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難忘的一課·教案
(二)、小組學習,教師巡視(如果有的小組已經研究完自己的那個鏡頭,可以試著研究另外一個鏡頭)
(三)、班級匯報交流(10)
1、我們都知道善于傾聽的人會有很多收獲,因為傾聽也是學習。一會兒我們交流的時候請認真地傾聽別的小組的意見,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者補充意見,可以等他說完以后補充。
● 第一個鏡頭
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中國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
接著他先用閩南語,然后又用還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內心。
1、為什么那么難忘呢?(他只寫了一句話,只讀了一句話,只教了一句話,為什么難忘?)
2、這位中國臺灣老師寫和讀的內容是什么?老師他是怎么寫的?(板書:一筆一畫)怎么讀的?(一遍一遍)這句話只有九個字,你們覺得難嗎?可是作為一名教師他卻寫得很吃力,讀也讀得不太熟練,這是為什么?(引出“中國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這一句話。然后追問:“‘光復’是什么意思?光復之前是怎么樣的?聯系下文,從書中找答案:11小節,閱讀課文要學會聯系上下文)
3、從這“一筆一畫”地寫和“一遍一遍”的不太熟練的朗讀中你看出了什么?難怪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難怪“我”會被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和孩子們一起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
4、指著“、”問:“這里有個什么符號?我把這兩個頓號換成逗號可以嗎?(幻燈出示)自己把兩句話對比著讀一讀。說一說原因以后指導朗讀:指名讀——評價(讀出了激動、讀出了急切、讀得我心潮澎湃……——齊讀)
● 第二個鏡頭:參觀小禮堂
他指著禮堂兩面墻上新畫的幾幅中國歷史偉人像,說:“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
1、為什么難忘?(學生回答)
2、為什么么看到孔子,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這些歷代偉人,“我”那么激動,眼睛也不覺濕潤了?你了解這些人嗎?(課件出示: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悠久的歷史,廣博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偉大人物。有開創儒家學派的一代宗師孔子;有神機妙算、被看成智慧化身的諸葛亮;有收復失地,使中國臺灣重回祖國懷抱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有帶領人民推翻封建王朝被中國臺灣人民稱為“國父”的孫中山;……還有無數正直、勇敢、勤勞、聰明的中國人,他們創造了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他們譜寫了中華民族雄壯的篇章。)
3、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我自豪,我是中國人!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4、指導朗讀:中國臺灣的同胞也覺得十分自豪!在臺灣同胞的眼中這些中國歷代偉人就象征著祖國母親啊!現在你也一定能體會那位中國臺灣老師此時此刻的心情了吧,來讀一讀他說的話吧!(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自己的”為重音——指名讀——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