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伯諾德夫人一家先后遇到了幾個危急關頭
生:他們遇到了3個危急關頭.
師:第一次危機由何而起
生:一個德國中尉把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了.
師:當時情況怎樣
生:當時情況非常危急.
師: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為書上寫如果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一家三口的生命將要結束.
生:我覺得這時候的危急在于如果出現以上現象,國家就會遭受更大的災難.
師:那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危急的情境讀出來嗎
(生自由朗讀后指名讀并評價)
師:同學們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做
生:伯諾德夫人望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間里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并把蠟燭吹滅了.
師:請你們在讀讀描寫伯諾德夫人的語句,想想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讀,思考)
師:誰愿意來說說,最好結合有關語句
生:我覺得伯諾德夫人很勇敢,因為在如此危急的時候,她是那么的沉著冷靜.
師: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從"急忙"和"輕輕"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的.
生:我覺得伯諾德夫人很機靈.因為當她看到危險就要來臨時,她又想到了這么一個好辦法,把危機化解了.
師:你回答得很好.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幾句話,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生齊讀)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可以看出,,我們可以結合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以及周邊的環境加深對一個人的了解.下面老師請同學用上這種方法,來談談你對于杰克的了解……(生沉默)
師:可看看杰克的表現,從他的表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當危險來臨時,杰克在斗爭的最后時刻,從容地搬來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我覺得他很勇敢.
師: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我覺得他很懂事,在危險到來時,他很從容,一點也不緊張.
……
師:危險越來越近了,這時候小女兒杰奎琳挺身而出了.下面請同學來讀一下這一段課文,盡量把你對人物的了解讀出來.(生讀)
師:(對指讀的學生)杰奎琳,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用這種語氣對少校說話
生:因為我想大人都喜歡可愛一點的小孩,我這樣說的話,可以讓他對我放松警惕.
師:那你知道為什么你們全家要保住這根蠟燭嗎
生:因為這蠟燭中裝有絕密的情報,因為我們要保衛我們的祖國.
……
【教后反思】
一,針對課文類型,正確選擇教法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備課之初,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發現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這三個環節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趨勢的.如果要采用變序的教學方法,就會打亂文章原有的嚴謹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體來輔助我的教學呢在做好簡單的課件后,我隨即又否認了.因為我發現這對我的教學起不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不讓人有一種"通讀通講"的感覺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種要體現"由扶到放"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就對三個情節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在講伯諾德夫人時,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為人;在講杰克時,我就讓學生用學習上段時的方法來談談對杰克的了解;在講杰奎琳時,我直接讓學生來讀杰奎琳的話,并用上采訪的形式深化學生對杰奎琳的了解.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文的類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學"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