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學設計
② 從 “負荊請罪”,可以看出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 廉頗為什么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討論、交流、點撥。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廉頗的語言、行動,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思維擴展,深化認識
1、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你為趙王感到幸運嗎?為什么?
(藺相如具有不畏強暴、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廉頗也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勇于認錯,知錯就改。而他們兩人的共同特點是愛國,有這樣兩位大臣,趙王是非常幸運的。)
2、討論: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系?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點撥:
⑴ 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的兩次立功,被趙王封為上卿,致使廉頗不服氣才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因此,這三個小故事之間有著什么關系?
(“負荊請罪”是果,前兩件事均是因。)
⑵ 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愛國。板書:愛國。
領悟三個故事之間的內部聯系是本課的難點,而通過整篇課文的學習學生了解的課文內容,再通過教師巧妙的引領,這個難點不攻自破。
四、鼓勵編排課本劇
本文由三個故事組成,內容較長,關系較為復雜,同學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表演。
友情提示:
1、熟讀課文,注意人物的語言、語氣。
2、在有感情地熟練朗讀之后,可以適當編排一些動作,朗讀中做一些表演。
3、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適的人讀敘述語言。
4、朗讀表演的練習中,同組評議,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激發閱讀興趣,鼓勵讀書
本文是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史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敘述了許多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組織學生閱讀文后“資料袋”),希望今后同學們去讀一讀原著,也可聽人講講其中的故事。
【練習設計】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⑴ 正在為(wèi wéi)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藺相如的,勇敢機智,也許他能解決這個難(nán nàn)題。
⑵ 這話傳(chuán zhuàn)到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假(jià jiǎ)不上朝(cháo zhāo),免得跟廉頗見面。
2、讀讀古人的話,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⑴ 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⑵ 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教學建議】
1、預習時,可了解一下戰國的歷史,使學生明白當時比較強的國家有七個,即秦、楚、齊、趙、燕、魏、韓,稱為“戰國七雄”,七雄并峙,戰火頻繁。秦國是最強的一個。
2、教學中,除了以上教案所提供的先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讀了解人物特點;研讀人物動作、語言體悟品質;回歸整體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給3個故事加小標題,并說說3個故事之間的聯系;然后精讀每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適度總結、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