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學實錄
生4:我會變成神筆馬良,為癱瘓的媽媽畫出神藥,媽媽吃了藥馬上就能站起來。
師:多么孝順、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生5:我也會變成神筆馬良,為窮人畫美味佳肴、高樓大廈;還為我自己畫一臺電腦(因為我家窮,買不起電腦),我要在網上讀好多好多書,還要盡情地玩各種喜歡的游戲……
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我想》,啟發學生用學習詩歌的方法體會《我想》的思想感情
(師過渡:同學們的想象豐富、奇特,還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你們是根據課文“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土地上”展開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讀讀課文。)
1.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
2.檢查、教讀,讀到正確、流利,讀出兒童詩的節奏、韻味。特別注意“悠啊(wa)悠”、
“長啊(nga)長”、“望啊(nga)望”、“飛啊(ya)飛”中的“啊”的變音指導。
3.指導學生用“解題——了解詩句大意——抓詩眼體情”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我想》的思想感情。(作者高洪波以“想”為詩眼,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啟發學生把自己的想象與作者的詩作比較,體會《我想》在想象意境、語言、構思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一)、與作者想象、語言表達對比
師:請同學們把作者的詩與自己的想象和語言一節一節的對比對比,看看作者的想象和語言好在那里?
(生默讀思考后)
生1:第一節作者用了比喻和擬人進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長成花苞牽著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天的歌”讓人回味無窮,這里的“牽”正好與小手相對,用得好;“悠”用得好,好象有點……慢悠悠的意思,說不清楚(欲言又止),我們只想到了“長”這個詞。
師:請同學們查查工具書,看看這個“悠”在詩句中是什么意思?
生2:我覺得這個“悠”在詩句中應選詞條上的“久;遠”的意識。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說說嗎?
生2:好象是小手牽著花苞在慢慢地長啊長,就是慢悠悠的意思。
師:怎么長出春天的歌聲的,想象一下。
生3:桃樹的花苞在陽光下慢慢地長慢慢地開放,桃樹的枝、桃樹的葉慢慢地長大,會長成美麗的春天,這美麗的春天就像一首歌。
生4:桃樹的花苞在陽光下慢慢地開放時,會看到她的好姐妹杏花、李花、君子蘭、牽牛花在春風春雨中跳舞,還會聽到小溪、小河、小鳥在歡快地唱歌,這所有的聲音匯合在一起就像一首春天的歌。
師:這一個“悠”字表達出了這么多的含義,真是太傳神了。這就是詩的語言,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讀起來還有音樂一樣的節奏美。下面請同學們讀讀這節詩,讀出詩的節奏、韻味和美妙的想象。(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的節奏、韻味和美妙的想象。)
師:請同學們再說說其它幾小節,作者的想象和語言好在那里?
生5:第二小節作者用“長成一座綠色的帳篷”概括了我們所有的想象。
師接:這說明詩歌的語言十分精練,濃縮了很多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讀讀這節詩,體會詩的語言的節奏、韻味和美妙的想象。(師注意指導學生讀出“長啊長,長出一座綠色的帳篷”的節奏、韻味和美妙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