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教學實錄——《祖父的園子》
生:(氣脹滿口腔,有點夸張,粗聲粗氣地讀)“胖乎乎、圓滾滾”。
師:再看這胖乎乎、圓滾滾的小蜜蜂,還嗡嗡地飛著(刷紅“嗡嗡地”)——
生:(朗讀,重在“嗡嗡”)蜜蜂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師:這“嗡嗡”可是象聲詞的就要像——
生:蜜蜂的聲音!出這種變化!(刷紅“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生朗讀。“飛”讀得較快,“一動不動”讀地較慢。)
師:好一只可愛的小蜜蜂啊!我們從聲音中就能看出蜜蜂的樣子來。這段沒有具體寫蝴蝶飛行的樣子,這可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可要從你的朗讀中讓我們看出來!(課件顯示“蝴蝶”兩個字飛舞的樣子。)
生:“蝴——蝶——”。(聲音波浪狀,像蝴蝶飛舞。)
師:蜻蜓呢?(課件顯示平穩的樣子。)
生:飛舞的蜻蜓翅膀可要平一點的,這樣飛得才更遠。
生:“蜻蜓——”(“蜓”字拖長,表示蜻蜓飛得很平穩)
師:螞蚱呢?(課件顯示“跳動”的樣子。)
生:“螞——蚱——”。(兩字拖得太長)
師:這個有點像秋后的螞蚱,身子有點沉。(大笑。)
生:螞——蚱一!(“蚱”讀得略重)
師:這個螞蚱跳得很快,就是落地有點重了。
生:螞蚱!(干脆,生把“蚱”讀得很短促。)
師:原來這些小昆蟲飛行的樣子都不同,不愧是“樣樣都有”。其實,不僅樣子,蜜蜂和蜻蜓和蝴蝶飛行的聲音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不僅這些小昆蟲,還有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些小昆蟲,真是要什么樣子——
生:就有什么樣子。
師:要什么聲音——
生:就有什么聲音。
師:還是開頭的那句話——
生:(朗讀)“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
師:朗讀第一段,我們感受到這些小昆蟲的顏色啊,樣子啊,種類啊,聲音啊,樣樣都有。啊,因朗讀,感受到祖父的園子就是昆蟲的世界!多么自豪!誰來快快夸夸我家這座大花園!
(生有感情地朗讀。)
(二)感受園子里的“樹”,及其他“樣樣都有”
師:祖父的園子可是一個大花園!僅是這些小生靈樣樣都有?還有呢——
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據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生:(朗讀十六自然段)“太陽在園子里是特別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
師:原來祖父的園子里啊,有天上的,有地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長在地上的,藏在地下的,朗讀著,朗讀著,祖父的花園就這樣再現在我們眼前(回扣板書)。
師:還是那句話,我家的大花園——
生:祖父的園子是一座大花園,這里樣樣都有!
師:難怪蕭紅說,這里“忘卻不了,難以忘卻……”;難怪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讀了《呼蘭河傳》稱贊道,這是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你瞧,我們不就是用朗讀再現了祖父的園子里所描繪這花園的世界嗎!(板書: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