量強、聲勢大。
肅立:恭敬,莊嚴地站著。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讀課文。
5、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課題,指導學生自學討論。
1、齊讀課題,說說題目的含義。
2、默讀課文,布置思考題: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開國大典的盛況的?
。2)討論課文講了幾部分內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劃下來。
3、交流自學情況。
。1)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的。
。2)課文先講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然后講典禮的主體部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講閱兵式的盛況;最后講群眾游行。
板書:會前、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4、追問:課文的第二部分寫了幾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國成立;升旗;宣讀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讀課文。
五、朗讀匯報。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2、領悟本課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寫出課文梗概。
教學過程 :
一、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讀這段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這些感受?
。ǔ蓡T多,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來的早:早上六點多就入場;人數多:成了人山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秩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從重點詞語句子中體會人們的思想感情
他們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為什么不用“走向”)
。4)指導朗讀
語調適宜莊重而平直。
。5)練習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1)默讀課文,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過程?哪些過程最能體現出開國大典的盛況?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并板書
宣布典禮開始 ─→ 奏國歌 ─→ 宣布新中國成立 ─→ 升國旗 ─→ 宣讀政府公告 ─→ 閱兵式 ─→ 群眾游行
(4)分析閱兵式的情況。
問:為什么閱兵式最能表現開國大典的盛況?
(接受檢閱的部隊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空軍……兵種多。軍隊的素質高,這樣的描寫有“戰車整整齊齊的前進;戰士們聽這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雄偉威嚴。“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因為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群眾看到自己的武裝那樣強大,戰士那樣為伍,用歡呼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用喊聲和掌聲表達這對人民軍隊的熱愛之情!叭罕姴畈欢喟焉ぷ佣己皢×,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笔侵袊嗣駷橹腥A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歡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達高興和激動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民的心情歡快、機動到了極點。)
。5)聯系上下文說一說句子的含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A.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為什么不用“朝著”或“看著”)
B.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將“挺立”與“立著”進行比較)
C.“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莊嚴”和“雄偉”形容這聲音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非常莊嚴、嚴肅、雄壯、偉大的。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說明這一宣告已經傳遍了中華大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指全國各地!伴L城”“大江”代表中國,再用“內外”“南北”這樣的詞語相對,既表達了全國各地的意思,又使語言非常生動、整齊、有力。“全國人民一齊歡躍起來!泵飨男,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欣,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聯系下文,課文對天安門廣場慶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寫照和縮影。
。6)播放課件(錄像資料《開國大典》中閱兵式、宣讀政府公告、升國旗的片斷)
。7)練習朗讀
3、學習課文第四部分內容。
。1)指名讀書,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典禮時間持續得長。)
。ā皟晒伞t流’”指的是人民群眾的隊伍,舉著燈籠、火把游行。游行隊伍一片火紅,所以用‘紅流’代表游行隊伍。)
。ā肮饷鞒錆M了這個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講光亮外,還象征著人民解放了,擺脫了黑暗社會的統治,前途一片光明。)
(2)“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說成“兩支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表現不出游行隊伍聲勢之大,場面之壯觀。)
。3)找出群眾激動、喜悅、興奮的句子讀一讀
二、朗讀課文。
三、說說課文梗概
1、什么是梗概
2、抓住時間、地點、典禮過程簡單說
四、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出課文梗概。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 偉大意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學習排比句。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認識雙關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6~8自然段。
