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 導(dǎo)學(xué)案
此襪愛在我心間,藏在包內(nèi)整四年,
轉(zhuǎn)送戰(zhàn)友表心意,兩心相盼永相連。
這些動人心弦的贈禮,使得另一些戰(zhàn)士們難煞了。戰(zhàn)士胡明富等三個同志,決定親手做繡花手絹給人民軍。他們沒有布,就扯了包袱皮,又找來顏料,染了幾束采線,染時候還放了堿,讓它永不褪色。殺敵勇士就這樣拿起了繡花針,變成了繡花姑娘。繡呵,繡呵,兩條繡花手絹終于繡成了。他們還題了下面的詩:
粗手繡花夜更深,繡了一針又一針,
針針線線心相印,中朝友誼比海深。
在這有限的時刻里,戰(zhàn)士們還多方尋思著,為當?shù)氐母咐蟼儽M一點力。他們思慮著,哪些溪澗在山洪到來時不好通過,就架起一座座石橋和板橋,哪些人家離河太遠,就在散居的村舍邊,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蓋。他們還挨家挨戶去看,看誰家的房子漏雨,就繕上新草,誰家的屋臺裂了縫,用灰泥把它抹好。他們還拾來美國的炸彈片,生起爐火,打成了鐮刀,割下山藤編成筐籃,按照朝鮮式樣做成活腿的小圓桌,然后把它分贈給朝鮮的阿爸基和阿媽妮。另一些心精手巧的戰(zhàn)士們,他們還為孩子們制作了小手槍,萬花筒和滑冰用的小冰車,為年邁的老人雕制了龍頭拐杖。當這些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把拐杖接到手里,他們昏花的老眼涌出淚水,他們感慨活過了幾個時代,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這制作萬花筒和龍頭拐杖的軍隊!他們稱頌著,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澤東教導(dǎo)得好,這些中國孩子的心,簡直是金子一般的心,銀子一般的心,水晶石一般晶瑩玲瓏的心!
在陽德郡日巖里,我看見戰(zhàn)士們正急急忙忙趕修著一座朝鮮風(fēng)味的房子。原來村里有一個駝背的孤苦的婦人,帶著四個孩子,十年來沒有一間住房,在這兒那兒借居著。這房子就是為她修的。戰(zhàn)士們懷著深切的愛,把廊柱染成紅的,還在飛檐下繪了鳥蟲花卉,繪了兩國人民并肩作戰(zhàn)的采畫。直到出發(fā)前一天,他們才把房子剛剛烘干,用白紙裱好。搬家時熱鬧非常。部隊出動了好幾十名戰(zhàn)士,有人端鍋碗,有人抱壇罐,有人扛木頭,有人背草袋,有人趕小豬,小豬吱吱叫著,鑼鼓敲著,排成了一長隊,熱熱鬧鬧,把這一家送進新居。接著,戰(zhàn)士們手拉手,圍著房子,圍著這位朝鮮媽媽跳起舞來,朝鮮媽媽伏在戰(zhàn)士肩上,傾流著自己的眼淚。這時候,他的老母親也從陽德趕來了。這位頭發(fā)斑白的老人,斟滿一杯酒,捧到政委的唇邊,說昨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她說她夢見一條天龍從天上下來了。這條天龍在空中悠悠冉冉,消失了,就聽見一派樂聲。樂聲里,從四面八方涌來了不知道多少志愿軍,向她的女兒走來,圍著她的女兒跳舞,就像今天戰(zhàn)士們圍著她女兒跳舞的情景一樣。她說,在夢境里,她的女兒用雙手提起了裙子,志愿軍就爭著向她的懷里投著鮮花,投著珠寶。那些珠寶上,還寫著“壽福”,那些花朵,看來很輕,可是一落下來,每一朵都沉甸甸的,把裙子都墜沉下來。……深情的人民呵,你對我們的軍隊作了多末美麗的歌頌!可以想見,人們要離開這樣的一支軍隊,怎末會不深深地依戀!
可是,志愿軍的行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朝鮮父老們,他們白天做活也淡淡沒有情趣,夜里也不能安靜睡眠。他們再三探問志愿軍的行期,唯恐人們悄悄離開,一聽見汽車聲響,就要推開門窗來,張望一回。如果哪個戰(zhàn)士到了他們家里,阿媽妮們就會端出一銅碗一銅碗的栗子,再不就從雞窩里慌張地抓出發(fā)熱的雞蛋,向你懷里亂塞。他們還把熟識的戰(zhàn)士請到家里,殺雞,買酒,眼看著你吃到肚里,仿佛才能寬舒一下他們的離情。溫井里有二十二個老媽媽,他們集了錢,準備酒食,請了幾十個戰(zhàn)士去談心,這一夜,她們向中國孩子們傾吐了自己的感情。有的說,你們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的說,你們走了,就像是吃飯時缺少了鹽,有的說,要是背得動,媽媽要把你們背著送過鴨綠江!她們帶著淚,把頭上的銀簪拔下來,把帶了幾十年的結(jié)婚戒指取下來,把傳留幾代的跳舞時帶在身上的小銅鈴拿出來,塞向戰(zhàn)士的懷里,戴在戰(zhàn)士的手指上。她們還把菜一口一口夾到戰(zhàn)士們的嘴里,有的人含著熱淚咽下去了,有的人背過身去,把阿媽妮喂到嘴里的栗子又悄悄吐出來,用紙包好,小心地放在衣袋里,作為對朝鮮母親終生不忘的紀念。戰(zhàn)士們激動地說:“如果美帝敢再動手,就是我活到八十歲,胡子三尺長,我也要帶著兒孫們來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