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寫一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說課稿
一、解讀教材《人物描寫一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22課,是本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本組教材以“作家筆下的人”為專題,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畫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形象。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在這當中,還夾雜著對嘎子心理活動的描寫,比如,“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去勾他的腿”,這些描寫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人物性格。動詞的準確運用和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塑造了小嘎子這個兒童形象,顯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畫上的功力;也是我們學習的寫作方法之一。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本課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
a、知識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讀寫“眼疾手快、精神抖擻、破綻”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嘎子、胖墩兒的人物形象。
b、能力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2、可以嘗試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寫片斷。
c、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閱讀兒童小說《小兵張嘎》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三、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我采用以讀悟情和仿寫法這二種方法進行教學:
以讀悟情:課標十分強調語文教學“以讀為本”,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以“以讀悟情”貫徹始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細細品味其用詞的精妙。
仿寫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在課程結束前設計了“仿寫法”:將小說里學到的人物描寫方法用在小作文練習中,即寫出第二次的摔跤過程。
學法:“在當今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新標準指出的,必須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重視自學指導。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教師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師生共創情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體會作家筆下所描寫的人物形象,我還讓學生觀看《小兵張嘎》中的相關片斷,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親身感受作家筆下的鮮活的人物形象,養成他們對于優秀文學作品細細品讀的習慣。
四、教學流程
(一)、暢談朋友,走近嘎子