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
難點:含義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3個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掌握課文大意,按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解題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根據課題提出疑問。
二、自學
要求:1、讀通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解決疑難,發現疑難。
三、交流
1、試說課題意思。
2、分段。(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可以分為四段)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隨機學習生字新詞。
四、閱讀(第一段)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大典”?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4、隨機學習重點句。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完成作業本第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2、背誦第6~8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二段。
1、理清典禮過程。
默讀本段,理一理典禮的過程。
。ǖ涠Y開始,領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簡要敘述開國大典的典禮過程。
2、自由讀,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3、劃出反映人們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礎上練習朗讀。
用“人民群眾為……而激動”說話。
隨機點撥句子:這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朗讀(自豪,揚眉吐氣)
3、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排比:四個“傳到”。體會排比氣勢,朗讀排比句。
4、背誦6~8節。
二、閱讀第三段
1、自由讀,用一個詞概括閱兵式的特點,劃出寫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組合作,交流成果
歡喜和激動的心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選讀句子。
三、作業
1、背誦6~8節。
2、完成作業本3、5題。
3、聯系課文內容寫排比句:
全場30萬人,為———而———;為———而———;為———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 偉大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背誦6~8節。
二、閱讀第四段
1、默讀,劃出概括節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
2、理解。
3、朗讀第14小節,讀出歡慶的氣氛。
4、讀結尾兩句,領會句子的意思。
“兩股紅流”指什么?這樣比喻寫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內含的意思。
三、總結全文,領會中心。
1、連起來說說課文記敘了4個怎樣的場面。
2、整理語言,歸納主要內容。
3、作者為什么反反復復寫廣場的“紅旗”、“紅燈”,群眾的“掌聲”、“歡呼聲”?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業本6、7題,交流。
5、學習“單元提示”。聯系這一課的學習,說說怎樣憑借主要內容領悟中心思想。
四、作業
選做:
1、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
2、說說你讀后的感受
《開國大典》教學反思
《開國大典》寫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的空前盛況,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自豪、歡樂的心情。 本課先寫了舉行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人員;然后介紹了廣場的布置情況;接著寫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再接著寫了閱兵式;最后講了游行隊伍。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如果將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講解的話,恐怕三節課都無法完成。這篇課文在教材的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節課我就讓學生從課文的重難點入手,再有機地拓展到課外內容,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首先由課題導入,理解“開國大典”: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因此開國大典“隆重、規模盛大、莊嚴、熱烈”。其次是學生進行閱讀,理請文章的寫作順序,文章按照幾部分來描寫開國大典的。第三步由學生邊默讀邊找出文章描寫隆重、熱烈、莊嚴、盛大氛圍的語句加以體會,說明理由。第四步,讓學生在文中畫出表現人民群眾激動、自豪的句子,讀一讀,并寫出自己的體會。讓學生感受開國大典的盛況,畫出表現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新中國的激動、自豪的句子,學生的自我學習,內化過程從中得以體現。
深刻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是最佳手段之一。在比較理解的基礎上,采用齊讀、輪讀、邊讀邊鼓掌的形式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出人們無比高興、自豪、激動的心情。同學之間交流時可以相彼此啟發,使思路拓展,思維活躍起來。
本課教學,我還注意了細節,讓學生由衷地感悟到開國大典的那種場面、那種氣氛、人們內心的激動情感。本文第二大段,講了天an門廣場的位置,天an門城樓的布置等情況,突出了隆重、熱烈、莊嚴、盛大氛圍。教學這段時,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畫一畫丁字形廣場,并按書上講的方位標上相應的位置名稱,可以加深對此段內容地了解。
課后“思考練習”中有一道題:“用一二百字寫出開國大典的梗概”。學生沒有學習過寫故事梗概,我就將概括梗概融入到講課時。每講完一部分,就讓學生用一兩句話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課文學完了,梗概也就說出來了,同學們寫時就順利多了。
不過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只顧得“授人以魚”,忘記了 “授人以漁”,只引導學生寫出梗概,沒有告訴學生概括的方法以及要求, 所以有部分學生在寫時,各部分之間缺少連接的語言。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山東省菏澤市教研室 馬建華
