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一、學習《我想》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通過本組前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現在誰原意來告訴大家你的愿望是什么?
2.是呀,大家的愿望是那么多,那么美好。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寫進了詩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趕緊去書上讀讀吧。(師板書課題)
(二)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1. 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2.全班交流每小節所表達的美好愿望,師相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1.師:這么多個愿望中,哪個最令你神往呢?說說理由。
2.生再讀詩,并在令自己神往的愿望旁做批注。
3.指名誦讀令自己最神往的愿望,想象畫面,說出理由。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3.師引導小結:
a.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b.每一小節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c.押韻。
4.師配樂范讀,生想象畫面。
5.全體配樂齊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一)自由讀詩
1.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讀詩,其余生邊聽邊試著概括主要內容。
2.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三)賞析詩句
1..誦讀印象最深的童年生活鏡頭,劃出寫得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
2.同桌互讀,感悟童年生活的快樂。
3.欣賞交流佳句。
4.感情朗讀。
(四)鑒賞寫法
1.默讀詩,思考這首詩在表達方式上與第一首詩的區別.
2.交流感悟。
3.小結:
a.是組詩, 有小標題。
b.結構不同,每節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c.不押韻。
(五)再讀文,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生活的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四.布置作業。
1. 選擇背誦詩歌。
2. 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
3. 有興趣的同學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
兒童詩集:
《鵝鵝鵝》 《大象法官》 《飛龍與神鴿》
《少女和泡泡糖》 《吃石頭的鱷魚》
《種葡萄的狐貍》 《我喜歡你,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