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教學反思
3、自主合作,提倡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主動學習
有位教育家這樣說:當兒童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時,他就能夠學好,并更熱愛學習。《清平樂村居》課堂中,我放手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愛的畫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學生用線條、色彩重現了鄉村恬然的風景;有學生用生動的文字描繪了“大兒鋤豆溪東”那“汗滴河下土”卻充盈著“秋的期待”的情景;有學生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展現垂髫少年“臥剝蓮蓬”的動人畫面,更有學生化靜為動,創造性地演繹了“醉里吳音相媚好”的情景……,這樣的教學,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課堂生趣盎然,個性與創造之光璀璨無比。這一課,也為其他古詩詞教學趟好了路子,可以說是古詩詞教學的一個好案例。
《清平樂·村居》教學反思
冼村小學簡媛施
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的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寫的。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詞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現形式。詞有各種格式。每一種格式有一個名稱。《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歡、而且非常的——熱愛、向往、羨慕。
這首詞生動、通俗易懂,深受學生的喜愛,反思我執教本課具以下的特色:
1.自主合作,提倡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主動學習
有位教育家這樣說:當兒童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時,他就能夠學好,并更熱愛學習。在執教《清平樂·村居》這一課時,我放手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愛的畫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有學生用線條、色彩重現了鄉村恬然的風景;有學生用生動的文字描繪了“大兒鋤豆溪東”的情景;有學生展現少年“臥剝蓮蓬”的動人畫面……這樣的教學,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的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課堂生趣盎然,個性與創造盡張揚。
2.品味詞,課內外結合
在指導學生品味詞句中“最喜小兒無賴”的“最”字后,再品味“醉”字時,緊扣一個“醉”字!“誰醉?”“為什么醉?”學生讀過后,知道是老兩口陶醉了,再提醒“陶醉的僅僅是老兩口嗎”,把學生的思維激活后,再結合當時的背景介紹,學生查閱的詩人資料,使孩子們知道陶醉的不僅僅是老兩口,還有詩人,明白了他寫詞的目的,懂得了為何稱他為愛國詩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真正體現了品味詞,課內外結合。
3.在語文教學中滲透藝術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把音樂和文字兩者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我通過讓學生聽唱蘇軾的《水調歌頭》,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再建議學生自己嘗試配樂演唱。把音樂引入神圣的語文課堂,讓優美的語文課堂插上音樂的翅膀,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