《開國大典》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5課,是新增的講讀課文。課文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15個自然段,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可分為五段。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寫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先概括交代舉行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典禮的成員和人數,然后分別描述會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的場面。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寫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莊嚴的五星紅旗升起來了。第三件是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是開國大典的重要部分。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寫了閱兵式的盛況。寫了三層意思:1.閱兵式開始的情況。2.各兵種通過天安門受檢閱。3.群眾看到檢閱部隊后的激動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寫天安門廣場燈火輝煌的景象和群眾隊伍游行的情況。第五段(最后一個自然段)寫散會的情況。
課文突出了場面描寫:會場的布置、龐大的群眾隊伍、典禮開始、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星紅旗升起、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毛澤東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閱兵式、燃放禮花、群眾隊伍游行等眾多場面都描繪得有聲有色,令人激動萬分,突出了開國大典的喜慶、莊嚴、隆重、熱烈氣氛。記敘詳實、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是課文的另一突出特點。
這篇課文安排在第九冊第二組,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說,通過本課和本組其他幾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在練習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懂得怎樣才能提高閱讀的速度,要逐步提高閱讀的速度。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本課要把握特點,突出重點,以讀為主,扎實訓練。具體做法如下:
一、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然后填空。①開國大典是在年月下午時舉行的。②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門大炮齊發,一共響。③閱兵式進行了鐘頭。
3.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意。
二、熟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分段,列出提綱。
3.討論分段,理清課文敘述順序,修改所列提綱。
三、精讀課文,分步訓練。
1.學習課文第一段。先讓學生快速瀏覽第一段,準備做填空練習:開國大典于年月日在首都舉行,參加典禮的成員有,有,有,估計總數。會場在。主席臺設在。以此掌握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典禮的成員和人數,了解會嘗主席臺的布置情況。然后細讀課文,體會會場的精心布置和群眾隊伍場面的壯觀。最后品讀課文第一段,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如:①分別找出“匯集”、“擎著”、“提著”的近義詞,想想作者為什么選用這三個詞語;②比較“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走向)會潮這句話中的“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③用“迎風招展”口頭造句。
2.學習課文第二段。先快速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這段課文主要講了幾件事,讓學生掌握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再細讀這段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時的情景的。接著,通過回憶看《開國大典》的電影、電視,結合課文中的彩色插圖,進一步體會這一段課文所描寫的動人場面。然后進行重點詞句的訓練:(1)比較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語跟括號里的詞語有什么不同:①30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朝著)主席臺。②30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起抬起頭,·瞻·仰(望著)這鮮紅的國旗。(2)這段課文中有幾處寫了掌聲,寫法有什么不同?(3)用“誕生”、“雄偉”、“熱烈”各說一句話。
3.學習課文第三段?焖倮首x課文第三段,進行填空練習,使學生掌握閱兵式的程序!伴啽降臋z閱司令員、閱兵總指揮分別是和。受檢閱的部隊開頭是兩個排,接著是、。當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飛過天空!比缓蠹氉x這段課文,體會閱兵式的壯觀場面和人民群眾看到檢閱部隊時的激動場面。最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段。
4.學習課文第四段?上茸寣W生快速閱讀這一段,說說作者是抓住哪兩個方面來描繪這動人的情景的。然后抓裝天上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是萬萬千千的燈火一片紅”,讓學生閉上眼睛,結合過去看到的類似的場面體會天安門上禮花此起彼落,廣場上燈火輝煌的綺麗景象。最后讓學生用“次序”口頭造句。
5.學習課文第五段。先齊讀這段課文。然后比較“·兩·股·紅·流(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中帶點的詞語跟括號里的詞語有什么不同。6.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跟“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相似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好在哪里,然后聯系生活實際,試說兩個這樣的句子.
四、品讀課文,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中心思想。
2.快速讀課文,按列出的提綱復述課文。
3.做課后“思考·練習”4。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要求背誦的段落。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各位老師、尊敬的評委:
你們好!
時光荏苒,祖國60歲華誕已經向我們款款走來,能有幸在這里和各位一同回顧60年前《開國大典》時的盛況,我深感榮幸,下面就開始我今天的說課!
