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你從哪兒體會到小胖墩兒是個摔跤的慣手?在這句話中,你有沒有注意"塌著腰"這個詞。什么是踏著腰?看老師這樣屬不屬于"塌著腰"? 為什么?是的,老師這充其量也就算"低著腰"、"彎著腰"。同學們,你們誰給"塌"組個詞?(倒塌)我們一般指什么倒塌?是的,房子倒塌。可見"塌"的力量是很大的,破壞性是很強的。從中,你感受到對手胖墩怎樣?帶著你的體會讀這句話。
你還從哪兒看出胖墩是個厲害的對手?"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
同學們,如果是你在摔跤,面對如此"膀大腰粗"的對手,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從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是的,可盡管嘎子勇敢、不服輸,但是他的對手真的是太強勁了,以至于他后來有些(沉不住氣),使用了最后一招(鉤),一起讀最后一句話。指名讀:"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胖墩兒趁勢往旁側里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從這兒,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同學們,小嘎子,這一鉤,"鉤"掉了什么?
從嘎子的這一鉤,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四、觀賞錄像,親近形象
電影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樣摔跤的,請大家仔細看。
五、體會寫法,嘗試描寫
1、現在,相信大家對他們兩個人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小嘎子-----機靈鬼透,小胖墩兒------沉穩,憨厚,那么,徐光耀老先生又是用什么方法把這兩個人物寫的如此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2、小組討論,反饋:
小結: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的方法,準確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也兼用語言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六、拓展,小練筆
看看課前老師的表演,大家都把動作都速記了下來,光有動作可不行,還得有人物的心理、語言等?大家試著寫寫,我筆下的老師
1.學生練習。
2.交流評議。
六、總結拓展
小說中小嘎子嘎事多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去閱讀作家徐光耀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文字描寫,都有很多的精彩呀。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反思
杭小:黃雪勇
本組課文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學習目標是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 本組課文圍繞“作家筆下的人”這一專題,學習目標是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在文昌小學上完這節課之后有3點感悟:
一、問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學生品讀“虎勢兒”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走近小嘎子,用眼睛去發現,去觀察,體會到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嘎子,這篇課文中有很多詞語運用的生動形象,抓住這些關鍵詞語,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我在教學設計時,把與小嘎子動作神態相關的句子組合成一段,讓學生從中找出能表現小嘎子性格的詞語。課堂上,學生很快就找到這些詞語,我讓學生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一邊細細品讀,認真品味。“虎勢兒一站”就是作者運用的很準確的一個詞語。學生從字面中的“虎”,看到了氣勢洶洶;從聯想其眼神,看到了虎視眈眈;從眼神揣摩心理,想到了其豐富的內心活動;從這“站”中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機靈好斗的小嘎子。這樣一來,學生仿佛看見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嘎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可以更形象地解讀文本,這樣學語文就覺得很有趣了。倆人對陣:猜猜,此時此刻,小嘎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這一問,孩子可有話說了。有的說,他在想:我得出奇制勝;有的說:他在想:我不能跟胖墩來硬的,我得智取;還有的說,他在想:我贏定了!如此深入地體會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特點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