《開國大典》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根據課標對五年級的要求,本單元以“展示偉人風采、展現普通戰士勇于、善于斗爭的精神風貌”為人文主題;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場面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千里躍進大別山》《開國大典》《頑強的戰士》《淮海戰役的支前大軍》。
其中,《開國大典》是一篇經典的老課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聞特寫,更是一份最應該在國慶之時對孩子們的一次心靈震撼!它記敘了新中國成立時億萬民眾欣喜若狂、激動自豪的感人場面。作者借三十萬人民的心,強烈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新中國成立是我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偉大時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文中以“會場布置→大會盛況→閱兵儀式→群眾游行”為寫作思路,以大會盛況(即:“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為寫作重點。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場面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
預設中,努力把握孩子的認知起點,把學生的情知世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特制定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捋清文章的記敘順序,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體會人物思想感情,培養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距今六十年,對小學生來說,當時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語言文字畢竟是抽象的。故讓生感知當時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體會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與對黨、新中國、毛主席、解放軍的熱愛之情,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難點。
【說說教法】
本課時主要設計了二個板塊的內容,在第一個板塊中,著重強調梳理文章結構,強化整體感知,把理清開國大典的進行程序作為訓練重點,以此幫助學生明了課文主要內容。第二板塊,從語文的本真目標出發,從語言學角度強化文字理解,促進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動作及人民群眾的反應來實現閱讀理解。努力尋求語言訓練與感悟的結合點,形成“情知交融、情語相諧”的語文課堂。
【說說學法】
本課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讀──找──想—─觀—─讀──寫”的學習方法學習課文,即“初讀了解場面描寫的點和面──細讀找重點詞句──想象場面──觀看課件──激情誦讀──讀寫遷移,以寫宣泄情感”。
】
一、課前交流、渲染莊嚴氣氛
以國歌為媒介,師生溝通,以歌詞引玉,出示課題。(“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終于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迎來了偉大的歷史時刻這就是——)
設計意圖:全體起立,借莊嚴肅穆的國歌渲染氣氛,借鏗鏘有力的歌詞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由讀第一段,分析課題:理解“典”的意思,以擴句形式把時間、地點添加到課題中。
2、學生默讀,分析典禮過程,找出描寫順序的重點詞,老師隨即出示詞卡。學生以進展順序排列詞卡。
3、快速瀏覽,概括“典禮”前后,提煉重點詞,并串成本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我在教學中努力真實地體現生成過程,以此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優化整體閱讀。其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突出了整體感知,另一方面,強化了第一課時的重點,突出第一課時的特點。
三、以問導讀、以詞洗禮心靈
1、交代本節只針對“大會盛況”中的“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這幾個小場面,進行分析。
2、以問帶讀:哪一個場面深深打動了你的心?哪些語句撥動了你的情弦?以重點詞語統領、借課件進行視覺沖擊,從而情感升華。
a:分析7段
2次出現“一齊”,說明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指名讀。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的場面。展開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仿佛看到了——”再齊讀! 設計意圖:讓孩子親近文本,以各種方式的讀,體現自讀自悟的個性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走進字詞,在字詞理解、語言感悟中體味語文,發現語文的美。讓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訓練豐富語言感悟,并生發形象。
b:追本溯源:此時此刻人民群眾為什么如此激動?讓我們來回顧一段歷史。
(放映那暗無天日,民不聊生,的人間地獄!)師介紹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資料: 引出,危難之際,是毛主席領導全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終于迎來了曙光。生再讀主席的話! 一鼓作氣:請同學們談舊中國的苦難!教育學生要勿忘國恥!
c:分析8段
“瞻仰”說明中國人民熱愛自己的國旗,熱愛自己的祖國。回顧從前我們受過的屈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你不想說些什么?
把你心中的話寫出來!
。ㄕn件出示: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表明——!學生書寫。配樂“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教師巡視。)
學生激情匯報。再讀課文第八段!
師總結,讓我們永遠記住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那敬請迸發的宣言!
。ǚ女敃r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錄音)
設計意圖:努力讓語文課成為“情感”的課堂。語言文字中群眾的情與教師情、學生情,在語言教學的生成過程中,形成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場,讓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終認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體操。教學中時時突現情感的魅力,師生撞擊、音像刺激、氣氛感染,以情促悟。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認識“頹、疙、瘩”等13個生字,會寫“豁、凜、磕”等16個生字。會寫“威風凜凜、疲倦、跺腳”等18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3.能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 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節。
2.難點:
(1)通過學習“竹節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別人玩“斗竹節人”游戲的內容,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童年》音頻、微課《快樂的童年》、童年玩過的玩具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童年》音頻)師伴隨著音樂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們想不想知道范錫林的童年玩過什么玩具?范錫林小的時候,家里很窮,他非常聰明,就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竹節人的玩具。你瞧,(課件出示竹節人的圖片)這就是竹節人,你們玩過嗎?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范錫林和小伙伴們是怎么玩的吧!生齊讀課題:《竹節人》,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并標注讀一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重點指導:風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竇(dóu)爾敦(dūn)儼(yǎn)然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豁、凜、雕、磕、跺、頹”。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結構,注意“害”“谷”,相互要結合緊湊。
“凜”是左右結構,右邊書寫時要瘦一點寫。
“雕”是左右結構,左右書寫時要緊湊一些。
“磕”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要小一點。
“跺”是左右結構,右邊是“朵”,注意正確寫法。
“頹”是左右結構,左邊下“幾”最后一筆是提,右邊的“頁”要瘦一點最后一筆是點。
4.趣味識字詞
(1)出示詞語:
威風凜凜 叱咤風云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赫赫偉績 津津有味 全神貫注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a.“貼字”游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如“把穿著/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同學們,全文圍繞“我們都迷上了斗竹節人”展開了描寫,仔細閱讀全文,標注段落,說說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請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分享:
根據學生的交流分享,概括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小時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們”全都迷上了玩竹節人。
②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紹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節人給“我”打童年帶來的快樂。
、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敘述了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看到,從沮喪到心滿意足的情感變化。
3.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師總結:《竹節人》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制作竹節人、斗竹節人、迷上
竹節人和老師沒收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里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心滿意足。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復習舊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竹節人》,誰能復述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生:回憶課文內容并復述。
3.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學習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小聲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完成表格。
(1)師: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關注課文內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內容。
師點撥:
、僮髡邔憽爸窆澣恕敝谱髦改蠒r,可采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關注如何制作“竹節人”的步驟內容。
②作者寫教別人玩這種玩具“斗竹節人”游戲時,可采用仔細閱讀和反復閱讀的方法,關注“斗竹節人”游戲入迷的細節描寫,體會傳統玩具“斗竹節人”游戲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③作者在寫老師沒收“竹節人”玩具后的故事時,可采用瀏覽閱讀的方法,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獲得哪些信息?
師:引導學生從寫作方法分析。
學生交流:開篇直接點題“我”小的時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時間我們迷上“斗竹節人”的游戲。
(2)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交流:這樣開篇直接點出主題來寫,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3-19自然段。
(1)思考:竹節人是怎樣制作的呢?
師:引導學生用原文來回答問題。
學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筆竿鋸成寸把長一截……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課件出示:竹節人圖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讓學生齊讀。)
(2)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引導學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學生通過“像”“黃河長江”兩個關鍵詞說出: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考張的修辭。這樣寫的好處是:把桌子上的裂縫比喻成“黃河長江”生動形象的寫出豁口很大,也表現出課桌的破舊,語言幽默詼諧,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細閱讀課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寫作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生交流:作者運用五個感嘆號。
師:引導學生談出這樣寫的好處。(營造出一種緊張、熱烈的氛圍,仿佛一場激戰即將開始,襯托出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激動心情。表現出孩子們對斗竹節人的投入、癡迷和喜愛。)
(4)反復閱讀課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攢著”“跺腳拍手”“咋咋呼呼”來分析寫作方法。
學生通過引導談出方法: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側面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烘托出我們“斗竹節人”的入迷,表現出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師:采用分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來反復朗讀,讀出“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聲音表現出我們的入迷,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四)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3.請同學們瀏覽閱讀課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師把“竹節人”沒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師的行為?
師:引導學生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正確看待老師的態度。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沒收后自己玩竹節人了。我覺得竹節人得到老師的青睞,讓我們感到自豪,同時也能感受到與老師志趣相近、心靈契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突出老師童心未泯,活潑親切的形象。(意思對即可)
三、開展活動,升華主題。
1.播放微課《快樂的童年》拓寬學生的視野面。
學生談談觀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紹出一種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達出真情實感即可。
2.引導學生介紹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你的老師是什么樣的性格?和你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令你難忘?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講。
學習上 生活中話語里 心理上
句式練習:學習上對我的細心引導……
生活中對我的親切關懷……
話語里對我的鼓勵支持……
心理上我對老師的感激……
四、鞏固延伸,作業設計。
2.小練筆:寫一篇有關老師的故事。
要求:(1)題目自擬。
(2)能運用上本節課所學的修辭和描寫等寫作方法,給語言增添色彩。
(3)記敘一件具體的事情,表達出真情實感。
(4)書寫認真,卷面規范、整潔、大方。
《開國大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感受開國大典時,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19個新詞的意思,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學寫排比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8自然段。
4、能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設想】
1、課前搜集有關開國大典盛況的資料。
2、本課的學習采用感悟與朗讀結合的方法。
3、本課安排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重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尤其要注意典禮過程和群眾場面的描寫。由于本文是第八單元第一篇,所以要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破題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國慶節是哪一天嗎?
2、對呀,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在中國共產黨,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過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an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當時的盛況。
板書:
開國大典
3、解題:
開國:新創立的國家。大典:隆重的典禮。
“開國大典”就是指什么樣的典禮呢?
4、同學們,你們想看看當年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嗎?(出示多媒體課件。)
二、通讀課文,理清段落
1、用你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完成以下內容:
、拧顺鲎匀欢,圈出課文中的字詞。
、啤∠胂胝n文介紹了哪些場面?
2、學生交流,歸納板書:
會前
典禮
閱兵式
群眾游行
3、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
大典前 大典中 大典后
4、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導讀導語,講讀第一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完成題目:
開國大典__年__月__日在首都舉行,參加典禮的成員有__,有__,還有__,估計總數__。會場在__。主席臺設在__。
2、課文是怎樣介紹會場和主席臺的呢?
指名分別讀第二、三自然段。
(師在黑板上畫“t”字形。學生在它周圍寫出各地點。)
3、典禮要在下午三點鐘開始,但是,早上六點鐘就有群眾隊伍入場,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詞句反映了人們來得很早?這又說明了什么?
小組交流:
。ㄔ缫褏R集、老遠的、清早、五更天摸黑等都說明人們都想早點趕到會場。早點看到大典的盛況。也說明心情很興奮。)
相機學習新詞:匯集,擎著,提著,給它們找近義詞。
4、播放多面體課件看會場的場面,你準備用怎樣的語言來描述呢?
課文中又是怎樣寫的呢?
出示句子:“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指導朗讀。
5、小結:
學到這里,我們了解了哪些情況?
6、齊讀第一段,讀出當時人們激動、興奮之情。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第一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二、繼續講析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拧∧x課文,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過程?哪些過程最能體現出開國大典的盛況?
、啤W生自由發言。
、恰〗處熜〗Y并板書
、取》治鲩啽降那闆r:
問:為什么閱兵式最能表現開國大典的盛況?
接受檢閱的部隊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空軍……兵種多。軍隊的素質高,這樣的描寫有“戰車整整齊齊的前進;戰士們聽這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雄偉威嚴!皻g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因為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群眾看到自己的武裝那樣強大,戰士那樣為伍,用歡呼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用喊聲和掌聲表達這對人民軍隊的熱愛之情。“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笔侵袊嗣駷橹腥A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歡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達高興和激動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民的心情歡快、機動到了極點。
、伞÷撓瞪舷挛恼f一說句子的含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佟∪f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為什么不用“朝著”或“看著”?)
、凇鲋型α⒅桓妱悠鞐U。(將“挺立”與“立著”進行比較?)
、邸 斑@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莊嚴”和“雄偉”形容這聲音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非常莊嚴、嚴肅、雄壯、偉大的。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說明這一宣告已經傳遍了中華大地!伴L城內外”、“大江南北”指全國各地。“長城”“大江”代表中國,再用“內外”“南北”這樣的詞語相對,既表達了全國各地的意思,又使語言非常生動、整齊、有力。“全國人民一齊歡躍起來!泵飨男,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欣,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聯系下文,課文對天an門廣場慶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寫照和縮影。
、省〔シ耪n件:
(錄像資料《開國大典》中閱兵式、宣讀政府公告、升國旗的片斷。)
、恕【毩暲首x。
2、學習課文第四部分內容:
⑴ 指名讀書,思考:
你讀懂了什么?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典禮時間持續得長。)
。ā皟晒伞t流’”指的是人民群眾的隊伍,舉著燈籠、火把游行。游行隊伍一片火紅,所以用‘紅流’代表游行隊伍。)
。ā肮饷鞒錆M了這個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講光亮外,還象征著人民解放了,擺脫了黑暗社會的統治,前途一片光明。)
⑵ “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說成“兩支游行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走去”好不好?
。ú缓。表現不出游行隊伍聲勢之大,場面之壯觀。)
⑶ 找出群眾激動、喜悅、興奮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課文寫了典禮順序后又寫群眾情緒?
4、劃出課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會它所表達的感情。
三、總結
本文生動描寫了新中國誕生時開國大典莊嚴、隆重和熱烈的情景,表現了新中國誕生的偉大意義,反映了全國人民熱愛黨、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四、完成課后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